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中的“庖丁解牛”策略
张金如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莫厘中学 江苏 苏州 215107
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历代诗词作家留下的优秀作品不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学青年,也在世界文学画卷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经过千年历史的积淀,现存的古诗词绝大部分无论在文学艺术还是思想文化领域都是宝贵的财富。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是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古诗词教学如果得法,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华诗词独特的语言魅力、深刻的文化内涵,还能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古代名家对话,从而走进他们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走进诗人所处的那个时代,走进灿烂的历史文化星空,并在诗情画意中升华情感、陶冶情操。进而让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在青少年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并得到很好的传承。因而古诗词教学也向来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三位老师以《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进行同题异构教学,上出了风格迥异的三节课。一位老师前半节课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本文之景来体悟所抒之情,引导学生抓住“沙如雪”、“月如霜”、“吹笙管”、“尽望乡”等词来品味诗人特殊情感;后半节课结合李白的《塞下曲》进行了拓展;一位老师按照解说注释、描述诗句、品析字句、体悟情感的步骤对全诗进行了宽泛的解读,又联系《从军北征》等边塞诗进行了很多拓展;另一位老师从方法指导角度入手,用了近40分钟对古诗词的两大考点(意象和情感)、读懂古诗词的三大密码(抓题目、抓诗眼、抓意象)进行了解读,并在解读过程中结合《天净沙·秋思》、《次北固山下》等古诗词进行了分析,最后仅用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结合“三大密码”来品读《夜上受降城闻笛》。
三位老师上课各有各的风格,但是听完后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三节课都没有讲透这首诗,或者说都偏离了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轨道,对文本本身的解读都远远不够。除第一位老师在讲授这首诗的时候,抓住了“沙如雪”、“月如霜”这两个典型意象并进行了分析之外,其他两位老师由于把过多时间花在阅读方法指导和课外拓展上,甚至都没有来得及进行具体文本的解读。这样的古诗词教学方法无疑是值得商榷的。
正如《庖丁解牛》一文所言:一个优秀的厨师,宰牛时要“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即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来宰杀)的原理来进行。同样,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也应当学会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像那个庖丁熟悉牛的每一处骨骼关节一样,熟悉并深深理解所学诗词的每一个字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特殊意蕴。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做到“官止神行”,即透过诗词本身、通过背景解读对诗词的作者、诗词蕴含的特殊情感有透彻的了解。
仍以《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教学为例。笔者认为,在本首诗的教学中,我们首先应该抓住诵读环节,带领学生熟读本诗,并引导学生在学习本诗之前,要学会借助注解,先大略理解本诗的意思。这也就是要做到庖丁解牛策略的第一步“依乎天理”,即依照古诗词本身的内容展开教学。
只有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展开。作为老师,在引导学生诵读并读熟文本之后,可以结合文本解读提出引导性的问题:本诗作为中唐绝句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在写景、拟声、绘人抒情方面都是非常富有特色的,请同学们研读课文,探究讨论一下本诗写了怎样的景、描摹了什么声音?描绘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他们怎样的情感?
