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常州市 213000
摘要:就我国目前的煤矿企业的生产来说,对生产的各方面要求有显著的增加,其涉及环节较多,且各个影响因素关联性强复杂程度高,需要新的处置和管理方式来提高生产安全稳定性的控制。为此,电子信息系统被用于煤矿生产领域,以进一步完善最终服务需求的识别以及管理,提升了生产和管理的实际效率,促进了对生产服务的保障能力,对稳定企业的安全生产状态,降低生产成本,有显而易见的运营管理效果。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煤矿;电子信息化;需求识别;管理
毫无疑问,当今世界已经逐渐进入信息化社会,其对整个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煤矿生产领域,电子信息化的功能和作用也得以充分发挥,没有信息化技术作为基础,煤矿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将无从谈起。尤其是安全生产环节,更是电子信息化技术小勇发挥的关键领域。对企业生产和管理需求的有效识别,并基于此予以根本的满足,这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推动,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目前我国煤矿采用电子信息化情况分析
煤矿是一个生产涉及面广、安全风险巨大的产业,众多因素决定了煤矿生产必须要加强对各种信息的监控,并根据监控数据的变化及时采取应对的措施。因此,电子信息化技术很早就在煤矿企业里运用,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对安全生产方面有巨大的预防等作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持续发展,一些新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煤矿企业建设的信息化程度深入,煤矿对于电子信息化的整体需求也得以持续发展和延伸,信息化建设水平有了更大发展。而在市场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强调的就是企业满足最终需求的能力,并以此作为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宗旨,形成以最低成本进行煤矿生产,并提供最符合市场需要产品的目标。从企业内部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企业管理层也是基层生产的服务者,识别并满足高效安全生产需要的服务,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而电子信息化通过强化对生产和环境数据信息的有效获取、分析,提供给管理所需的基本信息,对进一步完善管理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煤矿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其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的各种生产信息完成企业的正常运营,通过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持推动煤矿企业的管理现代化,从而确保煤矿企业长期和短期效益,对企业竞争力有较大促进作用。在当今国内市场煤炭企业产能整体过剩的情况下,高级别的信息技术引进对提高煤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有强大的支持。就煤矿企业的电子信息化功能需求来说,其需要有效识别并进一步明确。将这些需求进行量化和标准化处理,形成煤矿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物理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煤矿企业对电子信息化建设的具体需求,要有非常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在具体的投入上可以很好地根据目标计划整个建设的程序,更加有效地利用各种已有的资源,来提升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管理和使用水平。企业对于电子信息化的服务需求如果缺乏必要的认识,难以识别,就会造成该系统在建设过程中的低效率和重复建设,同时,对信息的实际利用程度不高,无法做到必要范围内的充分共享。而只有将电子信息系统建设成为一个标准完整的需求识别满足体系,才能发挥其具体的功能作用。
2.煤矿电子信息化最终服务需求识别与管理
2.1对煤矿企业信息化系统服务识别分析
总的来说,煤矿企业进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这是涉及很多程序和环节的复杂工程,要取得预期的建设目标,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充分研究信息化系统在煤矿企业的具体运用。煤矿企业的信息化体系主要包括六个要素,即:企业的信息网络建设、生产及管理的信息相关资源、电子信息技术方法、信息技术应用手段、信息化技术保障人才、相关信息化政策及标准。这六个方面涵盖了煤矿企业电子信息系统建设的所有重点环节,企业要根据生产和管理中对信息化系统功能的实际需求,按照国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性、先进性、可拓展性等建设原则,建立完善符合煤矿企业实际的电子信息化功能需求满足体系。
煤矿企业的电子信息系统在生产领域应用范围很广,包括矿井瓦斯实时监测控制系统、矿井内部通风控制系统、矿井气压监测预警系统、井下采矿操作监测系统,以及一些辅助性的信息处理系统等。这些系统功能紧密联系,满足了煤矿企业生产的多样化需求。为进一步实现信息系统的标准化通用化设计和应用目标,一般在建设中会根据用途将信息系统划分成两个分系统:一是生产安全信息分系统,二是管理经营信息分系统,两个分系统完成各自的功能,同时又在数据共享等方面紧密联系。设计和建设的主体目标必须在掌握企业对信息化最终需求识别的构架体系基础上,才可以给信息化系统建设和相应的管理明确方向,促进整体的建设和使用水平。
2.2对煤矿企业电子信息化应用领域的管理分析
煤矿企业引进并推动电子信息化建设,其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对正常的井下生产、操作安全、作业设备、企业管理等各方面内容的信息实现数字化采集、准确传输、充分集成,进而综合并研究利用,最终完成煤矿高度信息化的安全生产和运营管理。就目前的应用情况,国内有相当多的煤矿企业开发并使用多个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生产管理系统,对提升企业各领域的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煤矿企业推进电子信息化建设进程,是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也是整个产业发展的需要,基于信息化网络建设的生产管理系统成为了整个煤矿生产行业领域的必然选择。包括一些生产数据的获取,市场信息的共享,管理信息的发布,都需要电子信息化系统网络化的建设基础下形成必然的建设思路。煤矿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是一项内容庞大涵盖广泛影响深远的网络工程,对其的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要设计构建主体框架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和完善具体的功能细节,既考虑到其实用性,又要研究其兼容性,通过挖掘系统建设的潜力,将最新的信息化技术按照需求逐渐落实到具体的系统环节,促进整个信息化系统的不断成熟更新的状态。
要考虑生产环节与管理环节的互通,生产环节的安全监测必须实时准确发挥作用,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上,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对一些影响安全的环境因素加强监测,包括瓦斯、水、压力、温度等,将监测数据提供给作业的工人和中心控制系统,当这些数据超过警戒值及时报警,以便企业和作业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信息系统对于应急情况可以提供辅助决策的内容,对应急措施进行相应的规范,提高抢险应急的质量和效率,防止安全问题扩大化。在管理领域,信息化系统可以整合各种生产数据,以及企业管理所必须用到的财务相关系统,包括预算执行情况、生产计划完成程度、企业总体利润率及成本控制、市场变化和需求情况等,都可以在煤矿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分系统上直观展示,并可以调用历年同期的生产数据,对比行业和主要竞争对手的生产经营情况,对企业查找自身问题,根据发展需求调整生产环节和管理重点有直接的作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化技术在整个煤矿企业生产和管理环节的充分运用,对推动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现代化运营管理,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这是确保企业生产稳定性和管理效率的最重要技术保障手段。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煤矿企业要运用电子信息化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就必须明确系统最终服务的宗旨,对企业内外的各种需求进行有效识别,落实到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形成切实有力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有效推动煤矿企业管理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袁霞.煤矿管理信息化的几点看法[J].中国电子商务,2012(7):45-47.
[2]王军.基于信息技术的煤炭企业现场管理精益生产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28(14):110-112.
[3]马丽,廖小琴,吴莎莎.煤炭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J].煤炭工程,2015,(10):57-58.
论文作者:袁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7
标签:煤矿论文; 企业论文; 需求论文; 电子论文; 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环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