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几何画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妙用论文_毛,云

摘要: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出现和飞速发展,在网络技术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几何画板以强大的图形和图象功能、方便的动画功能被国内许多数学教师看好,并已成为制作中学数学课件的主要创作平台之一。那么,《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哪些应用呢?作为一名从教十几年的乡镇初中数学教师,笔者也努力去学习怎样用几何画板去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本文从初中数学的角度,谈谈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的有机整合,以利于教师的教,同时更利于学生的学。并且最终立足于帮助学生的学,尽可能地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几何画板;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几何画板真是一个优秀的教育软件,通过它,可以精确地画图,可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新课程的整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性学习。也能通过“几何画板”强大的作图功能和运算功能发现像刚才举例的数学教材上的错误。为此,2012年11月出版的浙教版教材,七年级下第14页,明确的将几何画板软件研究数学写入了教材正文。(以前几何画板软件仅仅是作为阅读材料介绍的)。

本文试图从以下个方面谈谈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的有机整合,以期抛砖引玉,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

一、呈现以往课堂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

对于第(3)题按照常规解法,我们要分OM=OP,PM=PO,MO=MP,这三种情况分类讨论,但OM=OP,PM=PO这两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一会儿要分类讨论,一会儿又有两种情况不存在,学生本来清醒的头脑被搞得一头雾水。如果仅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块黑板很难讲清楚。但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我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明白OM=OP,PM=PO真的不存在,还很容易让学生明白OM=OP,PM=PO为什么不存在。如果动态演示学生还不明白,我们可以度量OP,PM,MO的长度,动态显示这三个值是否有两个相等,哪两个相等,何时相等。

至此,一道期末统考的压轴题,通过我们“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很好地实现了“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的有机整合。

二、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发现解答中的疏忽甚至错误

我们发现F点是在线段DC的延长线上,于是正确答案为D。

为什么会选C,原因就在于草图的不精确性,而通过我们的几何画板画出的图十分精细,更何况还可以按照位图放大。如果我们平时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画图,也许学生在考试时,在平时做题时,就会小心一些,这种中“温柔一刀”的可能性就会少一些。所以,我们要数形结合,精确作图,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很可惜的是,华罗庚在世时,还没有几何画板。否则的话,华罗庚定会喜欢上几何画板,因为几何画板能凸显数学问题的本质。

三、凸显数学问题的本质

利用几何画板,可以使静态的图形动态化,而静态的图形可能使原本相互联系的关系割裂开来,不易揭示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可能使学生仅仅注意了局部而忽视了整体。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可以凸显数学问题的本质。可以从宏观上定性研究;也可以从微观上定量研究。也便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拓展研究。

我们对此问题的解决,要引导学生拓展,而不是瞎猜。只有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问题的解决才变得轻松,如果只是凭空想象,哪怕不要求学生写出解题过程,只要求学生直接写出答案,也没用。如果学生自己会拓展研究,写写解题过程,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最终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拓展研究,学生自己去探究,发展学生自己的能力。

四、结束语

熟练利用几何画板,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正确利用几何画板,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利用几何画板,把原先讲不清楚的内容讲清楚了;利用几何画板,静态的图形变动态;利用几何画板,抽象的概念变形象;利用几何画板,枯燥的内容变有趣;利用几何画板,粗糙的地方变精细;利用几何画板,隐含的规律得到揭示;利用几何画板,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郭浩荣.例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J].中学数学研究(下半月),2013(3).

[3]刘胜利.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沥海中学 312300)

论文作者:毛,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浅谈几何画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妙用论文_毛,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