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的风险与预警探讨_现金流量表论文

现金流量表的风险与预警探讨_现金流量表论文

现金流量表风险及预警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金流量表论文,风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以及现金净流量的基本财务报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以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一、现金流量表风险的主要表现

现金如同企业的血液,只有不停地流动,企业才有生命力,也才能充满活力。正如高产不等于高效、绩优不等于质优一样,企业利润并不等于现金,不少企业账面上富得流油,实际却囊中羞涩。一般认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以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为基础的,在操纵资产规模、收入增加、费用减少或利润增长方面,方法、手段较多。而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收付实现制原则为基础,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和流出信息,综合评价企业是如何获得现金,又如何运用这些现金的,似乎不易被粉饰,因而风险似乎不存在。正因如此,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如何,是否潜伏着巨大的风险等,信息使用者往往意识不强。

(一)调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企业的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类。其中,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营业务是该项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主营业务突出、收入稳定是企业运营良好的重要标志。而当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出现问题时,为了使经营活动现金的净流量大于零,企业往往采用夸大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来实现。“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包括本期现销所收到的现金和前期因商业信用产生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收回等,而这一指标常常包含大额非正常现金流量。尤其在一些有关联方的大公司里,当考核企业经营业绩和质量时,以大股东为代表的关联方会纷纷还款,使某些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加,这一块的数字迅速增大,然而这种非正常大额的现金流入,往往是不可持续的,是风险存在的隐患。

(二)调节“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为了掩盖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出现问题,在增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同时,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扣除项“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也是一个重要手段。

比如:企业该付的款项不付,只进不出,为此企业会采取有意压缩期末库存、推迟购货,以减少现金流出量;提前收回期末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推迟支付期末到期的应付账款等等。如此,现金流量当然会增加。如果在现金流量净额一定的情况下,企业会再通过等额增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来夸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规模。然而,种种短期行为只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一旦扣除这些因素,企业经营性现金流量事实上将出现负值,因而是风险产生的又一隐患。

(三)调节“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反映除主营业务以外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活动,如罚款收入、流动资产损失中由个人赔偿的现金收入等。通常该项目金额应该较小,但正如其他应收款成为资产负债表会计处理的“蓄水池”一样,该项目也极易成为现金流量表藏污纳垢的隐身地。有的企业收回了个人往来账项,虽然这笔钱与经营无关,但仍记入该项目;有的企业将与关联方进行的大额款项往来,记入该科目,造成经营性现金流量项目的虚增。

(四)调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在企业需要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时,往往会通过关联方的交易,适时地将企业所持有的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售出,增加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同时企业通过从其他现有企业的股东手中购买股权,通过投资收益充实企业的财务业绩。也有的企业一方面通过虚构营业收入,从而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另一方面又通过虚假投资,将虚增的现金消化掉,使得企业不需付出任何代价,就同时增加了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一方面提高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另一方面又不影响报表的平衡关系,造成企业有较强的创造现金的能力、投资活动积极、企业致力于发展和扩张的假象,不仅如此,而且容易使报表信息使用者误认为是企业自我发展的积累。例如,蓝田股份1998年、1999年、2000年经营性活动净现金流一直都很好,其手法就是同时虚增经营性现金流入与投资性现金流出。从财务报表中可以看到,蓝田股份1998~2000年三年间累计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77 734万元,但同期投资性现金净流出187 981万元,蓝田股份虚构收入的同时虚增了经营性现金流入,然后通过虚增投资名义将虚增的现金流消化掉,再加上几套账的运作,粉饰其账面现金流,从而显示了很强的创造现金流量能力,让投资者误以为企业1998年至2000年18.8亿元的投资都是靠自我发展积累形成的。此外,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总额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等额增大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来夸大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规模也是风险隐患之一。

(五)调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的特征是较少发生大规模的一次性现金流出,而可能发生大规模的一次性现金流入。这是因为,资金筹措一般是一次性的,而融资成本的支出往往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调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有这样一个规律,即在会计报表披露之前大量借入款项,在会计报表披露后又立即归还借款。通过有规律的借款和还款计划,达到掩盖现金流量不足或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有的企业常常通过在现金流量表的三个部分(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之间进行转换、调整来粉饰现金流量。例如,企业如果向银行借款或者发生类似的融资活动,本来是要记入“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但有的企业在其他地方临时拆借,然后用业务往来的名义粉饰一下,即可记入经营性现金流入。

