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后发企业进行经济创新?_康奈论文

后发企业如何进行节约型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节约型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3~2053(2015)12~1867~16

       作为后发者,中国企业面临制度、经济、技术等各类限制带来的挑战,在没有世界领先的创新能力与扎实的创新基础这些条件下[1],不少企业经过多年的追赶却以自身特有的方式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以更加低廉的成本生产制造出近乎世界一流技术水平、且更加适合中国情境的创新成果。这些创新成果也许不是最前沿的尖端技术突破,但是却可以让新兴市场的广大普通消费者受益良多,受到了实践界的广泛追捧。研究者引入了“节约型创新(frugal innovation)”这一概念来刻画这一现象,并将其定义为用更少的资源,为更多的人创造更多收益的手段和目的,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6]。

       那么后发企业如何进行节约型创新?现有文献关于这一问题的探索有了一定的基础却也存在一系列不足。首先,节约型创新乃至反向创新(reverse innovation)的文献识别了这些创新的独特特征和模式,且都在呼吁研究如何驱动这种创新的产生[3~5]。其次,国际化的理论提出外部知识来源,特别是国外知识来源对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后发企业进行创新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现有研究学者们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说明外部知识对国内技术进步的直接正向作用[7]。这可能是由于国外技术产生于发达国家,带有发达国家特定的情景特征,若冒然运用于新兴经济市场,并不能适应特定地点、特定时间下社会心理和物理情境的技术定制,即并不是“合适技术”。最后,组织学习的视角似乎对于理解新兴经济体国家企业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8],这是因为,这些外部知识若要实现其价值,并且为新兴市场所用,必须要经过本地化的处理,将外部知识与本国的资源禀赋整合在一起,才能开发出适用于新兴经济国家的创新成果,而组织学习理论为解构本土努力过程提供了非常合适的视角。

       因此,外部知识与本土努力对于实现创新非常重要,但是关于外部知识是如何通过本土努力,驱动适合新兴经济特征的节约化创新整个过程机理并没有得到清晰的解剖,尤其是现有文献几乎没有从微观视角切入来理解组织是如何整合外部知识,通过本土努力进而制造出合适的节约型创新成果的。基于此,本研究将从组织学习的视角出发,通过两家传统制造企业的九个案例分析,试图探究外部知识如何驱动本土节约型创新的本土努力模式与过程机制,特别是后发企业如何通过即兴学习与试错学习的交互,实现节约型创新的不同本土努力路径。本文的发现将主要贡献于节约型创新理论,并对后发企业追赶文献和组织学习的文献有一定的启示。

       1 理论基础

       1.1 节约型创新:后发企业创新的新范式

       传统新兴经济体中关于创新研究的基本假设为后发企业的创新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创新是一样的,于是吴晓波及其同事提出二次创新的概念来解释技术引进与技术追赶之间的关系[9][10];与之相对应的是另外一些学者聚焦于自主创新或者本土创新(indigenous innovation)的概念,不论是市场换技术抑或是资金换技术,这一概念强调在引进发达国家企业创新的基础上提升自身能力进而产出比他们更好的创新[11]。然而事实却是新兴经济体的许多企业陷入“追赶-落后-再追赶”的怪圈。反倒是实施山寨创新(copycat innovation)、成本创新(cost innovation)、金字塔底端的创新(innova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等创新①的新兴经济体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甚至引起国际市场上的轰动[3~6]。这些现象和研究说明了新兴经济体的企业由于在复杂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的条件下,创新与发达国家的企业有着明显的不同。

       本文聚焦于节约型创新(frugal innovation)这一概念,定义为用更少的资源,为更多的人创造更多收益的手段和目的。节约型创新不仅是利用廉价劳动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重新设计产品和过程来降低不必要的成本。这一概念涵盖了现有文献中描述山寨创新、成本创新、金字塔底端创新等新兴经济体独特创新现象,并从新兴经济体企业的角度重新定义了反向创新(reverse innovation)的概念[12],是刻画新兴经济体企业独特创新的重要变量[2~6],这是因为新兴市场中的创新行为往往需要面对制度、经济、技术等各类限制,没有大规模创新能力和创新基础[1]。

       Zeschky等[10]总结了节约是创新的重要特征:第一,其来源可以为获取成本低廉的原材料、本地化外包和生产、标准化配件生产、产品尺寸的减小、产品新功能的开发(例如可携带性)、产品可用于较差基础设施的地方;第二,其技术和市场创新程度往往较高;第三,目标客户开始是严重资源限制的客户,并有潜力瞄准寻求效率的高收入客户。事实上,节约型创新可以分为节约型流程创新和节约型产品(服务)创新两类。如前所述,在新兴经济体中,节约型创新十分独特与重要,那么深入探究其如何产生就显得十分迫切,其中传统的国际化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为探究这一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基础。

       1.2 外部知识来源:如何才能有用

       对于来自后发经济体中的企业而言,利用发达国家创造的知识进行创新特别普遍,是一种重要的创新追赶战略。国际化文献中关于外部知识来源对于本土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由来已久,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型提出开始,被研究者们广泛讨论[13]。然而,外部知识来源对于本土创新的影响研究得出的不一致结论引发我们深思[7]:外部知识来源到底如何才能促进本土企业创新?

       于是进一步有研究开始讨论外部知识转移与本土创新到底是什么关系?替代还是互补?还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产业中对两种策略有不同的侧重[14]?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的是外部知识转移要想实现所有的价值,首先取决于目标企业的吸收能力,如果吸收能力不充分,外部知识就只能实现部分的价值。例如Fu和Gong[15]以及Fu等人[16]用来自中国的经验证实了国外技术要想为本土企业带来技术变革与提升,只有在本土企业充分的开展本土研发活动与拥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如前所述,中国企业在技术追赶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节约型创新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阶段,这个过程的实现中,外部知识来源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仅仅是外部知识来源是不够的:一方面需要本土企业有吸收能力来消化利用国外技术;另一方面需要本土企业在吸收利用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添加本土的特色进行创新。然而遗憾的是关于外部知识如何通过本土化努力,实现具有新兴经济国家特色的节约化创新成果的过程机理,并没有被清晰解剖。

