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功利主义:20世纪90年代审美文化研究的走向_文化论文

回归功利主义:20世纪90年代审美文化研究的走向_文化论文

回归功利:90年代审美文化研究之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功利论文,走向论文,年代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轫于90年代的审美文化研究,如一股劲风,吹起了二百多年来传统美学厚重的帷幕,把美学研究从哲学的、思辨的、“高雅艺术”的象牙塔中,引向了对文化的、感性的、大众的日常审美活动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审美文化与现实生活相互融合的特征。这使一个古老的话题——功利性——又鲜明地凸现出来。引人注目的是,面对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功利性问题,人们产生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看法认为:审美文化是整个文化中超越功利的那一部分,即审美文化是文化中以“非功利的目的为目的”的部分(注:《走向21世纪:艺术与当代审美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载《文艺研究》1995年第6期。);一种看法则认为:当代审美文化最为核心的巨变,是“从超功利性到功利性”,“就审美活动而言,当代审美文化带来的则是对于功利性的强调”(注:潘知常:《审美观念的当代转型》,载《东方丛刊》1996年第1期。)。因而对于当代审美文化研究来说,对功利性的态度,关涉到美学是否承认当前最为主动活跃的大众审美文化的存在,是否承认审美与生活的融合,是否承认美的艺术与现代科技以及市场经济的联合等等。这些问题,恰恰是当代审美文化最为基本的问题。就此而言,对于功利性的承认与否,以及如何界定审美文化的功利性,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一个焦点。

1

自康德以来,审美超功利论成为传统美学的一个标志。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把审美的非功利性作为审美的第一个契机:“美是无一切利害关系的愉快的对象”(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册),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8页。)。随后的黑格尔则以“美学即艺术哲学”的界定,进一步把美和艺术从感性生活中独立出来,从而使审美无功利学说成了与古典艺术相对应的、与美和艺术的自治主义相适应的传统美学的权威性话语,对此后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一种意识,美和审美最早是产生于功利性活动之中的。原始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完全是功利性的实用文化,但其中包含了审美的、艺术的内容(如原始岩画、图腾、巫术礼仪的活动等)。也就是说,早期人类的审美活动不是一个独立范畴,而是与功利、实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的出现,审美和艺术活动才逐渐与社会实用物质活动有了界限。为了在理论上把美的审美活动进一步从实用活动中独立出来,18世纪欧洲美学家们作了种种努力。康德之前的夏夫兹博里就曾从伦理学角度认为艺术欣赏经验中产生的赞赏、快乐和爱,都是非为与我们自身利害关系无关的东西而出现的。康德完善并发挥了夏夫兹博里的学说,指出“利害关系”或“利害性”是与对象的“存在”相联系的,如果审美判断里夹杂着哪怕极少的利害感,就会偏爱这事物的存在,所以美是无一切利害关系的愉快的对象。夏夫兹博里和康德的审美超功利学说,的确揭示了审美活动的某些本质特征,如美的对象常常具有与真善无关的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带有某种超越特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得以真正走向独立。

然而,审美的超功利性理论,是建立在审美活动的完全独立,建立在古典艺术对实际生活的高度超越基础之上的。就文化意义而言,超功利论美学所代表的审美文化其内涵是极其狭窄的,它仅限于知识分子心目中的“精英”文化。事实上,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大潮的涌动、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文化的概念被大大拓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科学精神日益显露出对文化的一些固有理论如宗教、文学等的冲击,技术化广泛渗入文化的各个领域。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文化传媒的革命性变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广告的现代化,以及最新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彻底改变了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播方式,使得文化从“精英”的书斋里走向了大众,使得审美由少数人的专利变为大众的生活形式,使古典的较单纯的艺术审美扩展为渗透于生产、自然、社会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现代审美文化。这些变化包括了如下的内函:1.审美形式的多样化;2.审美主体的大众化;3.审美对象、审美过程与功利性的重新融合。可以说,审美文化内涵的扩展,构成了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与传统美学的显著差异。

