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赞”行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社交网络中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它简单方便,可以跨越时空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实施,又带有某些正向沟通特点,具有与他人保持弱连接的功能,从而使“赞”成为一种网络社交礼仪。但这其中也存在着“点赞”过度的问题。本文从社交网络、社会和用户个人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希冀可以既发挥“点赞”的最大效用,又要做到谨慎“点赞”和“合理”点赞。
关键词:弱连接;社交网络;“点赞”;社会学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互联网社会的迅猛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快速变化,现代人的社交圈日益扩大。与传统中国的强关系所连接的“熟人社会”相比,中国正快速进入以“弱关系”为纽带的陌生人社会。传统“熟人社会”互动方式成本高、耗时多,人们急需一种可以迅速与陌生人建立互动的工具,移动互联网和网上社交软件的发展恰好适应了这种需要。
“点赞”诞生于1998年,自Facebook引用这一功能之后,“点赞”这种行为和现象开始迅速流行起来。之后,中国的QQ、微信、百度贴吧等社交平台也引入了这一功能。使得“点赞”在朋友圈中成为一种常态。2013年7月,QQ空间的日均点赞次数超过了2亿次。在这一年,《咬文嚼字》把它列为十大流行语之一。“点赞”成为了网民日常互动的一种新的方式。
目前“赞”存在于各大网络交往平台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网络社交变得越来越普遍、简单和方便。随着“赞”被广泛的运用,它的词义也在不断地发展,表达的情感也在不断地扩充。当“赞”附着于社交软件时,它是一种功能按钮。由最初通过用户的点击来表示自己对看到的信息的喜爱和支持,发展出“表示关注”、“朕已阅”、“刷存在”等含义,甚至出现了所谓的“点赞党”,只为点赞而点赞。
当“赞”摆脱按钮的束缚之后,化身为一个网络流行语,并渐渐的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时,它的词义反而变得清晰,并由于它的新颖性,成为大学生们表达对某种对象的支持和喜爱的优先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棒”、“了不起”等词的地位。
当“点赞”成为了大学生们的一种话语权,研究“点赞”这一行为所真正代表的含义,有利于大学生们正确的使用话语权。避免任性随意点赞,尤其是避免对消极信息的点赞,从而发挥“点赞”的最大效用,帮助个人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分析用户“点赞”行为的心理动机,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们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所在,避免过度的沉迷于网络。
此外,研究“点赞”行为,有助于更好地让处于弱关系所连接的网络用户之间维护和强化彼此的联系,同时对于营造社交网络平台的和谐健康氛围,增强用户粘性,也大有裨益。
(二)概念界定:
何谓“点赞”?
“点赞”又称“赞”,自从“点赞”一词在网络上流行之后,很多中外著名的学者和媒体都其进行过定义。周婕认为“点赞”原本是一种基于网络社交圈中“赞”功能发展起来的网络用语。后来引申为对某个内容表示赞同和喜爱。[1]而Facebook介绍的“点赞”,即“like”是一种“用户与所关注的东西相联系并给与积极反馈的方式”。而王斌认为“点赞”这一行为是对社交网络中“赞”这一功能按钮的操作。[2]谢素军和贺田露认为点赞是用户通过点击按钮对网友传播以及转发信息的一种评论。[3]
本文采用严鷫婷的观点,认为“点赞”是一种出于互动的目的,通过点击“赞”这一按钮,来表达自己对某一对象的态度或者情感倾向的一种行为。[4]
(三)理论基础——弱连接理论
弱连接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于1973年所提出。他指出:在传统社会,每个人接触最频繁的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等。这是一种“强连接”现象,是一种十分稳定但传播范围有限的社会认知。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类相对于前一种社会关系更为广泛,然而却比较肤浅的社会认知。例如,一个无意间被人提到或打开收音机偶然听到的一个人,格兰诺维特将后者称之为“弱连接”现象。
