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对价格的影响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论文,对策论文,国内论文,价格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蓬勃发展。1995年,全国进出口总额达28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出口总额1488亿美元,增长22.9%,进口总额1321亿美元,增长14.2%。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77亿美元,增长11.7%;年末已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达23.4%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8万户。这充分说明,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国内外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那么,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对国内市场价格有何影响,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保持国内市场价格的相对稳定呢?本文对此略作探析。
一、国内外经济接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
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必然性,是由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尤其是1994年初,金融、财税、外汇、外贸、投资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使得国内经济与国际的结合程度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一)国内外经济接轨与国内价格水平的相关性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自然要反映在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上。一般来说,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程度越高,对外经济贸易的规模也就越大。对外经济贸易的高速增长必然会使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以某种形式联系起来,从而使国内外经济接轨与国内市场价格呈现相关性。1992~199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为1656亿美元、1957亿美元、2367亿美元和280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18.2%、21%和18.7%。根据有关部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额与物价指数的关系分析,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进出口贸易额之间有明显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8。也就是说,进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国内市场价格的上涨。
(二)国内外经济接轨过程中的价格示范效应
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主要表现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结合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最终又将体现在价格的接轨上。也就是说,随着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会互相影响,逐步接近。目前,国际市场上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高于国内,且超出幅度很大。据有关部门测算,就总体价格而言,食品类价格国外高于国内50%以上;一般加工产品价格国外高于国内100%,如日用品类,包括纺织产品、鞋袜、牙膏、洗衣粉、暖瓶、家俱等产品,国外价格高于国内300%以上;技术密集程度不高的产品,国外价格水平同样高于国内价格的1倍左右,如家用冰箱、电风扇、收音机等;只有深加工度的、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如轿车、彩电、音响、空调等,国外价格低于国内价格。这样,在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过程中,国际市场的高价格水平会有一种示范效应,通过市场传导机制自动地带动国内物价的上升。
(三)国内外经济接轨中的需求扩张引起价格波动
伴随着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国内利用外资的规模会迅速扩张。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经济发展主要受资金短缺的制约,为了使国内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必然要大量引进、利用外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外资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1979~1994年引进外资总额为1814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980亿美元,1995年实际利用外资484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77亿美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也表明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已实现了初步接轨,引进外资固然可以缓解我国国内资金不足,但大量的外资引入形成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对国内物价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据测算,我国每引进1美元外商直接投资,要有10元人民币与之配套。这样一来,1995年利用外资就需要4840亿元人民币与之相配套,占当年全社会固定投资的比重就高达24.9%。因此,引进和利用外资的高速增长已成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需求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国内外经济接轨中改革汇率体制引起价格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高度统一的固定官方利率,将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隔绝开来。因此,改革这种汇率体制,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将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重要步骤,它可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国内价格体系和国际市场价格体系更密切地联系起来,使国内企业能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使资源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有利于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之间的广泛交往。然而,改革汇率制度,使汇率从官方管制向自由兑换的转变将会引起国内市场价格水平的上涨。因为,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实行的是双重汇率制度,由官方制订和控制的汇率,明显要低于由市场调节所确定的汇率。在双重汇率并轨的过程中,并轨后初始的单一汇率一般会高于并轨前的加权平均汇率,从而造成外汇市场的实际价格上升。
二、国内与国际经济接轨过程中稳定物价的对策
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必然会对国内市场价格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如何消除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对国内市场价格的负面影响,以保持国内市场价格的相对稳定呢?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正确认识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衔接是实现国内经
