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在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中的效果研究论文_漆小琼

黄石中医医院骨二科 湖北 黄石 435000

【摘要】目的:对比全面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在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86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心衰纠正时间、住院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心衰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10±0.53)d、(14.73±2.60)d,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为(41.47±3.30)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7%,高于对照组的81.4%(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效果确切,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减轻患儿的紧张感和焦虑情绪,明显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全面护理干预;重症肺炎;心力衰竭;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72-02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儿科危重疾病,严重威胁儿童身心健康[1-2]。临床采用多巴酚丁胺和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鉴于小儿心理及生理的特殊性及家属对小儿治疗过程的中的心理,在治疗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是临床治疗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86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旨在对比全面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在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差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86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均符合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患儿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平均年龄(3.16±0.25)岁;病程(5.63±1.21)d。研究组男24例,女19例,平均年龄(3.20±0.33)岁;病程(5.53±1.36)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备好急救药物和器械,同时注重营养均衡和补充水分等。

研究组:采用全面护理干预:(1)成立全面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挑选护理经验丰富(参加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进行全面护理培训,并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2)由护士长与全面护理小组成员一起制定全面护理流程,根据流程制定护理内容表格,护士根据护理过程中工作的完成情况在护理表格中打“√”。(3)具体的护理内容包括:①针对性心理护理: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病情危重,治疗时间长,患儿及家属易产生紧张、恐惧不安等不良心理,医护人员需耐心安慰患儿,延长患儿与家属的接触时间,缓解其紧张感,增强治疗的信心;②加强健康教育: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耐心讲解疾病的病因、治疗措施、注意事项及预期效果等,解释用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并督促患儿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③呼吸功能护理: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给予鼻导管、面罩氧疗,遵医嘱给予适当的镇静药物治疗,以减少回心血量。对患儿翻身、叩背,多饮温开水,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④发热护理:对于高烧、气促的患儿及时给予物理及药物治疗,定时测量体温,更换衣物,给予氧气辅助治疗;⑤重视营养护理:重症肺炎患儿多因高热、呕吐等原因影响进食,医护人员需督促患儿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补充足够的水分,多摄入清淡、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退热后换成半流质食物。

1.3评价标准

①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心理状态,标准分界值为50分,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69分;②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填写,分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项。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儿护理后的SAS评分为(41.47±3.30)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心衰纠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气道较为狭窄,祛痰能力弱,导致体内动脉血压分压降低,氧饱和度降低,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4]。许韦红[5]研究指出,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治疗肺炎,给予吸氧、卧床休息、强心剂、利尿剂等综合治疗,为患儿提供安静的环境,保持病房温度、湿度适宜,帮助患儿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可有效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马雁等[6]研究结果表明,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儿的精神状态、体温、呼吸频率、啼哭等情况,耐心安慰患儿,帮助减轻患儿的疼痛和紧张感,保持呼吸道通畅,督促患儿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帮助患儿更好地进行治疗和护理[7]。因此本研究中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全面护理干预,旨在对比全面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在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表明:护理后,研究组患儿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心衰纠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为97.7%,高于对照组(P<0.05),同颜振兰等[8]研究结果一致,证明了全面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效果满意,可有效缩短病程,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静.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优质护理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1(2):40-41.

[2]杨丽,商克勇,张艳芹,等.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心衰的疗效评价[J].河北医药,2015,37(12):1904-1906.

[3]沙影丽,孙晓平,李萍.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36例临床护理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5,28(6):267-268.

[4]左婕.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CRT-D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J].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1(2):64-65.

[5]许韦红.36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1(20):163-163.

[6]马雁,李克蓉,周锦妍,等.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心力衰竭诊治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2):52-53.

[7]钱海兰,王君俏,缪爱凤,等.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水平及其照顾者疾病管理行为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5):447-450.

[8]颜振兰.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1):1232-1234.

论文作者:漆小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9

标签:;  ;  ;  ;  ;  ;  ;  ;  

全面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在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中的效果研究论文_漆小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