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_成人教育论文

关于农村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_成人教育论文

改革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是为了发展,也惟有改革才能发展。我国农村成人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扫除了大批文盲,广泛开展了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素质,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但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还不相适应。深化改革农村成人教育,对于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提高认识,明确农村成人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认识是改革的基础,也是改革的动力。思想认识到位,才有措施、行动到位。理论和实践证明,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农村经济发展及其后劲的大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农村劳动者素质尤其是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这就必须不断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否则,发展农村经济的决策再好也难以有效实施,生产潜力再大也发挥不出来,自然资源再优也不会转化为财富,建设蓝图再美也不会变成现实。只有充分认识农村成人教育是农村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让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为广大农村劳动者所掌握和运用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才能把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摆到应有位置上来。

农村成人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既具有教育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农村成人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贯彻落实“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放眼农村建设的主战场,突出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这个重点,充分照顾受教育者的利益和愿望,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按需施教,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主动适应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与时俱进,结合农村经济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从教育思想、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办学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改革那些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部分,克服薄弱环节,加强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优化结构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以改革促发展,使之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

二、强化政府行为,改善农村成人教育运行机制

农村成人教育牵涉面广,不是单靠一个部门就可以办好的。这就需要政府行为到位,统筹协调有关部门的力量共同办好。要改变那种把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多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和务虚不务实的作风,真正把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摆到政府重要的议事办事日程上来,纳入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建立政府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工作目标责任制,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必要的法规,完善配套政策,保证人、财、物的投入,至少要保证国家规定的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实际支出比例不低于2%、农村成人教育专职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师参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配备、农村成人学校要固定的教学基地包括实验实习场所及相应的设施设备等等,都得到真正落实,并根据当地实际,明确农村成人教育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措施和行动,做到有研究、有部署、有检查、有指导,分工合作,真抓实干,讲求实效。

改革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就要优化农村成人教育运行机制。一是集体决策机制。要改变那种有关部门对涉及农村成人教育的问题政出多家、缺乏沟通、各行其是的状况。要由当地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和教育培训机构参与,根据需要和可能,对农村成人教育的重大问题如基本建设、资源配置及利用问题等等,作出集体决策,以提高决策的权威性和可行性,并保证决策的顺利执行。二是协调管理机制。要改变那种对农村成人教育的管理多是教育部门唱“独角戏”、权小于责、管理不到位的状况。要在地方政府领导下,本着“少而精”的原则,从农、科、教等有关部门抽调得力人员,组建上下对口协调的农村成人教育管理实体机构,赋予其必要的职责和权力,代表政府行使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全面管理职能。三是联合办学机制。要改变那种在农村成人教育办学中各自为政、单一门类、自我封闭的状况。要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大力挖掘、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扩大办学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形成优势互补、纵向沟通、横向联合、各有侧重、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农村成人教育格局。四是评估督导机制。要改变那种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有关法规、政策执行不力,计划、措施落不到实处的状况。要以农村成人教管理机构为主,组织有关部门的力量,制定对农村成人教育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形成制度,加强评估督导,促进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

三、正确处理好农村成人教育中的几个关系

一是文化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科技教育的关系。文化,这里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文化知识作为学习其他一切科技知识的工具所具有的通用性,可以终身受用、不会急剧更新的长效性,可以启迪思维,丰富想象,促进人的聪明才智,提高人的创造能力的能动作用,确立了文化教育在农村成人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思想品德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应有的理性认识和在社会共同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不可或缺的要素,这就决定了思想品德教育在农村成人教育中不可缺少。科学技术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武器和手段,其所具有的能够最现实最有效地帮助人们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向生产经营管理要效益的基本属性,决定了科学技术教育在农村成人教育中最受欢迎也占最大比重。在农村成人教育中,文化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技术教育都是造就全面发展的农村劳动者所必须的,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立足当前与放眼未来的关系。农村成人教育是以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适应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这就需要既立足当前又放眼未来。一方面,要结合农民生产经营管理和生活上的急需开展教育和培训,为当前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产增收服务;另一方面,又要适应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求富裕的需要,提前做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三是规模、数量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农村成人教育的对象,内容包罗甚广,承担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资源投入又极其不足。这就要处理好规模、数量与质量、效益的关系。要在现有条件下努力拓展办学规模、面向更多的农村劳动者,并从当前和长远需要出发,扩充内容覆盖面。同时,更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与利用,加强成本核算,提高投入产出率,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师资水平,健全科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规模、数量是基础,质量、效益是核心,二者要有机统一,并驾齐驱。

四、优化农村成人教育结构,深化教学改革

优化农村成人教育结构,就是要开展多门类、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农村成人教育,从而形成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农村成人教育格局。要在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中摆正农村成人教育的位置,在统一规划和管理下,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和积极性,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举办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生产经营管理、产供销技能、科学生活知识等多门类的教育。要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网络,以县为指导、乡为重点、村为基础,初等、中等、高等多层次教育并举,根据各地条件和实际需求各有侧重,现阶段重点是发展中等文化和专业技术教育。要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以非学历教育为主,加强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和应用技能培训。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不断推进。要按照不同职业、不同岗位对知识技能的不同要求,拟定教育培训的目标体系,开展各类学历证书、资格证书、一专多能、职业技术等级、岗位规范要求等多规格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学员从职就业、转岗换位、谋求发展,适应社会的能力。要因地、因人制宜,采取举办系统性分阶段的长班,非系统性应时的短期培训,广播、电视、函授、指导自学、知识讲座、岗位技能演示、巡回辅导、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农村成人教育,以满足学员需求。

深化教学改革,首先是改革教学内容。要坚持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原则,修订“多年一贯制”的教材,摒弃那些不必要的繁文缛节和过时、落后的内容,追随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增加新内容;要随着农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并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逐步拓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补和融合,补充通识内容;要联系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农民生产经营管理和生活上的实际,适当扩充文化、技术、科学知识等教材门类;要围绕当地加强基础产业,振兴支柱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创办特色产业,发展“名、特、优、新”产品的需要,编制适用的地方和乡土教材;要适应我国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环境,编印市场经济知识、“入世”基本知识,产品质量国际认证标准、国际经贸活动规则等教材,为广大农民争取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打造基础。

标签:;  ;  ;  

关于农村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