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国内价值链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加工贸易论文,价值链论文,产业升级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4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02-0098-07
一、前言
时至今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得国际自由贸易体系处于一个艰难时刻,贸易壁垒与贸易摩擦潜流涌动。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而言,过去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加工贸易模式遭受多重危机,加工贸易产业面临着新一轮转型升级。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面临着怎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企业该如何摆脱“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生产模式并成功实现产业升级?外贸依存度高的加工贸易企业如何在外部需求下降情况下在保持国际市场的同时扩大国内市场需求?这些问题引起了产业界、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FDI主导下的加工贸易产业是否有助于本土企业的发展和升级,国内外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一些观点认为,通过加工贸易的进口进行技术转移可促进本土企业发展。Grossman和Helpman(1991)分析了进口资本设备作为技术转移渠道的作用。[1]世界银行(2007)的研究也表明,在东亚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经济体中,依靠进口资本设备作为技术创新来源的企业,比通过其他方法进行创新的企业多3~4倍。[2]更多的观点认为,加工贸易能够通过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带来技术转移和外溢。一般认为,FDI能够给跨国公司收购的本土企业带来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和工资的提高。世界银行(2005)通过使用印度尼西亚制造业在公司层面上的统计数据,发现外资并购后,印度尼西亚工厂的全要素生产率获得了迅速而充分的提高。[3]此外,以往的研究认为,本土企业能够通过模仿或者雇佣经过跨国公司培训的工人来复制出类似的产品、技术、方法甚至战略,以提高生产率,达到引进FDI实现技术外溢的目的。这可能也是中国当年提出“市场换技术”战略的由来之一。
但最近的研究越来越怀疑FDI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技术溢出。Greenaway(2004)在全面整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尽管存在明确的正的水平溢出的证据,但多数来自发达经济体的企业;在使用企业层次面板数据的分析中,发现了FDI对本土企业有负面影响的证据。[4]对此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短期内,跨国公司的进入引发了更加激烈的竞争,这会减少本土企业可利用的国内市场规模,导致其在已有的成本曲线上向更高的位置移动,从而可能被逐出市场。对FDI存在技术溢出效应的另外一种质疑的观点认为,那些通过引进外资并出口产品的本土企业本身就是效率高的企业,这一行为是企业的自我选择。这些出口企业更能够承担较高的固定成本和国际市场上严峻的竞争压力。Tybout等(1998)对哥伦比亚、墨西哥和摩洛哥企业的出口数据进行研究,就没有找到通过出口进行学习的证据,他们的分析支持了自我选择假说理论。[5]
Helpman(2006)对此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他认为,加工贸易方式下,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学习效应是存在的,但这并不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对于加工贸易是促进本土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还是FDI不存在技术外溢的争论不是特别重要,关键在于针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寻找一条最优路径,以实现本土企业从早期的以技术引进与技术学习为主的生产效率提高方式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生产效率提高方式的转变。[6]
改革开放后,中国东部沿海区域通过加工贸易等方式融入了国际市场。国内外学者开始把研究的目光转向了中国。卓越、张珉(2008)通过对中国纺织业的分析,认为跨国采购商主导的分工格局和升级控制,把加工贸易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锁定在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从而陷入“悲惨增长”。[7]
总体看来,FDI主导的加工贸易不会主动引致本土产业升级与转型,但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转型又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对于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引入新的视角。
二、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必然性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虽然最初引进外资“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没有实现,但至少带来并积累了大量的资本。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中国现在的问题是资本已经不再短缺,而出现了流动性过剩。更严重的是,经过30年的发展,加工贸易产业的成本竞争优势也面临多重危机,特别是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否可以持续?地区差距拉大的风险如何解决?加工贸易产业成本增加后如何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一)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持续
中国目前出口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0%左右,属于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这种外向型战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于大国来说本身就难以为继,全球经济危机更有可能对其雪上加霜。一方面,在经历接近30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的增速将趋缓,2003-2007年每年高于两位数的增长将告一段落;2008年的经济增速为9.0%,2009年第一季度增速为6.1%,2009年第二季度增速为7.9%。
在中国过去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外贸出口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目前,依赖外贸出口带动经济高速增长将面临新的考验。这种考验一方面是加工贸易产业在全球需求下行的背景下增速将趋缓甚至逆转为负增长;另一方面,加工贸易产业本身的发展也不可持续。
