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和龙水库管理所)
【摘 要】在我国的水库施工当中,防渗漏长期以来一直是其中的技术难点,液压抓斗法混凝土防渗墙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库施工技术,有助于水库防渗漏。本文就液压抓斗法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水库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旨在促进我国水库施工技术的进步。
【关键词】液压抓斗法;混凝土;防渗墙技术;水库施工;应用
在我国,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库施工中的应用约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该项施工技术的适用范畴为土壤坚硬或者是砂砾石密布的地区,实际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其开槽的有效深度可达65—68m,可有效降低水库施工的成本,提高水库工程施工的效率。
1.液压抓斗法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应用要点分析
一台液压抓斗机,其平均施工效率为135㎡/d,较之传统的施工技术,施工效率有了显著的提升。整体而言,液压抓斗法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应用要点主要在于凿孔开槽、浇筑施工、固壁泥浆、槽段浇筑等方面,具体如下:
1.1凿孔开槽环节
在水库施工当中,应用液压抓斗法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凿孔开槽环节可细分为导槽、抓斗成槽、施工平台三个部分,具体为:
(1)导槽。在水库施工当中,导槽的实际作用是承载接头管、固定防渗墙轴线、稳定泥浆液等,导槽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导槽断面的具体形状多呈“┐┌”状,视水库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定,在的钢筋混凝土型号的选择方面需要高度重视,以确保导槽墙面的稳固性。导槽的理论宽度为0.8m,理论深度为1.2m,顶部理论宽度为1.3m,顶部理论厚度为0.5m。
(2)抓斗成槽。标记槽段中心部分,描绘槽段控制边线,深入检查压抓斗机械,尤其是油泵以及钢丝绳部件,确保其连接性能。每当抓斗机械完成约1800㎡成槽之后,使用黄油保养钢丝绳。开槽施工之时,严格控制液压抓斗垂直度,并加以严密监测,如其x轴或y轴发生偏差,即可加以修正。当液压抓斗位于侧导墙之时,应降低施工进度,防止液压抓斗与导槽相互碰撞。
(3)施工平台。就水库坝顶到基面的距离加以确定,降低水库坝顶高程至施工平台位置之上,于水库坝顶的两侧位置回填土方,碾压密实,以加宽坝顶宽度。对于碎石土的处理,可进行置换,以优质土置换碎石土,且在经置换的土体之上铺设一层碎石,厚度约为25cm,便于液压抓斗机器施工作业。水库坝顶实际宽度要保证不小于12m,满足液压抓斗机器回转行走的要求。
1.2浇筑施工环节
在进行水库施工混凝土建筑的过程当中,混凝土浆液往往会顺着刚性导管纵向下落,影响浇筑施工的正常进行。鉴于此,必须要采用另外一根导管对混凝土浆液进行隔离处理,避免刚性导管与混凝土直接接触,此时导管内部的混凝土依靠自身固有的重量再加上引力的作用,导管上方的混凝土会向导管下方的混凝土形成强大的压挤作用,从而将处于分散状态的泥浆置换出来,以保证水库施工当中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良好,避免出现混凝土结构崩塌的安全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固壁泥浆环节
在水库施工过程当中,如果出现固壁泥浆方面的问题,往往容易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降低槽壁的稳定性,迁延工期,二是容易导致成槽凿孔出现崩塌的问题,不利于防渗性能的提高与强化。因此,必须要在充分分析水库施工现场情况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固壁泥浆材料,其选用的标准为:低固膨润、密度<1.2 g/cm³、黏度<25s、含沙量<5.0%。在进行固壁泥浆施工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对泥浆进行充分的搅拌,随后静置24h,待其溶胀充分之后,通过输浆管道将其输送至槽孔内使用。进行成槽施工之时,槽孔的泥浆必须要处于槽面的40—60cm之间,剩余泥浆回收净化,留待下次使用。
1.4槽段浇筑环节
液压抓斗法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水库施工中的应用,槽段浇筑采用的是导管直升式浇筑方法,各导管的间距约为3.5m。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需要设置三种不同的导管,确保导管接头与管壁位置的严密性,以防止出现漏浆的问题。严格控制导管底口与槽底的差距,合理的范围为22—28cm,导管以长短管构成,短管组装的位置建议选定在导管上方,以便于浇筑完成后予以拆卸。槽段浇筑临近完毕之时,混凝土下料的速度减慢,冲击力变小,容易出现导管堵塞的问题,此时需要重新提放导管,促使混凝土下顺而去。导管埋进混凝土之内的深度控制在1.5—4.5m间即可,严格控制混凝土面在槽孔内上升的速度,务求均匀而平稳,≥2.5 m/h即可。合理设置盖板位置,一般为空口位置,可有效阻隔杂物进入到槽口之内,槽段浇筑应循序渐进,一开始选用长导管,随后逐渐减短导管的长度,以确保槽段浇筑施工树立进行。
2.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液压抓斗法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水库施工的应用过程当中,因相关的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因而容易出现多个方面的不足,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导管堵塞
(1)存在问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当中,由于混凝土下料速度过快,或者是导管的管径过小,容易出现导管堵塞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导管的长度与混凝土的高程难以相互匹配,导致在水库施工当中,导管堵塞的问题长期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2)改进措施。针对导管堵塞,常用的疏通办法是振捣,然而收效甚微,难以彻底解决导管堵塞的问题。因此,当导管出现堵塞问题之时,先将导管拔出,加以冲洗,排出挂内堵塞物体之后再重新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
2.2导墙变形
(1)存在问题。使用液压抓斗机械进行成槽施工之时,受液压抓斗机械强大的外力挤压作用,导墙容易出现局部变形,甚至是完全崩塌的不良问题,严重影响混凝土防渗墙的防渗性能,继而出现大面积的渗漏问题,危及水库的安全。
(2)改进措施。为有效解决导墙变形的问题,必须要全面改善槽内泥浆的性能与地基条件,如果导墙出现变形或是崩塌的问题,在其变形与崩塌的具体位置进行回填施工,采用优质的干土作为回填的主要原材料,以改善地基条件。此外,还可以加大槽内泥浆的密度,待其结构足够密实之后才可继续进行施工作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减小开挖槽段的长度。
2.3槽段漏浆
(1)存在问题。槽段漏浆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导管接头与管壁位置的严密性不足,导致漏浆;二是成槽开挖施工与预定的施工进度相悖。
(2)改进措施。针对槽段漏浆的问题,可从如下方面进行改善:① 严格遵循既定的施工进度,不允许为追赶工期而已牺牲质量为代价。②严格控制泥浆的强度,保证其能够满足相应的施工标准,如果在浇筑的过程当中发现漏浆的问题,当立即停止灌浆作业,加以处理。③如果槽段的漏浆情况比较严重,可先将草球、黏土等封堵在漏浆的具体位置之上,进行止浆处理,随后更换导管,调整槽段。
3.结语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液压抓斗法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的应用优越性更为突出,可有效保证水库的防渗漏性能。较之其余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其具有施工灵活性更强、施工进度更快、施工质量更好、施工成本更低等多方面的优点,可在水库施工当中推广使用,以逐步提高液压抓斗法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水库施工中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田原. 液压抓斗法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水库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03:26-28.
[2]范英杰. 水库施工中液压抓斗法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5:175.
论文作者:叶冠良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6月总第19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4
标签:导管论文; 防渗墙论文; 混凝土论文; 水库论文; 抓斗论文; 液压论文; 泥浆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6月总第19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