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模式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的影响观察论文_廖又红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荷香桥中心卫生院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 422203

【摘 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92例进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通过顺序编号和随机分组将92例患者分为传统组和协同组,其中传统组患者共46例,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式,协同组患者共36例,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和生理能力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协同组患者于传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生活质量与自理能力评价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与自理能力评价均明显升高,而协同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传统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对改善患者症状有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类风湿关节炎;生活质量

类风湿关节炎作为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等,严重会表现为功能受损和残疾,导致患者难以实现完全自理能力,且生活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1]。为了确保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住院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并指导患者掌握自主护理能力,继而实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2]。本次研究对协同护理模式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同时选择92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93例。通过顺序编号和随机分组将92例患者分为传统组和协同组,其中传统组患者共46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20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62±7.54)岁;协同组患者共46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20岁至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12±7.06)岁。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包含性别、年龄等在内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能够进行对比研究(P>0.05)。

1.2 护理方法

给予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包含生理护理、饮食控制及药物护理等。给予协同患者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模式,首先医护人员需要在患者入院后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并进行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状态的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方案,并落实。随后医护人员联合患者家属开展对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如向患者及家属进行了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知识的讲解,确保其能够了解到疾病病因及临床表现,认识到治疗有效性和功能锻炼的作用,确保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医护人员可以采用集中授课和一对一教学方式进行指导,确保患者及家属能够掌握正确的药物使用方法,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此外医护人员改应当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护理方式的学习,如饮食控制和功能锻炼,即患者自主可以进行手指关节草、八段锦及太极拳等锻炼,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尤其对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和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及时疏导患者的心理压力,让其认识到只有疾病早日康复才能够改善现状,促使患者配合治疗。对于出院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进行电话随访和上门随访,确保患者严格依据合理的生活方式和自我护理进行恢复。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和生理能力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进行评价,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生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自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将本研究的数据均输入到SPSS20.0软件中处理,其中正态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正态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正态计量资料以t检验;正态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P<0.05为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与自理能力评分比较

分析表1可知,协同组患者于传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生活质量与自理能力评价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与自理能力评价均明显升高,而协同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传统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与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分,X±S)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由于肢体疼痛等症状,导致其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明显降低,想要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则需要给予其有效的护理干预[3]。协同护理模式作为新型护理模式,其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将护理人员、患者、家属联合在一起对患者开展护理干预,确保从专业、自身及家庭支持等方面均能够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4]。此外协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促使其更愿意主动配合进行功能锻炼,对提高其自理能力有明显的帮助[5]。此外医护人员和家属的支持和护理,能够让患者感受自身的重要性,且专业的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更快康复,继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对协同护理模式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与自理能力评价均明显升高,而协同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传统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利改善其生活质量,增强其生活自理能力,促使其能够进一步进行自我护理和保健,对提高治疗效果有较高的价值。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模式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凤玲. 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9):2158-2160.

[2]林静. 出院后延伸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理能力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4):499-501.

[3]蔡旭,郭粉莲,叶志中,等. 生物心理社会护理模式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出院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6,30(12):1476-1478.

[4]潘霞,谢艳芳,樊婷,等. 协同护理模式对风湿免疫性疾病皮肤溃疡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76-78.

[5]王秀丽,唐玉萍,孙树萍,等. 量化功能锻炼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6,30(20):2508-2511.

论文作者:廖又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  ;  ;  ;  ;  ;  ;  ;  

协同护理模式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的影响观察论文_廖又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