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体认识的二重前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前提论文,个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个体认识的存在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的集合构成了个体认识发生发展的总前提。康德曾将认识存在的前提认定为自在之物、主体和先验认识形式。〔1〕这虽只是对成人认识而言的,但却给我们以某些启示。就个体认识的发生发展而言,事实上先在地存在着两个关系项——“人”与外界环境。“人”即未来的认识者,先是儿童,而后发展成成人。环境是同“人”(儿童最初意识不到这点,而成人意识到了)发生联系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的总和。认识的出现显然是上述两个关系项交互作用、不断分化和展开的基本结果。
一、结构前提:人的提升
个体认识发生之初的“人”,显然不会是纯粹的“无”,而是一种“潜有”;否则,在此后的认识中他就不会真正作为主体建构起自己的认知图式,并主动获得相应的认识结果。那么,对个体认识存在而言,这种前提意义的人有哪些因素最值得重视呢?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以及认识发生发展的实际机能过程,可知作为生物学进化的结果和作为社会遗传的产物两项因素最为重要,在个体认识发生发展过程中,“人”之上升为主体,也正有赖于这两项因素的综合作用。
1.认识个体的生物进化前提
根据对成人认识的研究知道,人的生物机体既是认识主体的物质载体,又是其借以发挥自身认识能力、实现自身认识目的的现实基础和物质手段。正是凭借这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机体,人才能最终从事各种社会性的意识思维活动,实现对于外部世界和自身的观念掌握。
众所周知,个体人在胎儿阶段的短短200 多天中迅速走过了人类在其进化历史和原始发生上几十亿年的漫长历程。正是这条道路以缩影的方式重演和再现着人类种系的机体发生和发展过程,并且规定着人的感知、思维器官系统的生理成熟过程和认识能力的形成,从而为人类个体认识的出现奠定了生物学的现实基础。在这里,感知——思维器官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个体认识的存在尤其具有先决性作用。可以说,个体人的感知和思维器官系统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程度,与个人的认识发生发展水平和程度具有正比递进的相关性。
大脑是人类思维的主要器官,形成后的人脑是由神经元高度组织起来的具有自我调节和控制功能的系统。大脑包括许多在结构和机能方面各不相同的神经活动器官,并由神经通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人脑是认识发生的重要物质基础,而脑量和神经元的数量则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动物不具有认识的能力是与其脑量及神经元的数量有关的。人的大脑皮层有150亿个神经细胞, 并且具有联系范围广泛和反应高度灵敏的特点,因而为内在的高级心理活动开辟了广阔的活动天地。大脑皮层的许多区域各有特定功能。前苏联著名神经心理学家鲁利亚根据不同脑器官在实现心理反映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的研究,认为脑有三个主要机能结构:其一,是调节张力与觉醒的结构,这种结构主要位于脑干、间脑结构、皮质内侧部的范围内;其二,是接受、加工、保持来自世界信息的结构,这种结构占据脑半球皮质后部,包括视区(枕)、听区(颞)、一般感觉区(顶)的器官;其三,是计划、调节、控制心理活动的结构,这种结构位于大脑球中央沟前面的脑额叶各区。〔2〕这三种机能结构各司其职, 分别对应和控制着三相不同的反应特性。
根据有关研究知道,自然界普遍存在三相反应特性:①一个物体(或系统)在受到它物(或系统)的作用后,自身内部的结构、状态必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所形成的新态是以自身的原态特征为参照而被确认的,称为应变;②在被作用物发生应变而形成的新结构状态中,总会或多或少地保留作用物的属性与特征,这种被作用物在应变中发生摄取作用物特征或信息的现象称为反映;③伴随应变与反映过程,被作用物必然或大或小地改变自己与周围介质和环境的关系,这种改变过程称为行为(应答)。〔3 〕在自然界从简单的无机物到复杂的有机体以至人类的长期演化中,三相特性逐渐演进成体现着有机体反应功能的三个分立而不相互联系的子系统。鲁利亚所说的三种机能结构就可看作是在脑组织中分化出来、分别控制着人体对外界刺激发生应变、反映与行为(应答)的专门的“脑器官”。三种机能区互相配合,为感知、思维、情绪等多维要素的相互制约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
2.认识个体的社会遗传基础