传统美学的超功利意识,还导致了它的另一个偏狭:排斥了对实用美的研究。无论是自上而下的哲学美学(或者黑格尔所说的“艺术哲学”),还是自下而上的心理学美学,它们关注的只是超越于实际物质生活的、人类精神领域的审美现象。然而审美文化所包含的,不仅有精神文明范畴的审美现象,还有物质文明范畴的审美现实,后者与社会人群的功利性活动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因而实用美是审美文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实用美多体现为实用品的美和工业产品的美,这种美也会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来。科学技术越是发展,美、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就越广泛,物质生活、生产过程、产品的设计和使用中的审美因素也就越突出。比如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审美价值已成为产品除价值和使用价值之外的“第三价值”,在许多情况下,审美价值给产品带来的利润甚至超过其他价值所产生的利润。这里审美性是与实用功利性融汇在一起的,它属于物质文化范畴。现代美学的一个分支——技术美学的崛起,更是无可争辩地证明了传统美学排斥实用美研究是偏狭的,是自己束缚了自己。

我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固守审美超功利性论者还进一步从批判大众文化的角度重申了传统美学的上述思路。他们通过介绍和引用西方一些关于审美文化的理论,彻底否定了现代科技及其所导致的现代大众文化包含有审美因素的可能性(注:参见滕守尧《大众文化不等于审美文化》,载《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这种把审美文化仅仅等同于文学和艺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排斥其他任何与功利有关的文化形式的极端化观点,显然是对20世纪以来审美文化发展与变革现状的漠视。事实是:进入20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人类生活方式的极大改变。一方面,作为审美形式,传统的文学艺术已不能完全适应人们不断更新的生活方式和不断加快的生活节拍。历史早已证明:不适合时代人群需求的事物,终将为人们所冷落(当代诗歌和长篇小说读者的流失即是一例)。另一方面,传统的文学艺术愈益不能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审美需求。于是连文学作品本身也不得不与大众传媒联姻,影视作品、MTV、广播小说等成为文学艺术的新载体;艺术“设计”思想的深入人心,以及艺术性设计的广泛渗透,使昔日深藏于艺术之宫的美术作品日益转化为大众用品,科技和工业产品也因之逐渐艺术化。上述变化,表明传统文学艺术已经不能独立代表审美文化,同时也说明即使是传统文学艺术,也开始向现实生活中广大民众的审美需求审美功利性回归。因此,用道德理想主义和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主义拒斥文艺的市场化、实用化、商品化,因反对功利性而一味否定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的融合,至少是一种迂阔的学术守望。

2

要认识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功利性问题,我们有必要区分与审美有关的功利意识的几个层次。我认为,审美的功利性可分为三种不同层次上的含义:

第一种含义指的是审美的潜在功利性。这种功利性不以对象的存在以及与存在相联系的利害关系为主导,而主要是审美主体美感心理目的的满足,是主体情感的移情作用。对于审美的潜在功利性,美学界似无分歧,纵使是康德本人,也曾从“美是道德的象征”这一命题上,承认美具有满足人的鉴赏趣味,使人精神愉快的功利价值。

第二种含义指理性主义的工具论。鲍姆加登虽然第一次赋予美学以独立学科的地位,但他关于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的观点,仍然把美感与认识等同起来,认为审美活动从属于认识活动,美只是一种低级的认识方式而已。后来的普列汉诺夫则把审美工具论极度强化。而中国建国后几十年的文艺史中,也曾将审美工具论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审美活动因此失去了独立性,成为政治斗争、意识形态的附庸。这种单纯工具论所代表的功利主义当然应该反对。

审美功利性的第三种含义是指审美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所谓审美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是指审美对象或审美活动所产生的实际效用。实用性与实用美相联系,功能性与功能美相联系。实用美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各方面活动所追求和肯定的美;功能美则是物质产品中所寄寓的审美意识的体现。就现实的实践活动而言,首先要实用(符合实践目的),然后才可能成其为美。而一件实用物品,也必须具备实用功能,美才有所附丽。譬如一辆造型精美、装饰豪华的小汽车,如果引擎设计不合理或故障频出,它就决不能成为一辆美的车。正如古希腊苏格拉底所言:“任何一件东西如果它能很好地实现它在功利方面的目的,它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的。否则它就同时是恶的又是丑的”(注:《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9页。)。在人类的早期,美与实用同一,在社会生产与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美与功利又趋于融合。所不同的,前者是无意识的,后者则是人类的有意追求。因此,我们所说的当代审美文化向功利性的回归,主要就是指审美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功利性。

在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无论人们对功利性看法如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审美文化已超越了传统美学的艺术审美小圈子和心灵体验的抽象思辨范围,而进入到文化的、大众生活的广阔领域,使审美活动趋向于生活化、实用化、通俗化和商品化,使审美逐渐成为当代人一种普通的生存状态。这就是当代审美文化的显著特征。这种变化,不是美学观念自身演变的结果,而是当代社会生活的演变、现代科技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转型所导致的必然结局。

