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思维“定势”框套培养创新“变式”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定势论文,思维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炼于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数学概念、原理、定律、法则、图形构态等形式和关系,又可称为数学模型、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要求学生理解、记忆诸多模式,以便在解答问题时运变引用。但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常感到“无处下手”、模式失灵”。出问题的根源显然与教学双方对数学模型的认识态度、构思和运用方法是否适当有关。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在于教学中既要重视科学,严谨地拟构、理解、记忆数学模式,形成相对的思维定势,又要重视训练拓变多态的数学模型,打破“定势”框套的束缚,循序渐进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变式”能力。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述自身的实践与认识。
1 “定势”框套的机械性
在教学中由于强调了模式教学原则,在学生的思维进程中就容易形成“考虑数学问题,总以模式为基准”的心理展开意识和操作活动惯势。这种对数学模式的固定心理趋向、框架和习惯,称之为“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的形成,对于学生学习新问题初期,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但若长此以往,“绝对定势”下去,用主观去同化客观,要客观来顺应主观,则又成了束缚创新思维发展的框套。例如,常见以下一些学生繁解、误解题例,足以看出,重视突破思维定势是何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