自达尔文以来,许多学者观察到婴儿很早就可以对着成人发生微笑,时间大约是儿童出生后的2~4个月,人们发现这是婴儿早期普遍出现的现象,是一种跨文化现象。这种微笑不是由生理舒适所引起,而是与成人的交往所引起,是由微笑引起的微笑,是“社会性的微笑”。这种“社会性微笑”从何而来?达尔文、蒲莱尔等一批著名学者很早就断定是由先天遗传而来。近年来形成的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也认为,对于基本的情绪来说,情绪体验和表现的神经机制是先天的,婴儿有知觉表情的生来模式,这些模式使儿童能在很早的时候就进行情绪交流;并且认为,意识的第一个结构的性质基本上是感情性的,因为婴儿最初和外界的联系与交往是同成人之间的感情性联结。〔4〕最近, 不断有人观察到盲婴在同样的年龄也开始对母亲的声音发出微笑。如果说盲婴不能通过视觉,还可通过触摸母亲的脸进行学习的话,那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行为生理学研究所报导的个案则排除了这种可能性:这个婴儿生来失明,而且没有前臂,但却出现了同样的面部表情。〔5 〕这些理论探讨和事实观察,进一步验证了达尔文等人论断的正确性。
既然人类婴儿出现了具有社会性的情感和需要,而且如此普遍,那就逻辑地提出这样的问题:人的社会性是否可以遗传?如前所述,达尔文一开始就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近来也有一些研究材料有利于做出肯定的回答。
另据死亡学研究透露:“人对死亡的知晓是与生俱来的。”〔6〕
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对死亡的知晓乃是来自人类意识的一种内在的、先天的结构。一个明显的证据是,即使是那些真诚相信活着是受苦、死后到另一个世界才是幸福的人,他们(除极少数狂信者外)也无不千方百计地躲避死亡,而按照他们的信仰去推论,他们本来是应该欢天喜地、迫不及待地去自杀。如果不是对死亡具有一种本能式的知晓,它往往比最强的信念还要更有力,这种矛盾的情况就很难解释。
无独有偶,最近有人又发现了音乐天赋可以遗传,并且制作出所谓“遗传音乐”。〔7〕
知觉心理学的研究也告诉我们,“人类的所有知觉都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感觉,就是说,知觉提供给我们的已不是无结构的刺激反应;而是从一开始就包含了对可供支配的信息内容的某种解释,这种解释尽管是无意识的和非批判地进行的,但毕竟是一种构造性的认识机能。”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还表明,“某些能力,如运动感、颜色知觉、深度知觉和格式塔知觉,即使在最严格的意义上也是先天赋予的”(当然,这并不由此否定生理成熟与学习的重要作用;相反,在知觉过程中毫无疑议地存在着先赋因素、生理成熟与学习之间的复杂配合)。〔8〕
人的心理需要和心理能力必然有其生理基础。心理活动(尤其是伴随行为的心理活动)可以影响生理功能,时间长了,又可以使生理的器官和组织发生改变,通过遗传一代一代地固定下来。这是后天的“习性”(对前代来说)可以转变为先天的“天性”(对后代来说)的原因,也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普遍的原因。但由于人类的行为受中枢神经特别是大脑的支配,所以后天习得的行为可以影响和改变脑的组织和功能并通过遗传影响下一代,这一点在高等动物的实验中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9〕科学研究的成果也验证了这一设想。例如, 人类的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是语言,在人的大脑中有固定的语言中枢,这已是无可置疑的事实。虽然不同民族的语言中的具体语音、语汇等不能遗传,但人类共同具有的学习语言的能力和需要却是可以遗传的。著名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等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操不同语言的民族,其正常儿童都有获得语言的固有能力,而且有一套相当固定的程式,他称之为“深层语言”,认为这是一种“潜在的语法体系”、“掌握语言的内在倾向”和“语言获得装置”。〔10〕其实,日常经验也告诉人们,如果没有这种“天赋”的能力,尚未成熟的小脑袋能用那么快的速度学会那么复杂的本族语言是不可思议的。而我们在婴幼儿呀呀学语的积极情绪中完全可以看出他们共同的学习语言的需要。
至于人在相互合作交往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情感需要,即“社会性情感”,也有一些研究材料有利于做出肯定的回答。如美国纽约若克兰德州医院生物控制室主任克莱因教授通过实验就已证明,人类存在着一种有遗传学基础的程序或脑活动状态,它们制约着每一种特定的情绪状态。由于每一种情绪都是受特殊的脑的程序所控制,所以表现某一情绪的身体运动模式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人的认知能力也一样。〔1 1〕
