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浙江省科技咨询业的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浙江省论文,加快发展论文,咨询业论文,对策研究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B
文章编号:1000-7695(2002)01-0065-06
科技咨询业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它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浙江科技资源相对短缺,科技综合实力远远低于经济实力,咨询产业的发展是填补这种短缺的较为有效的方式,因此发展科技咨询业将成为完善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面临知识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体制的转变,加速科技咨询产业的发展就显得更为必要。
1 对咨询业发展的几点再认识
1.1 咨询业发展的重要性至少在两个方面得到强调。一是咨询业的发展作为提高第三产业层次(第三层次)及其技术含量,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中得到强调。二是作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得到强调。
浙江经济发展正处于以低加工消费品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初期和以基础生产资料工业和传统基础设施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化中期的第一阶段,向以高加工度投资品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化中期转变阶段,第三产业还没有达到能够替代制造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然而在这个转变时期,制造业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却大大增加。特别是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是浙江今后一段时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技术创新,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题。因此,强调科技咨询业的发展,加强科技全方位地为经济服务也将成为必然。
“收益外部化”是科技咨询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发展咨询业被认为是最廉价地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据上海、沈阳对实施的咨询项目统计,科技咨询业的收益与之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比例分别为1:32和1:30.6。另据对浙江省科协系统的12个省、市(地)级科技咨询机构中的453个咨询项目的抽样统计,科技咨询合同额、新增利润和新增产值的比例为1:1.82:26.7。科技咨询业的这种收益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将科技咨询业作为推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比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来衡量更为重要。
科技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和科技信息的“不对称性”,也客观上要求发展科技咨询业,来补强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和深化科技为经济服务的薄弱环节,这也是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这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浙江的制度创新优势,但是,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发展阶段的推移,浙江经济发展的原有优势正在逐步消失,而在新一轮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关键资源——科技资源(包括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却不存在明显的优势。1998年,浙江的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已升到全国第四位,但科技综合实力却位于全国的第八位,科技投入总量位于全国的第十位,科技人才资源位于全国的第十三位。因此,这种科技资源的配置难以适应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推动产业升级的要求。发展科技咨询业是平衡经济发展对科技需求和科技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这一方式的选择旨在通过加强科技要素的流动,来填补自身科技资源的短缺。
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另一个方面是科技资源结构的不合理,表现在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其中的科技投入占全省的65%,科技专业人员占63%。企业科技人员严重不足,尽管企业科技投入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增长,但仅占全省科技投入的35%。这种状况离要求企业成为科技进步的主体差距甚远。发展面向企业科技服务的科技咨询业是推进企业作为科技进步主体的重要补充。
从理论上说,在技术流动、技术转移、技术引进、技术交易以及技术入股的过程中,科技信息始终存在着“不对称性”(information asymmetry)。科技成果的拥有者对技术的性能了如指掌,而科技成果的使用者往往对他所使用的科技成果不甚了了,这种不对称性不仅存在于对技术信息源的了解、技术谈判等过程中,也存在于对新技术消化吸收过程中。这种科技信息的不对称性在浙江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更为突出。科技咨询业将在这种不对称过程中起到中介、桥梁的作用。