       1.3 本土努力:即兴学习与试验学习的交互

       从微观视角解构创新战略的行为机制是现有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17],然而,现存文献很少探讨组织路径本身的特征与发展,特别是关于新兴经济体后发企业微观层面如何创造新的路径来提升自身能力。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外部知识、本土努力是通过何种机制进而转化为合适的节约型创新的微观过程机制。

       首先,在获得一定外部知识的基础上,考虑到国内制度和市场环境的差异以及自身资源的匮乏,后发企业往往会表现出一种即兴学习的努力。即兴学习是一种特殊的短期、实时学习,通常发生在组织面对突发状况时,利用“当下”接收到的信息,整合原有的组织经验与知识,而采取的一种新颖的、快速的、连贯的行为[18]。在新颖的情境下,即兴努力显得至关重要,例如Bingham[19]发现新创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即兴努力往往能取得显著的成绩。

       其次,考虑到转型经济背景下制度与市场环境的动态复杂性,试验学习的努力,定义为通过转换经验来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经验获取与经验转化的重要性[20],也必不可少。

       最后,即兴学习和试验学习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努力模式,二者的交织组成了后发企业进行节约式创新的本土努力的不同模式。事实上,有经验的行动者使得即兴看上去更加的轻松和自然。这里所指的经验指的是执行任务时专业的技能与知识[21]。这些专业的经验对于即兴创作过程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因为更多、更多样化的技能和经验可以为开发新的想法提供更多地选择组合,换句话说试验学习的经验会反过来作用于即兴学习的发挥。正如Vera等[22]通过实证考察发现,组织内部拥有更强烈的实验文化,即兴与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就会得到增强。

       2 研究方法

       2.1 方法选择

       基于探索“后发企业如何进行节约型创新?”这一研究问题,本文试图通过解构组织是如何整合外部知识,通过本土努力进而制造出合适的节约型创新成果的微观过程机制。选择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是非常合适的,这是因为,首先,讨论微观过程机制,通过大量深入的访谈可以获得许多丰富细节的故事,有利于深入剖析后发企业进行节约型创新的所有本土努力,并在大量一手数据的基础上形成理论模式(pattern)。其次,考虑到节约型创新这一概念用于解释新兴经济体中企业创新的一种范式,大量的厚实描述对于进行新理论探索十分必要。进一步,考虑到因果关系的识别用于提高内部效度,类似准实验的多案例设计有利于提高外部效度,本文最终选择了多案例研究的方法。

       2.2 案例选择

       为了控制潜在的外生变异,本文采用理论抽样的方法进行案例选择。首先,为控制转型经济背景下不同地方制度差异的影响,本文选择的案例聚焦于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程度较高的浙江省。其次,为了剔除技术革新频繁,破坏性技术使得行业重构的影响,本文选择近二十年未有破坏性创新产生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为案例,这是因为这些企业可能需要更有效率的节约型创新以赢得集中优势。再次,本文研究问题重点关注节约型创新如何得以发生,因此案例选择过程中将选择创新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中典型的节约型创新产生过程作为案例,重点选择进行节约型创新频繁的企业。最后,本文在案例选择过程中以涌现出的理论饱和为原则,并兼顾多案例复制的逻辑。根据以上案例选择过程,本文最终选取了康奈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奈皮鞋或康奈)和杭州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贝尔瓷砖或诺贝尔)两个企业的九个节约型创新案例进行比较分析。

       表1展示了样本企业的基本情况。我们选择9个具体案例的原则为这些节约型创新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其中1980年,原先在温州当地国营机械厂上班的郑秀康创办康奈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中高档男女皮鞋。80年代间,康奈不断尝试用机械化手段推进制鞋作业。1990年,康奈在行业内第一个推出机械化流水线,开辟了制鞋行业标准化生产的先河。1996年,康奈调整定位聚焦高端男鞋市场,生产出国内第一双欧版大利莱皮鞋。2001年,开始在海外开设品牌专卖店,目前已拓展至30余个国家。2005年,康奈实现固特异线缝工艺的成功量产。2007年,摘得制鞋行业首个“全国质量奖”。2010年,推出“康奈世家”高端品牌。而相应的1992年,诺贝尔前身中台合资的杭州协和陶瓷有限公司在杭州成立。1994年,公司年产能250万平方米,以耐磨地砖为主打产品,为产品多元化打下坚实基础。1996年,公司年生产规模达450万平方米,形成了耐磨地砖、高级印花釉面壁砖和地砖、高级仿石外墙砖、高级渗花抛光砖等主打产品系列。2000年,公司成功应用多次烧成工艺和高压水切割技术,推出艺术配件砖、水切割艺术组花砖。2004年4月,“诺贝尔陶瓷城”正式投产,公司年产能达到1400万平方米。2005年,公司更名为杭州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台资退出,诺贝尔成为民营独资企业。2010年,诺贝尔集团技术中心被国家五部委授予“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2.3 数据收集

       本研究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采用以下措施保障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水平。第一,本文的数据收集过程以访谈为主,企业内部存档数据、参与性观察数据、二手数据主要用作数据的三角验证。第二,根据三角验证的基本观点,本文在访谈过程中多个研究者共同参与,形成多个研究者之间的检验:在访谈同一对象时对关键数据在不同时间点利用相似问题进行多次检验;在访谈不同对象时对于关键数据采用相同的问题进行反复验证。第三,本研究在访谈过程中特别注意印象管理、回溯性释义等可能带来的偏差,不断请访谈对象提供证据支撑其所言。进一步,本研究在数据收集过程中结合了实时发生的数据和回溯性证据,这一措施也减少了回溯性带来的可能偏差。第四,我们在访谈过程中特别注重了过程数据的收集,以期不断形成证据链条。

       具体而言,本研究的所用数据收集过程起始于2009年,直至2014年4月完成最后一次访谈。针对每个案例,研究者首先收集二手数据和基本资料,形成对这两个企业的初步了解,而后针对每个企业,分别形成两个研究小组开始访谈企业。研究小组首先访谈的对象为公司的CEO和董事长,形成共识后开始访谈公司高层(包括分管技术、市场、人力等工作的副总)和技术中心的中高层(技术中心主任及各具体研究中心的主任)以及部分基层员工(特别是技术人员)。在访谈过程中,不断与文献以及现有数据进行比对,产生新的问题不断进行回访,总访谈人次超过50次,直至数据趋于饱和为止。