通过前期的阅读和相互讨论,学生很快会得出描写的景是“沙如雪”、“月如霜”,描摹的是羗管(羌笛)的声音,描绘的是“征人”形象,表达的是他们的思乡之情——“望乡”。
对于本诗,如果解读到这个程度,无疑是远远不够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想深刻理解感知文本语言的精妙和情感的深邃,我们就有必要采取庖丁解牛策略的第二步——“批郤导窾”,即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关键处(关键词句)入手,以顺利解决问题,更好地品悟情感。
此时,老师可以结合学生前面问题的解答,提出问题——本诗中描绘的景物有什么特征?学生马上会结合“沙如雪”、“月如霜”答出景物带有悲凉、凄清的特征。因为雪与霜都是给人寒冷、冰凉的感受。老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地方的景?学生会依据文本内容答出“回乐烽”、“受降城”。此时老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把地名“回乐烽”改为“天都峰”(黄山第一峰),把“受降城”改为“长安城”,这样能不能体现景色的悲凉、凄清?为什么?学生借助注解和讨论后会马上得出自己的结论——不能。因为回乐烽和受降城都是在西北边地沙漠之中,而黄山天都峰是旅游胜地,长安城是唐朝首都,繁华热闹,在这两个地方“沙如雪”、“月如霜”只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而不会产生悲凉凄清的感觉。此时老师可进一步点拨,让学生明白:这带有特殊情感的景色是因为它属于特定地点——远离中原、人烟稀少的西部边陲。
老师可以继续追:“什么人会有这样悲凉凄清的感受?”结合下文,学生马上会得出结论“征人”。老师可以继续追问——征人是什么人?又是什么加剧了他们的这种感受?结合已有知识经验和文本,学生会很快得出答案:征人就是征战沙场的将士。文中指的是唐朝戍守在西北沙漠边陲的将士。不知何处传来的羌笛声(“不知何处吹芦管”)加剧了他们的这种感受。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芦管(羌笛)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学生依据以前所学经验都知道:芦管的声音凄凉,哀怨,容易勾起人的愁思。教师可以继续追问:是谁在吹芦管?学生思考后可以得出结论:这里是西部沙漠边陲小城,且又是战争时期,除了戍守的士兵,一般是不会有其他人的,所以很可能就是士兵。老师进一步追问他为什么会吹芦管呢?你觉得他可能会吹什么曲子呢?学生回答:他是因为想家才吹的,吹的曲子很可能是“杨柳曲”(不求同一)。老师进一步追问:他是什么时候吹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带来了怎样的反响?
学生回答:半夜(题目“夜上受降城闻笛”)带来的影响是勾起了战士们思乡之情,让他们彻夜难眠(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夜”表明是彻夜难眠,“尽”,表明全体将士无一例外。“望”则写出了将士们深夜难免,立于城头遥望家乡的悲苦之态,极为传神。读到此处,相信每位同学对本诗都有了极为深刻的了解。
此时,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几个词语对本诗进行概括总结:本首诗所描绘的是特殊地点——回乐烽、受降城(西部边陲),特定场景——沙如雪、月如霜(凄清寒冷),特殊事件——不知何处吹芦管(凄婉哀怨),特殊群体——征人(远离家乡),特别情感——尽望乡(思乡之情浓郁)。
古诗词讲究言近而旨远。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本诗以及这类边塞诗的情感,此时我们就有必要采取庖丁解牛的第三个步骤——“官止神行”,即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进一步深入探究诗人的复杂情感。
此时,老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当时的征人会有这样的一种特殊情感?作者写作本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又是什么?
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是无法解答这个问题的,此时教师可以适时出示相关的背景介绍,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适时出示李白的《塞下曲》,李益的另一首边塞诗《从军北征》进一步拓展,帮助学生加深对此类诗歌内容的理解(不需要课上过多解读)。
综上所述,古诗文教学中,单纯的字词解释或翻译,不是解读;没有对字词句进行认真的咀嚼品味,游离于文本之外,给学生一些诗词阅读的抽象概念或方法指导,也不是解读;解读是要从诗词字面明显的意义里读出其隐藏的深层含义或情感。而解读诗词的过程,也要像庖丁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的解牛方法一样,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即始终要围绕“篇”、“句”、“词”进行,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做到“官止神行”,学会从对诗词文本本身的品读中感悟出情感和主旨。
因此,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杜绝一味灌输现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意境之中,让学生通过“庖丁解牛”式的阅读方法自己品读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感情。多采用提问的方式,循循善诱,促使学生自己去理解。我想,这才是切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的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正确方法。
论文作者:张金如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总第3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5
标签:古诗词论文; 老师论文; 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庖丁解牛论文; 诗词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总第3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