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与现代农业发展若干问题探究论文_高洁

农业标准化与现代农业发展若干问题探究论文_高洁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内蒙古标准化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农业在经过扶农政策的扶持后,农民的收入有所增加,农产品的产量越来越多,农产品的质量也有所提高,我国的农业已经跨入了农业新时代,整体向着标准化生产发展。然而在农业、农产品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却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人们对农产品安全性提出了的更高要求。农业想要继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先解决农产品的安全问题。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现代农业发展;问题探究

引言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农业的发展也经历着由传统农业向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等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农业综合生产率大幅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加快,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农业经营者的科技和管理素质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意识不断增强。但是,中国农业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缺乏,农业产业化水平欠佳,农产品质量不高,综合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等,所有这些都阻碍着现代农业的顺利发展。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有关部门和农业经营者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1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

1.1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缺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中国农业劳动力主体的文化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农村受过较高教育、年富力强的农村“精英”大多流出就业,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素质较为低下的妇女和老人。由于缺乏文化知识,阻碍了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也由于缺乏科技知识,使一些高新技术成果难以推广和运用,难以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低素质、低技能农业劳动力过剩,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短缺,农业向高端升级遭遇劳动力技能障碍。

1.2综合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综合配套服务的专业组织,服务内容涉及销售、信息、科技、物资、运输、贮藏、加工、劳务、金融、经营决策、政策和法律服务等诸多方面。很多地区各类行业协会与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不平衡、整体规模小、服务形式单一、服务水平低,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布局规划、项目可研、决策咨询及相关的农业担保、保险等系列服务还较欠缺。

1.3抗御风险能力不强

一是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标准良田比例不高、水利及其他农田基础设施少而老化、基层疫病测报网络不健全等问题还客观存在。二是应对市场风险机制缺乏。沟通农户与市场的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农户分散经营的现状对于千变万化的市场应变能力匮乏,抗市场风险能力弱。

2加速推进农业标准化,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2.1推进和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背景下,农业领域表现出来的供求结构失衡、资源错配、质量矛盾、不可追溯以及增收困难等问题都是农业生产的典型周期性和小农经济模式下盲目性生产的集中体现。这些问题看似农业市场失灵,实际上,其背后蕴含的则是信息传递滞后或失真引致的市场信息调节失灵,其本质是农业市场信息化水平较低,致使市场自身调控能力下降或失效,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信息传递模式与市场化体制不适应的结果。在农业现代化、市场化方向已经确立的条件下,努力调整和提升农业生产模式,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已经是我们完善农业市场面临的不二选择。标准化能够提升信息的规范化和市场信息传递效率,因而,农业标准化既是农业发展现代化、市场化的需要也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电子商务渗透率不断提升、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情况下,实施农业标准化能够加快提升农业信息化的水平,为提升农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农业电商化奠定坚固的基础。可见,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有利于推进和提升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

2.2农业标准化为老百姓的餐桌保驾护航

农业食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健康。我国老百姓中一直传着一句俗语,叫做“病从口入”,其间接的反应出餐桌上食物的安全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农业标准化不仅对农产品的农药、化肥进行严加检测,还利用高科技对农产品的营养实现最大化,确保老百姓餐桌上的食物更加绿色、更加营养。2016 年 5 月,北京的农业标准化发展中心又提出了20多项关于农业标准化的现进技术,其中包括了针对现代人群中常见的几大疾病而研制的“功能化农产品”,研制过程中采用了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农产品的结构进行了分离与重组,从而获得适合“三高”、“糖尿病”等患者的新鲜农产品。另外还有能够快速检验农产品中是否含有违规激素的创新技术,快速杀菌技术等等,这些新技术的投入使用,会为老百姓的安全餐桌更添一层保障。

2.3保证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

农业标准化实施的目的是规范农业生产活动、从基本上整体提高农产品质量。在农业活动的进行中严格按照农业标准化进行生产活动,才是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在我国的某些区域内,农业生产已初具规模,同时也针对农产品建立了一些地方性的标准体系,但我国国土面积庞大,每个区域的土质、自然环境甚至人们生活水平都各不相同,因而,地方性的标准体系并不能适用于全国,而且地方性的农业标准还需要在实际的生产中加以完善。农业标准化是一套因地制宜、科学管理的农业生产安全标准。它通过组合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来实现农业在生产方面实现集约化,在经营方面实现市场化,在发展方面实现产业化、现代化。农业标准化在对农业生产活动加以规范的同时,整合了政府的政策以及行业合作经营的优势,壮大了农业的生产规模,改善了农业原有的生产经营结构,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合作能力,使农业体系更加完善,使农产品产生更好的市场价值,推动着整个行业向着更加健康、安全、经济的方向发展。

2.4加大环境污染监测及治理力度,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

检测机构应根据现有基础,合理配置资源并加以必要整合,在依托省级农产品检测中心的同时,完善县、市、区级农产品检测中心。鉴于农产品检测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市、县、区农产品检测中心成为独立中介机构运作的条件尚不成熟,市、县、区政府应给予政策扶持。各政府部门依法抽检,应进一步明确分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承担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过程和待上市农产品的依法抽检工作,并会同环保部门开展农业产地环境的检测,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为安全农产品生产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

2.5政府引导积极主动

成立政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协调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形成了政府牵头、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6狠抓农业标准化人才培养

首先,农业标准化在很长的链条上不同于工业标准化,对人才有新的要求。其次,目前从事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机构建设,以及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专门从事农业标准化研究和教育的人员太少。所以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强农业标准化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结束语

总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是党中央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不但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我国对农业农村进一步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抓手。

参考文献

[1]李英. 农业标准化与现代农业发展若干问题探究[J]. 河南农业,2017,(07):60-61.

[2]陈晓丹. 我国农业标准化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5.

[3]赵其国.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 土壤学报,1997,(01):1-9. [2017-08-20].

论文作者:高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  ;  ;  ;  ;  ;  ;  ;  

农业标准化与现代农业发展若干问题探究论文_高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