我国哲学界一向认为,人们通过遗传获得的只是自然本能或生物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完全是通过后天社会实践获得的。换言之,遗传是非社会性的纯粹的自然过程,天(先)赋充其量为社会性行为和观念的发生提供了自然基础。这种将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截然分开的作法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人的存在具有其生物学基础(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又是自然界中分离出来的特殊部分,这种特殊性并不仅仅在于人的语言、思维、理性、文化等具有社会历史内容的精神因素,而且包括人的所谓生物因素。如同人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改造了纯粹的自然界,使其成为人化的自然一样,人也改造了自己的肉体存在。自从人脱离了动物的自然状态以后,无论精神还是肉体都是人在所创造的文化历史环境中孕育生长的。因此,本能总是同特定的历史背景相联系,具有潜在的社会内容。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的自然生物属性早已社会化、人文化、文化化了。反过来也可以说,所谓生物因素或自然本能不是个体化和生物化的社会行为公式与生存特征,它反映了个体和种属之间的潜隐关系。由于社会文化和历史作为外在环境因素已渗透到人的由遗传决定的生物结构和本能特征里,并规定着遗传的趋向和阈值,因此天赋和先验的内容就不是上帝赐予或自然界披赋的,而是人类社会历史创造的。〔12〕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一旦存在,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13〕恩格斯则说得更明确:“每一种社会的分配和物质生产条件的联系,如此深刻地存在于事物的本性之中,以至它经常反映在人民的本能上。”〔14〕根据以上叙述,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先验或天赋的认知结构是可以遗传的,它是种属与个人之间、亲代与子代之间经验传递的一种潜在结构,是主体潜在的固有的先天社会秉赋。先赋结构作为儿童先天认知图式的潜在“主体状态”不仅独立于个体经验,而且先于任何个体经验,并从根本上使经验成为可能或对经验是构造性的。正是有了它,儿童通过自己后天的活动才区分开主客体并建构起自己的认知图式,从而展开其作为主体人的认识历程。这是人类个体认识存在的社会遗传基础。
肯定社会文化对人的本能的作用,同时也就意味着肯定生物遗传本能对人的社会认知活动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由三个向度所构成的作用空间上。它们是:生物遗传结构规定着人类的认知方式和认识所能达到的限度;遗传的生物特征影响人的后天行为特征:遗传进化原则影响人的与后天行为相关的道德意识。〔15〕由这三种影响,生物遗传因素的作用便渗透到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使每代人的发展趋势和行为特征都在先天遗传中包含着预成因素。就如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所说:“任何一个人在他生命发轫之初,也就是在他那一卵子和精子相结合的瞬间,就具有无数关乎未来行为的确定倾向。在他将要遇到的情境和他将要发生的反应之间存在着业已形成的绾结。这两个生殖细胞的结构早已确定他在一定的情况之下将按照一定的方式视、听、感受和动作。他的理智和道德也正如他的身体器官运动一样,一部分乃是胚胎在它的生命发轫之初所具有的结构和在生前生后所感受的一切影响的共同效果。”〔16〕当然,生物遗传对人类行为的作用并不是独立发挥的,它只是作为潜在因素规定着人类认知倾向的趋势和幅度,作为人类以往实践结晶的先赋结构,它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后天的实践是先验规定了的主体与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实现潜在的规定并形成现实的经验。
从前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抑或经验论与唯理论,在认识的前提上之所以争执不休,症结和失误主要在于他们只是分别注重和强调认识发生的生物进化前提与社会遗传基础中的某一方面,并且将其看作是绝对静态的先天产物。现代个体认识论对这一问题的重新回答,必会带给人们全新的视界,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进化前提:境遇创生
对个体认识而言,境遇指“主体”之外特定时空中的一切相关因素,最初当然也就包括“客体”和“中介”系统在其中,它是“主体”活动其中的当下场所。由于整个境遇的不同部分与“人”的相关程度不同,其中的一部分可能从大系统中分离出来,上升为“人”的认识对象以及认识活动的中介系统。这时主客体开始出现并分离,而原来境遇的其余部分便作为与主客体及中介并行的专门意义上的“环境”而存在。认识发生的四元时空(场)结构出现。
1.客体
认识客体作为主体认识的、相互关联的各类事物的集合是一个系统,是一个在时间序列中渐次生成且不断演化的系统。它是原初“环境”中某种事物与“主体”相关(被指称或表现)时,才获得“客体”的规定的。在这种相关中,主体对事物施加了能动作用,使一般存在物成为主体认识的对象物。在此意义上说,客体是在“主体”作用之下发生的,其方式可以是渐次的,也可以是突现的。总之,认识客体也有一个发生过程。问题的关键性还在于,一般存在必须满足哪些特性,才能在认知环境中上升为客体呢?