       2.4 数据分析

       本研究数据分析过程起始于数据收集阶段,止于本文成文之前。在整个数据收集过程中,本文不断比对各种来源的数据,保留经过验证的数据,最终形成最初的每个企业的案例报告。而后,两位研究者就这些数据进行单案例分析,并基于现有文献以及现有数据进行不断比对,以期理论涌现。由于本研究旨在探索节约型创新如何得以发生,单个案例中有多个节约型创新涌现,每个节约型创新案例为一个分析单元,两位研究者就这些分析单元不断进行分析、比对,以期出现新的理论模型(pattern)。最后完成单案例分析后,两位研究者接着进行跨案例分析比较,以期发现进一步的理论模型。这里仍进一步要强调的是整个数据分析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数据、文献、以及涌现理论之间反复的对比贯穿整个数据收集、分析过程[23][24]。

       3 节约型创新如何产生:本土努力的角色

       针对“后发企业如何进行节约型创新?”这一问题,如前所述,本研究的分析单元为每次节约型创新的产生过程。我们的数据共涌现出九个典型的节约型创新(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案例。接下来我们将分别展示这九个案例中企业行动者如何获取外部知识后通过本土努力产生节约型创新的过程。具体展示案例分析结果的方式,我们选择了在每个案例中,首先展示完整故事线,而后基于“故事线”剖析节约型创新产生的微观机制[25][26]。其中前五个案例为康奈皮鞋案例,后四个案例为诺贝尔瓷砖案例,在每个企业中我们仍以时间顺序进行排列以保障故事线的流畅性。

       3.1 节约型流程创新:国内的第一台半自动“装跟机”的试制成功。

       故事线描述②:康奈皮鞋节约型创新如何产生。1979年,已经33岁的康奈皮鞋现任董事长郑秀康是温州当地国营机械厂的一名领导,因为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手工制鞋师傅而做学徒,次年便辞职全力投入制鞋行业。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制鞋工艺全部以手工操作为主,制鞋质量也完全凭借师傅经验判断,完成一双鞋子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尤其是鞋跟的制作,当时基本选用木头作为材料,但是在钉跟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裂开的状况,郑秀康看到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便即兴想到是否可以用塑料材质替代木头做鞋跟,一来结实也不会裂掉。于是在用塑料制跟时却遇到了因为硬度过高,人工钉不进去的麻烦。为了不让创意落空,郑秀康决定再次尝试其他办法,此时拥有机械背景的郑秀康就想到了用机械替代人工进行装钉。“我是从机械厂出来的,首先想到的就是机械来代替人工进行装钉,我怀揣鞋跟,跑了几个小机械厂后,跟一个师傅每日每夜研究了几天,终于搞定了。”郑秀康如是说。考虑到当时中国国内根本没有此类机械设备,郑秀康首先寻到了一台用于其他领域的德国进口机器,将其拆解研究其原理,并且寻找机械设备厂进行加工制造,便成功自制完成了国内的第一台半自动“装跟机”,成功地将钉跟时间从每双30分钟缩短到每双1~2分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推进了制鞋行业的工艺发展。

      

       微观机制:外部知识,本土努力与节约型创新。正如Miner等的洞察,企业行动者遇到问题(①木制钉跟很容易开裂,②塑料制跟太硬无法人工操作)时会刺激企业即兴创作。而我们的证据表明:外部知识会给企业提供解决困难的机会与思路(对德国进口机器的拆解并究其原理);先前的经验也会对即兴创作带来影响(郑秀康的机械化背景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进一步,即兴学习本身并没有直接转化为组织的固有行为,如表2所示,其中即兴学习1在遇到困难时就终止了,而即兴学习2也是在企业行动者对机械零件进行反复拼装、调试等一系列试验学习之后,识别出比较好的方案转化为组织路径,经过内部共享被保留下来的。这样被保留的路径构成了“国内第一台半自动‘装跟机’”的创新输出,在提高产品品质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是典型的节约型创新流程。

       3.2 节约型流程创新:国内第一条机械化流水线的试制成功

       故事线描述:康奈皮鞋节约型创新如何产生。80年代末,杭州武林门火烧温州劣质皮鞋,是当时中国制鞋行业的大新闻,使得温州产品信誉陷入低谷。为了重振温州鞋业声誉,1988年,康奈皮鞋董事长郑秀康便到全国各城市搞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中国的皮鞋业当时基本上以手工制作为主,装备水平很低。1989年,他又踏上了被誉为世界鞋都的意大利,看着一双双工艺精湛的皮鞋在流水线上制造出来,回国后便毅然决然的决定进一步推动机械化生产。同年,为鞭策自己振兴名族工业,皮鞋厂改名为长城鞋业公司。拥有机械背景的郑秀康比他人具有更敏锐的标准化生产嗅觉,然而要从无到有开发一整天机械化流水线还是难度很大。在这个时候,“正好一位祖籍温州的台湾商人回家乡探亲遇到了董事长(郑秀康),聊天后发现该台商正拥有一家机械化生产的制鞋厂,于是董事长便请求去该台资企业参观学习,在去台资企业学习的时候,郑秀康借拍照留念的机会,将背景的机器、用的材料、箱上的字全摄进来以便回去研究参考,台商为董事长的态度所感动便赠送给他工厂录像带,董事长回到公司便组织员工反复看录像,该资料成为了康奈非常重要的学习材料。”康奈技术中心沙副总回忆道。就这样,康奈一方面将企业自身数年积累下来的,成功自创的机械化操作惯例嫁接进流水线(例如将半自动“装跟机”被整合进流水线成为其中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学习台资企业的一些先进做法,对已有的一些操作进行改善(例如将半自动“装跟机”改进成自动“装跟机”),通过120万元的投资,于1991年成功创出国内制鞋行业第一条机械化流水线,并长期跟踪国际制鞋业发展趋势,装备规模和技术水平多年保持国内领先。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由原先两个人造一双鞋变成280人造一双鞋,女鞋生产效率提高了8~10倍,男鞋提高了5倍左右。

