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的当代特征
侯中太1,陈 杰2
(1.成都师范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2.东兴镇井溪中心学校,四川 阆中 637400)
摘要 :新城镇化使得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窘迫。农村教师作为一个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他们更追求在自然、社会生存的基础上注重精神生存,他们更追求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关系的关联生存。我们必须正视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的当代特征,才能完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新城镇化;农村教师;生存状态
新城镇化政策使得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到城镇,大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户籍地与工作地双向均有流动。这对于城乡发展而言,面临诸多的机会,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农村教师作为城镇化中很想流动却又很难流动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当下的生存状态显得更加窘迫,亟待各界的关注。
一、新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教师更追求精神生存
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当代人的生存意识较之以前有很大的发展,农村教师在新城镇化的影响下,其生存状态也具有明显的当代性。本研究从生存哲学的发展史来审视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的当代性。
当代社会物质文明迅速发展,但并非人的生存状态就随之得到了解决,相反,生存状态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追寻生存价值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给了每个人很多的机会,社会充满活力。大家工作都很繁忙,甚至连休闲都很“忙”,都必须讲求“效率”。人们总是想用繁忙辛苦的工作去获得伟大的成就,总是想用紧张刺激的休闲去获得极大的满足。殊不知,这种不知疲倦的劳动、不断创新的闲暇只能暂时解决生存问题,只是一种短暂的安慰。因为人最终必须完整地实现自己,完整的感觉自己,并且为这种“完整”要求一种内容,而单单劳动是不能提供这种内容的。[1]于是,追寻生活价值就成为每个人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因此,农村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们也会去思考生活的价值,特别是在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拉大的背景下,他们是如何感知或者思考自身的生存状态,这显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
中国人早在春秋时期就在讨论生活的价值问题。[2]据《左转》记载,鲁国大夫叔孙豹与晋国大臣范宣子就曾讨论过生活价值问题。范宣子认为生活、人生的价值在于家族的兴旺;叔孙豹则认为生活的价值在于“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后来,儒家继承并发展了叔孙豹的思想:立足于个人对社会、历史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评价来看待生活的价值。可以总结为“内圣外王”,或者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言外之意,学会做圣人,一切就会好。而道家思想跟儒家有很大的区别,道家主张全生避害,即保全性命,免受伤害,这一思想甚至成为很多传统国人对生活的看法,只要衣食无忧,能够平平安安地安享天年,就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就是完美的人生了。这与儒家要求做圣人的高要求的生活标准截然不同,也正因为如此,儒家只是官方哲学,而道家则一直为民间信奉。不过道家内部在如何全生避害的认识上也有分歧。老子主张“人应该柔弱、谦虚、知足”,庄子则主张“顺应自然、齐物我”。总结起来,中国哲学,至少古代哲学中是主张人要内敛,多反省自己,对于生活价值都有特定的价值观。而这样一种价值观今天还在影响着许多国人的思想。于是,对于生存环境缺乏应有的深入反思。正因为如此,很多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更多的是墨守成规,不是去创造,更多的是迎合与接受,而不是去发掘与反思。
再来看西方文化对生活价值的理解,我们从西方哲学作为分析主线。西方文化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希伯来文化,另一个是古希腊文化,西方文化随后的发展都可以从这两个源头上找到萌芽。[2]早在所谓自然哲学时期,古希腊哲学家就探讨了生活的价值问题。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生的目的和准则就是获得精神的快乐和适度的或人生存必须的感官享受。后来古希腊哲学的研究中心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关于生活价值的认识有了不断的发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把理性看作人的本质,也就是说理性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在伊壁鸠鲁那里,快乐(既包括物质的快乐,也包括精神的快乐,其中精神的快乐是最大的快乐)才是人生的出发点和目的,是评判一切的标准。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也主张理性,而且认为理性完善之外的一切都是恶,其有明显的禁欲主义倾向。而在西方思想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地位的基督教对生活价值的看法仍然是否定现世,追求来世。人生就是赎罪,抬高了神的地位。在我们看来,抛开其思想根源与推理逻辑不谈,基督教在形式上要求人要奉献(因为要赎罪),要求人要内省。在这一点上跟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到了近代,中西思想家均对前人的生活价值观进行了批判,其趋势体现在抬高人、贬低神,就是赞美世俗生活,反对禁欲主义;就是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和封建等级制度。主张人生的意义在于现世,在现实的自我实现,而非为了来世,即我们对生活在当代应该有所作为,生存具有当代性。