1.2 中小企业发展为主体的浙江经济是强调发展科技咨询业的主要依据,但咨询业要向纵深发展,大中企业应成为主要客户。面临越来越烈的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强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然而,中小企业相对而言,技术水平较低,技术装备较差,如果没有外来的技术依托,其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难以适应新一轮经济竞争的要求。特别是占全省企业总数99.8%的小企业,大多是在八十年代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无论在科技意识,还是在拥有的科技资源上,都不具备新一轮经济发展环境下所要求具备的科技创新能力。尽管一些企业在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的发展机遇中得到了壮大,但是进入新世纪后,仍然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发展的机遇已不复存在。因此,到处寻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作为自身发展的技术依托的有之,用高价购买技术的有之,用高薪聘请专家的有之。这种对科技需求的趋势,为加快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科技咨询业的发展为企业在科技信息、成果转化、市场调查、发展规划、战略运筹、财务分析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种服务无论从经济成本还是从服务效用来看,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有效的组织结构,也是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大型企业。无论是从观念上还是在具体的实际运作中,科技咨询服务似乎很少将大型企业联系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型企业更需要咨询服务的参与。据有关文献对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咨询公司(Mckinsey & Company)分析,排名在世界前100位的公司有27家是麦肯锡公司的客户,包括AT&T、Citibank、C.S.First Boston、Lotus、Daimler Benz、Nestle等;世界前50名银行中有29家也是麦肯锡公司的客户。同样在世界500家大企业中,有100多家请安达信(Andersen,世界上最大的咨询公司)作为自己的咨询顾问。我们的大型企业难道就不需要咨询?还是我们的观念没有跟上?如果说科技咨询为小企业提供的是技术信息、技术转让、专项技术服务等微观技术咨询服务的话,那么对于大型企业的咨询服务则主要依靠咨询专家的专业知识,对技术发展前沿的了解,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前瞻性,对于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战略、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决策分析能力。关键是咨询机构自身或其组织有无具备这种能力。
1.3 对咨询业在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认识的提高与浙江咨询业实际发展状况的反差。科技咨询业在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与十年前相比,无论从人们的观念和认识上,还是发展的实践中都要高得多。然而,我省的科技咨询业的发展状况与认识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反差,主要表现在:
(1)发展缓慢。浙江咨询业发展起步早,发展慢。自八十年代初技术能否成为商品的大讨论后,科技咨询已经在浙江存在并得到发展。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咨询机构得到迅速膨胀,可谓雨后春笋,但是建立的咨询机构咨询专业技术水平低,层次低,有些缺乏最基本的咨询能力。咨询市场难以拓展,咨询产出发展缓慢。据统计1998年“社会综合咨询和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0.02%,其发展速度低于第三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
(2)相对落后。在1995年国家科委批准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省作为发展我国科技咨询业的试点省市。经过五年的发展,“三市一省”已成为我国咨询业发展的龙头地区。广东、山东、湖南、河南等省和西安、大连等市的咨询业发展水平也已明显高于浙江。特别是近年来许多著名的国际咨询公司进驻上海和其他城市,诸如麦肯锡、安达信、安永(Ernst & Young)、永道(Coopers & Lybrand)、普华(Price & Waterhouse)、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等,他们成功的经验和成熟的业务为推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及跨国咨询服务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尽管浙江经济结构的特点迫切需要科技咨询业的发展以补充技术创新体系的缺陷,但事与愿违的是浙江科技咨询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其发展状况与浙江经济发展在全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
1.4 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与发展浙江科技咨询产业的迫切性。发展科技咨询业是科技政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在许多政策法规得到了强调。但是,由于科技咨询业所完成的成果并不能直接反映到经济效益上,从总体上说,无论从政策的扶持、产业的规划和指导、机构的管理和组织等方面来看,对科技咨询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是不足的。这一点从咨询业在我省国民经济发展中无足轻重的地位表现的很明显。
将科技咨询业发展作为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1)浙江经济将从农村工业化基础上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向新时期基本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基础上私有民营企业迅速发展转变,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浙江经济发展格局将不会有较大的改变。
(2)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浙江经济发展已逐渐步入工业化中期的第二阶段,从总体上看,以大规模的数量扩张为特征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已基本结束,浙江经济开始进入以经济结构提升和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为主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和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竞争力,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但是浙江的绝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缺乏基本的技术吸收和应用能力。