      

       微观机制:外部知识,本土努力与节约型创新。及时的外部知识来源以及组织先前经验积累是促成组织即兴学习的重要因素,正是由于去意大利考察的契机,以及郑秀康多年的机械化背景才使得康奈成为国内第一个想到整合机械化流水线的企业。可见,一来对外部信息保有敏感的嗅觉有利于企业更多的进行即兴创作。二来,组织先前的经验以及在某专业领域中的记忆可以帮助企业更轻松的专注于与先前经验、记忆相关的即兴创作,并且为开发新的创意提供更多的选择组合[22][27],尤其是80年代初“半自动装跟机”的试制成功为该项目的推进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因为在组织内部已经有如何试制机械替代人工的固有路径,当这些路径与新的通过试验学习而涌现的其他路径整合在一起以后会衍生出新的节约型创新。

       3.3 节约型产品创新:国内第一双欧版大利莱皮鞋

       故事线描述:康奈皮鞋节约型创新如何产生。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大量外资企业的涌入,为中国企业带来了丰富的信息以及了解世界的机会。90年代初,国内市场上出现了第一双欧版高档皮鞋——大利莱皮鞋,其外观质感刷新了国内人对于男鞋的认识。当康奈敏锐的捕捉到这一信息之后,尝试凭借自己的力量制造此类鞋款。于是由郑秀康率领的团队决定自己研发开展试制。鞋子一般包括鞋帮,中底,大底和鞋跟四个基本组成部分。①然而项目一开始便遇到了鞋帮选材方面的问题,当时国外的大利来皮鞋均采用水牛皮作为材料进行加工,但是当时在中国国内很难拿到水牛皮原料,并且如若真的采用水牛皮制鞋一方面价格十分昂贵,另一方面会带来鞋子不防水,不具实用性的延伸问题,这对于90年代初的中国市场而言并不适用。于是他们即兴拿来其他材料来替代真皮,这些材料包括皮革,橡胶,纸质材料等,考虑到橡胶材料会使得鞋子重量增加,纸质材料虽然轻便但仍然不具防水功能,而皮革作为天然真皮的替代品,包括人造革,合成革等,其中合成革比人造革更接近天然皮革的结构,性能与外观,且具有透气和透湿性,于是经过项目成员的讨论商量后敲定选用合成革作为材料。②在确定合成革之后,又发现合成革并不像大利来皮鞋鞋面一般有较大硬度,于是项目团队遇到了棘手的问题,此时在皮革行业拥有丰富经验的项目成员周即兴想到了原先应用于箱包表面处理的硬化工艺,该技术来源于荷兰斯塔尔公司,其具体做法是在皮革表面涂饰树脂纤维这一化工材料,可以使得皮革表面保持一定弹性也拥有一定硬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发现此种做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于是该项鞋面处理工艺被保留了下来反复沿用至今。③接着是考虑关于鞋底的处理,为了既保持鞋底的舒适性又满足其刚性与防水需求,项目团队创意性地想到了组合方式来处理鞋底的方式—真皮底加仿革底的组合,真皮保证舒适而仿革底可以防水。为了进一步的降低鞋子的重量,项目组成员还想到了给鞋底打孔的方式③。就这样经过自身的努力,康奈团队在1993年成功试制出了国内的第一双高档欧版皮鞋,将大利来皮鞋的售价从280元/双降到了140元/双,在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也为康奈集团的发展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微观机制:外部知识,本土努力与节约型创新。我们的证据显示,及时的了解国外知识来源(欧版大利莱皮鞋的信息)给了企业创新的机会(率先试制国内第一双高档欧版男鞋以引领行业发展),从而触发了企业的即兴创作。具体而言,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给康奈带来了关于鞋款的最近讯息,郑秀康在接收到这一讯息的第一时间便组建团队想要通过自身的方式生产大利来皮鞋,在第一次面对该鞋款设计与制造的时候,从鞋帮到鞋底遇到了一次次的棘手困难,康奈团队每一次都通过即兴创作,想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案,经过甄选而选出最优的方案。这些方案中,有些被后期反复试验,例如跨界应用来自箱包表皮的硬化工艺便被用作处理鞋面做硬技术而成功保存下来,经过长时间的试验学习检验被沿用至今,变成了组织的一种常规惯例。而有些即兴创作只是为了迎合特有情景而设计出来的,例如用真皮底加仿革底的组合作为鞋底只是为了满足当时鞋子的刚性与防水需求,随着后期橡胶大底一次性定型技术的引入,这种方式就不再沿用了。可见即兴创作并不会一定会成为组织的惯用路径,它需要经过试验学习的反复检验。

       3.4 节约型产品创新:舒适鞋的开发

       故事线描述:康奈皮鞋节约型创新如何产生。2000年,康奈成为了国际鞋类权威研究机构SATRA的会员企业,一直接受英国SATRA的咨询服务与培训,2004年与SATRA的一次合作项目中,康奈提出了制鞋的“舒适”理念,即穿鞋讲究“舒适”价值。21世纪之前,基于中国的国情,国内制鞋行业在价值主张上最重要看中的是“牢固、耐穿、质量好”,而随着国民经济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康奈认为要将价值主张转变到追求“舒适”感之上,然而“舒适”只是一个主观的感觉,很难去评估也很难去测量,但是康奈依旧决定成立项目组专门打造康奈“舒适鞋”。

       首先,康奈认为东方人的脚型与西方人的脚型是不同的,为此康奈专门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对中国人的脚型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建立了属于中国人的脚型数据库。并利用脚转楦技术,设计出一系列适合中国人的鞋楦,建立鞋楦数据库。接着,项目组对透气、吸湿、减震等功效做了努力,开发出MICRO-L双皮面微囊透气工艺、MAB吸湿减震软底技术、矢量鞋楦贴合技术。第三,康奈将鞋大小这一参数细分得更加细致,除了考虑鞋码这一普适性的指标外,还考虑趾围度与底宽等参数,从更加细致的维度来设计适合中国人的鞋子。最后,康奈利用自身给BOSS等国际大品牌做OEM生产的优势,在代工过程中学习到了男鞋的前卫设计、配色技巧等都用在打造舒适鞋之上,打造出时尚的外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项目成员创意性的想到了将原先用于皮鞋表面硬化处理的工艺嫁接到用于对皮鞋表面的外观设计上,做出了复古作旧的技术,赢得了市场的广泛欢迎④。

