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彩丽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内蒙古 赤峰 024300)
【摘要】 目的:探索在基层医疗机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的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0例,在西药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全程加服中药、刮痧和穴位推拿按摩等疗法,对照组28例单纯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5%,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疗效优于对照组,提高了临床疗效。
【关键词】 小儿遗尿; 综合疗法;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5-0200-02
遗尿,又称遗溺,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常每夜或隔夜尿床1次,严重者一夜数次,白天也会遗尿。一般小儿遗尿的病程较长,有的常反复发作,造成患儿睡眠不足,记忆力下降,性格孤僻,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本病发病率较高,据报道,5岁儿童遗尿症的患病率为15%。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年下降,但到15岁时仍有2%~5%[1]。本病病因错综复杂,治疗方法不一。笔者临床运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遗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鉴于本病病情无需住院治疗,故58例患儿全部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门诊病历。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5~11岁,平均7.5岁,病程2个月~6年不等,平均3.1年;对照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5~13岁,平均9岁,病程8个月~7年不等,平均3.6年。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和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用药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使用盐酸甲氯芬酯胶囊,每次100mg,睡前半小时服用,1日/1次。盐酸甲氯芬酯胶囊为中枢兴奋药,对儿童遗尿是公认的有效治疗药物[2-3],故选其为阳性对照药。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以下治疗方法:
1.2.2.1给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桑螵蛸散和缩泉丸加减方。方剂组成:益智仁10g,乌药10g,山药30g,桑螵蛸8g,金樱子12g,肉桂8g,附片10g,仙茅12g,仙灵脾12g,巴戟15g,远志12g,茯神15g,芡实20g,龙骨30g,牡蛎30g。以上药加水200ml浸泡1h,煎汁100ml,复煎取汁50ml,2次药液混合分早午晚口服之(上述药为10岁以上儿童剂量,10岁以下酌减)。
1.2.2.2刮痧:选穴位华佗夹脊(双侧)、肾俞(双侧)、膀胱俞(双侧)。操作方法:先在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采取补法,手法轻柔,自上而下来回刮动华佗夹脊,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再刮肾俞及膀胱俞,刮痧板角稍用力,一个部位刮30次左右,至出痧。以上疗法先后进行,每周2次为宜。
1.2.2.3推拿按摩穴位:百会100次,揉丹田200次,命门150次,以热为度。每日1次。
以上方法均20天为1个疗程,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疗效[6]。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组患儿都进行了必要的医学护理及健康教育,包括基础护理(保证舒适的治疗环境)、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环境,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加治疗的依从性)、治疗护理等。同时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如忌责备,鼓励患儿克服心理障碍,调整起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勿使患儿白天玩耍过度、打游戏,控制患儿晚饭后饮水量(不超200ml)和睡前要排尿等。
1.3 诊断标准
小儿遗尿症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高等院校教材《儿科学》[4],指5岁以上小儿夜间小便不能控制,经常尿出而无直觉,排除因泌尿道感染、畸形、蛲虫病、脊髓损伤、大脑发育不全、尿崩症等原因引起的遗尿。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①主要症状:睡中遗尿,熟睡不易醒。②次要症状:尿清量多,面色淡白,精神不振、形寒肢冷。③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无力。具备全部主症和次症中至少2项,参考舌诊,即可确诊。
1.4 疗效判定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6]。①临床痊愈:治疗后夜间不再遗尿;②显效:治疗后夜间遗尿减少50%以上;③有效:治疗后夜间遗尿次数减少但不到50%;④无效:治疗前后夜间遗尿次数无明显好转。
2.结果
观察组30例,治愈23例,(治愈率76.7%),显效3例(10%),有效2例(6.7%),无效2例(6.7%),总有效率93.3%。对照组28例,治愈18例,(治愈率64.3%),显效2例(7%),有效1例(3.6%),无效7例(25%),总有效率75%。观察组治愈率(76.7%)、总有效率(93.3%)均高于对照组(治愈率64.3%、总有效率75%),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小儿遗尿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理有3个方面:膀胱功能障碍、睡眠觉醒障碍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部分患儿遗尿可能与隐性脊柱裂有关。目前西医治疗遗尿常用盐酸丙米嗪、遗尿丁(即甲氯芬酯)等,但有一定不良反应,停药后易反复。祖国医学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记载:“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的论述。《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遗尿候》云:“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肾主水,肾气下通于阴,小便者,水液之余也,膀胱为津液之府,既冷气衰弱,不能约水,故遗尿也”。以上论述生动地描述了遗尿症的病因和病机,主要与肾和膀胱虚寒不能固摄有关,此外也与肺脾肝等脏腑功能失常有关。小儿遗尿治疗遵《灵枢.本输篇》“遗尿则补之”的原则,临床上采用温肾阳、益脾气、补肺气、固膀胱等中药达到治疗小儿遗尿的目的。
桑螵蛸散和缩泉丸加减方中桑螵蛸、远志、石菖蒲、党参、当归养心肾;石菖蒲、远志通窍醒神,交通心肾;桑螵蛸收敛止遗;白术、淮山药、茯苓补气健脾,增强运化功能;益智仁温脾暖肾,兼有固摄之功;乌药行气暖脬,振奋膀胱,与酸敛固肾的金樱子结合,能温阳化气暖肾固脬,遗尿可止。夹脊穴为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足太阳膀胱经络肾属膀胱,与心脑等脏腑有密切的关系,华佗夹脊刮痧治疗可以疏脏腑经气,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振奋阳气的作用,与中药联合使用可调整脏腑功能,平衡阴阳内外,增加肾的气化和膀胱的约束功能,标本兼顾达到治疗效果。推拿按摩百会、丹田、名门等穴位可提升中气、通达气机,诸法合奏,疗效显著。本观察组患儿通过中西药口服、刮痧、推拿按摩穴位、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后,总有效率93.3%,治疗小儿遗尿效果良好。本治疗方法简单,时间短,痛苦小,无毒副作用,让患儿及家长更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琦,孙丽娟,刘淑平.小儿遗尿病的近期研究概况[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7):863-864.
[2]陈富超,袁桂霞,方宝霞.小儿夜间遗尿症的药物治疗[J].儿科药物杂志,2005,11(6):8-9.
[3]薛辛友,杜立中.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69.
[4]左启华.儿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59.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M].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6-87.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M].199
论文作者:尹彩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小儿论文; 膀胱论文; 患儿论文; 桑螵蛸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有效率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