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工艺初探论文_王佳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工艺初探论文_王佳

王佳

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昌平 4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公路事业上也有很开的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公路工程建设数量不断增加,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方便,与此同时,施工技术也不断的进行创新,不断的发展让从业人员更加有效的提升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但是,由于我国地形广阔,从而地形复杂,施工环境多变,因此更是在施工过程中不断面临严峻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需要现场施工与管理人员进行不断的探究与解决,例如,软土地基上水蚀引起的垂直沉降和水平位移仍然非常突出。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软土地基存在的问题,必须合理地将适当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应用于公路工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工艺初探

引言

软土地基一直以来都是公路施工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由于软土地基强度低,同时地基含水量大,透水性能差。在受到外力的影响下,就会形成非常明显的对比,造成内外压缩,使稳定性丧失。同时,软土基质含有一定的有机质,间隙比在1.0-1.9之间。在车辆的载荷下,容易变形并导致路面坍塌。软土路基的固结系数较小。在外力扰动下,稳定性非常明显,是正常施工的严重障碍。此外,路基的一些主要组成部分是饱和粘土,它非常容易压缩并且具有不同程度的沉降。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路基的特性,采取不适当的方法不仅会破坏路基的基本构成,还会将固体土壤转化为流体土壤,从而严重影响土壤的承载力影响路基,强制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这项问题的产生不仅是对我们公路使用安全的威胁,更是对我国公路建设上的巨大阻碍,从而解决软土地基问题刻不容缓。

1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特点

软土地基是指在自然环境下含水量高,承载力弱,压缩性强,流动性强,软塑性高的粘性土。大部分土壤是在长期冲刷雨水后通过降水形成的。土层应用于公路工程的基础施工,这将对基础的强度和承载力产生不利影响。

1.1含水量高

软土地基中含水量通常达到10%有时甚至达到50%,这也成为软土地基的特点所在,含水量高就非常容易造成土壤的稳定性下降,地基的强度不能满足负重,这样不仅影响施工质量,更影响施工安全。

1.2承载力低下

软土地基由于含水量的增加,导致承载能力过低,从而在施工过程中稳定性与强度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外界过度的施加压力,其结构就会由于承受不住外界的压力导致结构变化,影响施工质量与安全。

2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2.1换填垫层技术

在针对软土地基施工时,换垫层技术是非常普遍的做法,由于更换垫层对于成本投入更低,同时在其他技术上施工周期上还能缩短。更换垫层这项技术是在软土地基下,含水量较高的土壤主要由软土代替,取而代之的是软土,性能稳定,耐腐蚀性能更好,同时也是高容量的材料。对于换垫层技术使用,它对施工期间细节的处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在施工前期,要对原地形基础中的土质进行深层的分析判断,从而制定最合理最详细的施工方案;其次是需要的对更换的土壤有所了解,才能在保持原有的软土地基上,通过换垫层的方式将其原来软土地基的缺陷进行充分的补偿。在正常的情况下,最为合理的替换材料选择砂、煤渣、鹅卵石、砾石等。最后一点就是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回填土的密度需要有效的控制,一般在公路工程施工多用于人工或机械施工等进行材料的压实与压碎,这样对施工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可以保证施工质量,以及今后施工的顺利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强夯技术

当我们对我国公路工程进入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中不难发现,

通过对当前我国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强大的技术是一种非常频繁的加工技术。强大的技术意味着通过施加强大的狙击强度来强化土壤。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能够直接,高效,快速地处理软土地基。但是,该技术的缺点在于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实际施工前,必须要彻底了解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一般来说,强塌陷技术主要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强夯技术不适用于流动性大的粉质土壤。因此,在使用强大的技术时,必须高度重视其适用条件。为了防止变形,有必要处理施工细节。

2.3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

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是指根据水泥加固原理,采用适当的施工机械设备将水泥浆喷入软土地基中。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必须连续进行。搅拌在软土和水泥浆之间形成凝胶,以增强硬化的软土基础。对于沙土,淤泥和黄土等软土地基,应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

2.4碎石桩加固技术和排水法处理技术

碎石桩加固技术主要结合外力冲击力和振动,在软土地基覆盖区域进行集中钻井作业,然后在土层采取相应的填土措施,通过增加填料的强度来改善材料。压实程度。该技术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压能力,有效防止土体变形。在碎石桩加固技术的应用中,该技术可用于粘土性能较差的粘土。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经常出现水文地质条件差的问题,部分地区地下水位较低。在这种情况下,软土地基应与排水方法一起处理。结合有效的排水技术,可以排出软土地基中多余的水分,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在排水方法的应用中,应结合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在盲沟中使用吸水材料吸收多余的水分。

2.5真空堆载预压法

真空预压是在荷载预压条件下将孔隙水分散在软土地基中。然后,去除软土地基中的过量水分并进行强化处理。真空预压可以增强软土地基的强度,防止收缩变形。软土层的状态保持固结状态,这增加了土层的水平应力,并在垂直应力大时增加了强度。此外,真空预压可以去除软土地基中多余的水分,确保软土地基的强度。它通过预加载和真空预加载进行处理。真空预载范围很广。需要预先加载不同的施工点,以改善系统,布局和工艺,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软土地基加固效果。

3优化措施分析

建筑物的安全管理已成为大多数企业项目最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更加重视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问题。要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相关经营者的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更加注重企业内部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使施工人员认识到施工尽快进行。可能涉及的安全管理问题对员工的人身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在开展施工安全施工前,应尽快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要求员工注意各环节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管理问题,提高安全意识。管理。

结语

软土地基处理质量与公路基本承载力直接相关,是确保公路工程高效安全运行的关键。有关人员应结合实际地质条件,正确选择和灵活运用各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消除施工安全隐患,保证公路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公路的施工与我们生活生产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公路的施工质量也是为我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提供给一份保障,在我们快速发展的今天,逐步的解决源源不断出现的问题。在实际的施工中面对问题迎难而上的精神不断的激励我们前行,软土地基处理只是种种困难中的一个,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依然面临其他问题,施工队伍必须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让我国公路事业发展更为深远。

参考文献:

[1]谢万瑜.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7(8):93-95.

[2]赵红珍.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分析[J].城市建筑,2016(1):101-103.

[3]刘文忠.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交通世界,2016(2):147-149.

[4]路鹏.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交通世界,2016(10):33-35.

[5]刘长茂.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6(5):88-88.

论文作者:王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工艺初探论文_王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