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重返俄罗斯市场的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中国论文,战略论文,世纪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重返俄罗斯市场的可能性分析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俄贸易掀起了第一个高潮,1993年中俄贸易额创历史最高记录,达76.79亿美元。但1994年急剧滑坡, 贸易额下降到50.76亿美元,降幅为33.9%。此后,中俄贸易虽有回升, 但速度极为缓慢,5 年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21世纪初中国是否能重返俄罗斯市场?本文结论是肯定的,并以下述分析对这一乐观的前瞻性结论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证基础。
1.中俄经贸关系与战略关系的协调发展将是一种自然趋势和内在要求
1996年4月,叶利钦总统第二次访问中国, 双方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确立了中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此后,这种协调的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升温与强化,使中俄两国的战略关系与政治关系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和最健康状态,中俄在国际政治的一些重大问题上采取了协调一致的立场,在反对一极主宰,主张建立多极世界体系方面形成了共识。在北约东扩和科索沃战争之后,中俄都更加珍惜和更加注重发展这种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21世纪之后,无论谁当选俄罗斯总统,中俄间这种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势头都不会逆转,因为这是俄的根本利益和战略利益所在。目前,中俄双方都意识到,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与中俄战略关系的水平很不相称,很不适应,因此中俄双方政府都有进一步加强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的强烈愿望,都充分认识到,只有进一步加深和强化经贸合作,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才有稳定的、坚实的基础,双方的经济依存度越高,双方的战略关系就越易协调,中俄的整体关系就会随之升华和发展。从这个角度看,21世纪中俄双方将会全力加速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
2.对俄罗斯政局演变方向及其影响的预测
今年12月俄将举行杜马选举,明年将进行总统选举,毫无疑问,俄政局将发生重大变化。现在说哪些派别会赢得杜马席位的多数,谁会问鼎总统宝座,恐怕还为时过早。但大选后俄国家杜马不会形成左派占绝对优势或右派占绝对优势的局面;可能的情况是左派、右派和中左派三方形成势均力敌的格局,最多是其中的一方略占优势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可能结成联盟,那么中左派与左派及与右派结盟的可能性各占50%。从这种判断出发,未来的俄国家杜马与总统的合作将会比目前和过去都要好一些。从另一角度看,未来的俄总统肯定是一个有党派的总统,而且是一个有较强大党派或党派联盟作后盾的总统,但他肯定不会具有叶利钦那样的权威、那样的权力(可能会通过修宪来进行限制)、那样的魄力、那样的风格和行为方式,所以,他一方面会得到杜马中自己党派的支持,另一方面他将更愿意或更容易与杜马进行合作。虽然现在很难说哪位竞选者问鼎总统,但极端民族主义者和极右派当选总统的可能性很小。基于上述分析,未来的俄总统将会继续坚持市场经济、私有化和经济贸易自由化的基本方向,即使对经济政策和战略作出某些调整甚至较大的调整,但不会把中俄战略关系和中俄经贸关系拉向逆转。
3.对俄罗斯未来经济形势的基本估计
目前俄的经济形势确实处于低迷与困境,经济增长刚刚见到一丝光亮,而且还极为脆弱。金融危机的隐患远未消除,银行系统几乎仍处于半瘫痪状态,卢布虽然稍稍稳定,但远经不住较大波澜的冲击;外汇储备只够支付两个月左右的进口用汇,对外贸易下滑明显,原材料出口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严重;企业亏损面日渐扩大,失业人口已创800 万人的记录;拖欠工资、养老金、退休金的问题至今没有真正解决;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比例急剧上升;内外债务已达2000亿美元,近期需偿还的债务高达160—170亿美元,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贷款还没最后敲定。