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工作的安全与稳定性是电力检修工作的关键点,它会影响电力的供电使用情况。现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电力设备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设备系统也在持续更新。因此,电力运行检修的技术管理工作要有科学的方式。工作中一定要对电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保障检修工作的质量,在根本上将技术管理问题得到解决,推动我国电力经济走持续发展路线。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技术管理,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电力检修;施工技术;措施
1、电力检修技术措施
1.1、验电
如果要开展检修工作,一定要在设备断电之后,设置接地线以前的时候做好验电工作,经由验电我们可知设备到底有没有电压存在,因为假如还存在电压,此时我们合闸就会引发很多性质恶劣的问题。具体来讲,要在设备的进线以及出线两边都进行验电活动。假如在木材质的结构进行验电活动,不连接地线时验电设备是无法运行的,可以在其上联通接地线,不过必须得到相关人员的认可。进行高压验电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绝缘工作,假如缺少验电设备,可以借助绝缘棒来测试,具体要讲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会出现火花或是通过它放电的声音来判定。
1.2、装设接地线
在工作中我们之所以安装接地线,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工作的时候骤然来电,而且还可以起到消除线路上的电压的作用,这样就可以确保相关人员不受伤害。具体措施需要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假如线路有人在操作,就要在线路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把手上,均应悬挂标示牌,假如在停电装置工作的时候,其和没有停电的装置的间隔过小,也应该做好暂时性的遮蔽工作。
1.3、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
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一般有三种情况;母线故障,超级跳闸,开关误动。然而在实际检测的时候还要依据以此设备等来判定。当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此时我们可以借助对保护动作的查验等来先行判定;假如只有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那么我们就可以不考虑主变低压侧开误动和线路故障开关拒动两种故障。此时只剩下母线以及线路故障了,然而在判定这两种问题的时候就要借助对设备的检查了。在具体的检查的时候,要着重分析它的保护压板是不是存在漏投现象;查看直流保险有没有熔断现象存在。在检查一次设备的时候,要着重分析站内的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区。假如线路以及主变保护都出现了问题,而开关并未跳闸,就可以将问题断定为线路问题了。所以在检查的时候,除对故障线路CT至线路出口重点检查外,更要检查线路。
1.4、变压器的检修
通常,采用的检修方式主要包括这样三个方面:1)局部放电检查。当使用局部放电检修方式时,通常使用的方法包括光学、化学、声学以及电气测量等方法。若出现局部放电过量时,表明设备的绝缘系统出现老化,这是影响绝缘效果的主要因素。2)频率响应分析。频率响应分析是检查变压器中绕组变形情况的主要方法。当变压器中的绕组发生较小的位移时,会改变其电容和电感,通过频率响应分析的方法则能够对这种小的变化进行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改进原有的检修管理方式
目前,我国很多变电所在采用的变电检修的方法上,还是存在着不同程度上问题,所以,相关企业一定要加强对于改进变电检修管理方式的重视度,主要是优先采用一些较为先进的检修管理方式,然后在将其运用在变电检修当中。其中具有主要是包括了:1)增强相关变电检修人员自身的责任感,这样主要也是为了使得相关的检修人员,在不断的强化自身的技术水平之外,还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负责。2)要及时的明确一些关键的变电检修工作,从而加强对其的重视度。这里主要是为了将所有的重点,都放在变电检修工作当中的一些较为关键的步骤,并集中技术来加强对于一些关键点的检修。3)要定期的对相关的变电检修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进行培训以及考核,并将其与自身的薪资酬劳进行挂钩,还需要合理的采用成本激励的方式,这样也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起相关检修人员自身的势气,以及鼓励相关检修人员,树立一个良好降低检修成本的思维观点。4)应当增强对相关变电设备的检修管理,在这里,主要也是立足于实际的条件,来对其逐渐的引入一些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技术,从而实现计算机化的变电检修管理方式。
2、电力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2.1、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技术交底工作即由于施工开始之前,告知施工工作者关于工程项目的特点、施工相关要求以及所需要注意的细小环节,使施工工作者在施工之前,就能对工程有一个全面的认知,防止出现由于某个环节的疏忽而对整个电力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同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也能促使管理者更好地对施工进行安排,一方面可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也能保证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性,最大化降低安全风险的发生,可见技术交底工作对电力工程施工来说意义重大。
2.2、电力施工技术优化
以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综合效果为目的,将施工技术作为对象,结合以往经验确定难点后采取措施进行优化管理,减少各类质量问题的产生。从实际要求出发,对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强化管理,首先要对工作流程进行完善,确定各技术难点作业要求,保证所选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对整个管理工作进行简约化和精细化处理。即保留关键环节,并重视各细节要点,积极应用各项新型技术与理念,加强企业各部门间的联系,保证施工信息的共享,争取在工程施工全过程内实现动态化管理,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后采取措施处理。基于此要求可以建立专业管理体系以及目标考核评估体系,对施工技术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例如在工程招标阶段接受后,供电技术电力企业业务部可以根据市场管理中心共享信息确定招标结果,并得到转交的图纸。同时,业务部和工程管理部可以根据采购与供应商材料相关要求,提前与供应商进行协商,按照施工需求来签订供货合同,确保材料和设备可以完全达到专业技术标准,满足施工要求。最后用户将工程预付款交付给企业业务部,并通过业务部将所有款项分拨给施工企业和供应商的预付款,确保施工活动可以顺利进行。
2.3、优化企业工程技术管理流程
如今电力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市场变数也在持续增加,在此种情况下电力单位不仅要不断优化设备和技术,也要加强工程管理工作,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单位在管理流程方面还不够完善,今后应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来规范管理流程,并在其中融入现代管理元素,使工程管理能够体现出精细化、效率化。如在工程建设中,相关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定好的管理流程来开展工作,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工序混乱的情况,且在发生问题的时候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问题所在,以便于进行紧急处理。
总而言之,我国的电力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改变。故而进一步强化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技术管理有效性就显得尤其重要,这也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春彦,杨海燕.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技术普及的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4,08:277.
[2]肖玉芳.试论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技术的普及[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1:182.
[3]李龙飞.提高电力检修技术水平强化施工安全意识[J].硅谷,2014,24:184-185.
论文作者:任树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电力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线路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论文;