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工程技术的核心项目是水利水电工程,时代的飞速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水利工程的相关项目变得逐渐成熟,随之大量使用混凝土,也越来越注重混凝土的技术需求。本文首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做出了大概的描述,然后详细分析了水利水电工作中对混凝土的使用方法,希望以此为鉴,为相关人员解决一些问题。
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一直以来都是必要的,由于它的广泛使用,也关系到很多施工方案项目计划,比如:关于水闸闸墩的施工应用,水闸底板的施工应用,关于坝体浇筑的施工应用,接缝施工应用等等。为了保证这些项目的顺利进行,也为了能够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拥有高质量的施工保障,高效率的施工效果都变得十分重要。
1混凝土材料选择与配合比研究
作为多重材料混合制成的产物,在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严格把控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必不可少。因为水泥是在水利施工工程中使用量最大的材料,所以对于水泥的品种需求,质量需求都是十分必要的。使用过水泥的人都知道,水泥容易出现水化热的现象,这会引发混凝土的质量的改变,因此在选择水泥时应该优先考虑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例如:低热硅酸水泥。这种水泥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变形,与此同时还能够制约混凝土的变形。混凝土的强度一旦保持稳定,它使用越多的骨料它越不容易收缩,因此我们通常会选用粗的骨料。
不仅仅是水泥,石灰,骨料我们还应该适当的添加外加剂和含有矿物质的掺和料,这样能够让凝胶在水化热的同时保证空隙结构的紧致安全,提升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实际过程中也要以实际情况为参考,适当调整方案,全面的分析处理好选材问题,让混凝土质量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混凝土在设计过程中要以适合的配比去迎合工程的特点。尤其是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当中,不同的施工方案要有不同的混凝土水化热的分析准备,这样才能够使混凝土的配比处于一个安全稳定的状态当中。对于配比的使用方案可以按照以下几点来操作应用。首先,混凝土的机构强度一定要满足要求,尽最大限度减少水化热的负面效应。其次,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过程中,拥有科学的方法,和合适的手法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能够防止混凝土出现质量变形的问题。再次,混凝土的搅拌也是一项有技巧的操作,对于水的使用量,混泥土的凝固时间,以及后续的养护都很重要。最后混泥土的制作过程一定要层层操控,严格执行施工需求,使用调配好的混凝土之前,要进行详细的检查,主要在质量和强度方面。只有通过检验的混凝土才能够投入使用,让混凝土在强度、水热的缩水变化幅度很小。
2水闸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水闸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它的特点是施工技术十分复杂,混凝土的要求十分严格,因此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也变得更加重要。
2.1水闸地板施工要点
对于水闸的施工方案,水闸底板是它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技术较高的一种,这项技术需要比较娴熟的脚手架技术,它有模型制作环节。首先,在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地基处理,保证地基处于一个安全稳定的状态,地基的表面要有一层大约1cm的素混凝土,其次要对水闸底板进行建筑混凝土的操作。位于底板的模型,要根据水闸独有的特点进行合理安排。一般都会有施工工人把模板放置在水闸附近,再用地龙木做好辅助支撑。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混凝土的结构会随之发生变化,指标要符合要求,防止底板质量下降。
2.2水闸闸墩施工要点
水闸闸墩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其施工要求也相对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闸墩的体积与面积都比较大,内部的钢筋材料使用数量多、分布密集,所以,闸墩的施工难度也相对较其他部分高。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并且施工工人要时刻注意可能出现的缝隙,以免影响工程质量。通过大量的经验表明,在浇筑施工时运用预制门槽或是预留二期混凝土一次浇筑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缝隙的产生,提高工程的质量,保证工程的稳定性。
3大坝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大坝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是混凝土浇筑方法,是一项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的一项施工技术,分缝分块施工技术和接缝焊接施工技术是在多道工序中所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法。
3.1分缝分块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次数最多的技术就是分缝分块技术,其主要包括三种模式:错缝、通仓以及纵缝。当出现浇筑块较小的情况,就要在施工中运用错缝技术,按照一定的方向与高度做好竖缝交错工作,此项技术对温度的要求并不严格。通仓分块法在施工过程中浇筑长度较长,如果没有按照规范要求操作,将会造成温度裂缝,所以其要有高精确度的温度掌控。另外,通仓分块法也具有不用事先埋设水管、浇筑面积大、高度机械化和可快速施工的优点。最后纵缝分块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好的排他性,外部因素很难影响它的操作,较比其他施工方法简单易行。
3.2接缝灌浆施工技术
在大坝工程项目中应用接缝灌浆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因地下水位或是其他振动而对水利水电工程产生的各种隐患,降低坍塌现象出现的概率。该技术应用的是混凝土对不良地质固化的原理,让原存的土层与现有的工程结构之间形成一个整体的受力点,同时起到封堵与隔水的目的。以下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选用干钻施工,有效控制开孔垂直度。因为如果选用湿法施工,步骤会比干钻繁琐,包括孔内清洗、检测钻孔芯样、岩层面的成分控制、钻孔深度、钟孔条等等,经过这一系列步骤之后,也未必会有干钻效果好。(2)灌浆接缝方法选取。通常选用分段下行式的接缝灌浆法,首先由上至下分段对基岩缝隙部位进行施工,方式是由上至下顺序进行,最后还要从相反的方向,以同样的方法方式再次进行灌浆。(3)谨防漏浆、冒浆情况出现。为避免出现漏浆、冒浆的现象,一定要在前期做好合理的科学施工技术与工序准备,保质保量的完成灌浆工作;万一出现此种现象,更不要慌张,要准确分析岩层的构成等情况,充分发挥接缝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作用,从而有效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4混凝土保养和维护
混凝土在浇筑完成之后,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比如:潮湿的雨水天气、炎热的高温天气,会因为混凝土密度低的原因而腐蚀内部的钢筋结构,使其出现锈蚀的现象,这将会导致内部的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空隙变大,引起外部混凝土脱落的现象。影响着工程的质量,也危害了工程结构的稳定性。鉴于上述现象,我们有必要在工程建设的中期就加强混凝土的密实度,后期更加注意对混凝土的维护与保养的工作,增强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5结论
对于一个工程来说,混凝土的质量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更加关键。所以,为了能够提高工程的质量,就要在前期准备中认知审查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方法,保证施工进程能够严格的按照要求操作。为了实现水利水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混凝土的质量是保障,构建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和管理体系也是不可或缺的辅助性手段。
参考文献
[1]刘建海.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0):2897.
[2]戚核源.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0):2899.
论文作者:袁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闸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质量论文; 技术论文; 水化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