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人民币走出效应引观银行改革——访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谭雅玲(论文文献综述)
孙丹[1](2017)在《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布局研究》文中认为在近几年人民币国际化迅速推进的热潮中,关于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研究一直落后于政府对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实践推进。业界的研究仅限于部分银行的离岸银行业务和人民币清算行试点;学界的研究则停留在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其他改革顺序的争辩以及政策呼吁的层面,对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所面临的具体理论依据和可实现的战略目标缺乏深入的论述,并过于关注离岸市场的风险,甚至出现了是否要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争论。同时,除了对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有深入研究之外,并没有较完整的框架将对潜在的人民币离岸市场进行战略布局,具体规划路径也没有落地。货币依赖理论为这一研究困局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全球经济高度金融化的21世纪,国家利益形态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金融化趋向,金融与货币体系的运行与变化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对一国货币离岸市场的讨论无法脱离该货币国际化的背景,而货币的内在经济属性不太可能足以保证其广泛的国际使用,政治因素对其有重大影响,货币的国际化必然是一个政治经济问题而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离岸金融市场即使在形成初期是经济内生性的,也会在中后期随着规模的扩大,逐渐与货币国际化的国家战略相关联,受到母国与目标国政治经济互动的影响,从而具有政治属性,体现为母国主动培育货币依赖的过程。笔者尝试从当代金融资本全球化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离岸金融市场如何培育货币依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为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支点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在当前美元本位制下,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从中长期来看,即是要通过金融资本全球化的途径,逐步培育欧亚大陆对人民币的货币依赖,从而脱离美元霸权。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中短期内,中国资本管制的放开程度及速度,以及汇率制度的调整,都面临诸多现实障碍,导致私人部门的计价(定价)职能和金融资产投资职能难以获得推进。在以美元为枢纽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通过形成以人民币资产为交易标的国际资本市场,即人民币离岸市场,从培育人民币的贸易计价职能过渡到培育金融计价职能,是培育对人民币依赖的关键。作为后发国家,人民币离岸市场更多地体现出政府主导的外生推动性而非市场内生性。因此,如何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战略支点国以构建战略布局,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挥作用的关键。在货币依赖理论看来,人民币离岸市场必然表现出相互依赖性的特征;同时,在金融资本全球化时期,按照地理分布进行金融合作的现实意义已逐步弱化,人民币离岸市场更可能地表现为金融体系的层级性。另外,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离岸金融市场由于税收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空前的抵制情绪以及更严厉的监管措施,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布局势必需要"非簿记性"。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战略支点选择是否具有科学性、尤其是是否具有可持续性,需要依据定量的、整体的评价指标。当前对于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布局的研究,大都属于定性讨论,缺乏量化研究,难以对政府和市场的实际活动提供指导。在上述三大特征的约束条件下,可以通过公开数据,对相关政治经济约束进行赋值,并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潜在的战略支点国家(地区)进行评估排序,编制成指数,即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支点指数(ROMSSI),使对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支点的讨论更具可操作性。首先,通过设置战略支点国自身的战略资源、政府独立性、国家金融力量等12个变量,以及战略支点国与中国的政治外交关系、货币金融关系等4个变量,共计16个变量反映相互依赖性。2015年的数据结果表明,英国是全球目前最具政治经济优势的离岸人民币东道国,当之无愧领衔欧洲地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需要根据英国退欧的谈判进程对欧洲地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轮辐模型有所修正,适时提高德国的战略地位,将中德之间的金融合作提上日程,建立英国、德国双中心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布局。其次,进一步考虑金融层级性对ROMSSI的影响,利用伦敦金融城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并设定包含中国与各国的双边贸易额及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情况等在内的"中国经济因素"这一子指标体系完善ROMSSI的编制。2015年的数据结果表明,中国香港从26位跃至第1位,新加坡排名也从24位跃升至第7位,说明两者在相互依赖性方面的可靠性明显弱于金融层级性。而亚洲地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战略作用,是向东南亚和中西亚输出人民币的金融服务功能,应将重点放在吸引这些国家(地区)的企业和政府进行人民币融资和发行人民币债券上,为其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投融资工具和金融服务,逐步实现人民币在亚洲地区的定价。从人民币离岸市场建立金融计价功能的目标来看,亚洲地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政策核心更应该向新加坡倾斜。在全球化进程面临巨大不确定性以及中国对外战略的调整下,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布局能与"一带一路"战略很好地契合。在人民币离岸市场上,中国金融机构是人民币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战略支点国设立分支机构并打造人民币金融产品链,是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布局的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跨国金融集团,构建"政治—金融联合体",有助于进一步培育对人民币的依赖。同时,改善港澳地区的跨境支付清算机制、加快境内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也是重要的应对之策。
