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在新时代的价值
于克斌 孔祥杰 王文龙 王 辉
摘 要: 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表明,城乡对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属于历史性范畴,工业革命带来经济的发展,一些社会阶级也随之消失,随之出现的将是城乡差距的缩小,未来城乡融合将会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城乡融合思想在新时代背景下可以理解为城乡身份趋同、城乡生活多样、城乡基建共享和城乡环境优美4个方面。在新时代,要用城乡融合思想解决城乡新矛盾,指导建设美丽乡村,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 城乡融合思想;美丽乡村;协同发展;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城乡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一些实现城乡融合的现实方案,对推进新时代我国实现更好、更快、更可持续的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城乡融合思想的理论溯源及基本内容
1.城乡融合思想的理论溯源
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带来生产力的变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受经济地域发展限制,部分地区的城乡结构开始出现分化,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社会分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大,城乡分离、城乡对立等现象随处可见。托马斯·莫尔通过实际调查分析总结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城乡对立局面出版著作《乌托邦》,这份材料为当时生活在食物链底端的人们构建一种美好的、富有理想化色彩的画面。在书中描述的那个社会里,万物平等、城乡一体,是典型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在书中描述的社会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居住地点和工作方式,社会中的一切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所有,生活在“乌托邦”里,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就犹如生活在美满乐园中一样。但是托马斯·莫尔的思想只是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在当时沾满无产阶级鲜血的资本家那里处处充满压迫和各种不平等,书中描绘的空想主义色彩浓郁的生活根本不可能出现。
(1) 本裂缝病害实质为平推式滑坡,主滑方向与临空面走向小角度相交,滑动矢量方向具有运动合成特征,使得其成因机制显得更为复杂。病害的力学机制为滑移——拉裂,运动机制为滑移——翻转。
随着生产方式的创新和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急速发展。其在发展的同时占用农民土地,使很多农民失去土地,只能到城市中寻找“活计”以维持自己和整个家庭的基本生活,然而城市中的工厂不能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给失地农民,这些没有工作又失地的农民只能在城市中处处流浪,长此以往,他们对城市居民的仇视态度也随之加深,城乡矛盾加剧。此外,乡村农民的收入相对较少,而城市生产的各种工业品价格比较昂贵,农民的收入根本无法支付这些工业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有大量的农民和流浪者呼吁消除城乡对立局面,推进城乡融合进程,为自身的权益争取真正的保障,希望真正从资产阶级的剥削中解脱出来。在当时,确实出现过一些先进人物,比如,圣西门、傅里叶等,他们在托马斯·莫尔空想主义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时的现实社会,提出消除城乡差距的观点。这些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为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融合观点奠定了基础,并提供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促进了后期城乡融合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2.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基本内容
恩格斯最早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出关于城乡融合的主张。其指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将消失。从事农业和工业的将是同一种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1]从这段文字中可以得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城乡融合是社会的必然趋势,未来社会万物平等,阶级层次将会逐渐消失,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身的发展,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满足全体人的需求。城乡融合的实现可以有效地解决乡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涌入,减少城市人口、资源、岗位等压力,减少了乡村不被重视而衰落的可能,为真正实现城乡融合提供了科学的思想。
第二,社会资源配置更加公平,社会良性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的时候总结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5]国家各级政府将会加大农村资源配置投资,公共资源、公共服务等在城乡之间的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农村人口就业、城乡市民化发展等带来的系列问题也会得到有效的解决,比如,政府部门可以在现实基础上实现资源成本的合理承担。在这样的趋势下,城乡融合局面基本形成。在城乡差距缩小的基础上,乡村居民也将自觉承担家乡治理与管理的主人,社会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未来社会治理体系将会呈现自治为主,法治规范、德治并行的良性局面,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运用了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宣告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深刻领会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理论要义,为新时代推进城乡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四,美丽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农村环境更加接近生态平衡,适宜人们的居住。预计到2035年,经过多方努力,农村的生态环境将会恢复生态平衡状态,预计农村硬化道路占比将超过95%。此外,废弃物的利用率也会逐渐增高,预计到2035年,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将会突破90%,草原等植被的综合覆盖率也将会超过60%,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将会取得显著成效。比如,农作物化肥的使用量突破零增长,这就为土地资源的恢复提供了时间和保障,农村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空气污染等都会得到全面的控制与修复。预计到2035年,将会基本实现生态农村建设目标。未来,农村环境将会有整洁的村貌、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也会变得更加美丽宜人。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国家领导进一步提出振兴乡村的发展战略,这意味着美丽农村的建设将会有新的战略部署,农村建设也会实现新的突破,城乡融合趋势也将更加明显。伴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将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涌现。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未来中国农业变得强大起来,中国农民真正富裕起来,是实现富民强国百年梦想的标志。当美丽乡村遍布神州大地时,美丽中国即成为现实,这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标志。