(六)调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调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既可使现金净流量增加额为正数,同时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一项也出现巨额存款,从而一举两得。企业调整现金流量的常用手法是在会计期末向银行借入贷款,增加现金流入量,人为地使现金净流量增加额为正数;或者通过与关联方“巧妙”安排来虚增现金流量。例如企业将产品销售给关联方,年底关联方将货款悉数还清,第二年初再将货款提回,这样,对于企业来说,不仅利润水平提高了,而且现金流量良好,对关联方则并无大的影响。有的企业甚至直接伪造进账单、对账单虚构银行存款或利用未达账项操纵银行存款余额。

二、现金流量表风险的预警

随着投资者的素质越来越高,投资者常常用相关指标来鉴别利润的含金量。但是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又是现金流量表上最容易产生和制造泡沫的地方,企业对现金流量的粉饰一般都集中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部分,因而每股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已经变得不那么可信了。所以,预警的重点主要在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部分。

(一)“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的预警

1.支付能力的分析。支付能力的分析是衡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的主要方法。通过当期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现金收入和企业本期偿还的债务、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各项支出进行对比,可以确定企业可用于投资和发放股利的现金。如果企业本期可用于投资、分派股利(利润)的现金大于零,说明企业当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支出加上投资活动取得的现金收入足以支付本期债务和日常经营活动的支出,可以有一部分余额用于投资和分派股利;如果企业可用于投资、分派股利的现金小于零,则说明企业当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收入加上投资活动的日常支出不足以支付本期债务和日常经营活动的支出,需要通过筹资活动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2.经营现金流入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基本上反映了销售收入的货款回笼情况。主营业务收入的现金到位率,既可从一个方面反映企业生产商品的市场畅销与否,又可从另一方面体现企业管理层经营能力,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统计数据。比如说,当现金流入的总额在某一时期远远超过主营业务收入时,就有可能存在这样几种情况,一是单位加大催讨款的力度,使以前年度的应收账款得以回笼;二是单位抓好营销环节,市场份额扩张,向用户收取了一定的预付款;三是通过关联关系预收大量货款,次年退款。

3.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之比。该比率反映企业在会计年度内每实现1元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所获得的净利润额,用以衡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盈利能力。同时,它也是反映当期净利润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差异程度的指标,该比率越大,说明企业实现的利润中有现金作保证的数额越少。对于企业来说,获利固然是最大目标,但合理的财务结构也同等重要,即使企业资产报酬率很高,但如果只注意企业的成长与利润,忽视偿债能力,将大部分资金冻结在购置固定资产及长期投资上,使得资金不能灵活运用,到期债务不能如期偿还,同样会使企业步入困境。因此,报表用户不仅要看企业的净利润大小,还要看与之相应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否充足。另外,该指标也可帮助报表用户发现企业是否有操纵账面利润的行为。因为企业操纵账面利润一般不会有相应的现金流量。

4.经营现金净额与净利润之比。企业的偿债能力主要靠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和现金净额,也就是说主要来源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经营现金净额与净利润之比可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股利支付能力。一般说来,如果该指标接近或略高于1,说明企业不仅赚到的利润是实实在在的现金,而且随时有能力向股东兑付股利;如果小于1,说明企业的净利润没有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入作保证,企业的经营成果缺乏保障;如果大于或高于1,则说明企业货币资金虽充裕,但资金使用的效率与产生的效益并不高。与此同时,通过净利润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净额之间的对比分析,还可以使我们了解企业管理层进行会计选择的意图,防止企业因操纵利润而给报表使用者带来误导。

(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的预警

1.现金流量与流动资产增加之比。在流动资产中,存货往往占一半左右,现金流量对流动资产增加之比也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所得与所费的关系。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资产净增加额之比等于或接近于1,则说明企业流动资产是增加现金所致,若不考虑短期投资因素,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和应收款项等短期沉淀性资产质量提高,至少没有形成新的挂账和存货积压,流动资产整体变现能力增强。计算出该比率,与企业前期及行业比率相比较,若大于1,甚至大于2,说明企业现金闲置,很有可能是企业故意压缩期末存货、推迟购货所致。企业推迟支付期末到期的应付款项,目的是减少现金流出量。同时我们也可使用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量对当期到期长期负债之比、全部债务现金流量比率及现金流量对流动负债增加之比来对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进行判别。特别是现金流量对流动负债增加之比更能反映出问题。该比率等于或大于1时,表明企业现金增加幅度与流动资产增加幅度同步甚至是有所超过,至少意味着新增流动负债是有保障的。

2.现金流出与主营业务成本之比。现金流出与主营业务成本之比反映企业物资管理水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与主营业务成本之比,能够从另一个角度看出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假如该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的主业成本现金支付率较低或生产经营成本绝对值较小;如果该比率大于1,情况也许正好相反。比如说某企业在某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少于主营业务成本,其原因除了单位属提供劳务的企业,购进原材料与接受劳务相对较少外,也许企业今年在企业内部加强了成本管理,节约了支出。另外,也许有些需要支付的费用还未付,如应交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在报告期内没有支付。而倘若现金流出远远大于主营业务成本,则可能是因为企业在报告期内购进了较大数量的存货,同时还可能预付了部分劳务费等预付款项。