王慧[2](2014)在《“后危机时代”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研究》文中指出诚如巴杰特所说,关于恐慌和过热的文献不计其数,已然超出了人们的心智所及。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经五年多过去了。人们也不再表现出恐慌。学术界和其他各界人士一样,开始了后危机时代的反思与行动,以发现如亚当·斯密所论及的:在公共生活的不幸中捡寻、卫护自己的幸运之地。反思既存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从现实判断其前行的方向正是其中的关键性议题。事实上,这一议题的核心问题意识在十七年前就被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所概括:作为最强有力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在国际公共品的领导地位是否已经衰落?金德尔伯格是基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而提出这一问题的。当时,绝大多数人没有像金德尔伯格那样鲜明地将亚洲问题与美元命运结合起来。但是,现在不同了。2008年以来的后危机时期,多数人们将美元命运与亚洲问题结合起来思考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就反思而言,人们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三种对立性思维当上:(1)一元论与多元论;(2)主权货币论与超主权货币论;(3)替代论。就政府与市场、权力与财富的关系来看,三种思维都指向了美国霸权的建构与维系问题。正如世界经济者之一——韦伯所言,权力是让其拥有者迫使他人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一种能力。国际货币体系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牙买加协议,从牙买加协议到华盛顿广场协议的历程表明,美元霸权体制是美国维护世界霸权的一种工具,绝非一种公共产品。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了,但是美元霸权地位并未丧失。这种地位主要体现为美元作为交易中最重要的媒介、作为计价单位的话语主导者、作为价值储存的关键手段等地位尚且比较稳固。尽管如此,不能不看到,后危机时代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使得人们对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变革产生了复杂的种种预期。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包括:(1)在理论方面,人们对新自由主义、金融监管理论进行了反思。(2)在实践方面,为了促进创新和就业,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在美国得到重新肯定,这必然要反映到国际市场的争夺上来。这样,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与国际贸易中的区域一体化等问题紧密相关。与此同时,由于实力上升,新兴经济体对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提出了挑战。除了新兴经济体,欧元区国家也因为自身的动荡,也提出了相同诉求。不过,虽然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稳定性下降了,但是由于国际政治格局尚具有滞后性,未能充分反映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由于美元自身所拥有的网络外部性,由于挑战国之间的利益诉求差异导致的内部矛盾等因素的存在,美元的霸权地位暂时不会受到全面冲击。然而,美元霸权地位的暂时稳固并不意味着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变革的停滞。恰好相反,迈耶所提出的“美元的命运就是美国的命运”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来自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当前国际储备货币的内生缺陷、中心-外围结构的动态性、国际力量对比改变的明晰性等都表明美元霸权体制正遭到巨大挑战。为了获得霸权外溢效应、获得铸币利润等利益驱动,美国必然会采取种种措施来应对这种挑战。在解释美国应对挑战的战略选择的诸理论范式当中,金德尔伯格、吉尔平、基欧汉等人所持的霸权稳定论是一种颇具影响力的视角。他们认为,霸权是一种公共产品,有利于为全球提供稳定。他们深知,美元霸权衰落是可以预知的。为此,最具有现实主义的选择是尽可能争取美元霸权的持续性和长期性。总体来看,霸权稳定论带有很强的知识整合特征,充分把握了金融-贸易的一体化特征,并将其放置在国家强权维系这一目的论之下来分析,具有浓厚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情势相结合的色彩。从霸权稳定论来看,作为一个“一体两翼”国家或者说蝶形地缘国家,即以美洲为主体,以太平洋、大西洋为两翼,美国在后危机时代的博弈策略是非常明晰的。这种策略集中体现为:(1)充分运用QE政策,注入流动性,扩大美元流通总量,将危机转嫁到本土以外。(2)在继续削弱大西洋对手——欧元的基础上,集中资源在亚太布局金融-贸易一体化战略。这一博弈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案是着力推动旨在维系亚太主导权的TPP战略,这一战略的本质是绑住日元,打击人民币,削弱中日核心竞争力,重塑迈克尔·波特所说的美国国家竞争优势。上述策略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历史制度主义倾向。早在布雷顿体系建立之时,美国就集中资源,以金融-贸易一体化为主线,以布雷顿体制、关贸总协定为载体,建构全球霸权。美国在亚太的布局本身就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人民币已经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议题中的关键问题。至少,人民币已经成为多元博弈力量中的重要一环。客观而言,人民币作为多元力量的一支,尚有大量内生性缺陷。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策略只能选择波兰尼所说的嵌入性,即中国在承认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结构的前提下,采取嵌入性策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嵌入不是保守。