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地整治是提高我国国土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土地整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国内土地整治现状,探讨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发展应用策略,以确保国内土地整治工作有序进行。
作为土地整治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直接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关乎“三农”建设目标能否实现。特别是新时期国内农村地区可用耕地的集约化利用率不高,建管结合度不高,直接限制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在土地整治中应用农田水利工程,强化其应用效益值得深入探讨。
1土地整治中应用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
1.1有助于改善土壤性状
在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的过程中,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开展,有助于为土壤提供充足氧气的同时,为其提供充足的水分,这样可以为土壤中各种微生物的活动提供适宜它们生存的环境,从而可以对土壤中的有机物进行快速分解,有助于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与此同时,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可以有效地积累土壤中的各种腐殖质,有利于更好地在土壤中形成团粒结构,可以对土壤的供水供肥能力和保水保肥能力进行有效改善,从而可以更好地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土壤的利用价值。
1.2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无论是水田种植还是旱地种植,为了实现农业种植经济效益最大化,均需要进行有效灌溉。针对那些低洼的农田地区,如果容易诱发洪涝灾害,那么该地区的土壤势必会伴有长期存在积水的情况,这时候积水在无法排出的条件下会使土壤出现缺氧情况,相应的温度也会急剧降低,使得土壤中那些有益的微生物活动会受到大大影响,这时候它们无法有效地分解土壤中的肥料,使得土壤中的温度、氧气和水分均出现了严重失衡问题,对当地的农作物种植产生了不利影响。针对那些盐碱地而言,伴随着地下水位的升高,土壤下层和地下水层部位处所存在的可溶盐会逐步经过透析作用等作用而透析到地表层,这时候土壤中的水分会进一步快速蒸发,以至于土壤的盐分会不断上升,最终会使得土壤呈现出盐碱化的情况,不适宜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强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3有助于避免浪费水源
通过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农田项目区,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农田种植,以便可以更好地缓解洪涝等严峻条件下农作物的用水需求,同时也有助于对农田种植过程中的各种水利设施和交通条件进行有效改善,确保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过多水资源,具体的水利工程防渗措施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条件,即:其一,在选择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的相关材料时,要选择具有良好耐久性和防渗性的材料,尽可能选择当地的建材来降低施工成本。其二,要注意增强水渠的抗冲击性能和给排水性能,减少水渠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崩塌或断裂等质量问题,同时要注意强化相关水利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尽可能地在确保水利工程设施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水利设施维护成本。另外,通过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开展农田水利工程,有利于增加蓄水量,更好地调蓄旱季等条件下的农田用水需求。
2土地整治中应用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应用策略
2.1科学划分水利工程类型区
为了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必须要确保其类型区划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为土地整治工作奠定扎实基础,具体划分原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要注重结合自然条件来对土地利用进行规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需要对当地的土壤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水资源条件和地形地貌等相关自然条件进行综合考虑,这是发挥当地土地资源效益,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条件,所以在进行土地整治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类型区域划分的合理性,就需要充分结合自然条件。其二,要本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相一致的原则进行土地整治。考虑到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那么很容易会对农业种植和土地利用等情况产生影响,这时候在对土地整治工程类型分区进行划分的时候,要注意本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相一致的原则。其三,要保持农业生产、土地利用和耕作方式三者统筹发展的原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升土地的利用和产出能力,最大化农田生产利用率。其四,要结合水利工程特性、内容和类型来合理开展土地整治工作,这是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中划分水利工程类型区的核心,也是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应用质量的重要保障。
2.2合理选择土地整治灌溉水源
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选择灌溉水源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期间需要对水源的位置和质量进行综合考虑。在选择与确定水源位置的过程中,需要优先利用最高位置和最近区域的水源,这样有助于实现自流灌溉,降低抽水等水源输送成本。与此同时,要对水源结构情况进行合理考察和分析,必要的时候需要运用原有的支渠和干渠,尽可能地降低输水成本,但是这点需要在现状图上进行准确标注,以便后续更好地开展项目。另外,要注意对河流和水库等现有水源进行充分利用,不可因为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而盲目增加耕地或填平沟渠。在选择水源质量的过程中,需要对其有无污染进行仔细考虑,同时要做好调查土地整治区域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针对那些地下水源不丰富的情况可以采用地表水进行农田灌溉,这时候同样需要在图件上清楚地表述整治区域的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对基础设施和渠道等进行整治和修建处理。如果污染的水源中包含比较多重金属等物质,那么就不可将其应用于农业灌溉,同时需要对地下水的使用进行科学选择,尤其是要注意结合实验数据和规划图来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可以有效标注水源所在位置。
2.3合理选择土地整治灌溉方式
在设计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涉及到比较多的灌溉方式,具体包括轮灌、喷灌、续灌和地表灌溉等等,其中不同的灌溉方式有利有弊,具体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选择,这就需要在选择灌溉方式的时候,综合考虑土壤质量、土地地形地貌特征、农作物种植需求以及水源情况等来进行综合考虑。在进行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科学设计灌溉制度即定额数值,力求可以从众多灌溉方式中选择出最适宜土地整治中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最佳灌溉方式,尽可能在提升土地整治工作效率的基础上,降低投资成本。针对土地整治项目,要注意定期检修和维护相关的水利设施,有效疏通那些已经出现淤积堵塞的土渠,摒弃以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常用的漫灌或串灌等传统灌溉方式,尽可能地提升农田水利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浪费。比如,在运用喷灌这种灌溉方式的时候,需要在确保农田水利灌溉正常进行的基础上,对灌溉渠道的干管和支管直径进行有效确定,尽可能地降低投资的成本。通常而言,喷灌这种高效的灌溉方式,可以比其他灌溉方式节省30%左右的水资源,非常适用于农田等的灌溉,尤其适用于山区、平原等地形区域的灌溉使用。
3结论与展望
在土地整治的过程中,农田水利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决定着农田水力资源利用率,同时也关乎农田作物的经济效益。为了提升土地整治中农田水利工程应用质量,必须要注意立足于土地整治项目现状,科学设计农田水利工程方案,强化各方面质量管控,尽可能地确保土地整治中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李京江.科技资讯.2018(04).
[2]水利设施在重庆市抗旱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J].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水利发展研究.2007(02).
[3]刍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及管理[J].罗丙海,刘春光.吉林农业.2018(12).
[4]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探析[J].陈立德.农家参谋.2018(13).
论文作者:焦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土地论文; 农田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土壤论文; 水源论文; 过程中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