在出口方面,1981-1992年,一般贸易出口额大于加工贸易出口额。1993年加工贸易出口额首次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期间尽管1994年一般贸易出口额略微大于加工贸易出口额,但此后加工贸易出口额开始逐步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2005年达到最高的1014亿美元后开始缓慢回落,但仍然远远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在进口方面,刚开始是一般贸易进口大于加工贸易进口,然后在1994-1999年,加工贸易进口额大于一般贸易进口额;此后,一般贸易进口额又超过了加工贸易进口额。总体而言,呈现出一般贸易进出口额所占比重下降而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比重上升的趋势(详见图1、图2)。
另一方面,从分工的角度看,东部地区乃至全国以加了贸易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高能源消耗、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代工制造模式。这种代工模式的边际回报率已经处于下降区间,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力也在下降,跨国公司主导的FDI代工模式的技术扩散效应也不明显。更严重的是,这种模式不利于本土产业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和谐,也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可持续发展。
过去的外向型、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消耗扩大。据统计,中国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无论按照每千克石油当量产出的GDP,还是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计算,目前中国的水平均比世界高收入国家低15%以上,比欧盟国家则低40%以上。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但没有出现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的下降,而且出现了近几年能源消费的增速高于GDP增速的反常现象。此外,中国的战略资源石油和重要工业原材料对外依赖严重。
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的道路目前看来是缓慢曲折的,加上美国失业率的攀升与危机后消费习惯的改变导致的全球范围内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都使得我国面临的外贸形势难以在短期内大幅改观,这些因素都使得东南沿海地区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需拉动型的经济增长难以为继。
图1 加工贸易在中国外贸中比重的变迁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有关数据整理。
图2 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进出口差额的变化(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有关数据整理。
(二)地区差距拉大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东南沿海地区以加工贸易代工模式参与国际分工的另外一个影响是导致中国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本来在要素充分流动的情况下,东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吸纳中西部的劳动力和原材料,通过国际贸易能够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从而缩减地区差距。但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参与了国际代工生产,其增长收益是偏向于资本、出口和政府的,这使得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进一步加大。图3表明:中国人均收入增速大多数年份都低于GDP增速,低于货物进出口增速,低于财政收入增速。这折射了过去的高速经济增长不是偏向于作为社会最终消费者的居民,特别是占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村居民的增长;而是偏向于财政收入(政府)的增长,是偏向于外贸出口的增长;或者说,是偏向于资本和政府的增长。这些表明,加工贸易模式下的收入主要流向了资本的所有者(跨国公司)、以税收获利的地方政府以及某些资源和能源的垄断部门。所以,加工贸易不但没有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而带来的地区差距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了地区经济差距。
图3 1991-2007年中国GDP、财政收入、人均收入与进出口增速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有关数据整理。
(三)加工贸易分工模式下成本竞争优势的转化
中国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企业,当年就是依赖廉价的劳动力优势,通过进口中间产品、加工组装后出口。时至今日,由于人民币升值、土地成本上升、劳动力工资增加、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一系列原因,导致加工贸易产业的成本竞争优势下降。
以纺织服装业为例,加工贸易模式的成本竞争优势的转化特别明显。近年来,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调整、原材料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一些低附加值、资源性工业品出口难度加大。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3.19%、2.27%和6.18%。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明显感受到传统出口竞争优势的削弱。第104次广交会上,出现部分订单已经或准备转向更具成本优势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当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外部需求缩减后,出口进一步下降。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前8个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1189.4亿美元,同比增长9.1%,低于全国外贸出口增幅近13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439.2亿美元,增长22.4%,服装出口750.3亿美元,增长2.6%。多重因素使得纺织服装业遭遇“寒冬”,其竞争力处于下降通道。图4显示的这些年来中国纺织业盈利水平的变化情况能够较好地证明这一点。
此外,因美国“次贷”引发的危机与世界经济下行导致海外需求大幅萎缩,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对全球化环境下不断推进的国际分工所带来的世界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挑战。多重压力下,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外贸依存度高的加工贸易企业开始出现倒闭、停工、外迁。