上述情况说明俄罗斯的经济形势确实非常严峻、非常困难。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俄罗斯经济中的积极因素。一是俄的经济开始从谷底向上攀升,目前一些行业和部门开始出现正增长势头,俄政府努力实现明年达到增长1—3%的目标。二是俄正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尤其是军工产品的大规模出口,国际市场价格对俄出口产品的影响是个时间性因素,并非长期因素。三是下届俄总统和俄政府肯定会将俄的经济发展置于优先地位,大选过后主要精力应投入到经济发展方面。四是俄已开始了积极吸引外资和外商的行动,如今年年底俄加入世贸组织,市场将更加开放,外国资本可能会更多地进入俄市场。五是俄已充分注意到要大力扶植民族工业,要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较好的环境,预计俄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将会逐步取得成效。六是俄目前正千方百计争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如能如愿以偿,将会给俄的经济摆脱困境提供可能性。七是金融危机过后,整顿银行,确保经济安全已成为俄的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大选过后整顿金融秩序,确立有效的金融体系将会取得进展,从而将会给俄的经济发展带来活力。
依据上述分析,本文认为俄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即将过去,21世纪初俄的经济形势应该比目前情况要好,中俄贸易发展的经济环境是乐观的。
4.对俄未来市场供求趋势的预测
未来的俄罗斯市场是一个很有潜力、很有发展的市场。如果上述分析成立,俄罗斯居民的收入将会有所提高,货币支付能力将增强,从而俄罗斯居民的需求将扩大。在今后的3—5年内,中国的农产品、轻工产品,如果价格合理,保证质量,在俄罗斯仍然会有市场,尤其是中低阶层的消费者群。近些年来,虽然日本、韩国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商品大量涌入俄罗斯市场,但大多数中低阶层的工资收入者还是望洋兴叹,物美价廉的生活必需品仍然很受欢迎。此外,随着我国商品质量与档次的提升,很多名优产品、高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也可进俄罗斯的高档消费市场。从另一方面看,中国目前正在实行大规模的财政扩张政策,很多大型项目要启动,基础设施建设要展开,从而对俄的钢材、水泥、木材、机器设备等方面的需求将会增长。我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一方面要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另一方面也需要技术更新和改造,在这方面中俄之间仍有广阔的合作前景。目前我国正大力提倡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俄罗斯科研实力雄厚,高尖领域的科技成果很多,如能与中国展开有效的技术贸易,双方都将从中获益。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之后,中国正加速实现国防现代化,而俄在军工产品方面将成为我国最大的供应者,双方在军工产品贸易方面肯定会有突破性进展。虽然近几年来中俄贸易处于低迷状态,但中俄双方的互补性并未因此消失,在今后的5年甚至10年这种互补性仍将存在。21 世纪初中俄贸易的大发展,既是双方的客观需要,又具有现实可能性。
上述分析表明,21世纪初的俄罗斯市场仍将是一个具有很大潜力、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市场;俄罗斯的经济形势和经济环境出现积极的发展势头,我们应坚定信心重返俄罗斯市场。
二、重返俄罗斯市场的六大战略
虽然21世纪的俄罗斯的市场仍将是世界14大新兴市场之一,中国重返俄罗斯市场也具有可能性,但必须要有相应的进入战略才能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
1.大项目带动战略
90年代初中俄贸易出现第一次高潮,主要是以边贸为主体的易货贸易空前发展;1994年的中俄贸易大滑坡,也主要是边贸急剧降温,易货贸易大规模退出市场。近几年来,中俄贸易之所以还能保持50—60亿美元的规模并缓慢回升,并不是由于边贸好转,而主要是中俄间一些较大的合作项目在支撑。合作项目既可带动技术贸易又可带动商品贸易,一个大的合作项目可抵得上几百宗甚至上千宗小额贸易。所以,在未来的对俄贸易中我们要高度重视与俄的经济技术合作,尤其是大项目合作,它不但可以带动中俄贸易的发展,也可提高中俄贸易的档次与深度,产生贸易与合作的互动效应,充分发挥中俄的互补性特点和各自的资源优势。