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中的有效积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学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语文学习绝对是一种“累积的学习”,如加涅听说“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博学于文”“积渐成学”是中国语文学习的经验总结。
一个人语文素养的形成有赖于丰厚的语言积累,同时伴随着语感领悟,二者在不断碰撞、交会中将语感积淀于心,形成语文素质。
现代教学研究认为,语言学习不适用于“举一反三”的原理,而主要是一种“举三反一”。语言形式的见多识广和储备丰厚,才更容易理解、感悟所面对的新语言,更能用语言表现一种特定的事物与情景。
无论促使学生感悟、语感生成,还是面对真实的情景需要语文能力应对,都必须以大量阅读积累为基础与前提,所谓“词源笔下三千牍,武库胸中十万兵”,才能使语文学习者读书时“感慨万瑞,触景生情”,说话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写作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二
积累是基础,感悟是中介,生成语感是指归。中国古代对语文学习强调积累但亦同时阐明需有“悟”而自“得”。朱熹说:“看文字,且自用功夫……久之自得,盖蓄积多者,忽然爆开,便自然通。”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其“爆开”“通”“见”“作”“吟”都是一种悟。如若不悟,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倘只读书,便成了书橱。仓储累积,死水一潭,有何用处?
中国传统的书院式教学法,其成功之处在于让学生大量积累语言感性材料,成本成批地背诵经典诗文,注重对语言文字整体感受,以利感悟,形成语感。正是这样的教学法造就了大量的功底深厚、成就丰硕的文学大家。如鲁迅这样的大家是“妙悟”了,一般聪颖之人也能领悟,但是大量学习者是不能悟的,懵懵如书橱,这正是书院式教学法的弊端。
对传统的书院式教学法进行扬弃,增强教师引导、点拨等引领作用,通过采用对话式教学,让学生相互间将感悟交流、共享等,在“视界融合,思想碰撞”中生成,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悟率,促进全体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
语文学习虽然具有一般心智学习的“累积而成”的规律,但同时它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如果说理科学习的“累积”是“砌砖成墙”,那么说语文学习是“垒沙成塔”。这个道理被中国古代学者反复论述,如荀子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南北朝刘昼说,语文学习“不可以一读能也,故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
问题是“垒沙成塔”如何“垒”,才不至于使“沙”(或“土”)散落一地,才不至于使垒起的“山”(或“塔”)经不起风吹雨打而坍塌或“水土”流失?同时,也不会使积土死结而失去生命活力?就是如何使大量的阅读成为有效积累,使积累真正丰富学生的积淀(成“塔”),使所积累的内容富有生命活力地存储,随时可用亦能生长新的语文成果?
在笔者看来,在强调语文阅读积累的今天,关注积累的过程和结果,使阅读积累力求有效,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而其中,让阅读积累在浸润情感中嵌入,可以极大地增加积累的有效度。
四
有效阅读积累强调阅读还原和自主再创,读文见“象”(景象、图像),再努力将“象”活化,如影像在脑中播放。与此同时,影像牵动读者的情绪、情感,让语言变成流动的画面而进入心智。“活”起来的语言才可能成为自己的东西而浸入生命。
活化语言是读懂文本的基础与标志之一。研究表明,汉语文的学习比起其他拼音文字的语言学习更多需要的是“象思维”,“象以筑境”“象以扬神”“象以尽意”,阅读中过多的理性思辨而忽略了语言本身的“象”的还原与再创,最多有利于获得抽象的文本“意义”,而不利于语言本身的积累而生成语文素养。
从语感生成的内部心理机制上看,包括语像感、语意感、语情感的生成。语像感是基础和载体,语意感是内核,语情感是“象”与“义”的粘合剂。阅读教学中,学生在自主阅读和教师引导下,建构起语像感,“内心视像”活现于脑,同时情与意也相伴语像而生,语言形式本身就很容易映留、嵌入学生的原有语文仓储,从而丰富语言积淀。
五
经典作品、精妙语言要真正被读者积淀于心,内化成他自己的语言,还要经历一个语言进入心智结构时的情感浸养、滋润过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流过的时候,知识才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主义主张的建构性学习认为,知识被学习者真正建构就像吃饭一样,吃下的食物需要充分与各种消化液粘合,才能真正被消化吸收,而知识也必须经过与学习者的情绪、情感交融、浸润、糅合,并与他原有的经验 (含知识及知识背景)搭建起实质性的联系,知识才会变成他自己的生命元素。
要实现所阅读的内容真正变成读者自己的东两并积淀下来,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在阅读时将作品或语言与他自己的情绪、情感交融、浸润、糅合。在这里,实质性的举措就是通过情景创设、活动(游戏)展开和启发、引导、点拨等,唤醒学生的情绪、情感,让他带着自己的真切之感对所读的作品或语言,进行感觉、体验并理解、领悟,这一过程就如同通过津津有味的咀嚼和正常健康的胃蠕动,从而分泌小大量消化液与食物进行充分的融合以助食物的真正消化吸收。
六
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如何发挥例子的作用?很多教师是没有完全把握好的,常常在教学引导学生对经典作品和精美语言文字进行理解与感悟,就认为是达到了教学的主要目的。其实,以理解与感悟为过程和手段,将语言文字积淀于心化为学生的生命元素,促进语感生成和提高语文素养,才算是达成了教学的实质性目标。所以,优秀语文教师是很注重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或在此基础上,将“语言文字”本身“化为己有”的。于是,课中或课后都会给学生提示诵记要求或明确提出背诵、积累任务的。这样明晰化或固化,比起自然而然,积累的效果要显著得多。
但是,浸润感情的积累不同于强记 (或死记硬背)。虽然强记也是积累的一种方式,但如果积累多数或主要是靠强记,那会使学习负担加重,使所记容易遗忘,所“存储”会只是僵死的知识而不是“活性生命元素”。我们也常说,小学生学语文,可以在他机械识记最佳的阶段,先让他大量积累,然后在以后的学习中或随年龄增长的生活历练中逐步感悟。但这个“感悟”很关键,是将他曾经的积累,“唤醒” “激活” “反刍”,增强其“活性”,否则,那积累便多会“遗失” “流失”或“僵死”地存放在“库存”里。
浸润感情的积累还要注重将所记“嵌入”原认知结构,进行有效“仓储”即真正建构。这“嵌入”好比将新一层水泥糊在旧水泥地上,这新一层水泥首先要和成粘稠状 (相当于知识浸润感情),干燥的不行;仅此仍不够,原地面还得凿成凹凸不平状和洒上水(相当于旧经验或原认知的激活),使新旧混凝土能粘合上。而这“仓储”好比往电脑里存一文档,随便乱堆乱放,要用时往往找不到,费时耗力;如果在电脑上各种资料(文档)存放得非常有条理,新放入的文档也恰当地放在应该存放的位置,这样随用随取,方便快捷。一段时间的归类复习,知识梳理,就好比电脑的磁盘碎片整理。这就是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