嵌入的目标在于扩展,尽管这一进程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事求是地来看,人民币已经具备了嵌入性扩展的基础,如跨境结算业务大幅度上升。同时,人民币在嵌入过程中,选择了从外围逐步转入中心,甚至包围中心的策略。这一策略的基本路子就是通过互换协议来扩大人民币的国际流通总量。人民币国际化策略还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是超主权货币。20世纪是超主权货币获得本质性飞跃的世界,欧元启动、SDR机制的完善皆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在这方面,中国已经到了将人民币加入SDR机制作为战略选择并予以实现的时候了。要而言之,通过嵌入性扩展和加入SDR等策略,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增强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公平性和稳定性。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体系是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也是改革的理想目标。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是旷日持久的,绝非一日之功。从短期来看,国际社会要增强对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监督和约束,强化区域金融合作,增进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从中期来看,形成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从长期来看,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是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理想目标。
范辰[3](2014)在《基于数据包络法的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作为金融行业的支柱性产业,毫无疑问银行业的快速发展是推动金融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对商业银行来说,效率是一个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通过对银行效率的研究,能反映出该金融机构的整体经营状况、资源利用的情况以及银行的竞争能力,并为银行相关决策者提供在制定和改进银行效率策略方面的帮助,实现银行资源优化配置,防范相应的风险,同时可以更好的引导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我国银行进行经营绩效的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首先了解了我国银行效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并对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选取2000-2010年之间以14家我国商业银行为样本,构造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DEA模型作为研究手段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效率进行测度。并采用以将储蓄存款作为中间变量的网络DEA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动态效率分析,并且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每一指标的权重重新设定范围。既克服了传统的DEA方法在测度银行效率时难以决策将存款储蓄作为投入或是产出的困惑,又对权重进行约束,可以体现出决策者的侧重点。通过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的相互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相验证,在实证分析的结果上分析我国各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和变化趋势,进而对各银行经营状况进行评价,进一步深入挖掘影响商业银行效率变动的因素。本文最后对课题研究内容做出了必要性总结,并对课题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付丽颖[4](2012)在《中日货币国际化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借助世界经济史中时空结构与逻辑演进的研究方法,从国际金融史时空结构的历时性与共时性角度对中国和日本的货币国际化进行比较。在历时性意义上,战后日元国际化经历了1973-1984年的起步、1985-1989年的官方推进、1990-1998年的收缩以及1999年以后的日元区域化这四个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则包括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边境流通为特点的民间自发阶段和2009年开始的官方推动阶段。中日两国货币国际化的背景与进程,表现出了一种“错时性”。从货币国际化的经济背景与条件看,1997年的中国与1973年的日本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是地缘结构与制度差异造成了两国货币国际化表现与程度的不同。2009年的中国与1985年的日本面临着相似的国际环境与机遇,日元国际化在此阶段的扩张及其在1990年后的收缩警示着我们:货币国际化的路途绝非一帆风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日元国际化与人民币国际化处于共时性范畴。在以美元本位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日元国际化与人民币的国际化存在互动关系,两种货币在亚洲区域内面临着核心与边缘的竞争。实行国际金本位制以来的货币国际化经验,从实践上展示了国际货币发行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理论、货币选择理论、货币替代与区域货币合作理论使得货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在理论分析之后,文章从四个方面对中日两国的货币国际化进行比较:首先,根据国际货币发行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从中日两国的内部经济条件、对外经济关系、国家金融制度特征以及国际金融秩序角度对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的背景进行分析。其次,比较民间自发阶段的中日货币国际化。具体包括:从国际货币职能角度分析日元在贸易结算、储备资产、国际融资等方面的国际化程度;从人民币境外流通、央行货币互换和香港离岸中心角度说明人民币国际化起步阶段的特征;对国际化起步期的日元与人民币进行总结。进而,对中日货币国际化的官方推进阶段进行比较。在分析中日两国推进货币国际化的共同背景——世界经济失衡和美国金融外交基础上,将日元国际化扩张阶段的措施、成效与人民币国际化现状进行比较。其后,对面向东亚区域的中日货币国际化进行比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在国际分工深入发展过程中依旧占据着金融主导地位。美元体制强有力地制约着日元和人民币的国际化。基于日本和中国在东亚地区的经贸基础和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体制的现实,两国货币相继走上区域化道路,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在论文的最后部分,首先总结了日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同时也正视了东亚区域内日元与人民币既有竞争又需合作的现实,最后,基于中国具有的“一国四币”独特优势,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展望并就具体策略提出了建议。
