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是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方向——访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司长邸建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务部论文,司长论文,发展方向论文,改革发展论文,中国零售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是我国零售业进入WTO后过渡期的关键时期,恰逢此时,“第十二届亚太零售商大会暨2005中国零售业博览会”将于2005年9月在北京召开。据悉,此次“零博会”是商务部首次举办的零售业大型国际性博览会,也是亚太零售商业组织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国际零售行业的盛会。
我国零售业逐渐对外开放,到现在已走过13年的历程,如今中国的零售行业更是风起云涌,中国的零售业将走向何方?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家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司长邸建凯。
竞争国际化催生内部重组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零售业快速发展,呈现以下特点:零售业规模不断扩大,多种所有制格局已经形成,企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大型零售企业成长迅速,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
邸建凯认为,正是这些成果为进一步的改革和开放奠定了基础。
然而,随着外资进入速度加快、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外部环境的变化给我国零售业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在“双力”的作用下,我国的零售业将发生哪些变化?
“首先,我国的零售业兼并重组步伐肯定会加快,一批内资骨干企业将发展成为初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同时,零售业态也将日益完善,超市业态进一步细分,便利店将进入个性化、差异时期,百货店将通过功能改造向精品化、专业化发展,零售业态将日益丰富。
连锁经营在零售业中的主导地位将日益突出。预计到2010年连锁商业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5%,沿海中心城市达到50%以上。在行业方面,连锁经营将继续向农资、医药、烟草、汽车、油品和信息类产品的零售连锁渗透。”
五大举措提速中国零售业
虽然我国零售业整体发展规律态势良好,但也存在着企业规模小、流通方式落后,经营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
邸建凯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五方面着手。
其一,应该加快立法建设,完善流通法律体系。
其二,加快发展社区商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政府将争取利用3—5年时间,在全国人口过百万的166个城市中,初步完成社区商业建设和改造工作,形成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商业综合服务体系。
其三,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支持国内大型零售企业在境外建立营销网络,带动国内商品出口;鼓励外资参与国有商业企业的改组改造,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等。
其四,积极培育流通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同时,提高中小零售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发展一批具有区域优势、以本土化经营为特色的企业组织。
其五,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探索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
“零博会”——零售行业的盛会
在中国零售业进入WTO后过渡期之际,商务部举办“零博会”恰逢其时。邸建凯说,这是商务部首次举办的国际性零售业博览会,以“合作与发展”为主题,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大力宣传我国零售业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全面展示国际零售集团的发展水平和远景目标,推动我国零售业的改革与发展。
据悉,亚太地区和欧美地区的零售商组织都踊跃参加此次会议,目前已有28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机构确定参展参会。
“零博会”除了专业展览外,还安排了三大系列活动:国际零售业高峰论坛、战略合作恳谈会和推介洽谈会。会议将通过专题研讨的形式,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推动中国零售业与国际水平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