就其属性而言,审美文化既包括精神文明领域的审美文化,也包括物质文明领域的审美文化。当代审美文化向功利的回归,在这两大领域均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考察精神文明领域的审美文化,我们首先看到,传统的文学艺术样式日渐式微,艺术文化从纯审美的、非功利的圣地泛化到大众文化之中,文艺活动愈来愈显示出功利性极强的消闲娱乐功能。消闲娱乐曾长期被美学家们斥为低层次的审美活动,然而,如果我们从当代人审美活动与生命活动趋向同一性的角度来看待此现象,便很难再简单地区分审美活动的高雅与通俗。正如文艺作品皆产生于生命的涌动,都是生活的现状使然,而生命的表现以及源于生活本身的审美需求很难有高雅通俗之分,因此,诸如卡拉OK、迪斯科、影视作品的欣赏(有人称为“快餐文化”),这些最为典型而又极为普及的审美与生命活动的融合形式,或者说大众消闲娱乐活动,其审美性恐怕也不能以一句“低俗文化”一言以蔽之。

其次,我们也看到,当代文化和审美本身也正在走向商业化和消费化。其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艺术品已强烈地市场化和产业化;二是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被商品化。与传统美学的艺术哲学特征所不同的,当下的审美文化是具体的、形而下的、生动活泼的,它可以是一种具体的艺术形式,也可以是一种日用品、一种生活时尚、一种室内装饰风格等等准艺术或非艺术形式。事实上,当前的艺术创作、艺术家、大众的审美活动都在逐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之中。这就说明,一方面,文化或审美正在变为消费对象,另一方面,在向消费转化过程中,文化和生活也在审美化。这何尝不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当代审美文化向现实功利的回归,更为鲜明和突出地表现在物质文明领域。前苏联美学家鲍列夫指出:“整个世界及其整个过程,人和人的一切活动,人的全部文化及其产品,从它们对人类所具有的价值方面来看,都是具有审美意义的范围。”(注:鲍列夫:《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39页。)鲍列夫根据对美学发展进程的考察,认为不仅是艺术,而且按照美的规律掌握世界的其他一切形式,其中包括功利—实用的形式,都在进入美学注意的范围。而这种“功利—实用的形式”,就是当今发展方兴未艾的实用美学或技术美学。技术美学是实用美学、工业美学的总称。从技术美学的角度看,审美活动干脆就是直接的合功利性。如果说传统美学的无功利审美是建立在形式美之上,那么技术美学追求的则是功能美与形式美的统一。换言之,体现实用性的功能美是技术美的内在结构,形式美只是技术美的感性直观显现。这就是技术美的本质特征。技术美学产生于科学和工业技术高度发展的20世纪,它研究劳动过程中的审美关系,研究劳动产品的创造与欣赏的美学问题。它远远超出艺术审美范畴,在广泛的物质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上,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地研究劳动美学、商品美学、城市美学、装饰美学等等,涉及生产、生活各个层面。技术美学在实践上,把技术提高到艺术的高度,又把艺术返朴归真地与技术结合起来,使实用功利向着审美升华。技术美学还使美学真正从理论的象牙塔中走出来,走向市场、走向经济、走向生活。因此,审美文化研究向功利的回归,正切合了当代大众期望新时代的生活走向实用境界与审美境界相融合的要求。应当说是美学的进步而不是退步。

我们承认当代审美文化的功利性的同时,并无意否定美和审美所具有的非功利性一面。但是在社会生活无时无处不在的大文化审美中,如果以总体上的超越性来拒绝和否定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的审美活动与审美需求,则无疑会使美学研究日益变得狭隘和空泛。本文肯定审美文化的功利性之目的,首先在于强调“功利性”并不是美和审美的反动,并不是美和审美的庸俗化;其次针对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的“超功利论”主张,意在说明:审美文化是一个实用与审美高度融合的形式,其中不大可能存在纯而又纯的超功利部分,因而要想从中硬性区分出“以非功利的目的为目的”的那一部分,无异于要在学理上否定整个当代审美文化。而事实上,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审美文化的大众化、通俗化又是无论如何也否定不了的。

标签:;  ;  ;  ;  ;  ;  ;  

回归功利主义:20世纪90年代审美文化研究的走向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