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性学习策略研究_研究性学习论文

地理研究性学习策略研究_研究性学习论文

浅谈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研究性学习论文,地理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选题过程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对地理研究性问题的选择是进行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帮助学生确定地理研究性课题的过程中由近及远、由易渐难做了以下三步工作:

第一步:结合课堂教学选题

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地理课堂教学过程的延续和提高,其开展需要依托地理课程这一载体。因此,课题的选择首推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所提供的研究性课题的参考题目。这些课题一方面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容易深化和开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把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步:结合本地情况选题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本地资源特点出发,与学生一起提出适当的、可供选择的研究课题。这有利于学生养成浓厚的乡情,保持较强的探索兴趣和创造欲望。义乌市廿三里有丰富的乡土素材,这是就近取材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绝好题材。如:从交通区位角度分析探讨小百货市场的搬迁,考察花溪林木公园的地质、地貌,调查旅客的人流量。

第三步:结合时事热点选题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当今世界,风云变幻。西部大开发、中国加入WTO、以巴冲突、印巴问题、围剿阿富汗恐怖组织、全球性环境问题等等,每件事都牵动着在校学子的神经。这些事件的发生原因何在?人文?自然?霸权?让学生去研究吧。问老师、泡图书馆、查历史资料、探民情人心,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形成教、学、用互相结合、互相促进的良性教学模式。

二、问题的探究——实施过程

实施研究阶段是研究性学习的最主要阶段,通过分组协作、学校支持、社会参与来展开科学假设、资料搜集、研究验证、得出结论。

1.分组协作

专题型研究性学习的组织方式是课题小组的学习。在由近及远确定了可行性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后,以提出专题的同学为组长,按照大家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招募组合成立课题组。在组内,人不分大小、地不分南北,人尽其力。既有合理的分工,又有互相的支持和帮助,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2.学校支持

研究性学习不同于学校的正常教学,绝大部分研究性学习过程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为使研究性学习顺利进行,学生需要自主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自愿地走出课堂,积极地开展开放性探究活动,大胆地去设计方案、搜集素材、分析资料、得出结论、交流成果。在学校的支持下,延长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允许同学自由进出查资料;在必要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外出考察或调查访问、寻找资料。

3.社会支持

研究性学习的成功进行,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一方面,在许多人的眼里,只有课堂教学才是真正的教学,研究性学习这种靠课外时间去完成的学习活动,不是真正的教学,家长往往会反对;另一方面,学生许多资料的查找都是通过父母亲的渠道得来的。让父母一起来参与研究性学习、完成课题的探究,可以大大激发同学们的乐趣和家长参与学校学生管理的积极性。

让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更融洽,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完成。

三、问题的解决——评价过程

地理研究性学习教学的评价应具有地理学科的特色,评价内容既要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让学生独立解题、自由交流;又要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地理道德观念、地理环境意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过程分为形成解释、反馈改进、评价交流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形成解释

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目的是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将调查研究、观察实验、搜寻资料的结果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超越原有知识和当前的研究成果,根据地理知识的逻辑和推理关系,形成对地理研究型问题进行合理解释的新认识。在此阶段,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对课题的结论进行检验、评价、反馈、论证,最后完成书面的理论性的论述。

第二阶段:反馈改进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通过大家齐心协力完成的论述并不一定很完善,无论是论点论据还是用词造句都可能会很稚嫩,所以需要反馈、修改,以求完善。但在这一过程中,要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自信和学习热情,要尊重学生,营造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发现。爱护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好奇心、求知欲。重视健全情感、意志、动机、信念等人格方面的发展,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胜不骄、败不馁的科研精神奠定基础。

第三阶段:评价交流

学生交流和验证他们提出的解释是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再现。在相互交流、评价、验证自己的研究成果时,学生通过陈述、展示、答辩等环节,实践能力可以进一步得到提高,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质疑能力、应变能力等也能得到锻炼。这不仅给学生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也是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各方面才华的机会。

研究性学习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宽松的、民主的学习氛围。为学习者、指导者个性特长和才能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为新时代、新形势下地理创新教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以学生为主体的角色定位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学生独立和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

标签:;  ;  ;  ;  

地理研究性学习策略研究_研究性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