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产业结构调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世纪以来,地球上发生了三种影响深远的变化:一是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财富;二是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带来了严重的人口问题;三是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大量排放导致世界性的资源短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 探索新的发展战略。 因此,1992年6月,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与会各国一致承诺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长期共同的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使发展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为当代人造福,又不要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这就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更为艰巨的任务:一方面,必须维系现有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又必须找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推动力量。只有在国民经济中培育出内生的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整个国民经济才可能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满足后代人继续发展的愿望。在这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一 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指导思想
产业,是指提供同种或相近产品与服务的企业群。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企业群,它们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这种变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原有产业相互间比重的变动;新兴产业不断替代传统产业;同一产业内的企业的兴亡更替。产业结构调整就是通过扩张、收缩、改组、创新等方式,不断优化各产业之间的生产联系、制约关系和数量比例,对各产业进行动态的资源配置,促使产业结构合理化,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曾经走过不同的探索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初10年,人们还没有把“发展”与“增长”两个概念区别开来。当时许多学者都认为,“发展=经济增长”,其最终反映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这一思路反映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工业比重的急剧增加,一些国家甚至牺牲农业为代价换取经济指标的增长。到了本世纪60、70年代,随着工业发展,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资源匮乏等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开始认识到,单纯依据某些经济指标来衡量“发展”是行不通的,还必须考虑其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系列后果。追求高速度、低消耗、高产出、低污染成为这一时期的热点,从而带动了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的新产业群的诞生。进入本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又对“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保护生态环境,更不能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与这一新的发展思路相适应,传统农业开始向生态农业转变,第二产业中的高科技产业、环保产业和绿色产品相继出现,第三产业更是凸现出信息、旅游、金融等新兴产业,各国的产业结构再一次发生了重大变化。
实践告诉我们,不同的发展战略有着不同的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相应的产业结构模式是世界各国在付出巨大代价后才作出的新的正确选择。积极汲取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我们就可以避免付出更大的选择性代价,整个国民经济就可能较快地转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1.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以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所掌握的资源有一个客观限度。在这个限度内,产业结构不同,即一定的资源和劳动在不同的产业中的分配不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相同,这是因为各产业不同的技术经济特点和不同的收入产出比所造成的。以石油为例,同样的资源投入到沪深两个股市的上市公司中,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可以获得22.2%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而在化纤企业中,仅能获得13.1%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所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从整体经济效益出发,趋动资源流向节约型、高效型产业,特别是少污染、高产出的高新技术产业。
2.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当促进各产业之间在物质内容上的相互衔接,实现资源的合理运用。
自然资源的特征在于它的整体性,它表现为资源与资源之间、资源与环境之间、资源内部之间的高度相关。如果只顾某一产业,不及其余,只顾当前,不顾长远,则后患无穷。例如森林资源,对第一产业来说,可以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对第二产业来说,是木材和动物资源的主要产出地;同时,它还为旅游等第三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发展空间。如果没有产业协调、多目标开发和综合利用,将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
3.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供求总量与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绝大部分产品已由供不应求变成供大于求,市场则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而且,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这种新趋势和新特点决定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能简单立足于增加供给,而必须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及其结构的变化相应地调整资源配置结构,实现优胜劣汰。
4.产业结构的调整,应针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贯彻区别对待的方针。
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到全面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根据产业经济的不同发展特征,可以将我国现有产业划分为:
(1)朝阳产业:计算机产业、电讯业、金融业等;
(2)日不落产业:农业、旅游业、制药业、电力能源业等;
(3)平衡增长产业:家电、商业、公共事业、食品加工业等;
(4)夕阳产业和长线产业:纺织、钢铁、石油化工、造纸、 玻璃、房地产业等。
根据上述分类,产业结构的调整应采用区别对待的方针,大力支持朝阳产业和日不落产业,稳定平稳增长产业,限制夕阳产业和长线产业,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合理的产业结构。
二 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问题
从80年代以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八五”以来,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力度不断加大,产业政策逐步向朝阳产业和基础产业倾斜。一些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有所缓解,产业结构升级出现了较好势头。
然而,如果我们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的产业状况,仍然可以发现产业结构中存在着某些问题。有些甚至还很严重。
1.农业仍然是整个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
虽然近三年来,我国农业连续获得丰收,但仍应看到,农业基本建设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脆弱,防灾、抗灾能力差。农用土地的大面积减少和灌溉水源的萎缩,也都给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困难。
2.基础产业供求矛盾有所缓解,但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还未消除。
从全国来看,供电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但缺电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些地区,居民生活和工商业用电需求还远远不能得到满足。矿业生产面临的形势也十分严峻。据预测,在国家建设中起支撑作用的45种矿产中,目前已有10种矿产探明储量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到2010年,将有半数以上的矿产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一大批老矿山进入生产末期或闭矿阶段,而大批小矿山的不合理开采,又造成矿产资源的巨大浪费。这种状况若不改变,矿业生产将面临无米之炊的境地。
3.产业规模结构不合理,产业趋同现象严重。