图4 近年来中国纺织行业盈利水平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数据中心数据整理。
三、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转型的路径选择
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必须升级转型,以便寻找新的竞争优势,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面临的困境,我们的对策是加工贸易产业需要进行升级转型。具体而言,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转型的路径选择包括以下三种:产业升级策略、产业转移策略、关闭退出策略。
(一)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从宏观层面来说,不外乎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当资本相对于劳动或者技术相对于资本和劳动更加充裕时,就能够在资本或者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形成比较优势。从企业层面而言,按照Humphrey(2002)的观点,产业升级可以分成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8]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演变,产品内分工代替了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改革开放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以加工贸易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目前已经嵌入全球价值链最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由于整个价值链呈现“微笑曲线”的特征,底部的加工组装所包含的附加值最低。理论上来讲,加工贸易产业可以依次通过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来不断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但这一升级模式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加工贸易企业容易遭受全球价值链体系中高端企业的俘获从而被迫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不能升级;另一方面,加工贸易企业属于成本导向型企业,从而有可能在还没有完成升级时就被具有更低成本优势的地区所取代。按照传统理论分析,可能导致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困境。因此,对于产品内分工下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而言,必须寻找新的思路。
发展经济学的“蛙跳理论”表明,落后国家的产业升级可以通过“蛙跳”方式实现。“蛙跳”包含着这样一种情况:当出现一种新技术时,尽管新技术相比老技术而言具有更高的生产率,但是原来的技术领先国对老技术有大量的经验而没有新技术的经验,这可能导致在新技术出现的时期,技术领先国家不会采用新技术。但新技术对于后起国家而言有不同的意义——由于后起国家的低工资加上缺乏旧技术的生产经验,在满足一定条件情形下,后起国家引入新技术就有利可图。随着后起国家新技术的引入,将会对分工模式产生影响:后起国家开始进入需要更多技术的中间产品或者研发部门。持续下去,后起国家的生产率在某一点上超过原先的技术领先国,从而实现“蛙跳”。该理论说明,后起国家通过较早采用新技术,并在产业发展早期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从而摆脱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困境,实现产业链的攀升,完成产业升级。完成产业升级的“蛙跳”关键在于新技术的引入,而这又取决于两种途径,其一,引入;其二,内生,即自主研发或者说自主创新。国内外经验研究表明,“以市场换技术”为代表的引进模式有其局限性,内生的自主研发或者自主创新才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也必然依靠自主技术创新完成。
(二)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对于一部分有能力有条件通过采用新技术摆脱过去的低成本价格竞争的加工贸易企业,通过“蛙跳”实现产业升级当然是一种最优选择,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得放弃成本竞争的利器。由于加工贸易产业本身就是成本导向型的,总是在寻求成本洼地,从这个层面而言,加工贸易的产业转移是继续寻求成本竞争的一种现实选择。通过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把加工生产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乃至中西部地区去。当前,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东部相关产业、人才、资金等要素纷纷向西部转移,寻找机会。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东部地区增长5.9%,中部地区增长6.8%,西部地区增长13.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东部地区增长26.7%,中部地区增长38.1%,西部地区增长42.1%。这些数据表明,中西部地区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反梯度隆起”,率先触底反弹。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正成为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的热土。加工贸易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国际需求的萎缩迫使加工贸易产业加速转移;第二,扩大内需的政策对中西部地区庞大的国内市场的需求拉动和刺激效果更加明显。在国家和地方扩大内需系列措施刺激下,西部大部分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出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这对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来说,经济刺激作用显然高于东部地区。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为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提供了“腾笼换鸟”的升级空间。
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通过“蛙跳”升级,开始迈向高附加价值的技术研发和服务开拓领域,理论上可以实现向价值链和产业链高端攀升。但这一从制造业向技术研发和服务业转变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各种各样的风险,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支撑。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部分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还可以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实现海外转移,同时完成产业升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和大规模生产的经验,一部分企业完全具备了向境外投资的能力,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企业更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首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一方面可以绕开贸易壁垒进入欧美市场;另一方面,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本身就已经包含着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升级。
