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批后跟踪管理论文_秦静

城乡规划批后跟踪管理论文_秦静

如皋市规划监察大队 江苏如皋 226500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城市规划的指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对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保障人民的安居乐业。城市的发展实际落脚点是各个规划编制的实施,再细化就是各个建设项目的建设,而对于建设项目的规划批后管理是城市规划实施的重要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大,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对于城市规划的要求也不断增加。由于传统的规划批后管理缺乏信息化、系统化、网络化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落后,严重制约了规划批后管理的效能,阻碍了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发展的保障作用。因此,构建服务于规划批后管理的信息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及理论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管理;批后管理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规划实施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显现。城乡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规划批后管理中的新问题、新矛盾突出。丹阳正处在新的发展机遇期,城乡规划也必将进入一个新的起点,如何提升规划批后管理水平,是我们面临的十分紧迫的课题。以城乡规划批后管理为切入点,旨在从执行层面对城乡规划批后管理作些探讨。而规划的实施是体现在一个一个规划审批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批后管理就是对这一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缺少了批后管理,再好的的规划也只能是“墙上挂挂,领导夸夸”而已。城市规划批后管理是城市规划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重要,规划批后管理更重要,它们应当具有同等的地位

1概述

什么是规划批后管理,其概念和内涵目前在规划界尚无明确界定。广义的城乡规划批后管理是指城乡规划审批之后的管理,即城乡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管理。狭义的概念一般指对建设项目在取得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一书三证)后的规划管理和规划区监督检查管理。建设项目批后管理是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从开工到竣工验收这一过程的规划实施管理。通常分具体环节和阶段进行现场检查,督查各类建设是否按规划条件和许可内容进行,主要包括现场验线、基础正负零核实、上部工程及地面建设规划检查、规划竣工核实等主要环节,这实际上是一种“规划监督权”,以防止违规开工建设,人为突破建筑红线,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改变立面造型、功能结构等,并同时对与建设相关的配套设施如道路、绿化、管线、物管用房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遏制违法建设,确保严格按城乡规划实施。规划区监督检查管理主要是对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查处。

2城乡规划批后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2.1现有行政体制和考核机制的影响

由于影响和决定城乡规划的因素众多,且具有不确定性、矛盾性、模糊性和难以量化的特点,加上政府任期政绩显化性与规划长远性、延续性的矛盾,时常发生只要招商引资项目,不顾规划的现象,上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先上车后买票”必然影响到项目批后管理的正常开展,导致规划实施困难,规划失控责任难辨。

2.2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管理内外衔接不够

目前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由职能部门各自分开进行。竣工规划核实由市规划局建设管理科牵头,相关职能科室共同参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核实内容包括各项技术指标、总平面布局、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但在具体执行中对其他部门的要求通常只作程序性审查,具体验收把关由各职能部门另行组织,针对不同项目规划核实的具体内容以及建筑内部平面和立面的局部调整,由于衔接不够,往往造成内部科室之间和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分歧。同时,建设工程竣工经规划核实符合规范要求核发建设工程正本以后,规划部门批后管理的职能就告一段落,此后一段时间内却往往是建设单位擅自改变结构功能、立面造型和使用性质等违规行为的高发期。目前相关法规在此方面没有明确规定,缺乏相应法律依据。

3城乡规划批后跟踪管理对策

3.1动态批后管理

动态批后管理是建设项目的批后管理是指在进入规划审批程序后,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从开工到竣工规划核实的全过程实施的监督、跟踪管理,由于建设工程周期较长,对建设工程的全程监管是一种理想状态,客观上也由于各地规划主管部门人员少、地域广,事实上不能每个项目都派驻工作人员现场监管,所以实际工作中选取施工过程中特定的施工阶段、关键节点(规划放线、基础验线、主体施工阶段、外立面施工阶段)进行现场检查和监督,一方面检查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与规划许可不符的违法建设、是否存在超越规划许可内容增建单体建筑或工程,一方面未发现以上违法建设的就督促建设单位后续建设过程中须按规划许可内容建设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由于实际工作中规划核实是由多个部门联合进行的,规划核实时可通过项目过程中的管理记录排查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的规划核实,因此我们将规划核实作为动态批后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

3.2批后管理的范围

实施批后管理是指经市城市规划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规委会”)审批通过后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管理工作。其适用范围包括在本市区范围内经市规委会审批的新建、扩建、改建各类建筑工程。批后管理从经市规委会审批通过后开始至项目竣工规划核实止结束。

3.3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完善监管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在健全行政执法机构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属地政府、社区街道等基层组织的协助管理作用,建立城乡规划批后管理的监管体系。属地政府对所辖区域的情况较为熟悉,容易及时发现违法建设行为,在规划管理部门完成验线、基础正负零、上部工程及地面建设、竣工规划核实四个节点的监督检查后,属地政府管理部门和社区街道可协助行政执法局执行实际层面的全过程管理和监督,形成两级巡查,全方位、全过程监督的批后管理监督网络。二是严格推行建设项目批后公示制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建设项目批后公示制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公众参与方式,要严格按规定要求公示该项目的具体位置、相邻关系、层数、高度、面积、容积率、绿化率、开发单位、施工单位和举报途径,引入公众参与机制,有效地实施社会监督。三是突出四大关键环节的监管,强化城乡规划批后管理的责任制度。规划部门批后管理的重点应放在验线、基础正负零、上部工程及地面建设、竣工规划核实四个关键环节上,确保规划实施不走样。在跟踪管理过程中,要以《建设项目批后告知书》形式通知建设单位,明确各个阶段管理的重点和要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放样测绘单位、审批督察部门和执法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要求,各司其责,强化责任制度。

结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规划批后管理是城市规划实施的重要保障,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的依据,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系关经济和社会的长远、持续、健康发展;强化规划批后管理,是城乡规划管理的本质和关键,能有效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并决定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品质和成败。

参考文献

[1]储金龙.数字城市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出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5(5):414—8.

[2]陈世宏,王雷,陈庆华,陈祥葱.基于3S技术的数字城市规划监察系统构建[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1).

论文作者:秦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6

标签:;  ;  ;  ;  ;  ;  ;  ;  

城乡规划批后跟踪管理论文_秦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