(3)随着经济发展的区域平衡问题日益突出,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新世纪的政策倾斜的开发地区,产业顺着技术梯度的加速转移和经济要素的加速流动,将对地处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构成巨大的挑战,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4)知识经济将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主流。在以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为主要途径发展高技术产业和促进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如何在新世纪全球性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机遇中,寻求跨越性发展,关键取决于自身的科技兼容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因此,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科技综合能力,仍然是新世纪经济发展的核心。但是浙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远不能满足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
(5)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已经加入WTO,开放经济将进入全面与国际经济接轨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对于一些产业的发展将会利大于弊,对于另一些产业将会弊大于利。企业面临的是全新的市场环境,为科技咨询业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浙江科技咨询业的欠发达将可能丢失越来越大的咨询市场。
(6)进一步的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科技人才的分流,为科技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7)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逐步强化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形成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发展的机制,将是“十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展战略。该战略的实施需要咨询业的高度参与。
2 浙江咨询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加大力度发展咨询业,在宏观环境和市场运作上,应该重视和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2.1 政策所未解决的问题。对于推动咨询业发展具有指导性和决定性意义的文件有两个,一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于1992年印发的“关于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二是国家科委于1995年颁布的“关于推动我国科技咨询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决议”强调了咨询业应作为第三产业的三个关键部门之一。首次明确了咨询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若干意见”可以看作是国家科委对全国人大1992年的“决议”作出的强烈反响,首次对咨询的原则和定义进行了解释,提出了咨询业发展的指导原则,规定了科技咨询业发展中需要制定的关键法规,推动试点工作等。
但是决议并没有对咨询业发展建立归口管理部门作专门的说明,因而,在缺乏一个指定的、统一的权力机关对咨询公司的行为进行监管的情况下,各行政部门为了推动第三产业或咨询业发展,在他们权限范围内,将原先带有行政服务职能的部门转化为自负盈亏咨询机构。在这种转换过程中,由于没有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这些分离的咨询机构或多或少地附属于原先的行政部门,因此,咨询的市场行为就不完整,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咨询业规范发展的问题。如咨询业务来源的垄断性并由此导致的非公平竞争、信息的易接近性和咨询成本的差异、政府对其权限范围内的信息机构的补贴和服务收费的差异等。
若干意见是国家迄今为止出台的指导咨询业发展的唯一的综合性文件。文件认为科技咨询业“在宏观决策、战略规划、资源开发、区域开发、行业发展、成果推广、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企业诊断和科学管理、市场分析和预测、工程建设和项目投资等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常年咨询代理、涉外咨询、企业咨询顾问等新的咨询业务也已开始起步。”显然国家科委的这个文件所泛指的咨询业包括了所有的科技咨询业务,不是指单纯的技术咨询。因此,虽然文件规定了科技咨询业发展需要制定的关键法规,包括行业标准、资质认证、合同范本、议价通则、建立信誉评估体系以及建立从业人员的道德准则,但是不同类型的咨询服务,其服务对象、内容、形式、特点、范围、操作方式都是不同的。按照该文件的意愿,将一个行业管理规范扩展到一个存在明显差异的服务领域中,那么,这个管理准则要么建立一个非常庞大和复杂的管理体系上,要么是一个非常通用的但可能效果不大的规范性管理文件。因此,将全部咨询活动划归科技咨询这把伞下,是很难使得政策的制定能够专门适用于众多不同的咨询部门。
2.2 咨询机构的资质问题。咨询机构的资质问题应该说是除了宏观政策问题以外影响咨询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影响咨询机构资质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资源:一是人力资源,二是信息资源。核心是人力资源的质量。
人力资源是咨询服务的主体,在咨询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与一股的物质生产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咨询人员的素质(所掌握的知识和智慧)是咨询机构最主要的资本。从浙江目前情况来看,咨询人员知识结构偏低是咨询机构素质偏低的主要因素。有很多咨询机构只能开展一些层次很低的咨询业务,在低层次上过度竞争,难以涉足高层次咨询业务。有些由于咨询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客户要求;有些甚至干一些与科技咨询不相干的业务,影响咨询业的声誉。
2.3 咨询业务的市场开拓问题。很多研究认为,认识不足、体制刚性等问题,是造成咨询的市场需求不足,需求主体较少的主要原因。但是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浙江经济已开始进入以高加工度为主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中期,面临的技术环境、市场环境、经济体制、经济活动的风险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活动的复杂化、高级化已经使得人们对咨询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在当前国有企业改制、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科技资源短缺和中小企业依然是浙江经济的主体等背景下,科技咨询业应该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