客体是在主体之外并且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的实在。尽管客体不会因其成为“认识的客体”而失去自己存在的结构特性,但客体要成为认识客体却必须满足一些特殊要求。通常我们说一个客体成为客体,主要是指它被包括到特定的认识环境中并因此而在自己的作用中表现为主体活动的对象和信息源泉的要素。〔17〕为此,客体首先应当在原则上满足可观察性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客体才有可能经过信息中介作用于主体的能力,而主体也由于这种信息中介在原则上或在实际上有可能与客体建立信息联系,将其作为活动对象。其次,既然客体是在相应的环境中获得的,那么客体就不应一般地表现出信息源的功能,而必须是在特定场合、在只被客观地决定的境遇中才表现出这种功能,从而成为主体活动的对象。这是客体成为认识客体的二个基本要求。
2.中介
中介是在认识过程中居于主客体之间起联系作用的中间环节,是某种独立存在并且不同于主体和客体的特殊要素,这种要素在本质上包含着某种能使它表现出与认识关系中的对立两极都具有相似性的东西。正是由于它的这种矛盾特性,中介才能完成自己独特的认识功能。由此,我们认为皮亚杰把认识的中介定义为主体的活动和活动内化形成的认知图式,其后一方面是值得商榷的。图式应当属于主体,因为抽掉图式的认识主体便成了空洞的存在物,也失去了对客体的把握能力。作为主体的一部分,正是认知图式构成着认识主体。那么,在本无相似之处的物质客体和观念理性之间,是什么东西将物质的东西移植人脑并将其过渡、变换、提升为观念的东西呢?只能是主体的活动和主体活动所获取的信息,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才是认识主客体间的中介。一方面,主体只有通过自己的物质性活动,才能与外物发生相互作用;另一方面,活动本身只有作为信息被主体感知,活动的格局才能被抽象出来并内化为主体的认知图式,活动所及的客体也只有以信息的形式进入主体头脑,才能被认知图式加工,从而形成关于客体的知识。从表面上看,把活动定义为认识的中介似乎偏重于主体,把信息定义为中介好象偏重于客体;其实,两者作为中介强调的正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当然,中介本身也是随着认识的发生发展而不断进化的。活动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分型和拓展,逐步上升为现实的实践活动和意识活动;一般性的认知信息(信号)在保证传给主体的信息与客体相符合的前提下,逐渐为语言符号系统所取代,成为主体能动地以观念方式掌握与再现客体的工具系统和主体表达自己思想观念的形式系统。
3.环境
分离出客体和中介的境遇即成外部环境,通过主体继续对认识发生起作用。一方面,自然环境作为主体认识发生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发源地,自在地规定着主体对客体认识的方向和改造利用的限度;另一方面,社会环境作为主体获得本质规定的现实根据,影响着主体的心理状态和活动效率;再一方面,文化环境还影响着主体的文化心理素质、认知能力和认知手段。〔18〕总之,认识的发生和发展最终是在多方面环境的合力作用下才得以实现的。
注释:
〔1〕详见刘啸霆、姜照华《认识是如何成为可能的》, 《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3期。
〔2〕参见[苏]A.P鲁利亚著《神经心理学原理》,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2页。
〔3〕《反映的实质与形式》,《哲学研究》1982年第11期。
〔4〕孟昭兰《情绪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通讯》1984年第1期。
〔5〕、〔11〕[美]克雷奇等著《心理学纲要》(下), 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526、433—436页。
〔6〕舒乙主编《老舍之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8月第1 版第208页。
〔7〕最先发现遗传音乐的是日本学者林健志和宗象信生, 他们在建立遗传密码库时根据碱荃的配对规律得到:G对应来,C对应咪,T 对应嗉和A对应啦,把大肠杆菌中的一种碱荃序列谱成旋律。经演奏试听,竟是一首优美动人的乐曲。遗传音乐的出现引起了科学家和音乐家的极大兴趣,许多国家的科学家争相对此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美国生物学家戴马同音乐家合作录制出了《遗传密码组曲》录音磁带。英国的研究人员让配对的碱荃在高低音上形成对称关系,谱写出了遗传密码变奏曲,进行公演获得巨大成功。一位科学家将音乐作品变成遗传密码时,竟惊奇地发现人类胰岛素的一种碱荃序列乐谱与肖邦的《葬礼进行曲》第三乐章中间部分的音符排列几乎一致。科学家们认为如果能揭开遗传音乐之谜,那么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有人能成为音乐家,而有人则不能等一系列问题(详见《北京科技报》1991年3月6日林涛文)。
〔8〕舒远招《天赋认识结构简论》,《争鸣》1990年第2期。
〔9〕[美]威尔逊著《论人的天性》,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9页。
〔10〕D.Aaronson and R.Rieber,Psycho Linguistic Resarch,1974。
〔12〕〔15〕参见惠吉兴《论“先验”》,《江汉论坛》1985年第5期。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第545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88页。
〔16〕《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派别》第56页。
〔17〕参见[苏]拉札列夫等著《认识结构和科学革命》,莫斯科,高等学校出版社,1980年版第114~115页。
〔18〕参见王铁林等《论认识的结构》,《东岳论丛》 1990年第3期。
标签:认知发展理论论文; 客体关系理论论文; 情绪和情感论文; 遗传信息论文; 情绪理论论文; 心理学论文; 认知过程论文; 二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