(三)加工贸易产业的关闭退出
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也包含着一部分规模小、低效率和技术水平低的企业。对于这些因外部市场萎缩而丧失市场需求,而又不能进行产业转移和升级的企业,只能采取关闭策略退出市场。但这部分企业仍有可能在退出产品生产和出口市场的同时,利用积累的资金,进入国内外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或许,这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升级。
四、通过国内价值链构建进一步促成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转型
正如前文所分析,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容易遭受价值链高端企业的阻击从而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而很难突破。但是,如果基于国内价值链的视角,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转型则有全新的含义。国内价值链是指从产品的研发、金融服务、设计、关键零部件的制造、一般零部件的制造、加工组装、物流、分销渠道、品牌等整个价值链全部或者大部分由国内企业分工完成。对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而言,强调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就是要求尽可能增加国内价值增值的过程,包括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加工生产、运输仓储及销售各个环节。加工贸易通过构建国内价值链,具有明显带动产业升级的作用。首先是拉动为其配套企业的产品升级。比如在下游企业推出新产品的同时,供应商就必须相应地生产出适合新产品要求的零部件才能保证其供应商地位。加工贸易产业通过国内价值链的构建,使得国内价值链延伸加长,意味着这种升级的拉动作用将传递给更多的供应商。
此外,由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呈现梯度分布,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包含着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方面,仍然能够利用成本优势继续保持出口份额;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成本的考虑,这些转移的企业会更多的就近采购,把价值链的更多环节放在国内。随着雇佣劳动力工资收入的增加和采购的增加,加上国内经济增长等导致的内需增加,国内销售增加。在这一过程中,采购—生产—销售等更多环节都在国内进行,国民收入增加,扩大了对最终产品的需求。产品需求的扩大,给企业带来了规模经济效应。同时,在国内价值链构建的过程中,通过企业前后向关联形成的产业集群,增加了中间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扩大了中间产品的需求。随着整个国内价值链的完善,国内劳动和资本获取的收入进一步增加。随着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和国内价值链的构建,资本和劳动流动更加合理,区域差距缩小。
更关键的是,强调加工贸易产业国内价值链构建对于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也具有重要意义。国内价值链的构建把更多的增值环节留在国内,这能够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和丰富国内需求的多样性,能够为自主创新提供一片沃土。其他国家的经验也反复证明了这一点。以日本汽车产业为例,其最初发展就是基于国内市场需求,在最先满足巨大的国内汽车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市场的反应调整产品、改进技术后才开始出口。韩国汽车产业也是实行了二十多年的自主创新战略,在满足本土需求的同时,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开始国际化战略。日韩产业的升级都是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不断攀升的,借鉴日韩的经验,对于中国东南沿海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困境,一种可行的路径是产业升级过程结合产业的梯度转移与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同时进行。我们完全有可能利用国内市场的梯度分布,为一些新兴产业在国内创造一个足够大的市场,形成国内的分工体系,扩展基于国内市场的价值链空间,在国内市场的适度竞争中完成产业升级。在这一进程中,在产业升级的同时完成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国内价值链构建又反过来促进产业的升级,最终形成动态循环。
五、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加速出现,产业升级和产业的梯度转移也在加速进行。在这一进程中,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嵌入了全球价值链分工网络。而加工贸易是围绕世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不断转移的,从最初的拉美国家到亚洲的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到现在的中国内地,加工贸易的转移都与成本有关。我们的分析表明,中国目前以加工贸易方式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会制约本土企业的升级。理论分析也表明由于“蛙跳效应”的存在,能使后发国家借助技术的“蛙跳”通过逆转完成产业的升级。当然,在借助“蛙跳效应”实现产业升级时,我们强调自主创新,发展自有品牌;但这并不是说要排斥所有的加工贸易企业,在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下,许多加工贸易企业在保持加工贸易业态的同时本身还具有升级空间,特别是对于成本指向型的加工贸易企业,通过鼓励其转移至中西部地区,为东部地区腾出产业升级空间,从而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的国内价值链构建,实现自主创新、产业升级转型。
未来研究展望:构建国内价值链时的区域协调与分工问题、要素流动弹性与后发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问题,这些都值得进行进一步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收稿日期:2009-10-21
标签:加工贸易论文; 一般贸易论文; 全球价值链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产业升级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企业转型升级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