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学”的社会学分析_大学论文

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隐性论文,社会学论文,手段论文,目标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教育面向社会”为宗旨的教改已开始启动,然而改革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内,很多僵化的徒具形式的教学制度依然存在,只是功能已悄悄发生改变。本文分析的“隐性逃课”就是该种过渡现象之一,是正当目标无法用正当手段实现的一种合理的异化。

一、何谓“隐性逃课”——问题的提出

顾名思义,“隐性逃课”是针对“显性逃课”而言。“显性逃课”即学生没有正当理由而不去上课。这显然是校规严令禁止的,逃课一旦达到一定数量就要被开除,一般情况下只有少数人偶尔为之。“隐性逃课”则不然,其范围之广,可以说几乎大多数学生都会参与。这就不免让人对这大多数背后的“必然性”有所深思。

所谓“隐性逃课”是指:学生按时来上课,似乎也在认真听课,但实质则“形在而神不在”,从不听老师讲课,只顾自学其它知识(如英语,计算机等)。这种来上课但不听课的现象,与“显性逃课”的不上课也不听课自然也有异同之分。同在都不听课,异在人是否按时在课堂,这就造成明显不同的效果:“显性逃课”是违反校规的,而“隐性逃课”至少从表面上看是不违反校规的。而且“隐性逃课”者也不能说他们不爱学习,他们课堂自学其它知识还非常用功。第二个特点是对大多数“隐性逃课”的实情,老师常持默许态度,彼此也心照不宣。可是如果这类事发生在中小学,那命运又完全两样了。这又是为何?第三,这种“隐性逃课”怎么会有那么多学生参与,又怎么会有那么多老师默许?

二、“隐性逃课”的原因——个体层面分析

为什么“隐性逃课”在大学生中如此普遍?笔者经过大量个案调查和文献调查,概括出如下“隐性逃课”的原因分析模型,并将运用默顿的“动机理论”对此现象进行理论剖析,同时进行实践反思。

首先要界定这一原因分析模型的范围是特指大多数学生“隐性逃课”这一类型的课程,还有一部分水平相当不错的老师开的对学生十分有益的课,学生们往往趋之若骛,不存在“隐性逃课”问题,也就在该模型之外,或者说是该分析模型的反证。

(一)当自学收获大于上课收获,就必然引发“隐性逃课”的动机。

1.上课收获少主要由如下原因造成:

(1)教学内容落后、无用:许多教材已多年未更新, 知识陈旧、过时,比如计算机课程,远落后于社会所需,使学生不得不自学较先进的内容,以适应竞争,又如道德、政治课的许多内容,空洞而又教条,乏味之至,甚至与现实完全脱离。把宝贵的时间花在无用的知识上,对求知全盛期的青年学生来说,无疑是生命的浪费。问题是现实许多专业课程都存在这一弊病,学生不得不自谋出路。

(2)教学方式呆板枯燥,拿几本教材僵化地灌输, 缺乏自己的学术底蕴与研究思考,当然不能给学生以学术与思维的启迪和熏陶。上这样的课,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写教材,主体意识、创造意识枯竭。与其麻木,不如自己买好书,自己自学思考。而且教学方式往往只顾教材,不顾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别是兴趣,也远离现实,纸上谈兵。虽说现代大学理念是传授并创造知识,但由于老师重教学而轻研究,使目前大学的知识创新还远远不够。

2.自学收获大的原因如下:

(1)针对课堂落后无用的知识, 学生自学可以准备许多踏入社会后的各种所需知识技能。毕竟现代社会大学不再是早期大学贵族式教育,大学教育的平民化本身就是教育面向社会的要求,所以很大程度上就是职业培训所(当然不全是)。为什么大学教材如此贫乏落后,而书市上各种时新的学术书籍或技能书籍却极为丰富?这就说明社会现实需要是非常丰富和实际的。如果一个学生只学学校里落后或无用的知识,一踏入社会马上会在竞争中遭淘汰。正如绝大多数毕业生工作后的感慨:“大学四年专业课学不好没关系,工作时多半没用,但英语、计算机非学好不可。”正是在如此的社会压力下,大学生们不得不通过“隐性逃课”而获得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各种知识技能。

(2)自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自己选择对自己有用或有兴趣的知识,这种强烈的自我动机,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自我参与程度,尤其是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上述那些僵化教条的课程,只能让学生在被动的接受中,僵化思维,精神麻木,毫无学习的乐趣可言,更与市场经济倡导的创新意识背道而驰。