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的经济,随着生产力水平特别是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世界各国经济方面的联系和依存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广泛,国际性的经济组织的出现就是这种联系的表现。按照这些国际经济组织的要求,各成员国都应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自由贸易政策,因而在价格体制和某些商品的价格水平上也应该互相衔接。为此,必须加快价格体制转换步伐,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和产业特点,对进出口商品价格要进一步扩大市场调节价格的范围,除个别重要商品品种外,取消进口商品国家定价,实行代理作价,完善进口商品采购价格协调制度,避免盲目抬价进口;逐步放开出口商品收购价格,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防止在国内抬价抢购,在国外低价倾销;对国内资源不足需要依赖国际市场的重要能源产品,应该按照同国际市场接轨的方面,逐步提高价格水平,理顺价格关系;对某些落后行业和幼稚工业产品,按国际惯例,可分别采取关税措施加以保护。
(二)讲究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价格策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开放型的市场经济,要求充分地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并允许其贸易伙伴进入国内市场参与公平竞争。因此,要实现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就必须在开放国内市场的同时,将国内商品更多地打入国际市场。要将国内商品更多地打入国际市场,就要求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讲究竞争策略。一般来说,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竞争策略可分为价格竞争策略和非价格竞争策略,运用价格竞争策略要注意到价格低廉必须建立在降低成本水平的基础上,否则就容易指控为倾销。从国际贸易方向来看,非价格竞争策略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主要的策略手段。因为当今的世界,靠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产品,很难在国际市场获得贸易地位,只有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才能赢得优势贸易地位。为此,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加快出口产品换代,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产品,扩大自己的国际市场份额。在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过程中,对“价格倾销”问题,既要按照关贸总协定的《反倾措施协议》制订反价格倾销的法律制度,以制止外国厂商对我国的价格倾销;又要防止我国商品打入国际市场时被其它国家指控为对其进行价格倾销。目前欧、美指控我国价格倾销并对我开展反倾销行动越来越多,给我国扩大出口带来许多困难,我们要认真研究欧、美倾销案件,采取各种应变措施,避免价格倾销的指控。要对国内市场价格水平、国内市场正常可比价格进行评定,为出口企业应变反倾销指控进行保护。
(三)加强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影响的监测
随着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逐步接轨,国内市场商品价格也将逐步向国际市场价格靠拢,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国内市场商品价格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越来越直接,这就需要加强对国际市场价格及其对国内市场价格影响的监测,认真研究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尽量减少在对外贸易中的利益损失。(1)根据国内市场商品的供需情况,适时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适当动用一些外汇储备,进口一批国内供给不足、而国际市场价格又相对较低的商品,如粮食、食用油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其在国内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低于国内同类商品的售价,以利于抑制物价总水平的过快上涨。(2)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或小幅度波动。在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过程中,只有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或小幅波动,这种接轨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才不会很大,接轨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必须充分认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决不能因为目前人民币汇率略有回升、结售汇差额较大、外汇储备有所增加而放松警惕。
(四)保持外商直接投资的适度增长
利用外资是我国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重要手段。然而,外资流入需要相应的人民币资金与之相配套。目前许多地区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追求利用外资的数量,而相对忽视了外资投向的政策引导,这种片面追求数量的利用外资方式的结果是:(1)外资(含独资和合资)企业平均规模很小,小型化的外资占了所引进外资总额的绝大部分;(2)外资引进后的投资结构极不合理,由此强化了国内原来不合理的产业结构;(3)大部分外资的高技术和管理的含量很低。因此,这种利用外资方式,不仅没有较好的起到改变中国经济粗放型增长模式的作用,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粗放型增长模式。这种遍地开花式的利用外资,加上许多地区在利用外资方面自行制订的那些税收和信贷的优惠政策,又诱发出了各地区大量的国内资金的配套(如外资企业的大量流动资金贷款),从而促进信贷规模的扩张,加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为了消除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对国内市场价格的消极影响,在利用外资时,要根据我国的经济承受能力,研究外资流入的适宜规模,从而保证相应的人民币配套资金;要改变利用外资只求数量不重质量的做法,对不符合我国产业政策要求的,与国内企业争原材料的,以及以国内市场为其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的外商投资项目要加以限制;对外商投资项目的审批要以产业政策为依据,尽快改变以投资额划分项目审批权限的做法,要提高外资的利用效率。
(五)国内幼稚工业价格的保护问题
随着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外资和国外厂商将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它对我国的国内市场尤其是幼稚工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为了使我国的价格体系平稳而顺利地过渡到市场价格体系,缓和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冲击,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国内市场重要商品价格特别是幼稚工业品价格予以保护。为此,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上必须坚持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按照关贸总协定的精神和国际贸易惯例,对幼稚工业进行相应的保护。就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家电、汽车、化工、计算机工业产品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在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过程中,应利用关贸总协定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与差别条款,对这些幼稚工业产品价格进行适当保护,采取进口数量限制、生产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进行适当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