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市人民医院 宁夏 中卫 755000)
【摘要】 目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疗效的影响因素初步研究。方法:取2013年至2016年膝关节手术病例90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外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相结合固定方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复位质量优良率、骨折恢复情况、追踪患者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骨折愈合情况,观察组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在复位质量优良率以及功能恢复情况上,观察组评分高于实验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临床效果佳,术后疼痛少,能提高骨折愈合良好,且功能恢复良好,利于患者术后骨折愈合以及远期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 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101-02
Pilon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主要指累及胫距关节面的胫骨骨折,多合并腓骨骨折,且胫骨远端多为粉碎性骨折且移位明显,保守治疗对后期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复不利,容易出现骨性关节炎等并发症,而切开复位内固定,能恢复胫距关节面,使骨折端达解剖复位。这里我们选择取2013年至2016年膝关节手术病例90例,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疗效的影响因素。现总结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院收集自2012年至2016年膝关节手术病例90例,X线正侧位片显示符合Pilon骨折,根据胫骨粉碎、位移、胫距关节面嵌压情况,分为4型。骨折无位移或者移位轻度,关节面嵌压<1/5者为Ⅰ型,Ⅱ型为骨折移位明显,关节面嵌压为1/5到1/4,Ⅲ型为粉碎性骨折伴随移位明显,嵌压为1/4到1/3,Ⅳ型为严重粉碎性骨折,关节面嵌压超过1/3。其中合并腓骨骨折43例。均为单侧骨折,其中开放性骨折23例,闭合性骨折67例,交通事故65例,高处坠落伤15例,重物砸伤7例,其他3例。排除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病理性骨折患者、伤及神经导致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脏器严重损伤者。
1.2 手术方式:
观察组闭合性骨折术前行骨牵引消肿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1.3 术后处理
60例患者术后处理相同。至患者难以忍受疼痛(VAS大于3)时予以口服止痛药塞来昔布或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等。统计难以忍受术后疼痛需要采用止痛治疗的患者人数。三组患者均使用同一剂量同一规格抗生素。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分别指导康复锻炼。追踪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情况。
1.4 效果评定标准
手术疼痛VAS评分,无疼痛则为0分,极度疼痛为10分。
1.5 统计学方法
收集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运用t检验,数据用(x-±s)表示。率采用χ?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分别比较A组与C组差别以及B组与C组差别,三个组VAS评分以及术后排尿时间对比如下表,P<0.5具有统计差异。应用止痛药人数占有率方面,A组4人,占20%,B组2人,占10%,A组与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而B组与C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在麻醉术后并发症占有率方面,A组出现麻醉术后并发症人数为5人,其中尿潴留1人,恶心呕吐1人,头晕1人,胸闷呼吸不畅1人,共占25%,B组人数为4人,头痛2人,恶心呕吐1人,尿潴留1人,共占20%,C组为0人, C组相对于另外两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此过程没有发生任何不良反应。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有效率的比较
3.讨论
膝关节镜手术在国内开展渐入佳境,现多采用硬膜联合麻醉、神经阻滞麻醉以及局部麻醉[2]。临床上,从医师角度来看,大家更偏向于前两者麻醉方式,首要因为止血带使用时间较长,患者局麻下难以忍受下肢局部缺血肿痛感会干预手术进行,此外局麻在放松肌肉以及减少术中出血方面并不优于前两者麻醉方式,患者在清醒状态下,下肢肌肉紧张,关节间隙较小,手术视野不够开阔,例如难以显现内侧半月板后半则,难以开展关节镜手术。在关节镜手术中,使用等离子刀、在骨面打磨或钻孔甚至缝针时常有不适感,且出血较多容易造成红盲影响手术进行,给手术带来不便[3]。然而硬膜外麻醉以及神经阻滞麻醉有一些较常见的并发症,如术中患者血压不稳、心率加快以及呼吸抑制现象或皮肤黏膜水肿,患者在清醒后常见的头晕头痛、尿潴留、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患有脑神经症状、马尾综合症、短暂性神经综合症等。此外从患者角度考虑,局麻在术前对患者要求较低,不同于前两者麻醉方式要求患者禁食或导尿,局麻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精神负担以及身体上不适感。局部麻醉所采用的利多卡因代谢过程中不会产生半抗原从而引起过敏反应,故局麻更加安全[4]。而局麻对全身影响较小,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造成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前两者麻醉方式[5]。故患者在麻醉苏醒后恢复排尿,且极少出现麻醉后不良反应从而需要特殊处理,进一步开始膝关节功能锻炼时间能被明显缩短。最后,局麻费用较少,减轻了手术患者的经济压力,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对于膝关节镜辅助下清理关节腔、半月板修补或成形术等手术均可优先采用局部麻醉。总之,局麻在术中VAS评分、术后首次排尿时间以及麻醉术后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硬膜外联合麻醉以及神经阻滞麻醉,局麻在膝关节镜手术中应用,更加的方便、安全、费用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宇黎,吴海山,李晓华,等.小剂量吗啡和倍他米松在膝关节镜术后镇痛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9):8018-8020.
[2]吴孟超,李家顺,张雁灵,等.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2009:102.
[3]郭林,杨柳,唐康来,陈光兴,戴伟.327例神经阻滞麻醉下膝关节镜手术麻醉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07,03:254-255.
[4]陈宜,吴海山,祝云利,吴宇黎,赵辉,羊黎晔.膝关节镜手术中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的临床比较[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06:704-709.
[5]王玮,庄小强,白宇,黄晖,金先跃.局麻下行膝关节关节镜手术的应用体会[J].中国内镜杂志,2015,12:1327-1330.
论文作者:雍宝森,李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局麻论文; 膝关节论文; 手术论文; 关节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