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论文_高进勇

浅谈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论文_高进勇

纳雍县新房彝族苗族乡希望小学 高进勇

[摘要] 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本文运用新课程和生态学理论,以具体教学案例为载体,结合实践研究经验,阐述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一些构建策略:师生关系和谐化、教学基调趣味化、内容选择生活化、设计问题情境化、探究学习自主化、知识拓展数学化、情感体验人文化、评价方式激励化。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态学;新课程;构建策略

生态课堂属于教育生态的微观研究,是指在课堂中用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动态生成的思想,指导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教与学方法方式的选择与适应,教学环境的创建等。它遵循生态的系统性、整体性原则,以课堂教学为着落点,用生态的理念,力求营造一种和谐的、动态的、充满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生态环境来教学知识和交流知识。

根据自己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一些实践心得,我认为核心环节应该是通过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生动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有效的发掘,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发展的和谐统一。在此,我以区性教学观摩课(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为具体教学案例,与同行们共同交流一些构建策略:

一、师生关系和谐化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生态课堂的前提。教师和学生作为生态课堂中人的因素,两者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在该课例中,教师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适时结合学生的声音,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创建了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从而引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活动、勇于发表见解、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如,在例2“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中,有学生提出“老师我可以和后面的同学一起合作吗”、“老师,我还有不同的折纸方法表示1/4呢”等要求时,教师能及时关注这些“声音”,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或展示欲望等。对于个别学生“折纸表示1/4”错了,则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要表示1/4,要先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几份啊?你再认真折一次,我相信你会成功的。”这样平等、良性的互动使师生间感情更绿了,心理相容了,关系和谐了,课堂气氛也因此而变得轻松愉快。

二、教学基调趣味化

教育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指出:“教育的艺术在于培养他们爱好学问的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和探究知识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的有效动力,这对构建生态课堂非常重要。在该课例中,教师能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了智慧象征——“喜羊羊”与学生在一起的学习《几分之一》的场境,并一直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导入新课的闯关游戏,例1的平均分月饼、介绍几分之一的读写方法,例2的折纸活动、交流意见,例3的比较大小、归纳规律,课堂练习阶段的“考考你”、订正答案,拓展提升阶段的“分生日蛋糕”,总结阶段的谈收获等,都由“喜羊羊”来引领学生一起完成。这样,趣味化的教学基调有效诱发了学生对学习产生好奇和兴趣,驱动了他们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使认知状态能持久处于活跃水平。

三、内容选择生活化。

《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生活化对于构建生态课堂同样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该课例中,教师能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出发点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如,在引入新课时通过“闯关游戏”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分饼”问题,帮助学生体会分数来源于生活,体验分数的现实价值。在例1、例2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动手折月饼纸表示分数1/2、动手折正方形纸创造分数1/4,在充分的感性铺垫上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在例3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动手画图方格表示分数1/2、1/4、1/3,来感知比较它们大小的方法。在新课教学后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分数,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等,帮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提高生活能力和实践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设计问题情境化。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生态数学课堂更是如此。因为学生只有在有效的问题情境中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在该课例中,教师设计了情境化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学习知识时身临其境,激活思维并自觉地投入到探究之中,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体验知识生成和发展过程,从而提高课堂的生命力。如,在例1“认识1/2”中,教师用课件演示喜羊羊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的过程,同时喜羊羊提出数学问题:“同学们,现在我考考大家,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原来的一半,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呢?怎样读写这个分数?请你先动手折一折月饼图,再说说你的想法,比比谁最棒!”这样的情境化数学问题,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的数学背景,使学生有目标、有步骤地从事探究学习,有效激发创新灵感,所发现的知识就更具生命力和发展性。

五、探究学习自主化。

生态课堂的理念指出:“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而新课程理念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要构建生态课堂,就要把教学内容分解到预设的任务当中,以任务驱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自主完成主体学习活动,从中增强自主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在例2“折出正方形的1/4”中,教师先用课件出示喜羊羊提出的数学问题:“同学们,我会用许多种方法折出正方形的1/4。你会吗?会几种?比比谁的方法最多!”后,再放手组织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学习:向小组长领取正方形纸→试着折出它的1/4→用彩色笔画出折痕并填色表示1/4→在小组内交流不同折法→上台展示作品并汇报折法。这样,采用任务驱动使学生投入自主探究学习,既合学生的生态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学生彰显个性和可持续发展。

六、知识拓展数学化。

生态课堂的理念指出:“数学教学只有回归数学化才能显示其科学性和生命力,才是生态课堂的本质所在。”构建数学生态课堂离不开数学化手段,因为学生只有真正掌握学习数学的技能和思想方法,才能提高后续学习能力,才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世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如,在例3“比一比:1/2○1/4 , 1/4○1/3”中,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数学化手段帮助学生进行拓展训练:

1、喜羊羊:你会比较1/2与1/4的大小吗? 1/4与1/3 呢?比比谁的眼睛最雪亮!

2、喜羊羊:请你小组长领取方格纸,在上面涂色表示1/2、1/4和1/3,验证一下你原来的判断正确吗?为什么?

3、喜羊羊:经过刚才的学习,你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先在小组内小声讨论,然后准备用简洁的语言来告诉全班同学。比比谁最先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

这样,学生经历了数形结合的数学化拓展过程,自主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反而越大。”既开启学生的智慧,扩展思维广度和深度;又帮助他们完善知识结构,登上知识的制高点,开阔视野,提高后续学习能力。

当然,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策略不仅仅是以上几个方面,还需要教师应具备善于捕捉和利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及时作出灵活应变处理的教学智慧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继续探索追求富涵人性、激活灵性、点燃个性的“小学数学生态课堂”。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2.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5期。

3.黄国清,《生态课堂是多姿多彩的课堂》,《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8年第8期。

4.杜亚丽、陈旭远,《透视生态课堂的基本因素及特征》,《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19期。

论文作者:高进勇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6月总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论文_高进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