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制度创新与资本市场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市场论文,国企论文,制度创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九五”时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历史阶段;
○借助非国有经济的潜在实力,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是有条件的;
○我国资本市场初步形成,并与国外资本市场逐步接轨,这为中国投资银行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空间和历史机遇。
“九五”时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历史阶段,我国的改革走了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从最容易取得成功的领域开始,逐步推进,由此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体制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形成了不可逆转的市场化改革的大趋势。但同时,我们把改革的难点问题,尤其是国有经济内部的问题累积起来,留到了目前的这个阶段。现在看来,这些问题是拖不过去的,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现实障碍。因此,我们应在“九五”期间下大决心,彻底解决这些历史遗留的问题,并通过推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和资本市场发展,主动地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改组,保证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相比较近年来国有小企业改革迅猛发展的趋势来说,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显得明显滞后。其主要原因在于,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可逾越的障碍。这就是传统体制和体制转轨时期遗留给国有经济的历史性包袱,即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大量的冗员和企业“办社会”负担。
如果不切实解决上述这些历史性、体制性欠帐,国有企业就很难进行制度创新,国有产权也就很难流动,这就必然严重影响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对国有企业进行制度创新,之所以难度很大,说到底是由“谁”来付费清偿体制性欠帐,以及是否存在支付巨额费用的能力。
从我国现实的可行性出发,无论是国家财政、国有银行,还是国有企业自身,均没有能力全部自行消化和弥补国有经济存量如此巨大的缺口。因此,应在承认体制性欠帐的同时,跳出国有经济的范围寻求出路。
1、非国有经济的潜在实力
中国的改革,走了一条不同于其他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改革的路径。在整个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国有经济独自承担了体制转轨的成本,在维持自身运转的同时,培育了非国有经济的成长与发展;并以非国有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有资料显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构变动指标中,从投入方面看,1980—1995年,国有经济单位的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从81.9%下降到54.54%;非国有经济单位的投资比重,从18.1%上升到45.6%。从产出方面看,1980—1995年,国有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76.0%下降到34.0%;非国有工业产值的比重,从24.0%上升到66.0%。
在非国有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有两项结构指标值得引起注意。其一是就业指标,到1995年,在全社会就业人数中,扣除72.2%从事农林牧副渔的农民外,国有单位占了18.0%,非国有经济单位的就业人数仅为9.8%。其二是资产规模指标,以工业为例,在全部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为59.5%,非国有企业的比重仅为40.1%。这说明,如果非国有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势必进一步吸纳就业人口和扩大资产规模,以满足其强烈的扩充需要。
以上数据表明,在整个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非国有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改革走到今天,当国有经济面临严重困难时,引入改革的增量参与国有经济存量的调整与重构,不仅具有现实可行性,而且无需增加国家财政的负担,分散了国有银行的资产风险。更重要的是,通过非国有经济增量的进入,为我们提供了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历史契机,从而使国有经济能够有计划地转移一些产业和领域,将有限的国有资本集中起来,投入到需要国有经济加强的产业和领域中去,以达到提高国有经济整体质量和素质的目的。
显然,借助非国有经济的潜在实力,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是有条件的。我国非国有经济是在经济体制市场化的进程中发展的,因此,引入非国有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的重组,只能凭借市场的力量。进一步讲,要对国有企业进行资产的重组、债务的重组,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就是通过资本市场来完成。
2、资本市场的承接能力
我国资本市场以1981年发行48.66亿元国库券为标志,开始正式启动,截至1995年末,我国资本市场运行的基本概况是,发行各类国债共计4794亿元,各类公司债券共计1738亿元,以各种形式发行的各类股票(A、B、H、N股)折合人民币共计近1000亿元。由此可以认为,我国的资本市场已经起步,并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1)资本市场潜在的融资能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金融资产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金融资产结构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金融资产总额从1978年的3417.5亿元,扩大到1995年的127265.8亿元;金融资产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0.94%上升到1995年的2.21%。在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中,1978年,流通中的现金占当年金融资产总额的6.20%,金融机构存款总额占38.05%,金融机构贷款资产总额的比重变化为6.20%、42.43%、40.07%和10.06%。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金融机构存款中,储蓄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1978年末,在金融机构存款总额中,政府存款占14.41%,企业存款占69.40%,居民存款占16.199%;到1995年末,政府存款陡降至1.86%,企业存款下降到42.21%,而居民存款陡升为54.93%。
以上这些重要变化说明,首先,在我国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中,金融机构存贷资产比重仍然过大,占82.50%;居民个人的金融资产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的存款项内,企业的融资渠道也主要依赖与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第二,在金融资产主体的结构中,政府的金融资产比重不断下降,个人金融资产的比重急剧上升;有专家分析,居民储蓄存款大约占到居民个人金融资产的80%左右,这意味着,在全社会金融资产中,居民个人金融资产已达37500亿元,占我国金融资产总额的29.47%。第三,相对于庞大的金融资产规模来说,资本市场的发育就显得明显不足,活跃于资本市场中的金融资产仅占金融资产总额的10.06%;同时这一现实预示着,只要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将有相当一部分存贷资产转移到资本市场中来。这表明,我国的资本市场具有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其融资潜力很大,将成为进行国有经济重组的重要场所。
(2)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主要品种
显然,相对于进行国有经济重组,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状况,无论是在资本市场的功能培育方面,还是在金融产品的规模和种类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资本市场的功能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通过各类金融产品产生和运用而不断发展和逐步成熟的。我们应积极培育资本市场的功能,开拓新的金融产品,既为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和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提供更为广阔的运作空间,又在调整与创新过程中大力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
(3)资本市场的竞争主体
资本市场的主体就其性质与业务范围划分,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为除银行业以外的金融机构,如信托、证券与保险公司等;一类为产业界的战略投资者,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优势企业集团等。
在进行国有经济债务重组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本市场主体并对其加以引导、规范;还可以再造一批新的资本市场主体,也可以引进国外资金创立中外合资的中介投资主体,并借助其高级专业人才与先进的管理技术,共同参与我国国有经济的重组。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初步形成,并与国外资本市场逐步接轨,这一现实条件,为中国投资银行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空间和历史机遇。从国外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看,投资银行可以说是资本市场上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高级形态的中介机构。就其业务范围来看,它集证券买卖的代理与自营、投资基金的发行与管理、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企业的财务顾问以及直接投资于一身。如果在培育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将我国现有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加以改造和规范,并结合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入,可使其成为进行国有经济重组最理想的参与者。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和市场规则的逐步建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已经意识到自身的生存困境;与银行抢饭吃的前景不容乐观,在证券市场炒作的风险太大,因而面临着重新定位的问题。对国有经济进行重组,恰好为相当一批金融机构提供了端正行为、步入正业的历史性契机,谁抢先进入,谁将首先在资本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并逐渐成为资本市场中成熟的竞争主体,成为我国未来的投资银行的先驱。
通过资本市场,对国有企业进行重组,可以有几种不同的介入方式,如企业层次、产业层次与地域层次。
具体到我国的情况,我们所面对的是一大批因体制性原因而步入困境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逐一在企业层次上进行重组,尽管容易具体操作,但可能费时、费力,总体交易成本较大;而大产业层次上进行重组,则要取决于金融产业与主要工业行业的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同步进行,这对于我国幅员广阔、行业复杂的现实情况来说,操作难度较大;而以城市为单位,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进行重组,可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协调组织功能,为银企之外的投资主体提供一个比较集中的参与场所,可能有助于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现实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