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建筑防水工程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在建筑工程中,建筑防水问题一直是困扰施工方的难题,而且种类很多,如屋面防水、地下室防水、厕浴间防水以及蓄水池防水等。防水工程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所以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建筑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工程;质量控制
1 建筑防水工程的重要性分析
1.1建筑防水工程直接关系到建筑使用和功能
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是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建筑和构筑物不受浸蚀,内部空间不受危害的分项工程施工。通过防水材料的合理应用,可防止浸水和渗漏的发生,从而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1.2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直接关系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防水工程最终是通过施工来实现的,而目前建筑防水施工多以手工作业为主,稍一疏忽便可能出现渗漏,国内外渗漏工程的调查结果都证明了这一点。我国前几年从各地收回的80多份调查表统计中显示,造成渗漏的原因,施工占45%,材料占22%,设计18占%,管理占15%。这说明施工是主要方面,是关键。
2 建筑防水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防水材料存在的问题
伪劣防水材料普遍流通许多卷材存在厚度不足、填料多、有效成分少或采用代用品等问题,使材料性能降低。如某省生产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不合格率达95%以上,许多生产厂家少掺甚至不掺SBS卷材的低温柔性还达不到负5度。又如某省的焦油聚氨酯中掺石灰、二甲苯等。固含量只有80%左右,但这些产品的成本只有合格品的1/2到1/3,到了流通领域或低价竞争,或牟高利返回扣,使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2.2外墙渗漏问题
随着我国墙体改革力度的加大,在砖混结构或框架填充外墙中,过去大量应用的实心粘土砖正在逐步被各种新型墙体材料。如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和粘土空心砖等所取代。墙体材料改变了,但与其相配套的材料和相适应的设计、施工方法,未能及时进行调整。其砌筑方法仍然沿用以往传统实心粘土砖的做法。由于新型墙体材料的孔隙率大,吸水性强,抗渗能力差。在砌筑过程中,灰缝特别是竖缝的水泥砂浆很难做到饱满和挤揉密实。在墙体与钢筋混凝土梁柱以及窗框与墙体的连接处,往往因两种材料性能上的差异而产生裂缝。形成渗漏水的通道,同时对整个外墙亦缺少有效的防水措施。从而导致外墙发生渗漏水的现象比较普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加强施工准备工作
建筑防水工程在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1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在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中,要采用具备施工资质和能力的专业队伍,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经验也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施工中要重视施工组织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如详细的技术交底、严格的验收程序等。
3.2掌握施工期间的气候条件
施工条件成熟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防水工程大部分是露天作业,气候因素影响较大。施工期内遇雨、雪、霜、雾、大风和气温低于5℃或高于35℃都会影响防水层施工质量,也妨碍施工作业人员顺利施工操作,热熔型卷材和溶剂型涂料可在-10℃以上气温条件下施工;沥青、改性沥青和高分子聚合物卷材不宜在0℃以下施工;沥青基涂料、高分子聚合物水乳型涂料及刚性防水层,不宜在5℃以下气温中施工;气温超过35℃时所有的防水层均不宜施工;炎热夏季后半夜产生露水、5级以下大风天气尘土砂粒影响与基层粘接,污染基面均不得进行防水施工作业。
4 重视细部构造处理
我国现行的《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对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做了明确要求,施工时应该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问题一般出现在施工细部处理上,在严格按照规范施工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防水工程的细部构造处理,这里重点谈一下建筑防水工程的细部构造处理。
4.1柔性防水
(1)屋面出入口。因人们活动频繁会造成防水层提早破损,所以要做好出入口处防水层收头处理,而且应适当做增强层,并要求表面做保护层,如水泥砂浆保护层等。
(2)阴阳角。屋面的平面与立面交角处、地下室底面与墙面交角处、檐口与天沟交接处、天沟转角处、两个立面转角处形成阴阳角。这些部位常由于混凝土、砂浆干缩和温差变形产生应力集中导致开裂,有些裂缝宽度可扩展到5mm。阴阳角的增强层可采用卷材条,即在交角处铺贴1层100~150mm 宽的卷材条予以加强。但由于卷材较硬挺,在交角处难以铺平、铺实,往往采用涂料加增强胎体布作为增强层,即在交角处涂150~200mm 宽、厚1~2mm的加胎体的涂层。胎体铺贴时切忌拉紧,应松弛不皱。在3面交角处采用涂料增强,效果就更好了。
(3)板端缝。屋面、楼板支承端的板缝称板端缝。不管是现浇还是装配结构板,由于荷载作用产生板端负弯矩,板面下挠而板端上部裂开,再加上混凝土、砂浆的干缩和温差变形的影响,会使板端产生较大的板端裂缝,特别是板跨度较大时。装配式板的板端裂缝更为明显。现浇结构板由于钢筋连续,裂缝要小得多,但一般二三年后都能发现板端裂缝。因此,板端缝的增强层应有较强的适应基层变形的能力,可采用以下方法处理:①采用卷材做增强层应采取空铺的方法。可采用 200~300mm宽、1.2mm厚的高分子卷材或3mm厚改性沥青卷材单边点粘在板端处,或用压敏型粘结剂,然后铺贴大面积防水层。②另一种作法是在板端处板缝中或找平层上预留凹槽,先填嵌密封材料然后按上述作法进行处理。
(4)水落口、地漏、过水孔。这些部位处在两种材料交接处,由于混凝土与砂浆干缩和两种材料的胀缩不同,会使水落口、地漏、过水孔的周边产生裂缝。另外它也是雨水集中且容易积水的部位,而且所处位置工作面狭小,施工工序又多,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根据节点设防原则,应进行多道设防和节点密封处理,所以将水落口、漏斗和套管的周边作为施工重点。
4.2刚性防水
(1)为避免刚性防水层干缩和温差造成开裂,应预先设置分格缝,分格缝有全分格、半分格、埋置塑料模条分格等,作用是将块体的变形集中于缝中。缝的大小随时间经常在变化,因此必须在缝中嵌填高性能弹性密封材料,表面再用涂料、卷材覆盖。因为分格缝处在刚性防水的薄弱环节,一般应加强处理。
(2)结构自身防水不利也是施工应注意的问题,结构混凝土开裂、裂缝是目前普遍且难处理的一个问题。由于配合比、水灰比、材质、振捣、养护、模板、气候等多种因素,使混凝土在防水层施工前开裂。若在防水层施工后开裂,将更难处理。防水层施工前开裂时,可在裂缝处涂刷10~20mm的抗裂胶,然后施工防水层,如遇到裂缝较大时宜先进行灌浆堵漏处理;如在防水层施工后开裂,防水层粘接过牢,宽度大于 0.2mm的混凝土裂缝就可能将防水层拉裂,而且很难预料裂缝的位置,因此如出现防水层被拉裂的现象,宜采用抗裂胶对裂缝两侧50~100mm范围进行处理后,再将防水层修补完整。
5总述
建筑防水作为隐蔽性工程,也属于建筑主体重要部分,但建筑渗漏已成为除建筑结构之外影响建筑质量的第二大问题,对业主居住品质影响尤其巨大,渗漏还被称作建筑“癌症”,可见防水工程在建筑结构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防水工程设计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规范手册,金版电子出版公司2002.9.
[2]建筑防水施工技术问答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张廷荣等.2004. 5.
论文作者:朱运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防水层论文; 卷材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论文; 防水工程论文; 交角论文; 混凝土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