沈希希[5](2011)在《“金砖国家”的合作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砖国家”(BRICS)合作机制目前包括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五个国家。随着国际格局变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正日益受到世界的瞩目,它们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治理产生着不可小觑的影响。从最初“金砖国家”概念的提出到近年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产生、发展便是发展中国家影响力日益增大的证明。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金砖国家”旺盛的发展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速度的放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金砖国家”的效应不仅表现于其在全球经济总量上越来越大的比重,也表现于其在全球治理问题上日益增加的影响。“金砖国家”的合作逐步发展成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金砖国家”机制,目标是在通过合作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变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被动地位,增强国际参与。2011年南非的正式加入,标志着“金砖国家”意愿作为一种长久的合作机制存在下去。另一方面,“金砖国家”的合作存在着特殊性。其成员内部间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历史和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导致“金砖国家”目前还是一种松散的合作形式,其不确定性使“金砖国家”机制的未来发展备受争议。本文对“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基础、特点、未来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在“金砖国家”的合作中,国家能力和国家身份是两个很重要的变量。“金砖国家”机制目前是一种开放、松散的机制,未来需朝着更加正式化的方向发展。
周叶菁[6](2009)在《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研究 ——以人民币汇率问题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国际关系中由来已久的一个现象,金融外交在新时期已经成为了美国对华整体外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金融外交会成为美国对华外交的一个核心部分?究竟应该如何运用合法的制度手段有效应对美国的金融外交?——这就是本论文着力回答的核心问题。具体到本论文选取的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例子,从政策过程的角度出发,人民币汇率问题为什么会被政治化,并成为政策议程的一部分?为什么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展开对华金融外交可以从美国的特殊集团利益诉求变成美国的公共政策?政策过程中的调整又是出于怎样的原因?在政策执行阶段,美国的对华金融外交活动呈现出怎样的形态和特征,为什么?在另一方面,从议题参与者的角度出发,在国际货币领域长期相对沉默的利益集团为什么会积极参与人民币汇率议题?美国国会的部分议员频频抛出人民币汇率的相关议案,但无一成为具有强制力的法律,那么,国会究竟在扮演怎样的角色?行政部门作为政策最终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政策过程中的独立性如何,实现了或正在实现怎样的目标和使命?鉴于人民币汇率议题中的众多参与者,是“议题网络”还是“铁三角”决定了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的形成与走向?对于中国而言,中国究竟应该如何运用合法的制度手段有效应对美国的金融霸权外交?本论文认为,人民币汇率问题之所以会在美国从经济问题走向政治化,并最终成为美国政策议程中的一部分,得益于以制造业集团为主要代表的利益集团在其中所扮演的驱动者和沟通者角色。在考察不同利益集团在金融外交政策过程中的不同角色时,本论文发现,认为“利益集团在美国国际货币政策过程中很难形成集体行动”的传统观点在本文的案例中无法获得足够的证据支持。以贸易/货币划界,认为利益集团在国际货币领域的活跃度和影响力远小于贸易领域——这样的路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行不通的。正是由于制造业和劳工集团在人民币汇率议题上的积极活动、金融利益集团的参与、跨国企业和贸易自由主义的放水,对华金融外交从美国的特殊集团利益变成了美国的公共利益。这种公共利益诉求如何转化为具体政策?本文的研究表明,国会通过积极的立法和监督活动,在客观上充当了金融外交从公共利益诉求转化为具体政策的沟通行为体。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府会“合作性张力”的权力结构以及国会自身的政治结构都限制了社会压力通过国会到达行政部门的作用过程。美国行政部门主张通过金融外交与中方展开接触,劝说人民币升值,在斯诺时期制定了包括高层对话、多边外交以及技术接触在内的具体策略。然而,在保尔森时期,在国会立法和制造业—工会集团更趋强硬的背景下,行政部门的政策却出现了趋于缓和的反向调整。对此,本论文认为,在议题网络中其他行为体的力量不变甚至表现出更加强硬的政策偏好时,华尔街——财政部集合体效应的凸显导致了政策的调整。因此,本论文认为,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形成了覆盖广泛的议题网络,利益集团—国会—行政部门的模式仍然是美国对华金融外交发生的路径。然而,无论是“铁三角”还是“议题网络”都存在逻辑或经验的不足,一个相对可行的框架是:议题网络设置了金融外交的政策边界,利益集团—国会—行政部门三者之间并不稳定的三角仍然是金融外交的决策核心。在外交形式方面,个人外交在金融外交中的作用凸显;金融外交催生了崭新的双边战略经济对话,推动金融外交向机制化发展;高度一体化的国际金融市场决定了多边外交在金融外交中的独特地位。金融外交成为了全球化时代一种崭新的外交形态。在奥巴马时代,人民币汇率很可能继续成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的核心争议,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的进程也必将延续。为此,中国在“大力开展经济金融外交”的政策指引下,必须善于利用美国的制度化渠道,有效缓解风险、化解挑战。中国必须将利益集团作为一个重要变量,积极建立“抵消游说联盟”;中国需大力开发媒体和舆论引导的优势,合理整合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金融外交资源和渠道,形成强大的金融外交合力,以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利益。
