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控制论文_王宝强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控制论文_王宝强

王宝强

身份证号码:13062619881217xxxx

摘要: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公路建设也从东部地区垂直向西延伸,西部地区特殊的地形和地貌影响决定了公路建设难度大,桥梁和隧道比重大,公路建设中越来越多的隧道建设不仅需要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狭窄的地面和恶劣的技术环境等各种无法控制的因素,还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技术损失。因此做好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是改善交通建设领域安全形势的关键所在。首先介绍了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控制管理思路及方法, 随后分析了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重点, 包括完善专项施工方案编审、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控量测、加强超前地质预报等, 重点对目前隧道施工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通过从勘察设计、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进行系统、全面的风险分析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对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平稳均衡推进, 提供重要的参考, 各隧道参建方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隧道施工; 安全控制; 管理思路; 施工重点

1 管理思路及方法

首先项目部 (施工队) 应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现场管理人员, 加强现场管理控制, 现场管理要做到令行禁止;其次要编制安全管理责任清单和隧道施工各项管理制度, 明确现场所有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达到现场作业、管理人员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目的;第三要根据隧道项目评估情况, 编制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落实隧道施工安全红线管理要求;第四要将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纳入工序管理, 根据预报和量测情况, 对隧道施工进行动态控制;第五要协调好现场监理, 及时确认各工序完成情况, 确保后续工作尽快完成;第六要协调现场设计人员, 按围岩变化情况做好支护参数的调整, 实行动态管理。

2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重点

2.1 完善专项施工方案编审

隧道施工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施工方法制订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一般在洞口、岩溶、富水、软弱围岩段, 要采取加强措施。隧道开挖和初期支护为高危险性项目, 施工前施工单位要按高危险性分部工程的要求完成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审,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 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完成后报相关部门或相关单位备案。

2.2 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控量测

量测方案必须根据不同围岩级别、开挖方法、断面大小制定, 按照危险性较大项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程序进行报批及施工管控;指定一名有经验的现场技术员在每循环开挖后对开挖工作面进行地质素描工作, 如实记录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并对围岩级别进行判定, 通过围岩级别判定结果及时布设监控量测点;对已支护地段的观察按照量测方案中规定的频次进行量测工作, 对隧道周边收敛及拱顶下沉情况进行量测, 现场隧道监理工程师应同步对量测过程进行旁站。通过单日数据变化量和累计数据变化量对隧道进行稳定性评估, 当发现洞内或地表监测数据单日数据变化值突变、量测数据累计值超过预警值、裂缝任意一种情况时, 均应视为危险信号, 应立即停工, 组织洞内作业人员撤离现场, 采取相应应急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业主和上级部门。

2.3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

超前地质预报作为当前隧道施工的必要工序, 必须纳入日常施工组织管理, 根据现场掌握的实际情况及地质复杂程度, 采取地质调查与勘探相结合、长距离与短距离相结合、物探与钻探相结合等一种或多种方法, 对预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分析结果来充分了解掌子面前方的地质问题。应提前编制不良地质的常规规避方案以及安全保障措施, 减少施工的盲目性, 确保施工的平稳推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加强火工品管理

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的管理条例》及公安部《从严管控民用爆炸物品十条规定》, 全面强化对民爆物品的安全管控, 同时做好隧道爆破专项方案专家评审论证、动态申报审批、爆破的运输、储存、发放、使用等工作。对于民爆物品委外项目, 项目部除了要与当地公安部门许可的民爆公司签订供需使用合同及安全协议, 且在当地公安部门备案外, 还要审核民爆公司资质及人员相关证件并安排专职安全员与民爆公司人员联合监控。项目部要求配备执法记录以对火工品领用、场内运输 (雷管与导火索分开运输) 、爆破及盲炮排除整改使用过程进行全程录像, 严禁将爆炸物品交劳务队伍保管, 确保火工品使用每一环节都安全可控。

2.5 初期支护及时跟进并确保施工质量

初期支护必须及时跟进, 初喷混凝土必须在开挖面清理后第一时间完成, 锚杆、挂网、钢架、复喷等初期支护工序。为减少掌子面暴露时间, 爆破后第一时间将新鲜空气用轴流风机送入的同时用雾炮机进行除尘, 支护前尽量采用机械清除爆破后残留的危石。隧道掌子面为高风险区域, 为避免掌子面人员过于集中, 钢架安装采用钢拱架安装设备, 锚杆采用专用锚杆机, 喷射混凝土采用机械手并采用湿喷工艺, 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缩短了掌子面暴露时间。尤其需要重点控制初期支护中钢拱架节段间的连接质量、拱脚扰动情况、锚杆施工质量、锁脚锚管 (杆) 连接质量等。同时在初期支护跟进过程中, 现场安全员应全程盯控, 尤其是经过不良地质段落时, 对初期支护各部位进行仔细排查, 不留死角。当发现支护变形或出现裂缝时, 应按照应急方案立即进行整修或加固处理, 情况严重时应先撤离施工人员, 确保人员安全, 再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新的处理方案;每个循环开挖前, 上个循环的初期支护质量必须经过自检和监理抽检, 质量达到合格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3 目前隧道施工的几点建议

3.1 支护参数动态调整, 以专业促安全

隧道施工最大的风险源来自于地质的不确定性, 确保隧道安全施工的关键在于探明地质情况。准确进行地质情况判别, 从勘察设计开始。初步设计应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 隧道选址过程中充分收集沿线地形、地质构造、水文资料等因素, 隧道轴线尽量与探明断裂大角度相交, 避开不良地质条件, 保证洞口位于山体稳定的区域及尽量保证路线与等高线正交;在施工图设计阶段, 尽可能多地对隧道轴线上布设钻孔以及进行波速测试, 对围岩进行预分级;施工阶段, 结合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对前方地质进一步进行探明, 同时各掌子面配备专业地质人员一名, 专门负责掌子面开挖过程中的地质素描及地质判别工作, 遇有特殊情况 (断层破碎带、岩溶、偏压、涌水) , 及时跟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进行沟通, 动态调整支护参数, 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3.2 加强施工过程标准化管理, 做实监测检测工作。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 工程实体质量为确保安全生产重要的一环, 因此施工过程中做实监测、监测是安全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

通过建立、健全安全质量体系, 在全员参与管理的同时进行分级管控, 以视频监控、检测数据上传等信息化控制手段, 将隐蔽工程公开化, 确保各工序和原材料质量可控, 达到精细化、标准化的目的, 最终确保项目本质安全。

3.3 加快隧道施工“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推进

深入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是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并指导科技强安专项工作。在隧道施工中注重“四新技术”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的推广应用, 提升安全装备的科技含量, 实现隧道从开挖到衬砌施工工序全过程的机械化配套, 提高隧道施工机械化使用率, 减少隧道施工危险项目作业人员数量, 减少事故发生, 从而达到施工本质安全。

4 结语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重点控制的探讨, 对于隧道工程而言, 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安全风险。通过从勘察设计、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进行系统、全面的风险分析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对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平稳均衡推进, 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各隧道参建方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马国瑞.铁路施工安全重点管理与务实[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4.

[2]赵存明.公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

论文作者:王宝强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  ;  ;  ;  ;  ;  ;  ;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控制论文_王宝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