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杭州络达交通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10012;2.杭州市市区河道整治建设中心 310003
摘要:文章以具体工程实例,提出地下隧道通过现状桥梁的节点处理思路,并对重要构造部分进行建模计算,得出基本构造尺寸和配筋方式。
关键词:地下隧道;上部桥梁;桥台基础梁
0 引言
富阳撤市建区,迎来杭富一体化发展时代。为加强富阳与杭州主城的沟通联系,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推动彩虹快速路西延工程建设,打造杭富机动车交通第一快速通道。工程目前属于施工招标图设计阶段。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体为地下快速路,采用基坑围护和大开挖施工方式。地下通道标准段总宽31m。地面道路设计为城市主干路,标准段总宽50m,断面形式为2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2m机非分隔带+11.5m机动车道+12m中央分隔带+11.5m机动车道+2m机非分隔带+3.5m非机动车道+2m人行道。
其中在某处,地下隧道需通过现状桥梁。需对现状桥梁进行拆除并在地下通道浇筑完毕后新建桥梁。
2 改造思路
因地下隧道宽度较宽,故采用以地下隧道作为桥梁下部结构的设计形式,桥梁桥台下设基础梁,与隧道顶板一体浇筑。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基础梁刚度太小,无法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要求,加大基础梁刚度后,虽然所分担的顶板土荷载弯矩增加,但是由于基础梁的宽度增加,配筋增加后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同样,也可看出,同样是增大刚度,在相同的基础梁截面面积前提下,增加基础梁宽度比增加高度要合理,而且不容易在基础梁的边缘产生由截面突变产生的应力集中。
结论:基础梁设计应在4m(宽)×3m(高)的基础上,进行截面形式和配筋间距的优化布置。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15》
[3]《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CJJ 11-2011》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论文作者:姜慷康1,,宋时良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1
标签:桥梁论文; 地下论文; 隧道论文; 基础论文; 机动车道论文; 截面论文; 富阳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