然而,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潜在市场和实际市场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要解决这种供需脱节问题,开拓潜在市场关键已不是如何提高咨询意识或是如何衡量知识的价值等问题,而是如何提高咨询质量,自创咨询信誉的问题。
对于咨询市场的开拓,目前最重要的问题:首先是服务层次较低。大多咨询服务仍然停留在低层次的服务水平上,如简单地牵线搭桥、项目介绍等,咨询机构与客户的关系也只是一般的咨询方与委托方的临时关系,对于研究性的、高信息加工度的、分析性的、经营业务开拓和发展思路等战略性的咨询不多。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变迁和信息产业和网络化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缺乏的已不是信息,而是信息的综合和加工。而对于这一方面业务的开拓,一方面取决于咨询技术和方法的改进,另一方面取决于咨询人才的高级化。
其次是咨询服务方式被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不少咨询机构是从原先带有行政职能的政府部门和研究部门分流出来的,他们有很大一部分业务来自其上级部门的委托,对新的业务和市场开拓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惰性。二是咨询业务千变万化,随时将可能出现跨行业咨询的情况,一旦有业务来源,很多咨询公司与委托方相比,在对业务的熟悉上并不存在明显的优势。因此在业务谈判时难以以自己的实力和真知灼见取信于对方。
3 浙江省咨询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将科技咨询业的发展作为加强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来抓。目前加快浙江科技咨询业发展应抓着两个机遇:一是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市场化和企业化改革的科研院所,尤其是开发类科研院所,为咨询业的发展和咨询队伍的扩充提供了机遇,一些科技服务类的科研机构可以成建制地转变为咨询企业,充分吸收在改革过程中分流的科技人员,鼓励有技术专长、有能力的科技人员兴办咨询企业,切忌将咨询机构作为业余人员分流的场所。二是民营科技企业的迅速发展。在国家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下,民营科技咨询企业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内容。
3.2 成立自律化管理组织,加强行业管理,组织协调行业内部的经济活动。在当前咨询行业管理体制较为松散的情况下,成立咨询业行业协会或总会,是目前咨询业没有直接的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的情况下,辅助咨询产业行业管理,进行间接管理的有效形式。这种管理形式在英国、德国、印度等国的咨询业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种“自律化”的管理模式不失为目前咨询业宏观管理乏力情况下的有效的补充,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产业管理的新趋向。由于咨询业业务覆盖面大,业务的形式和内容也各不相同,加之传统的管理隶属关系,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特别是在当前政府行政部门精简的情况下,在短期内不可能象其他产业一样安排一个行政部门来管理。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会员制方式成立行业协会进行行业自律管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咨询行业协会是以各咨询实体为主体,在自愿的基础上,为了保护和增进共同利益,协调各种不同类型的咨询实体的经济活动而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组建的协会应起到政府和企业联系以及企业和外界联系的桥梁的作用。成员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咨询公司,如科技咨询中心、各种工程咨询公司、管理咨询公司、市场分析咨询公司、会计审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正在筹建的浙江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也应该可以考虑承担这种会员制管理的作用和功能。政府应明确规定这种会员制团体作为我省咨询业的管理协调机构,将浙江所有的咨询机构实行归口管理,以淡化咨询企业的条块分割状况。在可能的情况下,财政每年增拨一定数额的管理经费,用于支持协会团体的管理工作,并向其派遣与咨询业务有关的行政管理人员以指导其工作。
这种会员制管理组织应摆脱传统的“社团组织”的角色定位,应该作为一个政府授权的行业协会,在政府的支持下,成为行业的管理机构。其具体功能至少包括:(1)协调职能。规定咨询额达到一定金额或一定层次的,咨询人员达到一定数量的,以咨询服务为主要经营业务的咨询企业,均作为咨询协会的会员。同时明确只有会员单位,才能享受政府对咨询业发展所给予的优惠政策。(2)对外交流与合作。协调政府与行业的关系,以期从政府得到各方面更大的支持;联系涉外咨询业务,作为我省对外开展咨询业务的主要窗口,加强涉外咨询业务的联系,组织国外专家来下属会员机构交流研讨,也可组织考察团赴国外学习先进的咨询经验。(3)疏通信息获取渠道和基础信息资源建设。政府可优先向协会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通过协会定期向咨询机构发送信息或通报情况,并可以考虑建立浙江省咨询业网站。(4)咨询从业人员管理和培训。规定咨询人员从业标准,持证从业,加强对咨询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3.3 进一步完善咨询业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使咨询业走向规范化运作。国家科委的“关于推动我国科技咨询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于建立科技咨询产业体系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内容:坚持正确方针,大力扶持发展;加强宏观调控,协调行业管理;建立市场规则,规范行业秩序;培育咨询市场,开拓发展道路;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咨询质量;抓好试点工作,推广成功经验。但是大部分的政策是指导性的,缺乏可操作性。而我省迄今仍未根据我省的情况制定发展咨询业的政策性文件,尽管省人大在1993年制定了“浙江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修订版)”,但是随着1999年“浙江省技术参与收益分配的规定”出台以后,修订版的技术市场条例的很多政策已经落伍,需要再次修订。
