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感染防控的应用效果论文_张婷,鲍丽娜,郝飞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感染防控的应用效果论文_张婷,鲍丽娜,郝飞

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 266555

【摘 要】目的对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患者114例分为2组,实施无缝护理干预的58例设为无缝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56例设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综合护理评分、SDS、SAS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缝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比例、感染情况、护理满意情况、护理后综合护理评分、SDS、SAS、护理纠纷情况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产科患者给予无缝护理干预管理措施能够明显增加产妇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增加护患配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比例,从而提高医院整体的护理水平。

【关键词】妇产科;医院感染;无缝隙护理;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7)03-146-01

随着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和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对于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妇产科是目前比较关注和重视的科室之一,因对产妇的护理干预不但能够更好地提高整体护理干预水平,还可以改善产妇和新生儿的生活质量[1]。我院对产科进行护理改革,对部分患者实施了无缝护理管理,同时部分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5月我院妇产科患者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其中初产妇26例,经产妇30例,年龄22岁~38岁,平均年龄(26.50±1.00)岁,经阴道分娩产妇32例,剖宫产手术患者24例。对2016年5月—9月妇产科收治产妇58例(无缝组),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其中初产妇27例,经产妇31例,年龄23岁~37岁,平均年龄(26.00±1.50)岁,经阴道分娩产妇33例,剖宫产手术患者25例。2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均排除精神系统疾病、院外感染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同时产妇均为足月产妇。

1.2护理方法

1.2.1常规护理干预对2016年1月—5月我院妇产科治疗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行常规的病房环境管理,定期进行室内物品及空气消毒;同时对存在侵入性操作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尤其是留置导尿管的产妇,注意导尿管的管理。对卧床患者给予吸痰及床上大小便管理,及时更换患者治疗服及床单、被罩等物品,注意消毒处理[1]。1.2.2无缝隙护理管理对2016年5月—9月妇产科收治产妇58例实施无缝隙护理,首先对我院妇产科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制定无缝护理干预措施计划。①对产妇及家属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干预不满意之处,详细记录和整理,对即将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患者了解自身护理措施。②避免将不同的分娩方式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内,尽量单独安置病房,使患者间减少相互干扰[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对妇产科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分组,轮值负责,一组医护人员负责2~4个治疗病房,对患者实施纸质交班记录,对患者的异常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对重点患者实施重点交班和管理。④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定期报告,帮助医生更加了解患者情况,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的判断[3]。⑤增加透明护理干预措施。可邀请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干预中,例如对患者乳房按摩、导尿管更换、手术切口换药等措施,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家属一同参加护理措施的实施。⑥定期派妇产科护理人员去上级医院进行培训和进修学习,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护理水平和素质[4]。

1.3护理综合能力的评估标准

自行设计评分表,对每个患者护理前后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团队凝聚力、积极性、沟通能力、自信心、责任心、理解能力、参与意识等8个项目,每个项目分值为2~10分[5]。分数越高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综合护理评分对比

2组护理前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综合护理评分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相应护理后2组SDS、SAS、综合护理评分均较之前有所改善,无缝组改善效果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患者医院感染率和满意率对比

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8.62%)、护理满意率(82.7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23.21%、护理满意率41.07%),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无缝隙护理干预措施是近些年来新兴的护理干预管理方法,尤其在妇产科应用较为广泛,目的是对患者的异常情况更加及时准确地发现和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6]。不但从生理上满足产妇的护理需求,减少医院感染源和感染比例;同时对患者的心理上起到更好的安慰和沟通,增加护患之间的沟通、理解和配合,提高护理措施实施的准确性[7]。我院为更好地满足妇产科患者对于护理的新要求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对妇产科患者给予无缝护理干预管理,明显增加产妇生活质量,改善其对护理满意度,增加护患配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比例,从而提高医院整体的护理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责任心,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能够更好地创建和谐护患关系[8]。

参考文献:

[1]闫利琼.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127-128.

[2]廖瑞熹.无缝隙护理管理制度在妇产科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18(2):126-128.

[3]杨娟.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减少妇产科院内感染中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160-161、164.

[4]刘艳红.无缝隙护理管理预防妇产科院内感染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9):171-172.

[5]钟东影,冯石莲,利传倩,等.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7):1454-1455.

[6]刘凤云.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减少妇产科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28(6):224-225.

[7]吴书芳.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妇产科中的应用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1):52-53.

[8]陈佳.开展无缝隙护理对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4):134-136.

论文作者:张婷,鲍丽娜,郝飞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2

标签:;  ;  ;  ;  ;  ;  ;  ;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感染防控的应用效果论文_张婷,鲍丽娜,郝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