胡文峰[7](2009)在《基于改进DEA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文中提出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是近20年以来国际金融界和各国监管当局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对商业银行来说,效率是经营管理的核心,它决定了银行的竞争力。2008年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本质上也与银行的效率紧密相关。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偏低。目前我国已全面开放国内银行业市场,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我国相关部门应把商业银行的效率研究纳入议事日程。本文采用改进的DEA模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效率。首先,根据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法选择投入产出指标来研究我国银行效率,并提出两种验证所选指标合理性的方法;其次,在研究效率时,对超效率DEA模型进行改进:由于产出滞后于投入的客观现实,将滞后效应引入模型,测度我国12家商业银行2001-2005年的效率,并对各银行效率进行排名;再次,考虑到现有DEA模型无法评价动态效率,本文又采用Malmquist指数来研究各银行的动态效率。实证结果表明:四大国有银行效率值之间的差距日趋缩小;国有商业银行效率总体要比股份制商业银行低;我国商业银行Malmquist指数表现为小幅波动中整体上升,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生产有效性在不断提高。最后,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徐樱[8](2004)在《从人民币走出效应引观银行改革——访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谭雅玲》文中认为 2003年11月底,人民银行与香港特区签署了“人民币合作备忘录”,香港地区可以从2004年1月开始试行办理人民币存款、兑换、汇款和银行卡业务,使人民币走出去有了第一步,这对于缓解人民币压力具有积极意义。人民币在香港地区的有限度开放,是内地与香港经济金融融合的体现,充分表明“一国两制”特色经济的整体效应,为拉近内地与香港的合作、复苏和发展香港经济、活跃香港金融市场,以及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一个“平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总结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当前形势与条件下,人民币走向香港,有可能扩大人民币炒作空间。尤其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自由港,在外围国际金融投机氛围较重,汇率波动震荡,特别是
二、从人民币走出效应引观银行改革——访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谭雅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人民币走出效应引观银行改革——访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谭雅玲(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现实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三节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离岸金融市场选择 |
一、基于区位选择理论 |
二、基于税收、监管套利理论 |
第二节 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离岸金融市场布局 |
一、英镑的全球离岸市场体系 |
二、美国对欧洲、亚洲和拉美美元市场的战略需要 |
三、日元国际化战略与日元离岸市场布局 |
第三节 基于人民币国际化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布局研究 |
一、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及布局现状 |
二、人民币离岸市场布局相关研究及其局限性 |
第三章 理论基础:货币依赖及其途径 |
第一节 货币依赖的目标:货币权力 |
一、马克思财富理论中的货币权力 |
二、货币竞争理论中的货币权力 |
三、国家主义理论中的货币权力 |
第二节 货币依赖的学理基础 |
一、相互依存理论 |
二、金融资本全球化理论 |
第三节 货币依赖的条件 |
一、全球经济状况 |
二、母国与目标国间的不对称双边关系 |
三、货币依赖的条件组合及国际经验 |
第四节 货币依赖的有效性 |
一、货币依赖的有效性指标 |
二、通过国债市场传递母国政治经济实力 |
三、通过全球性金融机构确立全球金融基准 |
第五节 离岸金融市场是培育货币依赖的有效途径 |
一、母国通过离岸金融市场克服贸易逆差悖论 |
二、离岸金融市场的利益相关方及其成本-收益分析 |
第四章 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布局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战略意义 |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约束 |
二、人民币离岸市场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步骤 |
三、当前人民币离岸市场面临战略机遇期 |
四、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布局、战略支点及其重要意义 |
第二节 战略布局的影响因素之一: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性质 |
一、人民币离岸市场是外生推动型离岸市场 |
二、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核心是金融而非贸易 |
第三节 战略布局的影响因素之二: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可能特征 |
一、相互依赖性 |
二、金融层级性 |
三、非簿记性 |
第五章 基于相互依赖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支点选择 |
第一节 利用指数研究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支点 |
第二节 基于相互依赖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支点指数编制 |
一、ROMSSI的编制方法及原则 |
二、ROMSSI指标体系设计 |
三、ROMSSI指标对象及数据 |
四、计算过程 |
五、指数结论 |
第三节 指数应用:欧洲地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轮辐模型 |
一、英国的优势及轮辐模型 |
二、英国退欧对轮辐模型的影响 |