3.现金支出收现利润率。现金支出收现利润率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对经营活动现金支出之比,该比率用以衡量企业现金耗费获得利润的能力。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实际上是收现的利润,是一个利润指标,经营活动的现金支出实际上是成本和税费,该数值可以从现金流量表中直接查得。现金支出收现利润率是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现利润与现金支出的成本、税费的相对关系来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财务比率。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为获得同样多的现金收益而付出的现金代价越小,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越强。

(三)“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项目的预警

1.企业发展阶段的判别。企业处于产品初创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形成生产能力,此时,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通常应为负值。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期,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企业仍需要大量追加投资,此时,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也应为负值。企业产品进入成熟期,产品销售市场已经稳定,已进入投资回收期,此时,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通常应为正值。企业处于衰退期,为应付债务不得不大规模收回投资以弥补现金的不足,因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通常应为正值。这才是正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应有的状态。如果在某阶段,企业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属于非正常状态,一方面表明企业的经营管理出现了问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现金流量表的形成出现差错。

2.现金对投资适应比率。在企业需要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时,通过适时地将企业所持有的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售出,增加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同时企业通过从其他股东手中购买股权,通过投资收益充实企业的财务业绩。这时,计算自由现金流量和现金对投资适应比率,可以分析出企业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中是否存在舞弊。自由现金流量等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减去资本性支出,现金对投资适应比率等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资本性支出之比。当企业将其所持有的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售出,则自由现金流量和现金对外投资适应比率与前期相比会有很大差异。

2.现金流量再投资的比率。现金流量再投资的比率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减去现金股利对固定资产原值、长期投资、无形资产投入、长期待摊费用及其他资产、营运资金之和的比。该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留作重置资产与经营成长再投资的比率,正常企业最佳水平在8%~10%,过高或过低都预示着非正常情况的存在。

(四)经营、筹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之间转换的预警

1.现金结构比较分析。现金结构十分重要,总量相同的现金流量在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之间分布不同,则意味着不同的财务状况,若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也可以鉴别企业是否在三者之间调整账目。

有的企业常常通过在现金流量表的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之间进行转换来调整现金净流量。一般情况下,三者之间进行转换,是在现金流量总额和净额不变的范围内相互调节,因为如果一旦三者之间转换而造成现金流量总额净增加,必须要有相应的现金作保证,而且容易被信息使用者觉察。对此,我们可借助于计算出企业现金流量表中各个部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占其总额的比率,再与企业前期及同行业的比率进行比较,看其是否存在将现金流量表三部分转换、调整的嫌疑。

2.企业发展阶段分析。企业产品发展周期大致经过四个阶段,即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如果企业处于产品初创期,那么经营现金流应为负值,投资现金流为负值,而筹资现金流为正值;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期,经营现金流应为正值,投资现金流为负值,而筹资现金流为正值;企业产品进入成熟期,经营现金流应为正值,投资现金流为正值,而筹资现金流为负值;企业处于衰退期,经营现金流应为负值,投资现金流为正值,而筹资现金流为负值,这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在现金流量构成中,不同的现金流量方向构成的对企业财务状况及企业决策的影响也不一样。

3.经营现金净额与现金总净额之比。借助经营现金净额与现金总净额之比和经营现金与净利关系这两个指标可鉴别企业现金流量的合理性。经营现金净额与现金总净额之比可以直接反映企业主业所占的比重,也可反映企业现金流的合理性、恰当性。当一个经营活动周期结束后,企业通过经营现金与净利关系分析,能鉴别本期的经营活动结果的盈亏情况,反映赚到的钱在报告期末是以何种形式存在。

4.经营指数。经营指数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收益之比,这是一个评价收益品质的综合指标,这一指标对于防范企业人为操纵利润,给信息使用者带来决策失误有重要作用。由于账面利润易受采用的会计方法、会计估计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往往会有虚饰情况,如企业通过虚计收入、少计费用而虚增账面盈利。但虚增的利润不会有相应的现金流入,利用这个指标将有助于洞察实情。该比率低,说明企业净收益质量不高;比率较高,说明收入、费用的确认与现金收入之间差距较小,净收益有足够的现金保障,净收益质量较好。从长期来看,这一指标也可以作为评价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是否正常,能否持续经营的参考。为使净收益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计算口径一致,在具体分析时,该指标中净收益应扣除投资收益和筹资费用。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项目的预警

