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系统、直流系统等三个方面探讨了电厂用电电气的二次优化设计策略。
关键词:电厂用电;电气;二次优化
电厂用电部分在电厂的二次设计工作量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施工调试过程中极易出现故障的环节,因而必须高度重视二次优化设计工作,制定合理的优化措施及改进方案。
1 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优化设计
1 系统结构优化
1.1.1远方调度控制方式
对于中控室通讯工作站,应当借助以太环网和现地控制单元LCU之间实现相连。对于需要交换的1/O信号则可以利用现地LCU来实施采集,与此同时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借助载波通讯链路的作用,在电厂与其他国家调度中心来实施传输。
1.1.2 厂站监控层控制方式
厂站控制级作为电站控制、监视以及管理调度的枢纽与核心,借助接口的作用能够顺利完成对发电和辅助设备各方面的有效监视与控制。
1.1.3 现地层控制方式
在现地控制单元基础之上,能够完成多种操作,比如可以在机组LCU监控屏上,通过PLC的作用来实现机组的全自动顺序控制,也可以在机组LCU监控屏上,借助有硬接线的屏面开关的作用来实现机组事故紧急停机操作。
1.1.4 同期方式
同期系统一般可以选择SID-2CM型号的同期装置以及SID-2X型号的选线器包括SID-2SL型号的数字式多功能同步表,上述多种设备联合,可以发挥出自动识别并网对象类别和并网性质的有效作用,同时也能够顺利完成远方自动以及现地手动控制并网。
1.2 硬件配置
1.2.1 厂站控制级
通常来说主控级设备主要涵盖了两套双LCD主计算机以及操作员工作站、一套工程师工作站以及一套通讯工作站,其他还包括网络设备、UPS系统以及针式报警打印机等,有必要的话还可以设置GPS 全球定位时钟系统以及DLP大屏幕投影系统等。除此之外,在中控室操作台上还专配备了硬接线紧急停机按钮,主要是为了紧急条件下方便使用。
1.2.2 现地控制单元LCU
在现地控制层中主要涵盖了以下设备:两套机组现地控制单元、一套开关站以及公用设备现地控制单元以及一套进水口闸门现地控制单元,也就是LCU4,同时还包括一套后边坡排水系统现地控制单元,也就是LCU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 软件配置
一般来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选择的是分布式数据库,多是在开放系统条件下而运行的,其中主要包括了操作系统软件、SCADA 软件以及通讯软件等几个组成部分,其他还涵盖了PLC 应用软件以及工具软件等相关配置。
1.2.4 网络接口
在计算机监控网络系统中,主要包括了以太网、MB+网以及RS485网等几个部分,借助上位计算机以及PLC编程控制器,包括MB+网桥等多种设备的作用而系统的连接起来具体的连接中一般以太网处于系统的最上层,MB+处于系统的中间层,RS485处于系统的底层。与此同时,大坝现地控制单元,也即是LC U 4 和厂房中控室计算机监控系统所需要进行的各种通讯工作,则可以借助单模光纤连接的手段来完成,根据实际清况,也可以选择Modem电话线的手段。
2 继电保护系统优化设计
众所周知,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全部都是使用的数字式微机型保护装置,通常清况下,继电保护系统以及故障录波装置配置的一般应用于发电机、主变压器以及发电机变压器组等相关设备上,其他的如132kV母线、132kV线路以及坝区24kV配电系统等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实际生产工作中,继电保护工程师站和各保护屏保护装置通讯接口往往会通过RS485网络途径,每一个保护装置的通讯单元都会构建起RS485总线来顺利实现数据传输通讯,完成之后还可以上传详细的通讯协议以及1/ O表文档。除此之外,继电保护管理系统还会借助R2S 32接口以及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作用来进行通讯工作。所有的保护装置中的GPS对时均是通过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中所设置的GPS装置的作用来提供的。
3 直流系统优化设计
电站所选择的220V直流系统实际上是为控制负荷以及动力负荷供电,与此同时机旁、中控室使用交以及直流分柜配电,并且还需要装设两组800Ah大小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设置三套可控硅充电装置。其中直流监控系统中主要包括了四个组成部分,也就是主控层、现场管理层以及设备层、采样层等。其中第一个部分,主控层充当的是电气设备监视、测量以及控制、管理的核心,会借助485通讯口的作用而和通讯管理机MGLJ一300L之间来完成有效的连接。与此同时,通讯管理机则会借助RS485的作用,以分散的方式分别安装在充电柜、馈电柜以及电池柜等各个设备的电源监控器、绝缘监测仪以及电池巡检仪等部位,这种清况下就可以和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来完成通信工作。采用这种设计方式,即使处于主控层和网络全部失效的条件下,依然可以通过现场管理层的作用顺利实现监及控制功能。
4 结束语
电厂用电二次线设计优化当前在全国范围内都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随着电厂控制自动化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电气设备进入电厂控制的设计方案也会会日益推广和普及,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不断提高电厂自动化水平,达到优化设计的效果,为电厂在尽可能节省投资的同时,如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等方面,依然还有着更广阔的空间等待广大的设计人员去开发。
参考文献:
[1]乔振宇.国电霍州发电厂60MW机组电气控制系统ECS设计与研究田.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
[2] 郑鸿志.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案.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论文作者:边丽1,程建英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现地论文; 系统论文; 电厂论文; 电站论文; 通讯论文; 监控系统论文; 单元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