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林杰
论文摘要:
本文是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基于生态课堂的微课开发与应用的研究》的子课题研究成果,借助微课打造自主学习型的地理生态课堂,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以地理学科为例展开研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和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收获。
关键词;地理生态课堂、微课开发、应用
本文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基于生态课堂的微课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2017-R-59357
“自主学习型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等学习行为,它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进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帮助学生认同自主学习、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它需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呈现的主要特征是:自主、体验、合作、探究。“微课”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本文是借助微课打造自主学习型的地理生态课堂,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以地理学科为例展开研究,颇有收获。
一、微课的制作流程
微课教学具有如下的优点:时间短、内容少、容量小、相对完整。地理微课要根据课本中的知识点和学生的掌握情况来制作,主要是通过选择微课内容、进行微课设计以及对微课的具体制作来进行微课教学实践。
1、确定微课的课题内容
对于初中地理的微课教学,首先要确定好微课的教学内容,这时就需要教师全面地筛选地理课本中的各个知识点,把握好课本中的重难点和教学任务,把握好学生对每个地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针对此选择并确定好有哪些知识点可以制作成微课的内容,在上课的时候讲解。
2、进行微课设计
教师在确定了微课的选题之后,根据课本中的知识点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就需要对微课进行设计,设计的内容要直观形象,使学生在学习地理课本中的某个知识点时能够记住并掌握该知识点。
3、进行微课制作
最后是进行微课的制作,微课制作是进行微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微课的制作要新颖有趣,画面要清晰,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轻松掌握知识点。
二、开展微课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
首先,微课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微课是对学生的学习资源的一种补充,它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利用零碎化的时间通过微课进行学习,这种形式既方便,又可以让学生查漏补缺,或者深入研讨,进行充分的学习,而且微课这种形式又是学生所接受且喜欢的,所以,通过微课进行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学习的乐趣,而且还能获得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习的不同需求。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而言,可以通过微课的学习,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探讨,提高学习知识的深度,扩展知识的宽度。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而言,若是对课堂上的教学没有能够消化吸收,那么,可以利用零碎化的时间,通过微课,对课堂的教学重温,以便消化吸收课堂的知识。或者也可以通过其他类似的学习资源,多角度的对课堂知识进行理解,从而缩小学习的差距,提高学习的成绩。
最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微课,学生可以在相关的移动设备上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在课堂之外,可以自主的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的需求,通过微课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在某节点暂停播放,对相关知识思考。学生也可以随时退回去播放,或者播放数遍,直至自己能够理解且消化吸收相关知识为止。微课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三、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课前导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个专业制作的地理微课对学生的引导是完全不一样的,学生在感受大量与时俱进、贴近他们生活、趣味性强、启发性强的信息资料后,也能深刻感受到站在他们讲台上一颗专业地理教师的心。某些复杂地理现象的形象描述,此类型的微课可采用动画制作。比如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但讲解起来干巴巴的。如何生动形象地让学生掌握和了解这一内容,这是专业地理教师要进一步思考的,动画制作的微课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2、利用微课诠释重难点问题,启发学生思维。讲解比较抽象的重难点问题时,微课教学视频的运用,以其声、光、形、色等多种功能,化抽象为直观,把动态、连续的过程真实地再现,协同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要求,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地球运动”是非常抽象的知识,地球运动产生的意义较难理解,所以可在微课中借助地球运动的Flash动画,在地球运动到公转轨道“二分二至日”的位置时,逐一讲解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极夜发生的地点、获得光热的多少等知识点。通过微课的直观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具体,让课堂生动活泼,充满生机,教学深入浅出,化繁为易,从而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学习和记忆。
在现代社会中,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首先,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素材和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其次,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微课对知识点的讲授,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这样,学生在课下也会自主学习,并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掌握情况再次或者多次查看微课视频所讲解的知识点,直到自己完全掌握。 高质量、高水平的地理微课要求教师有较好基本功,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拥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适应各种形式的教学,挖掘个人潜能。总之,微课有助于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由于微课是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信息技术能力上的较高要求,因此开发者必须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精心选题、精心设计、精心制作,精心应用,这样的微课一定会得到学生的喜爱,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并保持它长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陆纪燕.怎样做好地理微课――以“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的设计为例[J].地理教育,2015,01
[2]郭春喜.给地理微课把把“脉”――地理微课的几个认识误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0
[3]李佳星.论地理微课教学的“高质量”与“成熟化”[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于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对某些复杂地理现象的形象描述,比如黄土高原生态危害原因及预防方法
这种微课程更多采用的是动画来制作,比如黄土高原生态危害原因及其治理预防办法,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点,但讲解起来却显得干巴巴,如何生动形象的让学生了解,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专业地理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动画制作的微课程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三)对章节知识进行再现或者总结
这是当前微课程运用的另一个领域,也即发挥课堂总结的作用,这比教师自我归纳总结更为有效,让学生自我归纳更具有操作可行性。尤其是在复习课中,效果更明显,在学生感受海量知识复习的同时,还能寓知识于快乐,不知不觉中掌握本节课的主体脉络。
四、地理微课程的运用需注意事项
(一)充分发挥自身在地理人文素养方面的优势,结合时事,尽可能引入时事评析和自己的思考元素,让学生感受时代发展动脉;
(二)选取一些吸引眼球的图片和夸张的词语;
(三)教学中对于“微课程”已有呈现知识应该再次重现,强调其本身的记忆,切不可忽视一些基础性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微课程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根本和主要手段还在于课堂教学。
论文作者:林杰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12月总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学生论文; 地理论文; 知识点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自己的论文; 《成长读本》2017年12月总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