二、城乡融合思想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解读
小学生在计算中常会出现各种错误,虽然计算出错的原因很多,其中学习习惯不好是造成计算错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计算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学生对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进行了自我反思,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本子,把每天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记在本子上,并写出错误和改正方法。另外,要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第一,不同区域之间的人口流动模式逐渐形成,新农村新产业持续发展,将会带动地区经济产业链的不断发展。预计到2035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会呈现新的发展特点,城乡进一步融合,社会格局将会出现城乡各具特色功能的局面。其中,新的人口流动模式将会呈现互动型的发展特色。在新的人口流动模式下,人才资源的互动、现代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新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熟。未来,农村创业者、劳动者也将会借助互联网的发展优势带动农村人口社会分工的变革,实现产业就业化发展。比如,当前流行的“淘宝村”“农村微商”等都在新农村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新产业的发展也将会在更大程度上带动人们生产生活的变革。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论住宅问题》等文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完善了城乡融合理论观点,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角度出发,分析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多方验证指出城乡差距的拉大、城乡功能的分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指出,在经济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变革的未来社会,社会分工将会呈现更加合理化、更加理想化的发展趋势,那时城乡对立的局面将会打破,进而真正实现城乡融合。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人民的主要矛盾也在发生着变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人民的矛盾从先前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主要矛盾的转变在乡村集中表现在农民对新兴产品和先进科学技术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纵观改革开放40年,我国城市发展的速度有目共睹,现在逐渐向城市群发展,而乡村面貌虽有所改善,村民收入增加,但和城市差距仍很大,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非常完善,因而城市更能满足人民对各方面的需求。这就使城乡之间存在很多矛盾,要使矛盾削减就要从各方面推进城乡融合。社区作为人民日常生活的圈子,加强社区的管理和治理工作,对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社区是党和政府服务农村人民、联系城乡居民的唯一桥梁。因此,要想实现好的社会治理,就必须对社会治理进行碎片化,也就是说社会治理要落实到社区治理、城乡治理上面去,把社会的治理核心向基层转移,形成新型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也非常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对社会治理的主张。当然,新格局的形成不仅要求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还要尽可能地把资源、职权下放到基层,使基层工作人员的服务、管理更加精确有效。如有必要,甚至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市场运作的方法和手段,使社区管理更趋向于城市化的管理常态,从而促进人口的流动。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经过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内容不断丰富,表现出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新时代下,通过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中国城乡融合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虽然Eggleston的学习经历模式比较简单,但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好的架构去有系统地分析不同的学习经历,选取适当的经历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例如,以上的学习经历可分析为如表1所示的内容。
三、城乡融合思想在新时代的运用
马克思、恩格斯从3个方面提出关于城乡融合可行性的科学验证。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致认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关系将会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大局。城乡关系处理的好能推进社会整体发展,处理不好会导致乡村贫困、城市病出现。他们提出的“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2]这一观点充分表明了城乡关系在整个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是维持和推进社会统一的主抓手。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实现城乡融合的前提就是确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序变革。他们认为,城乡人口分布、工农业发展水平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城乡的发展。只有有效地推进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实现社会财富的积累,才能充分保障城乡融合的实现。未来社会的生产力如果能够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可以随意生产、使用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物品,社会阶级就会消灭,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著作中反复提及城乡对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私有制的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利用自己的原始资本进行剥削、压迫,甚至强制性地将他人财产据为己有,这些资本家掌握着社会生活中的绝大部分财富,这使城市越来越集中化,乡村越来越边缘化。[3]只有消灭了私有制,阶级对立就不存在了,统治被统治的关系也会逐渐消失,城乡之间的融合就可以实现了。
{if(StateInitiatedChanged!=null)StateInitiatedChanged(this,e);}
1.借助城乡融合理念解决城乡新矛盾
第三,乡村生活奔向全面小康,乡村特色文化带动经济发展。预计到2035年,我国大部分省市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的经济收入将会实现翻番式增长,与城市居民经济水平达到持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指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5]目前,大多数乡村地区已经实现现代信息化、科技化管理,农村经营管理模式也更加完善,更加具有创新性。比如,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物联网等技术已经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得到普及,在此基础上,新时代技术也进一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精神面貌,现代化的乡村管理已经焕发出新的时代魅力。