强连接关系的个体之间同质性程度高(即个体所属行业、价值观比较一致)、人际关系比较近(情感方面);而弱连接的个体之间异质性程度较高,彼此之间的情感关系比较薄弱。格兰诺维特研究发现:和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最密切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强连接”,而是“弱连接”。因为“弱连接”在信息的传播方面,有着新颖、低成本、高效能的传播效率。而“强连接”则由于生活圈子相近、传播信息常常是重复的。
界定强弱连接通常有四个维度来区分,分别是互动时间、亲密程度、情感程度和互惠行动的内涵。由此可见,因为“点赞”行为具有互动时间少、亲密程度低、情感程度弱、非互惠性等特点,应当属于一种“弱连接”现象。
相对于微信朋友圈的熟人社交,QQ空间中的QQ动态点赞行为,更符合“弱连接”关系理论。笔者通过与一部分大学生进行访谈,以大学生QQ动态的点赞行为为例来进行分析。
二、大学生QQ动态中“点赞”行为的特点
(一)QQ的“点赞”设置简介
QQ空间的“点赞”显示设置较为特殊,首先“赞”是以大拇指的形式呈现的,通过用户的点击会变成蓝色,通过用户的个性化设置也可以显示为“兔子”、“蜘蛛”、“吃瓜”等其他时尚图标。QQ同时会自动显示某某觉得很赞,以文字来对用户“点赞”这一操作进行简短的说明。所有可以浏览到这条消息的人都可以看到全部的“点赞”者。
当“赞”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后,部分点赞者会被折叠隐藏起来,并在结尾显示出“点赞”的人总数是多少。值得注意的是每获得一个“赞”,信息的发布者都会得到一条信息的通知,显示某某赞了自己发布的某条消息。每逢特殊的节日,点赞还会有特殊的符合节日特点的效果。
此外,同一个用户最多可以对同一条信息进行一次点赞,第二次“点赞”则会取消之前的点赞。
(二)大学生QQ动态中“点赞”的特点
1、点赞只是一种网络社交礼仪,所能附带的情感程度弱
C学生讲“有时候在空间中看到好友的发的动态,自己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不好评论,但又不想什么都不做,只好去给好友点赞”。
D学生讲“看到玩的好的发的空间消息,我很自然的就去点个赞,玩的好的嘛,表示一下我对他的关注”。
通过互相点赞,双方形成一种互动,从而达到形成一种浅显的沟通,进而形成一种弱联系。徐叶晶认为“点赞”与“转发”和“评论”相比,有三种特质。一是量化的正面情感,让用户正面的态度和情感可以被量化。二是广外延能指符号,“赞”可被使用者赋予多种含义。三是低成本的互动工具。 它的作用类似于生活中的“早上好!”和“你吃了吗!”等问候语,人们在现实中偶然相遇,对彼此近期的信息获取较少,难以找到互动的话题,这简短的问候类似于一种润滑剂的效果,可以起到一种缓解尴尬氛围的作用,让人们沟通的更加自然和流畅。在虚拟的网络社交中,“点赞”也有同样的作用,它使用简单方便,而且使用起来不唐突,又可以传达出一种信息。即表达了自己的存在,看到了“你”,又表示自己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对方。
由此可见,“点赞”成为了大学生在虚拟网络中的一种社交礼仪,但这种互动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没有深入对方的生活,也难以表达丰富的情感,所以实际上“点赞”带有的情感程度是很弱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点赞成为了商家的一种营销方式,具有非互惠性
H说“看见好友在空间转发积赞兑换水果的消息,我又蛮喜欢吃水果的,所以就顺手转发了,哈哈,自己好友蛮多的,最后变得了一份大奖,老板送了个水果蛋糕给我,而且味道特别好呢”。
I说“我做过几次这样的兑换活动的,但有一次积满赞后并没有兑到自己想要的奖品,老板说奖品兑完了,还好,他最后给我送了一件别的商品”。
M说“刚开始朋友邀请自己去给他点赞,顺便也就帮这个忙了,毕竟小事嘛,可是后来有段时间收到这样的请求很多,就感觉十分的烦躁,本来是小事,也不好多说什么,但是总是有种被胁迫的感觉”。
通过积“赞”达到一定的数量,可以兑换到相应的奖励,而且积到的“赞”越多,可获得的奖励越好。一般每逢开学季,这种活动就越多。进行这种活动的一般都是学校附近的商铺为了推广商品,提高自己店铺的知名度,通过学生间朋友圈内的推广获得一定的客户流量。而且效果不错。还有社团举办活动,或者进行社团招新时,也会运用这种方法。
