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电力的依赖性也在逐渐增加,也使得各国的配电网规模逐渐扩大,我国也不例外。但现代的配网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各种问题,而引发这类问题的因素在于配网设备和系统中仍存在明显薄弱环节,加之外界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配网运行安全事故的产生。本文即是对配网运行的薄弱点和应对措施进行研究,以赣东北为例,探讨了该地区配电网运行中的各类薄弱点,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并介绍了故障恢复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网运行;薄弱点;应对措施;故障恢复自动化系统
1配网运行的各类薄弱点
1.1社会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配电网建设步伐加快,配电网供电能力大大增强,但也同时给配网的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交通事故、建筑施工等对配网设备的损害,同时还有部分人群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施工、违章搭挂甚至存在窃电行为,严重影响了供电企业的发展和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其中尤以交通事故、建筑施工破坏为主,每年均会发生数起该类事件,甚至发生因交通事故或违章施工、违章搭挂等因素导致社会触电事件。但这一薄弱点属于人力可控范围,因此能够采用规范管理和加强法制宣传等方式进行约束和改善。
1.2人员因素的影响
随着配网建设步伐的加快,配网规模越来越大,配网运维人员队伍明显不足。供电企业配网运维一线人员大多为农电工,平均年龄偏大,专业性和技术性人员缺乏,导致配网巡查工作实施效果较差,不但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同时因为身体、发展空间等因素,相关人员的责任心缺失,核查工作不够彻底,使得部分安全隐患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最终造成安全事故扩大。同时,虽然近年来配网建设步伐加快,但配网自动化水平很低,自动化管理系统仍处于落后状态,未建立有效的配网故障检测和修复系统,使得人力消耗大大增加,而配网检修工作效率仍无法提升,影响我国电力系统整体发展水平。另外,由于农村配网的绝缘化程度低,防护措施建设不到位,低电压和卡脖子问题突出,使得线路老损更加严重。
2配网运行薄弱点的应对措施和自动化修复系统设计
2.1自然因素的应对措施
想要进一步预防雷击,就必须有效提高配网线路上绝缘子的电阻和耐雷击特性,目前应用最广的属于悬式绝缘子,其在受到雷击后很少会发生闪络问题。各地区均应该将以往广泛使用的P-15T型针式绝缘子更换为新型的PS柱式绝缘子。对于新建设当中的配网线路则应该安装加强型的S-210式绝缘子,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绝缘子的爬距。同时,在安装避雷设备时,应对雷击事件高发地区加装特殊避雷线路、泄雷渠道等。应推广线路避雷器的使用面积,其主要适用于地势开阔,无明显高楼的农村或城郊地区;而在城市内,由于所有高层建筑均具有自身的避雷系统,因此在高层建筑下的配网会相对安全,不需要额外安装,节省了运营成本。线路避雷器应选择非线性、无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规格为45~50kV级别。安装时要注意设备的牢固性,避免在长时间使用后发生松动,对耐雷效果产生影响。另外,配网运维部门还应该与气象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对雷雨和台风等灾害的数据进行统一的分析和共享,在增加线路耐雷特性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大跨度线路抗倾覆的能力,可以每隔5个电杆建设一个防风电塔或加装防风拉线,其防风效果良好,造价较低。为防鸟害导致线路跳闸,建议加大配网绝缘化改造力度,对暂无条件实施全面绝缘化改造的地区,至少应对线路跳线进行绝缘化改造。
2.2社会因素的应对措施
城镇和居民密集区域的配网线路一般搭设在公路边,这样能够方便检修人员对线路进行巡查,但由于交通事业发展迅速,车辆的增多也为配网运行带来重大的隐患,其中以车辆碰撞电杆的情况最为严重,尤其是夜间视觉范围受影响之后发生几率更大。因此,应该为电杆和电塔外侧涂抹醇酸反光漆,对于碰撞事故低发地段可以直接在电塔上粉刷反光漆,从距离地面80cm处开始,粉刷高度为20cm,颜色以红白相间为宜,这样既能够起到醒目的警示作用,又能够降低成本;对于碰撞事故高发地段,则必须在电塔前建设防撞墩,并在防撞墩上粉刷反光漆,这样就可以告知司机提前转弯。在应对建筑施工事故时,应与政府取得紧密的联系,在施工地点电缆处设置醒目标识,提醒施工人员地下铺设的电缆。对农村配电网应加大配网保护法制宣传,设置配网保护警示标志。对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施工或违章搭挂的施工企业或个人,供电企业应及时下达危险告知书或律师函,必要时可通过电力监管部门或安全监管部门维权执法,责令停止危害配网设施的违章施工或违章搭挂行为。
2.3人员管理因素的应对措施
供电企业应该加强配网运维队伍的建设力度,充实配网运维人员,重点监督线路巡查、故障排除等工作。供电企业经过多年的工作总结,已经形成了一套根据季节、天气制定的配网运维巡查计划,并采取了责任到位制度,保证了巡查工作的有序进行。但仍有部分农村地区仍未积极改革,配网运维制度执行不到位,因此各单位应重点加强与农村配网运维单位的合作,将配网运维巡查制度进行推广。在排除隐患时应以“先急后缓、先重后轻”为标准,不必要时不得停止电力供应,以免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2.4配电网故障恢复自动化系统的建立
智能化和自动化系统是现代配电网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要应对其运行时的薄弱点,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故障自动化恢复系统。在系统开发时可以采用VC++软件,系统结构主要包括可视化模块、结线分析模块、潮流模块以及故障恢复模块等,其中以可视化模块为基础,利用图形对配网当中的故障信息进行显示,再以接线分析模块对事故类型进行分析,通过潮流计算的方式,最终获得最佳处理方案,并借由故障恢复模块完成自动化修复。该系统的数据库可以采用SQLServer数据库作为基础,对配网当中各电气元件的种类、运行状态、自身属性变化等数据进行存储,该数据库属于关系型数据库,在存储是能够有效分辨各种数据的类型,其内所储存的基本数据如表1所示。
由此可见,SQLServer数据库能够对各类配网数据进行分类储存,并且在发生故障后可以通过实时数据与标准数据的对比分析故障情况。
3结语
配网运行的稳定主要受到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人员管理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管理时应该强化设备的耐雷性和抗倾覆性,同时做好防护工作,加强内部管理,并建立自动化故障修复系统,保障配网运行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许立创.配网运行薄弱点及规避事故安全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9):29~30.
论文作者:郭胤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因素论文; 薄弱论文; 故障论文; 绝缘子论文; 线路论文; 应对措施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