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语文”的教学探索谈学校教学改革
苏海丽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 122126
新课程改革的纵深挺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既不能停留在对新课程之“新”的宣讲和强调上,也不能盘旋于各种教学活动的技术性探索上,而必须回归到教育的本真和原点,就是唤醒人的生长潜能,真正实现“教育即生长”之理念。
一、课堂改革的重要意义
多年来我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校之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如何办教育才能办让家长放心、学生满意呢?
辽宁省在2017年全面推开,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新形势下对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回归教育的本真,即回到课堂学习的本真、教师教学的本真、学校管理的本真、道德育人的本真,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的创新发展、校园的民主和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传统的课堂是这样的等式:教育=教学=知识=考试,机械重复的过度训练,没有时间关注、思考生活实际。所以,回归教学的本真势在必行。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语文组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摸索了语文课堂的“大语文”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收获。那就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大胆进行改革实践。
二、“大语文”教学课堂模式的思考
1.改革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形成以课堂为轴心,形成有机结合的教学机制,全面高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我校的改革创新是从改变课堂开始的,从2009年开始,在我的积极倡导下,我校开始改变课堂“满堂灌”的做法,从最早的“121”模式发展到现在的“三维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所说的三维互动就是:小组互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目的是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合作探究精神,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愿与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改革重点是完善班级小组建设。小组是实现“三维互动”课堂教学的基础。在小组建设中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尽量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的创新,制定好、监督好小组的机制。小组的建立是一项重要过程,小组建立得好,学习效率能得到提高,合作交流能得到开展。小组建设的实质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七年的课改实践,我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产生了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状态、课堂接受的效果、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升。2015年我校高考语文取得了朝阳地区第一名的好成绩。
2.进行教材整合,做课堂改革的坚强后盾。适当调整现有的课程设置,实现选修与必修、人教与校本、初中与高中篇目结合,阅读与课外活动的结合。它可以是单元内容的、也可以是整本教材甚至是几本教材同类题材的整合。依托传统文化,打造第二阅读课堂。依托传统文化,开辟阅读课堂,让读书伴随一生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抵抗困难挫折的能力;感悟传统美德与时俱进的品质,自觉以中华传统美德律己修身,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大语文”对其他学科课堂改革的思考
我校的体育课实行了模块教学改革,把体育教学内容划分为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武术和新兴体育项目等模块,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自选模块,使学生拥有一种终生适用的体育技能。其中“普通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的研究”已成为省级课题,我校的校本教材《阳光体育》获省级校本课程贰等奖。我校的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均得到发展,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密集跑成为我校一大特色。我校在朝阳地区中学生运动会获得三连冠的好成绩。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也进行了根据学科特点课堂实践,走班制教学改革和课程整合工作,效果显著。
四、课堂教学改革的展望
经过“大语文”和其他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得到了提升和认可:我校获得“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市五一巾帼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我本人也被评为市“创先标兵”获“五一劳动奖章”和“三八红旗手”、“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省专家型校长”等诸多荣誉。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兴衰,关系到学生高考的成败和未来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使他们在创造生活中享受幸福人生。我校分三批派教师到山东省昌乐二中参观,多次到安徽泗县、沈阳育才、二十中学和协作校听课学习,连续七年请省基础教育教研中心教研员来校指导教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教师的课堂发生了变化,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几年来,从事校长的工作,我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管理规律,在实践中大胆改革和创新。让师生真切地感受到做人的尊严、从教的幸福和学习的快乐,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的学园、乐园、家园。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我们梦寐以求的素质教育,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在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论文作者:苏海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7月总第1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课堂论文; 我校论文; 学生论文; 本真论文; 教学改革论文; 互动论文; 小组论文; 《教育学》2018年7月总第14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