现金流量表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如同利润表上的“净利润”,只是一个结果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它所形成的过程及其构成比例。就如有些企业的净利润中包含较多非经常性损益一样,“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样也可能包含着非经常性现金。投资者希望企业现金流量表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更多地来自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所以,对于现金流量表,我们不能简单地去看现金增加额及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的大小和增长幅度,还要分析它们的构成,看现金流是由哪一部分贡献的,不能让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产生的较好现金流量掩盖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不佳的局面。

1.现金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当企业在会计期末向银行借入贷款,增加现金流入量,人为地使现金净流量增加额为正数时,我们可以把现金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看作一个预警指标。分析现金流量比率及全部债务现金流量比率可以判断出企业是否利用借入贷款来粉饰“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对流动负债的比率是现金与现金等价物对流动负债之比,该指标是反映流动负债有多少现金作为偿还流动负债保证的比率。由于债务最终是由现金偿付的,因而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短期债务能力越强。

2.到期债务本息偿还比率。到期债务本息偿还比率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对本期到期债务本金与现金利息支出之和的比率。该比率是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中是否能产生足够的现金偿付到期债务的比率,由于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现金是企业长期资金的主要来源,将之同到期的债务本息相比,就可大致判断出企业能以现金偿付到期债务的程度。该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不足以支付到期债务及利息,需要出售短期有价证券或增加短期贷款予以解决。另外,还可以借助于经营活动净现金与债务总额比率,反映企业用每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偿付所有债务的能力。该比率越大,说明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3.现金流量比率与全部债务现金流量比率。当企业借入贷款时,其现金增加负债也必然会增加。计算现金流量比率与全部债务现金流量比率的目的是与企业上期或同行业的比率相比,如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则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存在问题。

4.现金流量对应收账款之比。当企业通过与关联方“巧妙”安排来虚增现金流量,粉饰“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时,我们可以通过现金流量对应收账款之比来进行分析判断。假如企业的产品大都是销售给关联方的,年底上市企业的关联方会将货款悉数还清,第二年初再将货款提回。如果该指标与企业前期相比波动较大,则说明企业在应收账款的回收上做了手脚,可能利用关联方交易来掩饰企业现金流量不佳的状况。

5.销售收现率、销售净现率。企业是否通过伪造进账单、对账单或未达账项虚构银行存款,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其销售收现率、销售净现率来进行判断。销售收现率即为销售收到的现金与销售净收入之比,销售净现率即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销售收入净额之比。计算出销售净现率、销售收现率,如果与企业前期和行业的标准相比,这两个指标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说明企业销售及销售收现的情况并没有好转,银行存款大幅度的提高并不是由企业销售及销售收现所引起的,此时,银行存款大幅度提高的原因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六)现金流量表其他方面的预警

分析现金流量表中是否含有大额非正常现金流量,必须结合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对非正常的现金流量应认真评判,因为非正常的现金流量不一定可以在以后年度持续。如“补贴收入”收到的现金是列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显然是一次性或偶发性;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处置固定资产而收回的现金净额”尽管为企业带来了现金流入,但它却有可能是企业濒临破产而变卖资产;另外,大额非正常现金流量还要考虑回收投资资本、发行债券或股本的项目,它们都属于非持续行为。因此,投资者在阅读现金流量表时应注意剔除非经常性损益产生的现金流量和其他非持续性的现金流量。

三、防范现金流量表风险的措施

(一)消除风险产生的内因

现金流量表最大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会计舞弊,会计人员是财务风险制造者,对财务风险行为的产生负有一定的责任。防范风险的措施首先是应加大对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使舞弊行为的成本大于其所获得的收益;其次,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会计工作本身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较强的专业性。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要做到不断更新,精益求精,作行家里手;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国家和会计工作管理部门,应不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促使会计人员思想水平不断提高,使其能树立会计界诚信、公正的形象。

(二)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因而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应建立短期和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企业为适应未预料到的需要和机会,应该具备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金流的流量与时间的能力,这就是财务弹性。

(三)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进行监测。如果出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值时,会计人员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如,是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还是收入质量下降等,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采取应对措施降低其危害程度,使企业的现金流呈现一种健康、合理的状态,而不是通过人为调节和粉饰使报表信息使用者满意。

(四)加强财务危机的管理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对于借入资金而言,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会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的不确定性。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收益分配等的风险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五)改善外部环境,减少风险的发生

我国目前尚处于市场经济初期,形形色色的造假行为层出不穷,作为计量经济活动的会计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舞弊行为。因此,减少风险的程度,首要是加强法制建设,对会计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加强法制执行的力度。

标签:;  ;  ;  ;  ;  ;  ;  ;  ;  ;  ;  ;  ;  ;  ;  ;  ;  

现金流量表的风险与预警探讨_现金流量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