由于过去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偏差,我国在“七五”、“八五”期间盲目发展了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以致于中小型企业比重过大。虽然,很多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失业人员安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有相当部分的中小企业是重复建设。以汽车为例,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本来只能以规模经济图生存,而在我国却成为重复建设、盲目发展、企业规模过小的典型。据国家计委的调查,目前进入我国产品目录的汽车总装厂已达122家,如果包括民用改装车厂,则有838家。但1995年的总产量仅为150万辆,还不足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产量的1/5。 类似的情况在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石油化工、化学纤维等产品上也有同样的反映。产业趋同,规模过小,技术水平又在同一档次,造成了生产的盲目竞争和资源的严重浪费,直接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4.产业整体素质低,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从劳动资料方面看,我国设备技术水平大约比世界发达国家落后20—30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淘汰的平炉炼钢工艺在我国钢产量中仍占15%。在纺织工业中,我国4100多万枚纺锭中有1/4是需要淘汰的落后设备,达到80年代水平的还不到40%。从劳动力素质来看,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也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企业管理干部的管理水平,仍然停滞在粗放型管理阶段,管理思想落后,适应能力差,制度松懈,缺乏创新构思,致使目前约40%的国有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亏损。从劳动对象的情况看,我国的自然资源虽然总量不少,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大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储量居世界前列的煤炭、铁矿和水力,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上下;而木材人均蓄积量仅有10立方米左右,加之近年来的不合理开采和污染,情况更为严重。这些都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5.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偏低,造成国民经济运行的低效率。
80年代初,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仅为12%,在126 个国家和地区中列106位,产值比重为22%,在93个国家中居倒数第2位。1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1994年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加至38%左右,但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偏低。这种状况,一方面造成国民经济运行的低效率,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困难;另一方面,又造成企业办社会的不正常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
三 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由于资源禀赋、体制条件和工业化历史的不同,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1.农业仍将是重点支持的产业。
我国农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虽逐步下降,但农业的重要性并不因此而减弱。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农产品的需求仍将日益增加。因此,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基础地位长时期内不会动摇。影响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两个潜在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第一,耕地锐减。据统计,1986—1996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2900万亩,现有人均耕地仅为1.22亩,2010年将降为1.02亩。改革土地管理方式,压缩二、三产业非农建设土地占用,从根本上解决经济扩张和人口增加情况下耕地大量减少的失衡问题至关重要。第二,农业水利建设滞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水旱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近年来,由于忽视农业水利建设,一方面,每年的洪涝灾害给农业造成上千亿元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水资源的短缺又导致每年粮食减产200亿斤。 加大农业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迅速改变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为农业提供可靠的防洪安全和水源保障,是当前农业以至于整个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2.立足我国产业结构实际,促进传统产业高级化。
传统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的主体,今后还必然有一个稳定增长的时期。但在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的条件下,传统产业的发展又不能走过去的老路,必须同新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走产业高级化的新路子。所以,首先必须积极推广运用新的技术成果,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工艺流程。通过对现有设备的微电子技术改造,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其次,紧紧围绕企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广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重复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第三,着力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节约产品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
3.下力气解决产业趋同问题。
产业重复和结构趋同,不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原则,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鉴于目前地区封锁和条块分割的情况仍相当严重,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国家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与管理,抓紧完善国家产业结构体系和生产力布局政策,引导各地区按照自己的条件,发展有明显优势的特色经济。要重点制定和落实汽车、钢铁、石化、电子等行业的经济规模标准,对达不到规模标准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要通过跨地区和跨部门的投资、联合、兼并,对资产存量进行结构性重组,兼并和淘汰落后企业,并重点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企业集团。同时,还要积极做好投资信息工作,及时向社会发布,引导各类投资者的投资活动,减少其盲目性。
4.逐步提高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新兴产业的培育,不仅是为了寻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且对于原有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众多新兴产业已展现在我们面前。环保产业,包括环保设备、环保技术和服务,1992年其世界市场规模已达到2500亿美元, 1994 年达到4080亿美元,预计本世纪末可突破6000亿美元,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电子商业,包括Internet商业和DEI商业, 近几年来以每个月15%的速度高速增长。1996年全球电子商业交易额已达到500 亿美元,预计到本世纪末可望达到1万亿美元。科技产业、 航天产业等也都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问题的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特别是政府经济部门的领导,要以战略的眼光,捕捉每一个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产业机遇,及时推出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和调整措施,并利用信贷、财政、税收等支持手段,鼓励企业大胆进入新兴产业,使我国企业尽快摆脱在现有结构中低水平过度竞争的困境。
5.正确选择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重点。
第三产业区别于第一、二产业的主要特点是其服务品的非实物性,它决定了服务产品不可贮存,不可转移,只有在生产的同时投入消费。因此,第三产业与一、二产业的比例关系以及其产业内部的供求平衡显得特别重要。这一独特的内在发展规律要求我国在近期内尽快使第三产业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有一较大的发展,充分满足三大产业对服务形式的生产资料的需求,以及居民对服务消费品的需求。各地应选择那些与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相关性较强、对国民经济具有全局性影响、见效快且阻力较小的行业作为第三产业战略发展重点。如旅游胜地可以考虑以旅游业为重点,带动饮食业、商业等;沿海港口、交通枢纽等客货集散地可以考虑以交通业为重点,带动仓储、贸易等行业。就全国而言,应在继续发展居民生活服务业的同时,着重优先发展为生产服务的行业,尽快实现服务形式的生产资料的商品化和社会化。
6.注意选择正确的调整方法。
产业结构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虽然内生于一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的要求,具有客观性,但在我国,它还是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各利益集团长期追求自身利益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利益关系”的均衡。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应注意调整方法的选择。首先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重要意义的宣传,形成全民优化产业结构的意识和共识;其次,要加强市场机制的培育,通过产品市场的竞争,淘汰落后产业和落后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第三,中央政府应保留强制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权利,诸如采取关闭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厂的行动;第四,建立科学的产业退出与保障制度,建立产业结构调整援助基金,援助企业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退出和转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