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越关系发展新态势论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越关系发展新态势论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越关系发展新态势

郑祺祺

广西文旅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200

[摘 要] 目前,两国的经济改革和建设正处于重要时期。要实现两国的发展战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根据两国当前和长远的根本利益,共同管理海事纠纷是最合理的选择。它不应该归因于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两国的合作在风口浪尖上摇晃。经济合作是深化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动力。越南经济规模小,具有明显的出口导向特征。易受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由于规模大,国内经济体制和强大的风险稀释能力,中国可以加强合作,深化经济安全,作为中越未来的合作。

[关键词] 中越关系;一带一路;全面合作

越南语与中国近邻,西依中南半岛,东临中国南海,凭借其优越的战略位置,在东亚地缘政治格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越关系相对于其他双边关系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从地理地缘角度来看,两国山水相连,一衣带水;从历史文化上来看,两国联系紧密,源远流长;从意识形态上来看,两国同志兄弟,信仰相同;从发展模式上来看,两国道路相同、制度相似[1]

1 中越关系的新特征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之后的中越关系相对于传统睦邻友好时期、加强全面合作时期,其内容与特征,既有延续又有新的变化。具体特征如下:

1.1 中越的外部环境问题

中越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出现不利于中越友好合作的变动。在美国“重返亚太”的背景下,南海地区基本稳定的局面被打破。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引入美日等域外大国势力,妄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东盟化”,这是中越关系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1.2 南海问题

尽管两国曾一度因南海问题经历波折,中越关系并未因此遭到实质性损害,合作仍然是中越关系的主流内容,对抗只是暂时的、局部的。增加战略互信、实现“两廊一圈”与“一带一路”的战略对接将成为这一时期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主要内容。经济因素成为协调双边利益关系的首选工具。中越关系经历过几次海上摩擦之后,双方越来越重视通过合作来管控分歧。中越经济相互依赖的加强,使得中越双方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最小程度损害双边政治关系的经济工具协调双边利益关系。这也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后中越关系所包含的一个新特征。

多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珠江水运发展,国务院先后颁布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交通运输部发布了《珠江水运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推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珠江水运科学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这为打造西江“黄金水道”指明了方向。

2 中越关系的影响因素

2.1 中越两国对双边关系定位的重新认知与调整

在这一时期中越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意识形态所起的作用很难单独地分离出来进行分析。但是,相同的意识形态正是中越政治关系特殊性的首要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越关系的“下限”。意识形态在中越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更多的是融合在双边的政治关系中,通过双边政治互动、政治互信、政治合作的加强而体现出来。这种由意识形态相同所决定的双边政治利益和发展利益的较大程度的叠合,对于中越关系的正常发展作用巨大[2]

2.2 相同的意识形态

由于中国崛起及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推动,东亚国际体系正在经历着结构调整与权力转移。与此同时,中越两国都在积极寻求适应国际体系新变化的自我定位以及对于中越关系进行新的定位。在这种情况下,中越两国在新形势下对于对方的角色认知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主要表现为越南过于担忧中国崛起会造成中越政治权力的进一步失衡,并对中国在南海的正常合理的行动做出错误解读。另一方面,中国方面在维护南海权益过程中,越来越倾向于展示自己的军事实力,低估了这种方式所具有的敏感性及其会导致越南对于中国的维权行为的“惊慌”。

2.3 日益强化的经济联系

长期以来,中越双边政治关系主导着双边关系的发展,并且是双边经济、文化关系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可以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双边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取得的丰富成果都是在双边政治高层的大力推动下实现的。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确立后,得益于两国关系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越双边经济关系相互依赖进一步加强。高度依赖的经济联系开始反作用于双边政治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规制着双边的政治关系,使得中越双方在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到经济合作所带来的现实收益与损害政治关系所要付出的较大成本。在中越政治关系由下滑回归正常轨道的过程中,基于双边经济合作所带来的国家发展利益是首要的影响因素。

3 推进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路径选择

3.1 两国政府高层继续保持互访,增强两党两国政治互信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越关系正常化,中间发生过冲突事件,但总体趋势是和平与友谊。近年来,中越两国领导人经常互访,成为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和越南是友好邻邦,虽然存在一些轻微的摩擦,但在正常情况下,合作大于差异,差异在控制之内。特别是在处理南中国海冲突时,需要尽量减少冲突,加强海上合作。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古有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刺桐港),水陆纵横交错,华人华侨颇多,地域的开放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导致了“福建文化生态的主要特征是精神文化的多元融合与不平衡性、开放性与封闭性共存”[7]。福建武术受其影响,表现为拳种套路较多且技术体系排他性较强。因此,今人在建设福建武术文化生态时,既要坚持以福建武术本体为主,同时又要注重生态平衡、统筹兼顾(不能只关注竞技武术而忽视其他样式武术;不能只关注五祖拳、永春白鹤拳而忽视其他特色拳种;不能只强调传统、本土技术而忽视现代、外来技术)。

猪寄生虫病是猪三大类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之一。随着一些重要传染病被控制和消灭,猪寄生虫病的重要性日渐突出。通过对集约化养猪场的常见寄生虫病调查,常见寄生虫的流行病学及感染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治做了深入研究,从而为完善猪病综合防治提供好的实验依据,使集约化养猪场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 缩小贸易逆差,改善中越经贸中存在的问题

越南应该正确的面对中国和越南之间的贸易逆差。与中国相比,越南的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较低。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议程,由于越南的经济发展和中国越南经济和贸易的调整,中国对越南的贸易逆差将减少。无论国内经济发展如何,越南都不能急于减少赤字,造成中越之间的贸易壁垒。

3.3 以“民心相通”促进中越关系健康发展

当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访问越南,他提出,“国之相交在于民亲”。共同的心是中国和越南之间的重要交流。官方政策应支持中越民间交流,利用民间交往,自下而上推动中越关系的发展。实际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民间外交。公民外交不像官方外交那样正式,但它很容易克服人们的心。民间外交以非政府组织的形式,是不容忽视的,不可避免的情感[3-4]

4 结语

中越之间存在的长远的共同利益相对于外部因素暂时的局部的影响更具有主导和支配作用。通过本题的研究,不仅可以对影响中越两国关系的内外因素做出较为系统的分析,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未来中越关系走向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劳凌玲.共建“一带一路”:中阿关系的现状与挑战[J].战略决策研究,2019,10(03):49-67+100-101.

[2]田莉.“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中越关系[J].学理论,2019(05):42-43+60.

[3]刘艺恩.21世纪以来的中越关系研究(2000-2017)[D].郑州大学,2019.

[4]邱普艳.“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越经济合作:现状与展望[J].和平与发展,2018(04):78-93+128-129.

[中图分类号] B0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  ;  ;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越关系发展新态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