第六章 扩展的ROMSSI:基于金融层级性完善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支点选择 |
第一节 以国际金融中心评价指数体现金融层级性 |
第二节 基于金融层级性完善ROMSSI编制 |
一、指标对象及指标体系 |
二、指标数据与计算方法 |
三、指数结论 |
第三节 指数应用:亚洲地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主导 |
一、新加坡对亚洲地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挑战 |
二、香港与新加坡的竞争格局 |
第七章 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布局的推进策略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布局的趋势与挑战 |
一、当前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布局的三大趋势 |
二、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布局面临的挑战:不确定的全球化进程 |
第二节 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布局的推进策略 |
一、深刻理解全球治理的本质 |
二、从两个层面破解中美关系带来的挑战 |
第三节 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布局的政策建议 |
一、促进形成并发展中国跨国金融集团 |
二、改善港澳地区的跨境支付清算机制 |
三、加快建立境内人民币离岸市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发表及出版 |
(2)“后危机时代”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当前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弊端 |
1.2.2 当前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可持续性 |
1.2.3 当前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路径 |
1.3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概述 |
2.1 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内涵 |
2.1.1 国际货币体系的内涵 |
2.1.2 国际储备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 |
2.2 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沿革 |
2.2.1 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 |
2.2.2 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下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 |
2.2.3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 |
2.2.4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 |
2.2.5 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核心关系演变 |
2.3 本章小结 |
3 “后危机时代”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 |
3.1 “后危机时代”的基本特征 |
3.1.1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简介 |
3.1.2 国际社会对“后危机时代”的反思 |
3.2 “后危机时代”的博弈格局 |
3.2.1 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 |
3.2.2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滞后性 |
3.3 “后危机时代”国际储备货币体系面临的挑战 |
3.3.1 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稳定性下降 |
3.3.2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严重损害了欧元的地位 |
3.3.3 全球外汇储备规模急剧上升 |
3.4 本章小结 |
4 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变革的经济学分析 |
4.1 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变革的动因 |
4.1.1 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不能很好地促进国际经济金融活动 |
4.1.2 美元国际地位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不相容 |
4.2 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变革的阻力 |
4.2.1 美国阻扰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变革 |
4.2.2 美元牢固的网络外部性阻碍了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变革 |
4.2.3 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挑战国之间的利益诉求差异 |
4.3 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尚未出现根本性位移 |
4.3.1 美国在综合国力上保持领先优势 |
4.3.2 美国对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变革的立场 |
4.4 本章小结 |
5 后危机时代的美元霸权重塑:以QE和TPP为例 |
5.1 霸权稳定论的演化及其内在矛盾 |
5.1.1 霸权稳定论的演化 |
5.1.2 霸权稳定论的内在矛盾 |
5.2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危机管控效应与负面溢出效应并存 |
5.2.1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历史与理论基础 |
5.2.2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对美国经济复苏的效应 |
5.2.3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负面溢出效应 |
5.3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 |
5.3.1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概述 |
5.3.2 美国加入TPP的战略考量 |
5.4 本章小结 |
6 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 |
6.1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