俄罗斯在航空航天技术,在水电、火电、核电、核能等能源技术及太空能源技术方面,在激光技术、新材料技术、化工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造船技术、地铁技术及军事电子技术等方面均居世界领先地位,是俄罗斯的优势与强项,而我国将大规模展开基础设施建设,对大中型国有企业要进行技术改造与升级,我国企业要大力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要加速国防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应该也需要与俄开展较大规模和较深层次的大项目合作。近年来,中国从俄罗斯购买了10多项现代化技术,用于航空业、动力工业和金属加工业,总价值为5亿多美元, 俄罗斯还向上海、鞍山、佳木斯等市企业提供了技术设备,向南京热电厂、营口热电厂和绥中电站等提供了发电机组及其它技术设备。同时,中俄在金刚石和贵金属的开采与加工方面,在核能设备与工艺方面,在生产汽车与农用康拜因方面,以及在核电站建设、输电线路工程、天然气管道工程和飞机制造与维修等方面的合作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我们还要加大这种大项目合作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和积极参与意识,继续挖掘潜力,认真组织落实,使大项目合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基地建设战略
中俄经济在很多方面仍具有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在短期内不会消失。从俄罗斯未来的市场需求,经济结构状况及经济发展趋势看,中国的农产品、畜牧产品、轻纺产品及家用电器等在俄罗斯仍有广阔市场。因此,对俄贸易应有较为长远的战略设计,而不能视为权益之计。由于中俄之间有长达3400多公里的边界线,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边境口岸和边境市县建立对俄贸易基地,以扩大对俄贸易规模,推动对俄贸易发展,保持和强化对俄贸易后劲。这种贸易基地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对俄出口的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另一种是进口加工基地。中方对俄出口的蔬菜、瓜果、粮食、畜禽等可在基地进行种植和饲养。中国对俄出口的轻纺产品,小型电子产品、食品、家用电器产品等,也可在基地进行生产,然后通过最短的运输线路出口到俄罗斯。这种以基地作为后盾的对俄贸易既可保证出口产品的适时性、保鲜性和针对性,又可大大降低生产与运输成本,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和市场开拓的力度。近些年来,东宁等一些沿边市县已在这方面作了较为成功的尝试,今后应将其作为一项重返俄市场的重要战略。对于轻纺产品及家用电器、食品等产品加工基地,既可设在边境市县,也可向内地延伸设在大中城市。进口加工基地,主要是从俄进口原材料,如木材、矿石、钢材等,在基地进行深加工,然后再销往内地,销往其它国家和地区或返销到俄罗斯(如木材加工成高档家俱再返销到俄罗斯)。这种基地既可充分利用俄罗斯的资源优势和我国的技术与劳动力优势,又可减少产品成本,减轻货运负担,提高商品附加值。
3.贸工、贸商一体化战略
中俄贸易虽在90年代初掀起了第一个高潮,而且轰轰烈烈,但急功近利的性质、短期行为的性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出现了后劲不足现象,出现了假冒伪劣商品充斥俄罗斯市场现象,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倒爷”只顾利润而不顾商德和商誉的现象。要彻底扭转这种状况,使对俄贸易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必须要实行贸工一体化和贸商一体化战略。贸工一体化,就是由生产厂家直接参与或经营对俄出口,出口自己的产品,而不是倒卖别人的产品。这种一体化首先可保证产品质量,自己对自己负责,重视产品质量,重视消费者的需求特点和信息反馈。其次,可减少流通环节,消除各种多余的“倒买倒卖”环节,既可降低产品价格,又可避免各种风险;再次,可保证产品货真价实,防止各种假冒伪劣商品进入俄市场。最后,贸易双方容易建立起较为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增强双方的资信程度。贸商一体化是指,从事对俄贸易的企业应在俄境内设立自己的商场、连锁店或批发中心、商品分拨中心和储运仓库等。这种以商带贸、以商促贸的一体化,一是可以大大降低对俄贸易的风险;二是可以把展销与贸易有机结合起来;三是供销直接见面,有利于消费者选择;四是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五是有利于增强中方企业的资信度。要有效实施这一战略,需要鼓励出口企业、名牌企业积极、直接参与对俄贸易,边境市县应与出口企业密切合作,联手进入俄罗斯市场。
4.大力推进国际自由贸易区和国际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战略
