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在市政给排水中的应用论文_丁磊1,张慧凤2

海绵城市在市政给排水中的应用论文_丁磊1,张慧凤2

陕西嘉博景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城市居民对于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与此同时,伴随着国家的大力宣传,“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相关部门对于城市的市政工程建设十分重视,尤其是城市给排水系统。在我国部分城市,由于采用的标准较低,给排水系统不尽合理,导致的城市内涝、城市河道综合治理效果不佳等问题不在少数,如何巧妙地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市政给排水中,为各大城市有效解决城市给排水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应用

海绵城市主要是指适应力较强的城市,这些城市对雨水有较好的吸水、蓄水、净水能力,必要时又能有效地加以释放、利用。海绵城市这个理念的提出对于城市给排水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使水资源分配利用方式更为合理,还可以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科技以及自然相结合的理念。

1 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城市环境密切相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交通运输需求量增加,这对于城市规划和发展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海绵城市具有弹性和吸纳性,建设期间应该将道路交通系统、水系统相互结合,通过落实各个环节,实现长期使用、节能环保的目标。海绵城市的建设重要意义如下。①充分利用水资源。城市建设以海绵效应作为指导,能够改善排水功能,优化基础设施体系。一方面能够防雨防洪;另一方面可以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从而缓解排水系统的压力,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②改善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也面临严重污染,城市建设期间,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关键。海绵城市的建设,对于生活水平、生活环境均有显著的改善效果。

2 城市给排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给排水设施不完善

现阶段,城市排水管道老化严重,因此为了更好的满足我国发展的需求必须对其设施进行更新换代。但是城市给排水建设作为专业性非常强的一项工作,必须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完成操作。但是目前我国相关人才比较缺乏,无形中增加了排水建设的难度。目前,排水管道具有长度不够,构造不科学等缺陷,与此同时,高层建筑随之增多,地下空间不断的被占用,造成城市面积不断的扩大,雨水排水量不断增加,原有排水管网无法承担雨水量的增加。除此之外,受到工业污染以及人类浪费直接造成了我国水资源的污染,水资源利用的紧张。

2.2 雨洪资源利用不足

在目前的形式下,我国城市的雨洪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等工作均滞后于城市的发展,与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与全球范围内的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一方面,由于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给排水管网系统建设于几十年前,雨污管网未分离,在当时的条件下未能根据本地实际设计管道规格,加之几十年气候的变化,这些“放错的资源”难以得到有效收集和利用。另一方面,设计、建设标准普遍较低,多数城市中的排水设置管网能够承受的降雨量标准约为50mL/h,而国外先进城市排水设施管网则可达到150mL/h左右,差距显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中的运用

3.1 加强与城市绿地的衔接

在道路周边如果有城市绿地,两者的衔接能够对路面径流起到分流作用,LID源头渗透技术,包括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被缓冲带等;中途技术除植草沟以外,还有调节塘、渗渠等;末端存储技术例如雨水湿地。针对不同地域特点,道路和绿地的衔接方式也不同:①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雨水截污净化技术,将其排放至绿地内,从而降低径流洪峰;道路径流可以采用雨水花园、植被缓冲带对雨水进行净化;②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考虑对雨水进行储存并利用,路面雨水在排水管作用下进入湿地,经净化处理后进行储存;③径流污染严重的地区,将控制污染作为主要目标,可以采用雨水花园、植被缓冲带、植草沟等形式,对雨水净化处理后排放到绿地中。

3.2 生态滞留区设计

①植草沟的设计。首先,植浅草沟主要使用与居住区、工业或者商业区以及公园等区域,由于其输入能力尤其凸显,具有截污净化的能力,能够有效的将路边的排水沟或者雨水管渠系统进行替代。其中植草沟沟顶的宽保持在0.5m~2m,深度保持在0.05m~0.25m,边坡(垂直:水平)1:3~1:4,纵向坡0.3%~5%。作为预防处理可在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前设置。②雨水塘设计。雨水塘实际上就是渗水洼塘,为了实现雨水渗透,利用天然或人工修筑的池塘或洼地实现,对地下水进行补充,雨水塘可以高效的降低径流峰值。同时雨水塘护坡需要种植耐湿植物,若雨水塘比较的深(超过60cm)护坡周边就要种植低矮灌木,形成低矮绿篱,消除安全隐患。

3.3 提高雨水利用率

雨水是水资源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还很低,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如果将雨水资源加以利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水资源的缺失,海绵城市的建设在这一方面恰恰可以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是将雨水资源进行回收整合并加以改善雨水资源的水质运用到生活和工业的建设中,也减少了大量的雨水沉积对道路造成的拥堵等影响,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海绵城市的建设有着极大的意义和价值,将各种水资源加以整合运用到各个领域中使得水资源得到更大程度的应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水资源的短缺问题,还可以有效的预防雨水对城市带来的各种破坏。

4 注意事项

①依据相关部门的要求,进水口的设置应该明显下凹,以提高进水效率,同时根据道路的纵坡,对进水口的开口大小、设置间距进行调整,并设置防冲刷设施。②为了满足低影响开发要求,溢流排放系统要和排水系统相互连接,从而构建完整的水循环系统。③针对容易发生内涝的区域,建立预警系统,配置完善的警示标志,当路面积水后,避免发生公共安全事故。④加强建设和竣工验收的监督工作,满足建设规范要求,并加强运营期间的保养检修,避免面层损坏,影响正常的交通和排水。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是城市生态恢复的重要途径,将海绵城市理念有效应用于城市排水设计中是市政排水设计人员面临的重要任务,各城市要充分认识到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性,进而促进城市生态与经济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浦华友,方延勇.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 智能城市,2016,11:15-16.

[2]王岩. 论海绵城市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01:100-102+12.

[3]邹宇. 论海绵城市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 门窗,2016,07:161+163.

论文作者:丁磊1,张慧凤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在市政给排水中的应用论文_丁磊1,张慧凤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