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安装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01
摘要: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工业厂房的大批量建设。为了使工业厂房适应时代发展,就必须对其施工质量予以保障,提高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基于此,本文围绕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工业厂房;主体结构;关键施工技术;
当前由于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内容较多,施工程序较为杂乱,所以使得工业厂房建筑施工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再加上缺少对关键技术有效性的分析,阻碍了我国工业建设发展的稳定性。
1工业厂房的简述
工业厂房即工业生产或者施工中的房屋建筑,除了生产车间外,还包括了配套设施间,如配电室、供水室以及污水处理室等。因工厂性质的不同,其厂房的设置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按照使用者进行分类,可以将工业厂房划分为开发区内厂房和开发区外厂房这两种;按照结构类型可以分为单层厂房和多层厂房;按照生产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一般生产厂房、危险厂房。另外,还有一些企业会根据用电、供水情况完成厂房的划分,以确保其利用率。在厂房建设中,工厂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条件、特征以及工种合理选择厂房模式,进而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
2工业厂房建筑施工的重要性
工业厂房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工业生产作业能否顺利进行,且其对企业经济效益也有着一定影响。随着工业化生产步伐的加快,工业厂房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不过由于工业厂房建设中涉及较多复杂内容,导致其建设难度较大,所以加强对其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3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关键施工技术要点
在工业厂房建筑结构施工中,采用的关键施工技术主要有模板支设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和钢筋绑扎施工这三项。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分析探讨。
3.1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1)模板面板材料的选择
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在模板工程中,面板材料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到混凝土的观感和质量,选择性能优、平整性好的材料作为主要施工材料。如今模板工程中使用的面板材料主要以多层板和大钢模这两种材料为主,其中多层板的光滑性和平整性较好,因此被广泛应用到施工作业中。
2)加固施工
模板加固主要是利用螺栓将模板四角阴角予以固定,避免倾斜过程中出现漏浆问题。在模板加固过程中,在中间四片芯模的位置上安装可调节的丝杠,以提升加固和拆卸作业的便利性。另外,芯模和钢模板的加固可以利用销子来实现,且在加固过程中,实现双管架和脚手架的有效连接。
3)钢模板施工
钢模板施工要在混凝土浇筑和钢筋绑扎作业完成后进行。在施工中,首要工作就是实施钢模板与芯模的拼接和定型。在芯模中涵盖了10片左右的钢模板,在生产完成后先进行上下阴角模的拼装,拼装完成后再利用专业的运输车辆将其运送到制定的施工区域内,由现场施工人员,按照设计要求开展拼装工作。拼装完成后,利用边楞和可调丝杠实行外部和内部的固定。完成拼装后要对其质量实行严格检查,待内外连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施工。
上述工序完成后,将托木放置在双肢柱对应的位置上,利用脚手架实施固定作业。然后再将模板放置在托木上,做好固定,再利用钢管和对拉螺栓将外模和芯模实施加固处理。全部安装作业完成后即可开始混凝土浇筑施工,待浇筑完成,且混凝土强度符合标准要求后,开始模板拆卸作业。在拆模过程中,应按照安装的反顺序进行作业。
3.2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钢筋绑扎,二是预埋件及预留孔洞施工。钢筋绑扎要按照中梁、中间板、两边板的施工顺序施工。在绑扎过程中,边墙位置要预留一定的空间,确保后续插筋作业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钢筋绑扎应严格按照日常规范要求实施操作,并在绑扎完成后,检查其质量,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边墙钢筋绑扎环节,要先对临土面的钢筋实施绑扎作业,之后再对其他部分开始绑扎施工,以确保绑扎结构的质量。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施工中,需严格按照图纸设计内容准确操作,并通过反复测量和检查来确定预埋件和预留孔洞设计的合理性。在边墙衬砌竖向钢筋的预埋件和连接施工中,应将模板放置在上下钢筋的中间位置,并对其予以固定,固定好后再将其放置在边墙槽口中。在固定和移动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木条和断面同止水条横断面的一致性。
3.3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制作
在工业厂房建筑施工中,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时,一定要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尽可能选择同一批次、同一规格的水泥材料,且采用预拌方式进行混凝土浆液的制作,在搅拌过程中,严格按照设定好的调配比例进行原材料添加。通常情况下,工业厂房建筑施工中要求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40-180ran之间,并保证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控制在8个小时以上。同时,在女儿墙浇筑振捣施工中,振捣设备的选择应结合女儿墙高度综合分析,然后再设定合理的振捣频率,保证振捣质量。如果女儿墙的厚度在120ram,其振捣设备可以采用φ30插入式振捣器。在上口浇筑时,需控制好压顶模板的倾斜角度。
2)表面处理
因工程的自身情况,在工程表面经常会有小孔出现,并导致混凝土结构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在表面施工中,需对其进行磨平处理,去除结构中含有的多余水分,以加强结构的气密性。待混凝土凝固后,采用专业设备对其表面进行亚光处理,保证表面的平滑性。
3)浇筑与振捣
在浇筑施工前,需要先对孔隙实施湿润处理,然后从底部开始开展水泥砂浆的分层铺设工作,并将其厚度控制在300ram。在水泥砂浆铺设过程中,要确保其与混凝土成分相一致,保证铺设质量。铺设完成后再进行振捣作业,合理控制振捣设备与振动区域的距离,强化振捣作业的效果。在振捣作业完成4个小时后,可以开始第二层的浇筑施工,这时振捣器需要插入混凝土下层结构15毫米左右的距离,以确保两层混凝土结构之间的连接性。
振捣作业一定要确保其均匀性、全面性,禁止漏振、少振等情况的发生。振捣作业不是一次而成的,需要通过反复作业方可达到振捣要求,且两次振捣的时间间隔应该保持在半小时以上,这样才能有效排出混凝土结构中存在的多余水分和气体,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气密性。在振捣方式的选择上,需结合工程具体情况予以确定,通常会采用机械和人工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此外,为了保证浇筑振捣作业的质量,利用商品混凝土泵输送模板,边墙膜中部、顶部部位都要安置混凝土入槽口,并保持各结构间距在1米左右。在对顶部混凝土实施浇筑作业时,可以利用上一层的预留孔来完成浇筑作业,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结构中存在的缝隙率,提升其稳定性。
4)养护
混凝土是工业厂房建筑施工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其施工质量对于整体建筑质量及其后期使用安全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在施工后,应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养护,一般是在施工后的2周内开始养护,利用薄膜覆盖的方式削弱混凝土凝固中存在的温差变化,减少裂缝的产生。
4结束语
在工业厂房建筑施工中,只有明确施工技术要点,并按照标准要求开展施工作业,才能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增大工业厂房的安全系数,进而推动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快速进步。
参考文献
[1]邹桂华.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常用方法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
[2]李鸿渊.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常用方法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
[3]杨刚生.浅谈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09).
[4]王安.浅议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7(4).
[5]肖卡帕.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关键点分析[J].建筑安全,2017(11).
论文作者:马世茂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作业论文; 厂房论文; 混凝土论文; 工业论文; 结构论文; 钢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