近年来,在中俄双方的积极努力下,在中俄境内都建立了一些互市贸易区,如大黑河岛互市区、后贝加尔互市区,同江互市区和下列宁斯科耶市互市区等。互市区方便和促进了中俄贸易,对此勿庸置疑。然而,这还远远不够。要把中俄贸易再度激活并保持其旺盛的、长期的活力,应在中俄边境较大的口岸城市建立国际自由贸易区和经济技术合作开发区。建立国际自由贸易区应该有更宽松的政策、更开放的思路,要在国际自由贸易区中真正地、充分地体现“自由”二字。不但货币自由兑换、商品自由交易,人员自由出入,而且在经营范围、经营项目、经营方式等方面更体现出自由的特点。国际自由贸易区的自由度和开放度应大于参与国的自由度和开放度,不能用中方或俄方的国内政策和规章对其进行限制,要真正体现“国际”这一含义。建立这样的国际自由贸易区,中俄双方已酝酿多年,但迄今也未实现。虽然最近绥芬河市已确定将其整个城区都纳入自由贸易区范围,但离“自由”和“国际”这四个字还相距很远。开放就要有开放的思路,就要有开放的气魄,就要有开放的政策,不能羞羞答答,扭扭捏捏,不能前怕狼后怕虎,走一步问一步,应该抓住机遇,利用优势,在与俄共建国际自由贸易区方面有实质性的突破。此外,在中俄共建合作开发区方面也应大力向前推进。目前,牡丹江市与纳霍德卡市已合作在纳霍德卡建立了中俄经济开发区,满州里与后贝加尔斯克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区也已开始投入运转。这一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将来的任务是使已建立的合作开发区有效运转起来,带动中俄贸易的发展,同时应积极筹备和建立更多的经济技术合作开发区,使其成为中俄双方在高新技术领域合作的基地,成为双方互相投资的基地,成为扩大双方技术贸易与商品贸易的桥梁。
5.“正规军”为主和“集团军”挺进的战略
在以往的对俄贸易中,各种小商小贩,各种名目的“皮包公司”构成了主力队员,到头来使中俄贸易陷入一片混乱,内部竞争,竞相压价抬价现象司空见惯,假冒伪劣商品鱼贯而入,“倒爷”层层加码,中国人骗中国人,中国人骗俄国人,俄国人骗中国人及俄国人骗俄国人的现象时有发生。总之,由于贸易主体层次低、素质差、规模小、实力弱,不但使中俄贸易风险丛生,资信下降,秩序混乱,形象扭曲,还极大地制约了中俄贸易的规模与深度。因此,中国重返俄罗斯市场应采取“正规军”为主,“集团军”挺进的战略”。所谓“正规军”就是具有经济实力,具备一定规模,人员素质较高,按国际惯例规范运作并具有进出口权的大型贸易公司。这样的贸易公司对国内外客户都有较高的资信度,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形象意识,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和贸易能力,在现汇结算的条件下具备相应的支付能力。“正规军”的贸易业务可以产生一定的规模效应。所谓“集团军”挺进是指,国内的企业集团或集团公司应积极进入俄罗斯市场,或是中小型贸易公司联合进入俄市场,或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贸易企业合作共同进入俄罗斯市场。以企业集团形式进入俄市场,可以把贸易、销售、加工、投资有机结合起来,以商促贸,以工促贸,产生综合经济效益。
6.重启易货贸易,坚持边贸“持久战”战略
易货贸易确是一种原始的、古老的贸易方式,易货贸易向现汇贸易转变是一种必然趋势,对此在理论上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仍必须看到,没有易货贸易的大发展就没有90 年代初中俄贸易的第一次热潮; 1994年以后当中俄贸易主要由易货形式转向以现汇结算为主时,中俄贸易很快就跌向低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两点:一是易货贸易在中俄贸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边境贸易在中俄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从实际情况看,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中俄边境地区的易货贸易还非常必要,它应成为中俄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俄间应进行积极协调,重新启动边境地区的易货贸易,为中俄贸易的全面发展注入活力。去年我国出台了鼓励边境小额贸易和互市贸易的相关政策,到今年上半年边贸总额达6.2亿多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5%, 整个边贸出现大幅回升势头。目前以及将来相当一段时期内,中俄边境地区外汇支付能力不会有太大的改观,很多贸易公司的外汇紧张状况也不会有显著缓解,易货贸易符合中俄双方的具体情况,应该鼓励与发展。同时,对于中俄边境贸易要给以充分的重视,要对边贸采取“持久战”战略。整个中俄贸易会有起伏、有波动,有高潮、有低潮,这是正常的。但对边贸应常抓不懈,应不断扩大边境贸易的规模、质量和效益,应大力改善口岸的各种基础设施,改善边贸的政策环境和管理环境,充分发挥边境贸易在中俄贸易中的基础作用和骨干作用。
标签:中俄论文;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论文; 俄罗斯总统论文; 经济论文; 易货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