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财政投入和资助财务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财政投入论文,财务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政府拨款、宏观引导、自由申请、民主评审”为主要特征的科学基金制是发达国家资助基础研究最有效的途径之一。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主、各行业和地方科学基金为辅的科学基金体系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而诞生的科学基金制,经过十多年的成功实践,已初步建立包括咨询、决策、执行、监督四个系统相协调的管理体系,形成了平等竞争、科学民主、鼓励创新三个机制,发挥了导向、稳定、激励三种功能,在资助项目、培养人才、稳定基础研究队伍、提高研究水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营造了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良好环境,成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1)
基础研究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石之一。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加以总结,不断探讨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改革管理模式,将有助于基础研究资源的优化配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投入强度
近年来我国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由1991年的160.64亿增加到1995年的301.88亿元,基本保持在支出的4%-5%之间。研究与发展(R&D)经费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由1991年的142.3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286.03亿元,但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却逐年下降,由1991年的0.70%下降到1995年的0.49%,略高于发展中国家0.45%水平,但比发达国家的水平低得多。我国基础研究经费近年虽有较大增长,由1990年的9.2亿元增长到1995年的17.5亿元,基本保持在研究与发展经费的6%的水平(2)(3),但是比例明显偏低。
国际上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德国为2.6%(1992年),美国为2.8%(1990年),日本为3%(1990年),韩国为1.9%(1987年),印度为1.9%(1986年)。发达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一般占R&D的15%-20%,有的高达30%左右,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大约占10%-15%。借鉴国外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经验,应当尽快改变我国研究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和基础性研究经费占研究与发展经费的比例明显偏低的局面。(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成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基础性研究经费中应保持较高的比例,以不低于基础研究经费的30%为宜(1995年已占基础研究经费的29.2%)。为此,国家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大幅度地增加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投入,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达到合理的水平。应该看到,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与合理的期望值还有较大距离。完全依靠国家在财政上的投入,短期内满足科学界对基金的要求是不太现实的。为此,我们要积极地多做工作,在争取政府大幅度增加自然科学基金的基础上,争取全社会、多方位加大对科学基金的投入,逐步形成多渠道筹集科学基金的新格局。要使企业通过合作支持或赞助的方式,增加对科学基金的投入,同时也鼓励国内外爱国人士提供捐赠。只有这样,才能为基础研究发展和提高研究水平提供必要的、稳定的经费保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与其它科技计划的协调与配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为国家重要科技计划和重大需求发挥了孕育源头和提供储备的作用。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对推进我国基础性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证。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计划即攀登计划,属国家指令性计划,是体现国家目标对基础性研究的指导作用和国家加强基础性研究工作的重大举措。攀登计划选择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的基础性研究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攀登计划等着重体现国家目标,针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开展基础性研究,其内容更着重于应用基础研究。为了强化基础研究,国家在“九五”期间启动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即973计划,支持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和材料六个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工作,为推动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证。(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攀登计划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等的源泉和基础,攀登计划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等是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结晶和升华,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发现和选择有重大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的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攀登计划和其它科技计划。搞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其他基础性研究计划的协调与配合,是发挥国家财政对基础研究投入的效果和完成国家预定目标的前提,以此来共同推进我国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分为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三个层次,虽然在项目资助强度上还存在明显差别,但与国家的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的目标是有区别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是由科学界根据科学家的判断(比较多的是对科学本身发展的追求)为目标的依据。从基础研究发展总体关系上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攀登计划项目是互相促进的和互补的。从基金资助的内部格局来看,一方面要保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目前三个层次资助的格局,搞好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另一方面要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其他科技计划等共同形成一个方向一致、各有侧重、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体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指南》体现国家目标,引导基础研究方向,以自由选题和自由申请为其主要特征,更加着重于基础研究,逐渐将目前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3:7的比例转变为5:5。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强度
“八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平均资助强度约为每项300万元,重点项目约为60万元,面上项目资助强度1998年达到每项12.3万元。虽然资助强度在不断增加,但由于各科研单位事业费不足,从审计、检查结果看,科技人员的劳务费大部分仍出自项目经费,并从项目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加上物价上涨等因素,使得本来有限的资金用于科研方面的经费越来越少。“八五”期间(面上项目以1995年计)按人均计算的资助强度见下表(5)。
根据1996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资料分析,中国科学院1995年科研业务费88402.7万元,当年从事课题活动人员29836人,人均2.96万元。可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个层次项目人均资助强度都是非常低的。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提高资助强度已成为当务之急。要使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可比的投资强度,这是使我国在一些领域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条件。
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强度,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是争取国家财政对基金拨款的增加,包括争取社会各界的投入;第二方面是控制资助规模,坚持目前“控制规模,提高强度,拉开档次,鼓励创新”的资助政策;第三方面是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精干研究队伍。以满足基础研究正常开展工作所需的必要的经费保障。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中的人工成本
为了稳定和建设一支思想活跃、富于创新的基础研究队伍,促进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对现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的开支结构应予以必要的调整和改革,增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中的人工成本开支项目,适当提高基础研究人员的待遇,促进基础研究队伍的稳定、结构优化和研究效率的提高。
事实上人工成本是基金项目成本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研究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在项目的全成本中人工成本应占较大的比重,也就是说智力劳动是要有成本的,不承认人工成本或不承认人工成本的重要性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智力因素将成为决定科技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人才的价值也将进一步提高,这种趋势符合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
目前,基础研究的承担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成本的意识和概念已经深入到基层的管理中。近几年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检查结果表明,受资助单位普遍存在超提管理费的问题,而且多属人员劳务酬金。虽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财务管理办法中没有专门的人员费用的规定,但事实上,随着科研单位普遍开始实行全成本核算制度,项目经费中的一部分实际上已用于人员成本,财务管理办法已被不同程度地突破。另外加之物价上涨等因素,实际用于研究的费用已很难维持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从而削弱了本来强度就不高的基金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益,严重影响了科研工作的效率。对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调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经费的支出结构,尽快修改现行的基金财务管理办法。
标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 基金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