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类型与成因以及预防对策论文_冉建林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类型与成因以及预防对策论文_冉建林

贵州省贵阳市 550080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交通建设项目的增多。随着大部分公路建设的投入,沥青路面产生的常见病害也越来越多,主要有道路坑槽、部分路段沉陷、裂缝等现象,特别是公路裂缝在大多数的沥青公路上极为普遍,这些危害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公路正常作用的发挥,大大降低公路的使用效率,而且还给公路的维护工作增加了难度,提高了公路的维护成本。所以,各级政府单位需要提高对沥青路面常见危害的认识,做好沥青路面病害的防护治理工作,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效率。本文就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类型与成因以及预防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预防

引言

沥青是当前公路施工中最为常用的材料之一,而沥青路面也是现代公路施工的一种主要路面类型,在技术上有着很高要求。沥青路面因其路面坚实、表面平整、行车平稳舒适等特性,在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采用,而由于受环境的影响,使得沥青路面常常会发生多类病害,所以病害防治工作便成为公路施工的一项关键内容。对沥青路面开展病害防治工作能有效提升行车安全性,并促进沥青路面质量的提高,从而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所以,加强对沥青路面施工的重视程度,并采取有效处治措施避免路面病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及成因分析

1.1裂缝

裂缝一直是沥青路面中较为常见的问题,裂缝的出现会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稳定性,会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如果雨水或雪水渗入到沥青路面裂缝中,会导致路面结构的进一步破坏,裂缝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横向裂缝,就是指在道路上与车辆的行驶方向呈垂直关系的裂缝。有的横向裂缝可以贯穿整个道路。也有的横向裂缝呈现出短密的情况。除横向裂缝之外还有纵向裂缝,顾名思义,纵向裂缝就是与道路车辆行驶方向保持一致的裂缝。横向裂缝与纵向裂缝产生的原因并不相同,产生纵向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道路平整度较低、路面压实度不到位等。而出现横向裂缝,主要是因为道路路面的设计与行车轴载不相匹配、施工质量没有达到相关的标准而导致的。

1.2车辙

当前,在沥青路面中最常见的破坏类型之一是车辙,其主要包含结构性、失稳性和压密性三类车辙病害形式。结构性车辙,主要是因路面基层结构强度不足,在受到反复交通载荷作用时会出现朝下的永久性形变,并反射或作用到路面而形成;失稳性车辙,大部分的车辙病害都是因受到交通荷载作用产生剪切应力,从而使路面材料发生失稳,进而出现横向位移或凹陷等问题;压密性车辙,该车辙形式主要是因碾压度不足,在投入营运后因车辆压密而产生。

1.3坑槽

坑槽问题是由于路表水渗入沥青路面结构内部,使骨料剥落导致路面结构破坏产生的。出现坑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正确的选用施工材料。个别施工队伍为了节省成本,并没有按照既定的图纸来进行施工,这导致沥青混凝土材料存在很多质量问题,当路表积水或路面排水结构不合格时,使路面上的雨水或其他积水渗透到混凝土面层当中,进而使得路面出现坑槽。除此之外,出现坑槽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路面的基层强度不够,这是由于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作业时没有正确的进行操作而导致的,由于操作失误会使得路面基层材料出现离析,这样会使得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进而导致坑槽的出现。

1.4泛油

沥青路面发生泛油问题是由路表水入侵面层内部,且长时间滞留沥青层底端,当受到动压水冲刷及行车载荷反复作用时,集料表层沥青膜发生剥落变成自由沥青,并在水的作用下被迫移到上部,进而造成面层上部泛油,而在底部出现松散沥青迁移的状况。泛油存在多种类型,如压密型、空隙率过小型和动水作用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成因也有许多是因为混合物料中沥青使用较多或沥青稠度较低等引起,同时应注意引起泛油的因素不会单一,也可能包含低温施工、路面散失嵌缝料较多等。

2沥青路面常见病害防治措施

2.1科学与实践结合,做好前期设计工作

做好理论工作与实践的相结合,从全局角度,掌握好各类因素的影响控制,并根据实际情况,更加科学的做好路面结构的规划设计与混合材料的选择。在选材上,尽量选取一些颗粒性、粘合性较强的材料,提高沥青路面对于路面雨水渗透的抵抗性。大量的研究和工程不同的使用期限证明,严格遵守路面结构设计流程,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沥青路面病害的发生有着极大的预防作用。

2.2改进设计方案

首先要对设计过程加以改进优化,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要求设计人员必须要有规划性和远见性。要以当前的交通状况作为基础,对未来几年的交通增长量进行合理的预估。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在选择设计单位时,必须要选用信用良好,有着很高业务水平的设计单位,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设计方案的质量。在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时,需要通过实际的考察,结合实际道路情况,不断的对设计项目进行优化完善,通过实地考察,来判断沥青路面的结构厚度与材料配比。除此之外,还需要综合的考虑所在城市的气候因素和环境因素,将这些因素全面的考虑到设计方案之中。

2.3强化建设队伍的管理

要做好路面的施工工作,一个良好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设计的理念再完美,目标要求再高,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管理,工程也不会达到相应的目标要求。人为因素是做好沥青路面建设工程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只有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涉及工程人员的管理,才能做好工程的建设,并保证工程的质量,减少沥青路面病害的发生。

2.4加强施工质量管控

施工队伍的施工工艺与沥青路面质量产生直接的关系,所以在进行施工时必须要有效的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监督体系,在施工的过程中全程跟踪监督施工队伍的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质量。对于基层混合料进行铺筑时,采用一次铺筑的方式减少接缝,进而减少基层开裂,降低反射裂缝产生的几率。同时,在施工时采取正确的方法对接缝进行处理,按照相关的标准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每一部分的施工质量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施工。

2.5加强对于道路保养维护的各方面支持

道路的保养维护是道路建设工程领域中必须要加大重视的一个方面,各级部门要把建设和维护路面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做好对于新建沥青道路的保养维护。要着重解决道路保养维护中的实际问题,加大资金投入与维护设施设备的采购,加强对于道路先进管理维护经验的学习,做好对于较高维护技术人员的培养与挖掘,真正的做到预防沥青路面病害发生,而不是等到哪些路段到了非修不可的地步才组织人员去维护。加强经常性的路面检查,遇到较轻程度的危害,要及时做好处理,以免产出更大、影响更广的路面病害。

结语

对沥青路面而言,应由基层抓起,对沥青施工严格把关,同时严格确保沥青路面平整性符合设计等要求。要有较强的责任心投入到施工管理中,并有效组织好施工过程,采用优质的沥青混合料,科学的施工工艺,如此方可保证路面的最终质量,从而不断提升路面的行车平稳舒适性和耐久度。施工单位和管理部门一定要做好道路的设计工作,进一步完善施工管理体系,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督促与监督工作,并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开展施工,在工程竣工后做好沥青路面病害的预防工作,进而增加沥青公路的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政春娟.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8,38(3):213-214.

[2]孙根勇.公路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问题与预防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38(8):84.

论文作者:冉建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类型与成因以及预防对策论文_冉建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