高校可以和各级各类社区学校(如教师进修学校、家长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站点、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当地成人高校、区社区学院、县社区学校等)合作办学,在一些社区成员集中的地方开展教学点培训服务工作。高校也可以利用社区周围的中小学、幼儿园、党群服务中心、群众性文艺活动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小区活动中心等各类场所。授课教师下基层,可以减少社区成员的求学路程,适当缓解社区成员的工学矛盾。
二、新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师更追求关联生存
生存就是生存着的存在,是一个生命运动的过程。马克思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人的第一要义,把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目的加以实现的人的生存意志和生命强力是任何社会制度都不能从根本上阉割和泯灭的。[5]费尔巴哈也认为要从整个本质或完整的本质来分析,才能把握具体的人。而人完整的本质包括三个方面:自然本质、社会本质和精神本质,人的本质是这三个方面的统一。[8]马克思同时指出,这些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关系,因为人不是孤立、封闭的实体,而是一种特殊的关系性存在物。在人的求生过程中,人不能不发生现实的关系并由此展开一个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包括人的生产在内,人的生存具有三重关系:自然关系、社会关系与意识关系。[9]要认识和把握人的生存,就要从这三重关系入手,离开了这些关系,势必使人及其生存陷入抽象化的虚无。[4]而这些关系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动态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人与自然关系更多的体现为生产活动;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为交往活动,表现为社会经济地位;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则是自我意识,即包括反思、反省活动在内的生活实践活动。因此,人实际上有三重生命:一是自然生理性的肉体生命;二是关联而又超越自然生理性的精神生命;三是关联人的肉体和精神而又赋有某种客观普遍性的社会生命。[4]至此,从宏观上来说,生存体现为三重生命: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作为生命主体的人,不断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并能意识到这些关系。处理与感悟这些关系的过程中表现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就是生存状态。
每一个人都要去参与社会各个领域的活动,在生活中也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每个人也会骄傲地意识到自己的力量,生活中的各种事情、种种问题向我们涌来,使我们有时疲于应付。而这种紧张如果继续下去,倘若生活回不到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绷紧的弦就会拉断。于是,人们就会尝试去寻找精神家园,去探寻人生幸福的答案,而这正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界的根本所在。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与动物的区别首先在于人有意识和自我意识。[3]被称为“生命哲学”也是“文化哲学”创始人的德国哲学家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也认为:今天,我们必须从生命的现实出发;在生命中,精神的所有方面都连结在一起。生命不仅是生理的、精神的,也是文化的和历史的。[4]而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不能缺爱。弗洛伊德在其《文化的不安》一书中说过,人类的痛苦有三个来源:“大自然的绝对威严、我们身体的有朽性,以及我们在处理家庭中、国家中和社会人际关系的手段的不足”。但是这三种不幸中的任何一种不能认为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境,对于需要他人理解和肯定的眼神以成全自我的人们来说,“最糟糕的莫过于一个人面临爱的缺失的威胁。”[5]当然也有不同的观点。福柯认为生活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的艺术性;人类生活之所以优越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就是因为人生在世,始终都有可能成为充满创造精神的艺术作品。[6]陀思妥耶夫斯基进一步深入说:“人类生存的秘密不在于只是活着,而在于为什么活着。人如果没有一个为谁而活着的牢固信念,他就不配活着。”[7]看来,弗洛伊德强调人与他人的关系,而福柯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强调人与自己的关系,重视自我意识。综上所述,人的本质是我们分析人的生存状态的依据,生存状态则呈现多维度的特征,而不仅仅是衣食住行的满足。
概括而言,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儒家传统强调人的精神生存,忽视人的自然生存与社会生存,特别是忽视社会生存,而且不重视在自然生存与社会生存基础上去谈精神生存,导致生存状态缺乏一定的根基。西方也有类似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哲学派别对于自然、社会、精神三种生存中的某一方偏执地片面地强调,忽视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哲学派别的批判与反思会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的当代意义,即应在自然、社会生存的基础上注重精神生存。
人生活在各种关系之中,各种关系体现的关联性与关系间体现的关联性是认识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的本质问题。
气孔是植物调节自身和外界环境气体交换与水分蒸腾的一个重要通道。因此,气孔密度、大小及分布等指数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这是植物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不同形态特征的原因。从图3看出,地枫皮气孔器类型均为平列型,气孔突出,呈椭圆形或近圆形,由2个肾形的保卫细胞构成,副卫细胞与保卫细胞平行排列,绝大多数气孔呈张开状态,稀闭合。