       “舒适鞋”一经推出后,其产品品质达到了与国外大品牌相媲美的程度,在市场上收到了负面反馈几乎为零的效果,让发展中国家的老百姓享受到了以较实惠的价格享受高品质、高舒适度的鞋品。

      

       微观机制:外部知识,本土努力与节约型创新。与国际著名鞋类研究机构英国SATRA公司的合作,让康奈了解到了“舒适”这个概念,也给了康奈在国内率先生产“舒适鞋”的机会。于是康奈即兴的想到了要结合中国人自身的特点,制作舒适鞋的理念,于是他们从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对中国人的脚型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从透气、吸湿、减震等功效入手分析合适的技术,增加趾围度与底宽等参数指标,总之在从流程到部件、功能到外观的很多个节点都进行了即兴创作,这些即兴为项目组进行下一步的试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有经过试验学习的反复验证与纠错的行为才能被组织内部所保留下来变成固有的路径在组织范围进行共享,进而形成适合中国人的节约型创新产品——基于中国人脚型设计特征的优质、价廉、舒适鞋。

       3.5 节约型流程创新:固特异线缝工艺的成功量产

       故事线描述:康奈皮鞋节约型创新如何产生。2005年,董事长郑秀康在去欧洲市场考察时了解到一种高档皮鞋加工工艺——固特异工艺。固特异工艺是一种高难度的鞋底加工工艺,是指在真皮大底鞋的大底与中底之间填充碎软木(类似红酒瓶塞的碎木屑),并采用先进的线缝加胶粘技术对其缝制,这种工艺能够使鞋底在达到透气、吸湿、减震的基础上,起到根据穿着者脚型量身定型的效果。该工艺专门为世界高档皮鞋配套,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均以手工缝制为主,制造周期较长,制造难度大,人工成本高,故此类鞋款单价都在200欧元以上。并且此时,中国国内每年对此类高档鞋的需求量在2500万双以上,全部依靠进口。

       考察回国的郑秀康进一步明确了康奈的高端男鞋产品定位,想引进固特异工艺作为提升制鞋品质的推手,然而考虑到该工艺产能低,成本高,周期长等一系列因素,认为如若全盘沿袭国外的手工做法绝对不适用于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市场。为了迎合中国市场,康奈想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原有固特异工艺基础上,实现量产的可能。于是,拥有成功试制机械化流水线经验的郑秀康便想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固特异流水线的试制,便专门成立“量产固特异工艺高档皮鞋”技术攻关小组。

       技术攻关小组里有不少参与先前“机械化流水线”项目的成员,鞋款设计人员,固特异手工师傅等。首先他们根据固特异工艺线缝皮鞋的结构特点,并结合先前设计“机械化流水线”的经验,设计出符合量产固特异要求的生产流程,参考大量资料,反复试验,调试出最佳的工艺流程。第二步,遵循流程设计,在国内外制鞋设备中选择合适的机器设备进行组合,然而很多环节市面上没能找到现成的吻合固特异工艺制作的设备,因此康奈便对这些设备自己动手制造或者改造,在这个过程中,康奈先前的机械化经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第三步,研发合适量产的原材料。因为固特异工艺原先均采用手工制作,改用机械化操作势必会对材料性能提出新的要求,举皮革表面花纹处理为例,项目组借鉴了前期皮革硬化工艺中用化工材料增强硬度的原理,即兴创作出用化学原料对皮革表面进行花纹修饰的工艺。最后,学习外企的优秀车间管理实践,设定关键工序的控制与检验方法,制定了《固特异高档皮鞋关键工序控制检验方法》和《固特异鞋成型车间作业指导书》以确保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惯例行事,确保标准化⑤。

       2006年,项目组通过将本地机械技术与固特异制鞋技术的整合,成功实现“固特异工艺”批量生产,经过改进之后,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固特异皮鞋每日量产600双以上,机械化程度达到80%以上,产品出口单价为30~50欧元(原先欧洲售价200欧元左右)。并且生产的产品符合国标GB/T1002~2005关于线缝皮鞋的要求,深受客户的好评。更重要的是,因为更科学的生产设备与方式,在确保质量提高效率的同时,污染也相应减少。

      

       微观机制:外部知识,本土努力与节约型创新。固特异工艺是欧洲的高档制鞋工艺,郑秀康在了解清楚该工艺之后便决定自己掌握该工艺,然而出于现实的考虑,这类制鞋工艺,以及运用该工艺生产出来的鞋品价格显然不适合中国国情,于是康奈进行了一系列的本土努力在借鉴国外先进工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节约型创新。仔细剖析该项目的推进,再一次说明了外部知识来源,与组织先前经验是促成组织即兴学习的主要因素,正是因为康奈去欧洲了解了该工艺的详细操作,以及拥有之前试制机械化流水线的相关成功经验,才使得康奈决定用流水线的方式来操作固特异工艺的量产。在流水线搭建的过程中,项目组从流程设计到单个部件设计,再组装都经历了多次“即兴学习—试验学习”,以及反复“试验学习”的调试与纠错,最终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终于成功完成固特异流水线,让中国的广大消费者以比原先低好几倍的价格享受到了先进的国外工艺,是典型的节约型流程创新。

