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0例)和采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20例),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深静脉置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综合护理;临床应用;效果对比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8-0225-02
深静脉置管常用于重症患者和肿瘤化疗患者,它能够保证患者及时用药,也可以较为方面的了解患者的心脏、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帮助。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深静脉置管的质量,需要对患者进行更加有效地护理[1]。本文以我院近期收治的深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别给予了他们不同的护理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了4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8.5±2.7)岁,其中锁骨下静脉5例,颈内静脉3例,股静脉2例,肺癌3例,血液病2例,乳腺癌2例,心肌梗死2例,肾功能不全1例。对照组患者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48.2±3.1)岁,其中锁骨下静脉6例,颈内静脉4例,股静脉1例,肺癌2例,血液病2例,乳腺癌2例,心肌梗死2例,肾功能不全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状况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指导、置管护理等内容。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穿刺护理、并发症护理等内容。
(1)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对自身疾病和置管过程缺乏完整的认知,很容易产生紧张或者恐惧的情绪,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依从性不高。这种情况是非常正常的,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帮助其掌握置管的相关内容,树立治疗的信心。心理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从实际出发,善于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对其进行开导和讲解,促进置管的顺利进行。
(2)健康教育 首先,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明确导管护理的注意事项,帮助其树立卫生意识,防止细菌感染。其次,护理人员应加强日常观察,保持导管部位的干净、整洁,尤其是患者洗澡时,一定不能用水直接冲洗插管部位,要保持敷料的干燥程度,避免产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最后,患者置管后,尽量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避免导管脱落或者是折损[2],在日常生活中应穿宽松的衣服,加强对导管的保护意识,延长导管的置留时间。
(3)穿刺部位护理 患者应按照要求,定时对患者的导管进行检查,判断导管的可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穿刺部位护理时,应该注意消毒,使用碘伏对穿刺点进行螺旋式消毒,擦拭次数要在5次以上。贴膜时,应该使将穿刺部位充分暴漏出来,按照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的顺序,轻轻抚平并按压,防止气泡残留。患者应加强对患者的日常性观察,每日更换1次敷贴,若发现敷贴松动、污染或者水分过多,应立即进行更换,避免产生细菌感染情况。
(4)并发症护理 深静脉置管常见的并发症有空气栓塞、血气胸、血肿、导管堵塞、导管折断、心包填塞等,护理人员应注意以上情况,加强并发症护理。深静脉置管完成后,应使用胶布进行固定,选择合适的固定点,避开关节处,防止导管脱落或者变形。更换敷贴时,应该注意动作轻柔,按照规定的方法粘贴敷贴,注意不要出现气泡。另外,护理人员应及时完善相关资料,认真观察患者导管的置留情况,主动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变换体位或者进行其他动作时,应该注意动作的幅度。
(5)导管护理 输液完成后,护理人员应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避免脂肪或者其他物质附着在导管上。每日输液结束后,可以使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防止细菌残留,影响第二天输液。若患者需要长期置留导管,但是近期使用不频繁时,护理人员应同样注意清洁导管,每日3次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3],并对其进行常规封管。另外,注意观察,若发现导管堵塞,应立即进行处理,防止出现其他并发症。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使用SPSS 19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得到的计数资料使用χ2进行相关检验,当P<0.05时,所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置管成功率
观察组患者中,一次置管成功者18例,其中2例患者因体质原因需进行二次置管,置管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中,一次置管成功者11例,9例患者需进行二次置管,其中4例患者二次置管未成功,置管成功率为80%(16/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空气栓塞情况,重新置管后恢复正常,并发症发生率为5%(1/20)。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空气栓塞,2例血气胸,2例导管折断,并发症发生率为35%(7/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深静脉置管通常用于抢救重症患者、大手术患者及肿瘤化疗患者,它能够对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检测和各种引流,在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心脏临时起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置管方法相对简单,包括常规备皮、消毒、静脉穿刺、置入导管、缝合等程序,但是也容易出现操作失误、细菌感染情况,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需要在患者置管前后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保证置管过程顺利进行,最大限度的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综合护理是一项较为先进的临床护理方式,和常规护理方法相比,它涉及到的内容较多,护理范围广,能够帮助患者减少心理上的压力,掌握与深静脉置管有关的理论知识,获得治疗依从感,树立其康复的信心,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置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应该遵从相关要求,树立高度的责任心,细心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帮助患者减轻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本次研究中,采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置管成功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5%,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优越性十分明显。综上所述,对深静脉置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春蕊.深静脉置管应用于脑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06(11):227-228.
[2]袁咏梅,宋文新.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04(22):147.
[3]刘旭丽.大面积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5,32(06):4596-4597.
[4]刘电波.深静脉置管应用于脑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4(05):43-44.
论文作者:雷燕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导管论文; 并发症论文; 统计学论文; 方法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