6.1.1 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现状 |
6.1.2 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的现状 |
6.1.3 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现状 |
6.2 人民币国际化策略的两个基本取向:嵌入还是重构? |
6.2.1 人民币国际化策略的基本取向是“嵌入”,而非“重构” |
6.2.2 美元主导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在可预见的将来仍将持续存在 |
6.2.3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6.3 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 |
6.3.1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缓解当前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不公平性 |
6.3.2 人民币国际化将增进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稳定性 |
6.4 本章小结 |
7 “后危机时代”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前景 |
7.1 “后危机时代”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
7.1.1 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是改革的长期方向 |
7.1.2 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优点 |
7.2 “后危机时代”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展望 |
7.2.1 短期内加强对美国货币政策的监督和约束,深化区域金融合作 |
7.2.2 中期内形成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等多元国际储备货币体系 |
7.2.3 长期内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数据包络法的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组织机构 |
2. 银行效率分析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
2.1 绩效与经营绩效 |
2.2 效率 |
2.3 效率与效益区别 |
2.4 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 |
2.5 投入与产出 |
3. 数据包络法经典模型 |
3.1 数据包络分析法 |
3.2 基本 DEA 模型 |
3.2.1 规模收益为不变假设条件下的 CCR 模型 |
3.2.2 规模收益为可变假设条件下的 BCC 模型 |
3.2.3 成本效率模型 |
3.3 网络 DEA 模型 |
3.3.1 网络 DEA 模型的一般表达式 |
3.3.2 决策单元中的整体效率 |
4. 改进数据包络模型及对银行效率的实证研究 |
4.1 各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输入和产出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投入和产出指标的确立 |
4.1.3 要素价格的确定 |
4.2 模型的建立 |
4.2.1 改进后的 DEA 模型应用于银行效率的分析 |
4.2.2 改进后的 DEA 银行效率模型 |
4.3 基于改进后的 DEA 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研究 |
4.3.1 数据选取 |
4.3.2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测度及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中日货币国际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及其一般理论 |
第一节 货币国际化的历史概观 |
第二节 货币集团时期的日元国际化 |
第三节 货币国际化的相关理论 |
第四节 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 |
小结 |
第二章 中日货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日元国际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对中日货币国际化的比较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条件比较 |
第一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期的国际金融环境比较 |
第二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期的经济实力比较 |
第三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期的对外经济关系比较 |
第四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起步期的国内金融体系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中日货币国际化的民间自发阶段比较 |
第一节 日元自发国际化的特征 |
第二节 人民币自发国际化的特征 |
第三节 民间自发阶段中日货币国际化的动力机制比较 |
小结 |
第五章 中日货币国际化的官方推进阶段比较 |
第一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官方推进阶段的背景比较 |
第二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官方推进阶段的措施比较 |
第三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的官方推进阶段的成效比较 |
小结 |
第六章 面向东亚区域的中日货币国际化比较 |
第一节 美元体制制约中日货币国际化进程 |
第二节 中日货币区域化的经济基础比较 |
第三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在东亚的发展 |
小结 |
第七章 日元国际化的启示及人民币国际化展望 |
第一节 日元国际化对中国的启示 |
第二节 中日货币国际化的竞争与合作 |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展望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5)“金砖国家”的合作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问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结构与思路 |
第一章 国际合作的定义及国际合作理论 |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定义 |
第二节 三大学派的国际合作理论 |
第三节 国际合作理论与"金砖国家" |
第二章 对"金砖国家"的合作的研究 |
第一节 "金砖国家":概念、特质及合作条件 |