       3.6 节约型产品创新:无锆镁质高白瓷质砖

       故事线描述:诺贝尔瓷砖节约型创新如何产生。2001年以来市场上流行一种超白瓷质砖,该瓷砖的工艺特点是用硅酸锆这一金属物质来对瓷砖进行增白、增亮,如若要将瓷砖制作的非常白需要加大量此类元素,而该元素不但价格非常高,并且具有较强的辐射性污染,不具备环保性特征。在诺贝尔参加的一次论坛上,一家意大利陶瓷厂的代表讲述了意大利等世界陶瓷主产国关于瓷砖检测放射性这些的状况,让诺贝尔慎重的认识到做好该项目节约型创新项目的重要性。于是2002年,以余爱民同志为首的团队成立了高白瓷质砖项目组,试图研制出无锆的产品。在遇到这一棘手困难时,“具有多年瓷砖研究经验的余爱民想到了用富含镁元素的滑石来替代MgO元素以实现增白效果的创意,于是项目团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经过反复的试验最终研制出滑石—长石—高岭土体系的瓷质砖配方,其中以长石做溶剂,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CN200510009216.5)”,技术中心主任在回忆中仍露出崇拜的目光。该创新是瓷质砖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被列入国家重点新品,不仅大幅提升了瓷质砖的白度,同时又避免了普通超白瓷质砖(含锆配方)所带来的辐射性污染,更是帮助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市场上受到广大欢迎,实现每年接近10亿元的销售额。

      

       微观机制:外部知识,本土努力与节约型创新。在外部知识来源(环保高要求)的刺激下,诺贝尔成立专门的项目组开展无锆高白瓷砖研究,项目组成员多年的基础研究经验使得项目即兴的想到了用富含镁元素的滑石来替代MgO元素的创意,经过反复的试验,最终研制出滑石—长石—高岭土体系的瓷质砖配方,在确认效果优的状况下将这种操作配方转变为组织固定路径,进而实现创新。

       3.7 节约型流程创新:釉下彩饰复合砖工艺

       故事线描述:诺贝尔瓷砖节约型创新如何产生。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技术是制造一种高档板材的核心技术,2000年1月5日以戴长禄等作为发明人和专利权人的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一种新型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的生产方法)研制出了相关成果,寻找包括诺贝尔在内的国内陶瓷企业进行推广,但是因为存在气孔较多的缺陷而不易解决,最终未能实现产业化。多年之后(2012年),诺贝尔科研人员从无锆镁质高白瓷质砖项目表面污染修复项目中积累了运用纳米技术对抛光砖表明气孔进行填充的知识受到启发,认为该技术可以被借鉴运用于釉下彩饰复合砖工艺中未解决的气孔多缺陷,于是便组建项目团队经过反复试错,并结合先进喷墨印刷和高温烧成,成功解决该问题,并且质地晶莹剔透、色彩更加饱满、纹理更加清晰,同时避免了天然大理石材的环保特性,有效利可再生资源,产品被评定为省级新产品,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⑥。

      

       微观机制:外部知识,本土努力与节约型创新。外部知识来源(前苏联发明了压延法制备微晶玻璃以及后来日本发明用烧结法制备微晶玻璃建筑装饰材料)仍然是刺激新产品/工艺开始的重要元素,虽然该项目在早期的时候并没有成功产业化,但是经过后期组织内部经验(纳米技术)的积累,并且嫁接运用,经过试验学习也实现了节约型创新。具体而言,诺贝尔在项目4中积累下来处理无锆镁质高白瓷质砖表面污染修复的知识是运用纳米技术对抛光砖表明气孔进行填充,而釉下彩饰复合砖无法实现量产的困难恰好也是存在气孔较多的缺陷。对于这样几乎是同一领域的问题,组织自然而然会调配出先前的经验直接对釉下彩饰复合砖的气孔问题进行试验。可见,试验学习最有可能发生在组织拥有先前的相关经验时,就像George等所说,有经验的决策者在因为有先前关于什么是可以做的经验,所以他们一般会拒绝尝试一些新的行动,而采取与先前所储存下来的记忆相类似的行为。

       3.8 节约型流程创新:无锆镁质高白瓷质砖一体化烧成

       故事线描述:诺贝尔瓷砖节约型创新如何产生。2002年诺贝尔了解到微晶玻璃复合板技术,尽管该项目在早期并没有得到成功的产业化,但是瓷砖研发人员还是倾注了很多心血在其之上,这种项目研发的相关经验对企业后期的其余项目给来了启发。而高白瓷砖的多层一体化烧成工艺正是借鉴学习了微晶玻璃复合板技术原理。在项目刚开始时,研发人员想到的运用“复合”的经验,将瓷质砖分为底料和面料两部分进行烧制,其中上层的面料选用优质原料以达到不同的美观艺术效果,以及易清洁的功能,而底料则一般用料,如高岭土、河砂等。进一步的,项目成员要根据以往的制瓷经验对底、面比例,以及底料配方元素、比例,面料配方元素、比例进行深入的,反复的试验,不断纠错以达最佳效果,最终搭配组合是上层30%wt的面料采用优质原料,底层70%wt的底料层选用一般原料,并且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析研究,将抛光废料成功应用于底料部分,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⑦。在这样的努力下,不但解决了瓷砖坯体上下层不同配料组成在成型和烧结过程中的力学、热学等相容匹配的关键问题,实现了高白瓷质砖生产中多层不同组成砖体的一体化烧成,而且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节约了资源投入。

       微观机制:外部知识,本土努力与节约型创新。从该项目看,直接的立项契机源自组织先前的经验(微晶玻璃复合板技术中的“复合组合”原理),但是该经验间接的来源于2002年的国外技术(前苏联发明了压延法制备微晶玻璃以及后来日本发明用烧结法制备微晶玻璃建筑装饰材料)。通过将“复合组合”原理嫁接到无锆镁质高白瓷质砖多层一体化烧成中,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学习调试配方元素与比例,实现了对无锆镁质高白瓷质砖创新项目的进一步完善,大大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资源投入,相比二次烧,可以节省50%的燃料消耗,可以减少30%的生产人员,节约60%的生产场所。

      

       3.9 节约型流程创新:锆镁质高白瓷质砖表面抗污修复项目

       故事线描述:诺贝尔瓷砖节约型创新如何产生。诺贝尔集团为了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与国内外一系列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交流机制。2009年,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的一个项目,对无锆镁质高白瓷质砖的显微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探究瓷质抛光砖在使用过程中表面易污染的主要原因。组建该合作项目的契机是因为从国外了解到运用纳米技术可以对瓷质砖抛光表面进行修复处理,于是便学习其工作原理,对各种规格的纳米硅粒子进行小试,经过反复试验最终选择粒径在10~20nm的纳米硅粒子填充抛光砖表面的气孔,并通过有机-无机复合机制使纳米硅粒子与瓷砖牢固结合,在抛光表面形成连续无缺陷表面,从结构上阻断了外界污染物对瓷质抛光砖的污染通道,极大提高瓷质抛光砖表面抗污能力,瓷砖表面的光泽度也由处理前的60左右提高到90以上,为高白瓷质抛光砖在国内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⑧。