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咨询产业规范和竞争规则是当务之急,包括咨询行业的性质、咨询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必备条件、权利、义务。政府应协调财政、金融、保险、经贸、工商和税务等部门共同制定有利于科技咨询业发展并适合于我省特点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措施包括这些咨询业执业资格认证制度、议价通则、咨询业统计制度和信誉评估等,为咨询业发展在市场上规范运作提供保障。除此之外,政府应推出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咨询业的发展。
3.4 给予咨询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加快发展一批有影响力的咨询实体,拓展咨询业务。咨询机构发展原则上应走自创信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道路。在目前咨询业还处于幼稚时期,应着重扶持重点机构和重点骨干企业的发展,以点带面,逐步繁荣全省咨询产业。目前浙江的咨询实体不少,但真正的骨干型企业还很少,这也是我省咨询产业化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鉴于咨询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要造就一批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咨询机构,可以仿效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做法,给予咨询企业给咨询业以类似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给予经评估获得信誉资格的咨询企业以税收上的支持。
3.5 以提高咨询业的产业集中度为目标,对咨询业进行重组,形成一批有规模、有竞争力和具有代表性的咨询机构。浙江咨询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以行业、部门为基础,已经发展了上千家咨询企业,这些咨询企业为浙江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浙江乡镇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浙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面临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咨询业的状况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必须进行改组。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专业特色,对现有咨询企业进行整合,将目前分散的要素如人才、资金、信息、设备等进行优化组合。必要时,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在现有咨询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几个专业特色明显、具有代表性的咨询机构。
3.6 加强咨询人才队伍建设,用好“四技”服务的税收返还政策,建立浙江省咨询人才培训基金,进一步完善社会兼职制度。咨询业是一个智力密集型产业,咨询方是根据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信息和经验为委托方提供具有充分依据的可行性报告、规划、建议、方案、决策等服务,因此人才是咨询业的主体,是咨询业发展的关键。咨询业应该是高层次人才密集的产业,与一般产业要求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不同,咨询业要求的人才结构是倒金字塔型。
浙江咨询业的人才状况已成为制约全省咨询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改善这一人才状况,应对咨询企业科技人员予以特殊的政策。一是对咨询企业科技人员的职称评聘给予特殊政策,应视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给予职称评聘的机会。在可能的条件下,可以单设“咨询师”职称系列,浙江可先行进行试点。二是彻底改革现有咨询机构人员的录用方式,制定出对于咨询机构从业人员的从业标准。对现有咨询人员进行全面考核,优化咨询从业人员。三是要广纳贤才,学习外资机构的录用方式,直接从高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人员,加以培训后正式上岗,将优秀的人才吸收到咨询队伍中来。
用好“四技”服务的税收返还政策,建立浙江省咨询人才培训基金,是解决咨询人才培训资金最为有效的办法。为了扶持咨询业的发展,浙江在早前就推出了“四技”服务的减免税政策,但并没有规定返还地方税收的用途以及如何使用等,鉴于人才在咨询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可以充分利用给予的优惠政策,规定返还的税收必须按一定比例用于人才培养和培训,成立浙江省咨询人才培训基金,财政每年也应适当拨出专款并入基金,并统一由按会员制管理的团体组织安排,加强从业人员素质教育和企业知识积累的资本投入,彻底改变咨询企业的形象,为提高咨询质量打下基础。
实行完备的社会兼职制度。由于咨询服务的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需要多学科的专家,但是咨询机构不可能也不需要拥有所有的专业人才,这就需要根据咨询任务的需要评聘兼职研究人员。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各界的科技人员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作为咨询机构的外聘专家或深资顾问,并协调税务和银行等,保证业余兼职人员的合法收入。这不仅可以挖掘社会的知识潜力,也是转化知识价值的有效途径。咨询机构应建立动态的咨询专家数据库,充分掌握和利用全社会的科技人才资源。
3.7 加快开拓涉外咨询业务,为加入WTO作好充分准备。国际咨询业务是咨询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国际咨询业务将迅速扩大。这种业务是双向的,不仅为国外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服务,也为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服务。由于迄今浙江的国际咨询业务很少,缺乏经验,为此应鼓励和支持国际咨询公司在我省开设分公司或办事处,同时鼓励有实力的咨询机构与这些咨询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国际咨询合作,其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取长补短、融通信息、扩大国际影响,从而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
同时,可借鉴国外的一些扶持涉外咨询业的经验,采取一些保护性政策措施,适当限制国外咨询机构在国内市场上承揽业务,为咨询业参与与国际咨询业务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如韩国政府实施“工程服务促进法”,规定国内工程项目必须有国内咨询机构进行咨询。巴西颁布了“促进国内技术的服务合同规定”,任何项目只要国内咨询公司有能力承担,就禁止国外公司参与。浙江也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如有浙江咨询能力不足或超出咨询能力的项目,需经管理部门批准,方可委托国际咨询公司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