一、概念:从"金砖四国"到"金砖国家" |
二、特质:经济快速发展的"金砖国家" |
三、"金砖国家"的合作基础 |
第二节 "金砖国家"的合作成果 |
一、贸易领域 |
二、IMF话语权及监管 |
三、其他领域 |
第三节 "金砖国家"合作的阻碍因素 |
第四节 "金砖国家"合作的特点 |
第五节 "金砖国家"未来合作空间 |
一、自由贸易建设 |
二、货币合作 |
第三章 对"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分析 |
第一节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
一、形成"金砖国家"机制的两个变量 |
二、"金砖国家"机制的特点 |
第二节 影响"金砖国家"机制发展的因素 |
一、制度化的发展 |
二、成员数量 |
第三节 "金砖国家"机制的影响 |
一、西方应对"金砖国家"的主流想法 |
二、"金砖国家"机制效应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研究 ——以人民币汇率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及其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本论文的主要假设 |
四、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 |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 |
注释 |
第一章 金融外交的界定、渊源与特质 |
第一节、金融外交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金融外交的历史和理论渊源 |
第三节、金融外交的主要特质 |
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中美关系与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 |
第一节、中美关系视野中的人民币汇率问题 |
第二节、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经济根源 |
第三节、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政治化:2002年~2003年6月16日 |
第四节、金融外交的形成:2003年6月16日~2003年9月2日 |
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利益集团与美国对华金融外交 |
第一节、“受害”集团的抵制游说 |
第二节、集体行动困境的破解 |
第三节、金融外交的共识集团 |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美国国会与美国对华金融外交 |
第一节、行动中的美国国会 |
第二节、国会行动的动力机制 |
第三节、国会行动的效果评估 |
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美国政府与美国对华金融外交 |
第一节 美国金融外交中的行政部门 |
第二节、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策略:变化与根源 |
第三节、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的主要形式 |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美国对华金融外交:政策过程和分析框架 |
第一节、金融外交政策过程:不同阶段的角力 |
第二节、国际政治经济结构:不同视角的判断 |
第三节、金融外交分析框架:从网络到三角的回落 |
小结 |
注释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A. 连续出版物 |
B. 专着 |
C. 学位论文 |
D. 报告 |
E. 报纸文章 |
F. 电子文献 |
(7)基于改进DEA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评价方法简介及评价模型拓展 |
2.1 银行效率的定义及评价方法 |
2.1.1 效率的定义 |
2.1.2 银行效率的定义和分类 |
2.1.3 商业银行效率的评价方法 |
2.2 效率评价模型及其拓展 |
2.2.1 经典DEA 模型介绍 |
2.2.2 改进的DEA 模型 |
2.2.3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 |
3.1 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3.1.2 指标筛选 |
3.2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测度及变动趋势研究 |
3.2.1 效率的测度 |
3.2.2 基于Malmquist 指数的动态效率分析 |
3.3 实证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对策建议 |
4.1 加快股改步伐 |
4.2 提高人力资源和营业网点质量 |
4.2.1 精简员工数和网点数 |
4.2.2 优化人员结构 |
4.2.3 改进员工和网点的绩效考核 |
4.3 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
4.3.1 降低不良贷款率 |
4.3.2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投入产出原始数据表 |
(8)从人民币走出效应引观银行改革——访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谭雅玲(论文提纲范文)
崛起,我们该稳重些 |
风险大于机遇 |
不良资产影响不能低估 |
该怎样“改制”人 |
金融服务的效应值得重视 |
四、从人民币走出效应引观银行改革——访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谭雅玲(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币离岸市场战略布局研究[D]. 孙丹.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8)
- [2]“后危机时代”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研究[D]. 王慧. 江西财经大学, 2014(12)
- [3]基于数据包络法的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研究[D]. 范辰. 辽宁科技大学, 2014(02)
- [4]中日货币国际化比较研究[D]. 付丽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6)
- [5]“金砖国家”的合作及其机制研究[D]. 沈希希. 复旦大学, 2011(08)
- [6]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研究 ——以人民币汇率问题为例[D]. 周叶菁. 复旦大学, 2009(04)
- [7]基于改进DEA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D]. 胡文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S2)
- [8]从人民币走出效应引观银行改革——访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谭雅玲[J]. 徐樱. 现代商业银行,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