      

       微观机制:外部知识,本土努力与节约型创新。该项目是对无锆镁质高白瓷质砖生产工艺的进一步完善,为了对其表面进行修复处理,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通过学习国外的纳米技术原理,并针对自身状况做反复试验,获得成功。

       4 本土努力如何驱动节约型创新:机制与模式

       通过对于康奈皮鞋和诺贝尔瓷砖的九个节约型创新产生过程的案例分析,本研究发现不论是针对节约型流程创新还是节约型产品创新,其产生模式和改进模式有一定的不同:一方面,就节约型创新的产生过程而言,外部知识来源扮演了即兴学习先导的条件,而后即兴学习与试验学习二者的交互是后发企业通过本土努力产生节约型创新的主要方式(图1所示)。另一方面,就节约型创新的完善过程而言,外部知识来源和组织的经验主要通过试验学习帮助后发企业逐步完善节约型创新(图2所示)。接下来,本文就这两个模式中涉及到的具体机制进行讨论和分析。

       第一,即兴学习的前导促发条件:外部知识来源与先前组织经验。

       关于即兴学习有一个重要的理解的误区:即兴学习的自发性在先前的文献中被过分的强调了[18]。从案例1、2、3、5、7的展开中我们发现当企业面临问题或者机会时会刺激企业开展即兴创作,而其中外部知识来源与企业先前的经验是促成即兴学习的主要因素,这一结果对于即兴学习的文献具有重要启示。具体而言,当企业遇到困难时,会从外部搜索先和反思,讨论并且分析记录其中做得好的一些行为。进的知识源,或者从先前的经验中调取某些可能用于解决困难的记忆以即兴创作;而更多时候作为后发国家的企业当接触到国外的知识源时,因为依旧存在巨大技术落差的缘故,会给企业提供一个新的可能以尝试对后发企业而言新的技术。可见,作为后发企业,在未来想要变得更即兴化,更灵活、快速的应该环境的变化,需要对“当下”发生的事情非常的注意与敏感,这种“当下”的信息是指实时的信息,既包括组织内部的,也包括组织外部的新旧知识。

       第二,即兴学习如何影响节约型创新的产生:试验学习的验证作用。

       即兴在创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27][28]。从案例中1、2、3、5、7我们可以观察到,从项目层面看,即兴创作可以被视为是一种重要的途径来理解新的节约型创新项目是怎么开始的,而从组织层面看,即兴使得组织持续的,并且创新性的根据外部信息适应各种变化,将节约型产品和服务不断的推往市场之中。然而,即兴学习往往发生在受到外部知识来源,以及组织先前经验激发时,是为了解决当下所遇问题,以及所赐机会来产生的一种自发性学习行为,因此常常以短期为导向,具有高度情景嵌入性,不一定会给企业带来正向的影响,也不会直接转化为组织的固定路径,很多时候甚至是转瞬即逝的。

       关于即兴学习对企业节约型创新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即兴学习要想对企业的节约型创新带来实质性的贡献,必须经过试验学习的反复验证:在这个过程中,项目成员会对即兴学习进行观察进一步的,组织一系列的试验对这些行为反复验证,在确保是合理可行之后在组织内部进行共享进而转化为组织固有的路径,至此新的节约型创新行为就诞生了。当多种固有路径被整合在一起以后,便形成了组织的节约型创新能力。第二,即兴学习会为组织如何开发新的工作、开发新的心智模式提供启示。

       总之,即兴学习能为组织开启很多节约型创新的可能性,是组织打破路径依赖的重要手段。但是,这些即兴并不一定是对企业有益的,需要经过组织的甄选与考量,当被认为是对组织有益之后,再经过试验学习的反复验证与修正,才能被作为组织的固定路径保留下来。

       第三,试验学习如何影响节约型创新的改进:组织先前经验的作用。

       从案例4、8、9中我们可以发现,没有经过即兴创作激发的试验学习大多数情况下对节约型创新的影响不是开启新的一轮创新,而是对原有的节约型创新作深一步的完善。这是因为在没有即兴学习促发的先导机制下,试验学习一般发生在组织拥有先前的相关经验时(如案例七、八、九),就像Argote和Miron-Spektor所说,有经验的决策者在因为有先前关于什么是可以做的经验,所以他们通常会拒绝尝试一些新的行动,而采取与先前所储存下来的记忆相类似的行为[29]。对于试验学习而言,从行为层面看,组织可能仅仅重复成功的行为。然而在认知层面,观测者们可能会对行为的顺序、比例等各方面都有所反思,从而经过调试开发出新的因果模式,进而对原先的节约型创新结果起到一个改进的作用。

       第四,即兴学习与试验学习的互动:本土努力驱动节约型创新。

      

       图1 节约型创新的产生模式

      

       图2 节约型创新的完善模式

       首先,即兴学习可以为试验学习提供试验的素材与原材料(如案例4)。我们知道,即兴学习与试验学习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模式,即兴学习往往发生在外部知识源刺激时,蕴藏着很多创意的“火花”,可以为组织开发新的工作带来启示,被认为是组织打破路径依赖的重要手段。然而试验学习是一种刻意的学习模式,其自身目的就是为了学习,所以是高度依赖于组织先前的经验与记忆,并不会有太多新的创意的融入。然而我们从案例中发现,正是这两种学习自身特质所致,组织的即兴学习可以为试验学习带来丰富的试验投入要素,而这个过程也恰恰是组织实现新一轮节约型创新的主要内部机制。

       其次,通过试验学习所储存下来的知识,文献通常将这些知识称为组织记忆,可以进一步的促发即兴学习。一方面我们从案例中看到,试验学习所产生的知识、经验与技能可以为即兴创作开发新的想法提供更多新的选择组合[22][27],对即兴学习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另外一方面,试验学习使得组织内部的行动者熟能生巧,有经验的行动者在进行即兴创作时会显得更加的轻松和自然,多多的实践与规则经验使得即兴行动者更加专注于创作的过程,而不是因为即兴的行动而感到有压力。