当下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的理解维度围绕人在某阶段处理上述三种关系中展开。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在这三种意义上使用“生存”一词。(1)饥寒交迫,很难生存。“生存”意指“肉体生命保全”的自然生命。(2)缺技术,难生存。“生存”意指“社会职业生活”的社会生命。(3)遭大辱,没脸生存。“生存”意指“精神状态存活”的精神生命。前者直接危及人的生命,后两者间接危及人的生命。这充分反映了人的生存状态的三个维度:身心健康状态、社会经济地位与精神生活状态,简言之,即身心状态、社会经济地位与精神状态。马克思曾经针对教师这一行业强调了教育者一定是受教育者这一重要事实,教育者可以通过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创造性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影响环境及自身的发展。[3]因此,马克思关于“一般”人的本质以及对教育者创造性的期望则成为我们评价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的重要依据。
1.2.3 术后护理:在患者麻醉清醒后,协助其取半卧位,密切检测生命体征以及腹部腔镜穿刺点、引流液等情况。术后完全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给予口腔护理、雾化吸入。
总的说来,农村教师作为一个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面对新城镇化,缺乏流动机会,且农村枯燥教学缺乏创造性,使得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缺乏当代的精神生活特征。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农村教师自身反而缺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关系的生命关联性特征。因此,我们必须正视新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的当代性与关联性问题,从而去完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
[1]鲁道夫·奥尹肯(Eucken.R.).生活的意义与价值[M].万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47.
[2]李文阁.生活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4-5.
[3]冯先杰.论生命视野下教师的自我教育与发展[J].教育探索,2005,(10):118-120.
[4]张曙光.生存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89,115-116,197.
[5]Fernando Savater.哲学的邀请:人生的追问[M].林经纬,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0,157.
[6]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06-507.
[7]弗罗洛夫.人的前景[M].王恩斌,潘信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97.
[8]朱荣英.论人的生存与人的本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43-48.
[9]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5.
The Contemporary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Status of Rural Teachers in the Context of New Urbanization
HOU Zhong-tai1,CHEN Jie2
(1.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1130,China;2.Jingxi Central School of Dongxing,Langzhong,Sichuan 637400,China)
Abstract: The new urbanization makes the rural teachers'living status embarrassed.Rural teachers,as professionals engaged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pay more attention to spiritual survival on the basis of natural and social survival.They also seek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man and others,man and himself.We must face up to the contempor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status of rural teachers in order to improve policies for the teaching staff in rural areas.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rural teachers;living status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9)17-0075-03
收稿日期 :2018-08-17
基金项目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青年基金项目)《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教师制度身份变迁与反思》(13XJC880004);2013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一般项目《农村教师形塑身份变迁与制度反思》(13SB034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侯中太(1975-),男,四川阆中人,教育学博士,博士后,教育学副教授,供职于成都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研究方向:教育测评与农村教师;陈杰(1976-),男,四川阆中人,管理学士,中教一级,供职于四川省阆中市东兴镇井溪中心学校,研究方向:信息管理。
标签:新城镇化论文; 农村教师论文; 生存状态论文; 成都师范学院论文; 东兴镇井溪中心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