综上所述,对那些教材落后无用,教学方式僵化的课来说,自学的效用要大于上课收获,也就引发了“隐性逃课”的动机,但动机要变为行动还需学校各种制度条件许可。

(二)诱发“隐性逃课”的外部条件:

(1)校规否定“显性逃课”,而“隐性逃课”却不违反校规, 使“隐性逃课”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

(2)教师一般对“隐性逃课”的学生予以理解, 且“隐性逃课”者不影响教师上课,彼此相安无事。

(3)课程考核方式给“隐性逃课”者提供了便利, 许多课程虽没多大学习的价值,但考试还是要通过的,所幸许多课程考核都相当简单,或者复印一下笔记死背一下,或者找些资料拼凑成论文,与实际上课无多大联系。这无疑使“隐性逃课”者后顾无忧。现今为何论文质量不断下降,由此也可见一斑。

(4)不同于中学,在大学, 教师和父母的约束对大学生来说几乎没多大限制,使大学生拥有相当大的行为空间,而且在现实社会要求下,老师和父母对大学生“隐性逃课”,多数还是认可的。

如上各种制度条件,或者说社会控制手段使得“隐性逃课”的动机转化为现实,而现实的“隐性逃课”的收获又反过来强化“隐性逃课”的动机,如此循环,形成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

三、原因背后的原因——制度层面分析

以上分析了“隐性逃课”个体层面的种种原因,但在这些个体行为背后却隐含着制度层面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从上面上课收获少的分析中可见,最主要问题在于陈旧无用的教学内容和僵化教条的教学方式,这两个弊端的存在,实质上是国家计划集权体制在教育体制上的弊端的延伸而已。

学校没有自主权:政府管理一切,行政权力过度扩张,学校主体在权力束缚下,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无法对迅速变化的社会人才需求作出相适应的调整和变革。表现为:(1 )基本没有招生自主权,招多少,怎么招,哪儿招,还是政府教育部门说了算; (2)专业设置必须在教育行政部门规定范围内,调整增减要教育部门批准。(3)教学计划必须遵照教育部发的指导性文件。 教材须用教育部编写或审定的教材。(4)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 实际上是政府部门自说自话。(5)对外交流活动要层层报批。(6)目前学校合并也是政府包办婚姻等。可见正是现在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脱离,不能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制度症结所在。

教学方式僵化与教师素质紧密相连,与缺乏学术自由紧密相连,也与不完善的教学评估手段相连。过低的教师待遇,使优秀人才不愿留校任教;不合理的教学评估,纵容了低水准的教学方式,也打击了高水平的教学方式。缺乏足够的学术自由,也使学术研究受到严重伤害,使大学的知识创新功能发育不良。

这里并不想仔细分析现行教育制度的各种问题,只想指出这种国家教育体制,相对于市场的高效、实用、创新的社会要求来说,无疑是滞后的。这种制度上的滞后,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正是计划旧体制和市场新体制矛盾的体现。但这种体制矛盾对于处于社会群体的大学生而言,只能作为社会事实接受,“只能进入社会事实”(涂尔干)。江泽民“教育面向社会”的教改宗旨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但教育面向社会,首先是大学要获得自主权。虽然目前政府部门正开始将学校管理权力下放,但任何旧体制的惯性都相当顽固,特别是当这种惯性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时,惯性尤为巨大。所以在这样的制度转型下,大学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困境:学习目标要适应社会市场竞争(市场体制),而学习手段却还在计划模式旧教育体制下(计划体制)。根据默顿的理论,当合法目标无法用合法手段实现时,越轨行为便发生了。所以“隐性逃课”成了大多数大学生的必然选择。

小结

以上分别从个体层面和制度层面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进行了剖析,并运用默顿的“动机理论”对该现象进行理论解释。可见在当前背景下,大学生的“隐性逃课’’行为是市场取向的理性和功利性选择(在新旧制度交替的过程中,人们的行为模式不得不背着旧有的躯壳而行着现实的功能)。但是大学作为国家的高等学府,不仅仅是知识传承功能和职业培训场所,特别是知识的创新,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是市场的短视性和功利性所能完成的,所以,对当前大学生过于功利的市场取向,不给予适当引导的话,从长远来看,将对中国未来的大学教育和人才的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标签:;  ;  ;  

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学”的社会学分析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