起初,好友收到的点赞请求较少,点赞的一方还能接受,但随着这种要求变多,碍于情面,有时很简单的小事,不得不去点赞,但心中逐渐对此种行为产生了一种反感,对此类的信息产生了一种抗拒心理。同时,转发此类消息以女生居多。虽然可以获得的利益很少,但需要付出的代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另外,由于积攒者太多,商家准备的奖品数量有限,导致承诺无法兑现。而且有些积攒兑换信息本身就是虚假的。致使大家的“赞”反而致使某些人受骗。
3、点赞是一种新颖而快捷的信息反馈方式
信息的传递需要借助于媒介工具才可实现,而且一般来说,媒介工具功能越强大,信息传递的质量越好。登高锋通过对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的调查和研究,从心理动机把点赞互动行为模式分为六种,依次是普通模式,即对看到的信息表示赞同和支持;调侃模式,较为亲密的朋友间的调侃;疯狂模式,即为点赞而点赞;存在感模式,一种没有任何含义的回应,表示一种存在感;偶像模式和利益模式。[6]
“赞”这一小小的媒介工具,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更可以传递人的多种情感。“赞”是以比较新颖的形式出现的,使用起来简单迅速方便。随时随地只需轻轻一点,而且由于其本身就具有正能量的特点,一出现自然就赢得大家的喜爱。借助于它,信息被赋予了一种美好的品质。让被点赞的一方觉得自己是引人注目的,讨人喜欢的。同时点赞的一方也表达的自己的存在和对对方的好感。人只有通过某种表达,达到留下清晰痕迹的目的,才可显现自己,并引起他人的注意。而且通过这种共同的信息反馈,可以发现共同的好友,进而使彼此的友谊更加的稳固。
三、大学生QQ动态中“点赞”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点赞”形成的弱连接具有马太效应
笔者在访谈中发现,朋友圈中获得“赞”多的人,越是容易获赞;而获“赞”少的人,越是难以获赞。也就是说,获赞多的一方,他的社交圈会越来越广;而获赞少的一方,他的社交圈则会越来越窄。这种现象一方面可能会打破朋友圈的一种平衡,致使其成为某些人的舞台,其他人只能扮演观众的角色,只能被动的“点赞”。另一方面,会导致朋友圈呈现一种虚假的繁华现象,所展示信息都是经过刻意加工,被夸大的虚假事实。
首先“点赞”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化的效果,而强化分为正负两种作用。美文,美图等精致的信息更容易得到人们的羡慕,进而获得的赞更多。用户在虚拟社交中得到了一种虚荣心的满足。刘绿凝也有类似的见解,她认为原因在于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另外它为那些不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人提供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而且点赞功能代表的正面含义使得人际交往中的冲突被减少。避免了社交尴尬的局面。在网络中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让用户更加沉迷网络,不愿进入较为复杂的现实沟通。[6]而蒋方舟认为原因在于,人们无法忍受孤独,沉迷于在网络中自己虚构的那个有趣、可爱、能力非凡的精致的自己。并且沉迷于一个个的“赞”给自己带来的虚拟的满足感。[7]
(二)“点赞”个人带来的心理满足感呈现一种效用递减规律
首先,“赞”给人带来的满足感会随着获赞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尤其是第一个“秒赞”的人,更容易引起信息发布者的注意。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有着自我迷恋的情节,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承认。信息的发布者希望自己发布的信息能够引起别人的关注,但是内心却又不确定,当看到第一个“赞”出现时,内心突然由某种程度上的恐慌转变为惊喜。从负情感到正情感,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使得人获得巨大的满足感。之后,虽然会获得更多的赞,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赞”带来的满足感能够超过第一个“赞”。