       再次,没有经过试验学习的即兴创作会给企业创新带来“机会陷阱”。因为即兴学习具有非系统性,实时的特征,很多时候是为了响应当下的机会,或者解决临时的问题而产生的,往往伴随着一连串的机会主义行为[18],随着时间的推进即兴会带来没有预期的改变或者碎片效应,特别是当项目进行到后期阶段时候,会发现所开发的产品已经不再适用于原先的市场定位。然而试验学习是一种线下学习模式,在组织内部,员工通常会被鼓励去思考试验所得不同结果的不同潜在意义,经过反复的观察、反思与调试,它所产生的知识是可以概化到整个组织层面的。因此经过试验学习的即兴创作往往能为组织传递更为精准的知识,从而避免所谓的“机会陷阱”。

       5 讨论与结论

       针对“节约型创新如何发生”这一研究问题,本研究通过两个企业的九个具体案例分析,探索了外部知识、本土努力如何驱动节约型创新的微观过程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外部知识来源和先前组织经验是节约型创新的前导促发条件。第二,即兴学习、试验学习与组织经验的循环是促进节约型创新产生的主要本土努力模式。第三,组织先前经验与试验学习的链条是促进节约型创新的完善的主要本土努力模式。第四,即兴学习与试验学习的互动是后发企业驱动节约型流程创新和产品创新的重要本土努力机制。本文的这些结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第一,对于节约型创新文献的贡献。现有节约型创新的文献引发了研究新兴经济体研究学者的关注,并对其内涵与潜在贡献展开了深入讨论[2~6]。本研究顺应这一流派,首先根据创新的经典定义,把节约型创新分为了节约型流程创新和节约型产品创新两类,并重点从本土努力的角度探究了即兴学习和试验学习如何驱动节约型创新如何产生与完善,为探究新兴经济体中这一独特的创新的前因迈出了重要一步。此外,本文研究结论亦是对现有文献呼吁探索创新战略形成的微观机制[17],探索本土研究[30]的一个响应。

       第二,对于后发企业追赶文献的贡献。现存后发企业追赶文献逐渐把注意力从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到了转型经济背景下,并试图探究这种复杂情境下后发企业如何实现创新追赶[1]。本研究的结论从以下两个方面拓展了这一研究流派。首先,本研究发现节约型创新作为刻画新兴经济体企业独特创新的重要变量[2~6],是新兴市场中的后发企业在面对制度、经济、技术等各类限制,没有大规模创新能力和创新基础的条件下,实现创新追赶的重要方式。其次,本研究重点聚焦于本土努力的模式,识别了后发企业如何通过即兴学习和试验学习的交互促进创新的产生,为后发企业追赶文献探究如何实现创新追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第三,对于组织学习文献的贡献。首先,现有文献过分强调了即兴学习的自发性[18],本文发现,外部知识来源与先前组织经验是即兴学习的前导促发条件,换句话说,即兴学习更多的是行动者的先前经验和外部知识来源所引发。其次,现有组织学习的文献已经从考察特定的学习过程逐步转向讨论不同学习过程的交互作用[29][31],本研究发现了即兴学习与试验学习的循环以及组织先前经验与试验学习的链条等会驱动节约型创新的产生,深化了这一流派的研究。

       第四,本文结论对于后发企业管理者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实践启示。首先,后发企业管理者在追赶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何避免陷入“追赶—落后—再追赶”的怪圈,一条可行路径是重点关注节约型创新的产生——用更少的资源,为更多的人创造更多收益(less is more)——而非一味跟踪最新技术。其次,后发企业管理者需要特别关注外部知识和组织经验对于即兴学习的引导作用,期待即兴创作“自动”产生可能是一个危险的动作,充分获取外部知识,努力提升自身经验往往更易于引发即兴学习的产生。最后,后发企业管理者应该更多关注即兴学习与试验学习的交互:即兴产生的创新往往需要经过试验学习的反复验证,没有经过试验学习的即兴创作会给企业创新带来“机会陷阱”;只进行试验学习能够帮助企业积累组织记忆,有利于创新的改进,但是不关注即兴学习的话可能会引来路径依赖。后发企业管理者只有保障组织内部即兴学习与试验学习的交互,才能促进更多的节约型创新产生,最终实现追赶。

       最后,尽管本文通过理论抽样,选取了两个企业的九个案例对“如何驱动节约型创新”这一研究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但得出结论的概化性正如所有案例研究一样仍需谨慎对待,未来更多地区、更多行业的大样本纵向检验十分必要。此外未来研究中可对转型经济的独特特征(例如制度环境的变革、多种所有制的制度逻辑差异)、企业所处创新网络的特征(例如关系、结构、认知)、企业自身组织特征(例如生命周期、高管团队的认知)对于节约型创新的产生进行进一步探索,可为“节约型创新如何产生”这一研究问题提供更加完整的图景。

       注释:

       ①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请参阅Zeschky,Winterhalter,& Gassmann(2014),篇幅所限,不再赘述。

       ②我们选择故事线描述的方式来展示证据,以期更清晰地展示整个节约型创新的发生过程,为保障故事的流畅性,我们并未特别标注证据来源。事实上,如未特殊说明,本部分故事线部分均来自对经多种来源验证证据的整合。如有需要可向通信作者索取所有证据的来源。下同。

       ③这一整个流程系由康奈董事长郑秀康,两位副总周总和沙总,以及一直在康奈技术中心工作的技术人员访谈整理而得。

       ④来源:康奈实验室主任、研发中心内销办公室、设计团队负责人、开发部负责人、外贸部经理的访谈记录整理而得。

       ⑤证据来源:康奈内部文档,康奈董事长访谈记录等整理而得。

       ⑥证据来源:诺贝尔的内部文档与技术中心主任访谈记录整理而得。

       ⑦资料来源:诺贝尔的内部文档整理所得。

       ⑧资料来源:诺贝尔的内部文档与对研发中心主任、实验室经理访谈整理所得。

标签:;  ;  

如何在后发企业进行经济创新?_康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