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_李荣菊

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_李荣菊

李荣菊 平昌县五木小学 6364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加深,我国的教育活动已经由传统的知识教育逐渐向着素质教育所转变,因此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对于自身的教学定位进行全面的转变,由传统的教学主体定位逐渐向着引导者定位进行转变,同时在小学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学科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语文教学学科来说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问题,所以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排斥问题,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定位的改变,以此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5-238-01

引言: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学理念的全面改变,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整体定位同样需要进行全面的改变和提高,而对于教师来说,全面改变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定位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帮助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通过改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定位,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全面的提高作用,同时帮助学生培养其综合素质也有着全面的提高。

1首先,变“考官”为“导演”——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中加以指导

1.1导好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学科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因而阅读思考是语文导学案的特色。应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大量阅读能力的训练,着眼于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可以设计一系列可读性强、有教育意义、甚至是当下热门话题类的文章,不断从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念。导学案的设计可以分为“我的探索”“我的发现”“我的理解”“我的研究”等板块。体现出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点,使核心素养要求真正落地。

1.2导好不同学习阶段的自主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有阶段性的,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开学初期,导学案的内容主要是指导学生对将要进行的学习内容做大致了解。明确整本教材的篇章设计与安排,了解知识的整体联系,对接下来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学期中途,导学案的内容除了回顾前半段所学,对知识做到“段段清”之外,还要充分预习下半学期的学习重难点,了解每一个单元导读所指出的学习任务,做到心中有数。

2变“运输工”为“观众”——在学生交流展示环节中加以欣赏

2.1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欣赏者

小组合作学习突显了当下小语课堂的特色,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一桶水和一碗水之间的关系,教师已由知识的传递者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引路人。课堂已不再是老师主讲的场所,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合作探究学习的乐园。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转变观念,实现从传统课堂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真正成为激励和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2.2成为学生汇报展示的欣赏者

教师随着课堂教学环节的推进,要融入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汇报展示环节的良好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学习小组之中,全面了解其探究的情况,欣赏其独到的见解、鼓励其不拘一格地大胆创新。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研究问题,分享学习的乐趣,成为学生汇报展示环节的欣赏者。建立起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伙伴型关系,这样既有利于教师掌握学情,又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和沟通。

3成为“评审”,充分发挥点拨的作用。

3.1把握好点拨的时机性

有效的点拨往往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原本陷入僵局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这样既能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又能帮学生尝到思考的乐趣,享受到创造的快乐。但点拨的时机很重要:解决重难点问题时,教师适当精讲,深入浅出地分析,生动形象地对比,可以帮学生真正解决困惑;学生学习偏离主题时,教师适当点拨,可以帮助学生回到主题;归纳总结知识时,教师进行方法或方向上的点拨,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2把握好点拨的针对性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呼唤学生学习的点拨者,在学生“愤”和“悱”时迅速化解,帮助学生化难为易、解开疙瘩。所以,语文教师的点拨应根据学生在自学及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围绕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展开。如重难点、易混点的解决,学习方法的归纳,文章写作特点的感悟等进行点拨,不必面面俱到。

3.3把握好点拨的启发性

只有教师的点拨具有启发性,才能洞悉到学生思维的发展方向,才能动态把握好课堂资源,才能培养好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点拨时,语言必须简洁精炼、形象生动,给学生留有消化的空间;要求教师在点拨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凡是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应让学生自主解决;要求教师在点拨时,对学生提出的有独特见解的观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教师的点拨才具有启发性。

4总结: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也是课堂的引领者,我们要提升语文课堂效率,必须转变好角色,让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文研读的技巧[J].任丽萍.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年08期.

[2]探究问题研究方法[J].张杨.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年08期.

论文作者:李荣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5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_李荣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