其次,“赞”给人带来的满足感也会随着时间而减少。新鲜的事物更能给人带来新奇感,而平淡的事物则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当人最初获“赞”之时,会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人们更多地见到“赞”,参与“点赞”,“赞”就会被人们看得平淡。而且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种满足感大是一种虚幻的自我幻想性的,在现实生活中并起不了什么作用。于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赞”给人带来的满足感会减少,乃至于完全不起作用。
谢梦瑶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点赞”这种连接所具有的迅速、低成本、意义模糊的特点。首先,交流的时间变得十分短暂,精力的投入也很少。其次,表达的丰富的情感借助于单一的“赞”,让接收者所能体会到的情感也变得单一。另外,交流的内容由较为亲密变得浅显,个体交流变得符号化,传递的信息被过滤的所剩无几。最后,双方的关系也是不对称的,被赞者提供的组合式信息相对完整,而点赞者却只有单一的赞。[7]
四、合理应用“点赞”的几点建议
(一)网络技术层面
社交工具的开发者,应该持续开发出更多形式的较为简洁的互动方式,满足人们个性化的表达需求。赵英楠认为网络社交平台应该尽快开发出代表其他含义的快捷功能。形成对“赞”本身多代表的有限含义的补充。尤其是可以满足用户情感需求的代表积极意义的功能键。比如说“加油”,“安慰”等,让网络符号的含义更加明晰,达到用户之间信息交流的更加精确的目的。[8]同时平台应该为用户推送一些关于如何获得更多“点赞”的方法,当用户在网络社区中达到一定的受欢迎的程度,即免费赠送给用户一定的虚拟网络奖品,激励用户创作出更好的文化产品。
当双方的“互赞”达到一定的次数之后,可以给双方推送特定的信息,引导用户回忆此段时间的互动记录,并鼓励其多进行现实生活中的互动。
开发智能识别工具,对朋友圈中的虚假“点赞营销”和流言等不良信息进行智能识别,维护和谐纯净的网络社交圈。
(二)个人层面
用户要谨慎点赞,多对正能量进行点赞,少对负面信息点赞。增强对信息优劣的识别能力。李长起认为不同情境下,互动方式的选择要谨慎。对一些正能量的信息网友要多“点赞”。但是如果信息的内容涉及到发布者的不幸之处,网友则要谨慎点赞。同时被点赞的一方也要注意到它所代表的含义有多种,“点赞”也是他们表达关注,关心和慰问的方式。采用“点赞”和评论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增强个人的社会资本,与他人建立更为亲密的关系。[9]同时个人要多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多进行现实的互动,把网络互动作为现实生活的补充,切记沉迷网络。
参考文献
[1]周婕.“点赞”并非真实沟通[J].新闻战线,2014,(02):73.
王斌.“点赞”:青年网络互动新方式的社会学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4,(07):20-24.
[2]谢素军,贺田露.新媒体时代的“点赞”哲学——基于社交伦理的研究[J].新闻世界,2014,(09):109-111.
[3]严鷫婷.社交媒体受众点赞行为的经济效益——以微信朋友圈点赞为例[J].新闻传播,2016,(04):23-24.
[4]徐叶晶.解读社交平台上的“点赞”热潮[J].青年记者,2015,(12):66-67
[5]邓高锋.“使用与满足”视角下微信“点赞”行为研究[J].青年记者,2014,(20):10-11.
[6]刘绿凝.微信“点赞”现象行为动因分析[J].现代视听,2017,(02):41-44.
[7]蒋方舟.无法忍受不被“点赞”的人生[J].商周刊,2014,(23):92.
[8]赵英楠.人际互动视野下社交网络点“赞”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9]李长起.“点赞”正当行[J].语文建设,2014,(25):61-62.
作者简介:严念慈(1978-),女,湖北汉川人,讲师,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社会学系教师,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青少年社会工作等。
论文作者:严念慈 黄壮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互动论文; 社交论文; 网络论文; 信息论文; 用户论文; 情感论文; 这一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