2.指导建设美丽乡村
乡村环境建设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础环节,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延续和深化。所以,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优化的过程中,必须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先导,不断地推进乡村资源有效利用、绿色可持续、低碳低耗能、智能全覆盖的乡村建设发展路径,最终真正实现在乡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打造新时代的新农村。[4]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加强乡村环境原生态建设,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5],充分发挥各地乡村的地缘优势和生态优势,要以环境保护为主,适度开发为辅的乡村建设发展方式。其次,要合理设计和规划好乡村生态环境。在乡村房屋建设和农地保护落实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来建设,使很多地方乡村房屋零星分布,占用国家基本农田的现象仍旧存在。因此,各行政机关单位要加大对乡村房屋建设和土地规划的审查力度,确保乡村建设的科学可行,减少各种矛盾的出现和发生,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最后,要处理好乡村和城市的关系。由于现在乡村地广人稀,乡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城市的压力、分散城市的部分职能,但要切实做好农村各种资源的节约和利用,特别是土地资源,做好城市与乡村的区隔,防止城市化的过度扩张,避免城市陷入全地面硬化、全植被新种、全自然灾害无法避免的窘境。
3.大力推进并逐步形成新型城镇化格局
在党的十九大上,把实施新型城镇化和推进城乡发展新格局作为党新时期背景下的一个重要任务。并且在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的发展都要“以人民为中心”,认为城市的发展不能只是局限在城市自身的发展,归根结底都要映射到人的身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才是改革和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归宿。所以,不论是在推进农村发展城镇化还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都要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人的解放是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首要解决的问题。人的解放在新时代就是要将乡村的农村人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结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原始生产方式,使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去购买自身切实需要的商品。另外,就是要关注人的地位,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农村的人被解放出来之后,他们还是在社会中,还是有最基本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城镇化推进阶段要满足他们的工作和住房需求。最终实现农民向城市居民身份以及角色的过渡和转变。人要主动去适应社会的发展,去接受新鲜事物,使自己真正融入到城镇化进程中去,人的角色一旦实现了转化,就可以享受到城镇公共服务所带来的各种便利,逐渐改变原先的思考方式、生活方式、道德素养、价值观念,使人在城镇中切实感受到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好地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去更好地生活。
4.认真贯彻并落实乡村振兴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并提高到战略高度,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6]实现城乡融合、城镇化的发展要求,需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三农问题上,维护乡村的和谐稳定,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真切向往。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长期以来城市无论是在资源、人才、资金等很多方面都要比乡村投入的多,以致于乡村发展明显滞后,也使城市和乡村的差距越来越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7],要始终把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要不断深化乡村改革。乡村发展处在一个转型期,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需要增进农村农业发展动能,推进乡村振兴,根本还是要深化改革。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来保障乡村的基础地位。三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时刻牢记并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国内外竞争力,按照预期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式。
(2)焊材选择 选取合适的焊材能控制焊后组织铁素体和奥氏体比例,使两相比例合理,且获得力学性能大于等于母材的焊接接头,经过对比焊材采用BOHLER公司ER2594焊丝,直径为1.6~2.4mm。选用的主要原因是ER2594焊丝化学成分中镍元素含量较母材中含量相对提高,能在焊后快速冷却过程中促进奥氏体形成,稳定两相比例,若只选用与母材成分相同的焊材,则焊缝中铁素体含量较高。焊材化学成分如表3所示。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其内容的丰富科学上,并且还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毋庸置疑,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是指导城乡建设和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在当前的社会背景、国际大形势下,深入挖掘和剖析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理论精髓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具有时代意义和价值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87.
[3]孟庆仁.现代唯物史观大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27.
[4]胡勇.对新时期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当地产导刊,2015(22):11.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
[6]李胜颖.体制创新背景下的城乡规划一体化对策探究[J].城市地理,2017(14):54.
[7]韩长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10.
DOI: 10.16653/j.cnki.32-1034/f.2019.002.009
[基金项目: 喀什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马克思城乡融合思想的时代价值与实践举措——以南疆地区城乡建设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MY201804)]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标签:城乡融合思想论文; 美丽乡村论文; 协同发展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